我和发小们的天安门事件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1-3-29 00:45 编辑

这件事是每年发小们聚会时都要不厌其烦地讲述的故事。
今年春节聚会,一位发小特意应我要求带来当年我为他们拍的合影。有图有真相,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那是1969年2月5号,春节前3天。一个多月前我从插队的内蒙回京探亲,回到了那个只有8.5平米的家,66年夏我家被抄家的当天被勒令搬到这里。
这里是工厂家属宿舍的最后一排楼,住的大部分是工人家庭。我的小学同学有不少住在这栋楼里,一套单元房有四间,再加一个厕所和一个厨房,一般都是两家或三家合住。我小学同班的秋生和我家同住一套,他家人多住一大(16平米)一小(6平米)两间,同套另一家是没有子女的一对工人师傅,他家那间房11平米。这个楼门里还有我另外两个小学同班同学,他们是大个子毛头和小个子千千。毛头是从上一班留学下来的,他是我们班的游戏王,除了学习样样拔尖。上小学时我们并不是下课后的玩伴,上了中学我住校,因此和他们几乎断了联系。文革我家落难,搬来成了他们的邻居。我这几个小学同学并没嫌弃我,插队前我们几乎天天混在一起玩。秋生是毛头到我们班上来时留到下一届去的,他成了我妹妹的同班同学,同时成为新班级的游戏王。文革时他有几个同学也常来我们楼一起混,常来的有奔儿头、小里格、四和尚等几个。68年我去了内蒙、千千去了山西,毛头仗着出身好耗着不走,那几个比我们晚一届暂时留在北京。
到了69年初,奔儿头没抗住报名去了陕西。春节前两天是他出发的日子,我借了台120照相机,赶在奔儿头走前去天安门留影。
那天大家各自在家吃了中饭,我们先到东四去取奔儿头家修的双铃马蹄表(闹钟),那是他家让他带到陕西最值钱的东西。到了维修店,取出那双铃马蹄表,不用靠近就能听清那滴滴答答的声音。奔儿头把它小心地放进一个军挎(背包),之后我们就奔天安门去了。
第一张当然要拍天安门,大家站好我拍,我嫌奔儿头的军挎难看,他便顺手塞到身边的石狮子肚子下面。拍好合影,四和尚站到狮子上来了个单人照。其他人也想挨个上去,被奔过来的警卫战士制止了。我们过了马路,在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纪念碑等地又拍了些。最后一张我们请旁边的人为我们拍了个合影。胶卷用完,大家准备回家。奔儿头突然发现挎包没了,大家这才想起石狮子肚子下面。我们忙奔回去找,到那儿后傻眼了,那装着双铃马蹄表的挎包不见啦。
秋生提议找警卫战士问问,巧了,两个警卫战士正超我们这儿跑呢。我忙问他们看没看见我们的挎包,我特意提醒他们,半个多小时前你们还从狮子上往下赶我们呢。那两小兵所答非所问,他们以前一后把我们几个堵住,只是说:“先别走,等一等。” 过了一会儿那两小兵往金水桥方向一指:“我们排长来了,你们找他去吧。”
我们哥几个忙奔了过去,那排叉子刚从历史博物馆方向过来。见到我们几个,他一脸官司地大声喝道:“你们几个谁是头?” 我靠,没想到那几个丫挺的不约而同指着我:“是他!”
容不得我再想,排叉子厉声说道:“你跟我来,其他人原地别动!”我被他带过金水桥,来到观礼台下面。这时我才看清他手里拿着那只勒紧了的军挎。我故作镇静对排叉子说:“那包是我们丢的,我们正找呢。”
“里面有什么?”
“一个闹钟,是来前刚从修理店取的。”
“还有什么?”
“好像还有张收据。”
“还有那?”
问到这时我腿有点软,此前北京曾出现过往陌生人包里、兜里塞“反动传单”的事情,这事要是让我碰上那就完喽。我们这几个人数我底儿潮:老爸一大堆帽子正住牛棚呢,爷爷地主,姥爷资本家,老妈解放前教会学校的硕士,我还没北京户口.....
我只能硬扛:“没有,真的没别的。”说到这儿我才想起这包是奔儿头的。我赶紧又说:“这包不是我的,是那边站着那个脸较黑的那人的,要不你把他叫过来问问。”
排叉子见榨不出卤口气软了下来:“你们要提高警惕啊!现在阶级斗争这么复杂,万一被敌人钻了空子怎么办?”
“对对,您提醒的太及时了,我们响应毛主席他老人家教导,明天就要去延安插队了。我们只顾在他老人家像前留影,把脑子里阶级斗争这弦给放松了。等我们去了革命圣地延安,一定牢记解放军同志临行前的提醒。”
那时正是文革高潮,说梦话都是这套玩意儿。
排叉子一脸遗憾地把挎包还给我。嗨,这包里面若是再有个“二踢脚”他们就立大功了。
双铃马蹄表、炸药、天安门、九大前夕......整个一个《国庆十点钟》的翻版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沙发。
匆匆浏览一遍,好看。等空了再仔细读一遍。
我和发小们当年住过的楼房6年前就腾空了,不知为何至今未拆。
第一张照片画圈的窗户就是我家,第二张是与我家同户型同面积的房间。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小程同学好年轻、好英俊啊,有雷你不扛谁扛?
呵呵,好文啊。
小程英俊,老成有风度,文章有味道。
奶奶的,天安门不过一建筑耳,非得把个大房子弄得鸡巴神秘兮兮的。程兄好文,夸一下。
哈哈,这个小程有意思的很
这个老程更有意思的狠
即使在地狱,也要把它变成天堂
好文
仁者第一次在天安门的照片是在1972年,那是我们南菜园中学71级同学在刘文竹老师的带领下在天安门留下的合影,那个时候仁者是全班最矮的一个。1977年春节前,仁者插队的采育公社南二大队的知青连书记和队长华子和连营到家里看望我们知青,我是副连长因此有幸陪着两位头儿在天安门前留下了宝贵的合影,那个时候仁者的身材没治了。
可惜仁者不好传照片。遗憾。
最有意思在:

那么高压、阴暗的环境下,还能找到如此乐趣,真不错
再顶
再说
仁者第一次在天安门的照片是在1972年,那是我们南菜园中学71级同学在刘文竹老师的带领下在天安门留下的合影,那个时候仁者是全班最矮的一个。1977年春节前,仁者插队的采育公社南二大队的知青连书记和队长华子和连营到家里看望我们知青,我是副连长因此有幸陪着两位头儿在天安门前留下了宝贵的合影,那个时候仁者的身材没治了。
可惜仁者不好传照片。遗憾。
11# 鞍山仁者
谢谢!沉底儿老帖,可不敢再顶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