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3分钱电价重击:铝业遭遇全线亏损

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13873.html
    3分钱电价重击:铝业遭遇全线亏损 2011-12-2    文章来源于《证券网》证券市场周刊订阅 电价上调后,原本已大面积亏损的铝行业,将突陷全线亏损
  • 【证券市场周刊】(综合报道)据《21实际经济报道》报道,中国铝业 (601600.SH;2600.HK)旗下山西华泽铝电一位高管表示,电价上调后,原本已大面积亏损的铝行业,将突陷全线亏损。 11月30日下午,中铝山西分公司管理层刚送走一批访客,就传来了国家发改委上调电价的消息,管理层中叹息一阵。
    国家发改委通知,从12月1日起,全国平均销售电价上调0.03元/千瓦时,煤电厂的上网电价上调0.026元/千瓦时。
    这对已跌至成本线之下的铝价无疑雪上加霜。
    据该报调查多家山西和山东等地铝企获悉,目前中国电解铝行业平均耗电量为14000千瓦时/吨,电价上调后,每吨电解铝成本上升420元/吨。
    中国铝业 (601600.SH;2600.HK)旗下山西华泽铝电一位高管表示,电价上调后,原本已大面积亏损的铝行业,将突陷全线亏损。
    随着能源价格上涨,目前电力成本已上升至电解铝总成本45%-50%。电价是铝业控成本关键 — —电力以及原材料成本占电解铝总成本的90%以上,而氧化铝价格大体由电解铝价格锁定。
    全线亏损
    铝价的下跌趋势将延续至明年一季度
    今年以来,信贷紧缩、能源价格上涨、节能减排、产能过剩等压力下,中国铝行业几近全军覆没。
    以河南焦作万方(000612.SZ)为例,该公司铝业务自去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亏损,直到今年三季度才扭亏,实现盈利约5200万元(未包括资产减值等),扭亏的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国内铝均价。其预计今年全年电解铝产量2700万吨,目前,铝价已跌至年初水平,再加上电价上调成本,焦作万方四季度亏损几成定局。
    山西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香槐算了一笔账,山西每吨电解铝电价成本约7400元、氧化铝成本约5400元,再加上信贷、人工、折旧、运输等成本,总成本已超过16000元/吨。
    虽然今年8月以前,铝价表现出较强抗跌性,但8月以后,铝价开始由18000元/吨高点,跌至目前约15800元/吨,等于跌至成本线之下。
    广西的电价成本在国内偏高,中铝广西分公司的一位副总表示,由于南方进入枯水期,加上西电东输任务,广西、贵州等地不仅电价高,而且电力明显不足,按照当期铝价算,公司已现亏损。
    “以目前的价格,除了西北地区电力成本较低的企业不亏外,其他恐怕都要亏。” 山西华圣铝业的一位管理人士称。
    上述管理人士继续表示,电价上调后,西北地区的铝企业,“恐怕也要扛不住了”。
    不过,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将进一步凸显成本优势。自供电成本大约比上网电价成本低0.03元/千瓦时,而国家发改委上调电价后,没有自备电厂或者自供电比例低的铝厂将亏损加重。
    亏损或将进一步加深,因为几乎没有企业寄盈利希望于后市。中铝西南铝业一位原高管对该报记者表示,铝价的下跌趋势将延续至明年一季度。山东和山西的企业也反映,下游订单已现明显萎缩,后市更不容乐观。
    另外,由于新疆电价不到山西等地电价的一半,新疆的电解铝产能又不受“限产令”影响,因此,今年各企业在新疆新建了一批电解铝产能。“明年等新疆的产能逐步释放,其他省份的电解铝企业就是早死晚死的问题了。” 山西晋南一家电解铝企业负责人表示。
    一体化与直购电
    “电解铝企业将很难扭亏”
    对山西的铝厂来说,虽然背靠煤山,但享受不到任何资源优势,因为山西卖给本省的电价,比卖给外省的要高出一截,还经常被政府限电。
    上述山西华圣铝业的管理人士对该报记者表示,公司今年仅电力成本就超过15亿元,“等于全给银行和电厂打工了”。
    “电价降不下来,电解铝企业很难扭亏。”山东一家电解铝企业负责人表示。
    自救行动早已展开,“煤电铝”一体化是业内公认摆脱“高电价”制约良方,但利益障碍难以逾越。
    山西华圣铝业总经理吴智明最近正在太原向公司的“煤电铝”一体化项目要政策。目前,华圣铝业已与霍州煤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还基本与永济热电厂谈成了收购计划,但国家电网这个“坎”迟迟不能跨过去。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是觉得今年的CPI数字还不够好看吗?
我知道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 ... /094110825262.shtml
郎咸平:谁在忽悠电力紧张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6日 09:41  《理财周刊》
  电厂联合在一起忽悠我们加价,只有加价才是最省力的,在这种情况下,电厂哪里还有动力去提高燃煤效率!

  10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分析预测报告,预测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4000万千瓦,这一结论超出了10月20日电监会预计的2600万千瓦。同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于9月中旬还发布了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在报告中称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上半年火电生产亏损153.8亿元,同比增亏95.2亿元。问题的核心到底在哪里?

  五大电厂根本没有亏损

  可是根据我们调查的资料证明,五大电厂根本没有亏损。华电国际(2.90,-0.14,-4.61%)上半年的净利润是1.18亿元,华能国际(4.48,-0.28,-5.88%)的净利润是11.78亿元,国电电力(2.48,-0.12,-4.62%)的净利润是11.4亿元,上海电力(4.90,-0.19,-3.73%)的净利润是1.83亿元,大唐发电(4.49,-0.17,-3.65%)的净利润是8.54亿元,它们都是赚钱的。既然没有亏损,为什么要忽悠我们呢?这就要了解我们电厂的内部秘密!

  第一,扣旧加利息支出。以大唐发电为例, 2011年整个燃料费用上涨48亿元,收入上涨了62亿元。最终算下来还是赚了14亿元。但是跟去年相比发电量增加了19%,营业收入增加了15%,这样大规模增加之后,发现它的营业利润从15亿元下跌接近10%到了14亿元,钱去了哪里?我们对其财务报表分析之后发现,6亿元是设备折旧费,被扣掉了,8亿元利息支出。因为配套4万亿元的投资方针,包括大唐在内的五大发电厂在2009年与2010年加大力度投资电厂,如此大的固定资本投资,折旧费就扣掉了6亿元,关键这些钱都是借来的。

  第二,就是倒卖煤炭。我们发现,电煤合同按照政府规定必须由有资质的企业和国营煤炭公司直接签订,但最后签100吨的煤,实际上只用一半,另外一半的煤以每吨500元加价卖给中间商,然后这些中间商可能会加100元后再卖给贸易商,贸易商再加价,加到和市价差不多的情况后再卖给小电厂、化工厂、钢厂等企业。也就是发电太麻烦,挣钱太慢,倒卖煤炭赚钱会快一些。

  第三,中国电厂燃煤效率非常低。意大利、日本、韩国每一千瓦用煤是300克,我们是350克。但是我们上海外高桥(11.07,-0.13,-1.16%)第三发电厂,每一千瓦用煤是279克。如果我们把外高桥第三发电厂的这个技术推广到全国的话,我们每年可以增加7000万千瓦的发电量,可以省下1.5亿吨的煤,等于我们现在用煤的20%。为什么我们没有动力来提高燃煤的效率呢?因为电厂联合在一起忽悠我们加价,只有加价才是最省力的,在这种情况下,电厂哪里还有动力去提高燃煤效率!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电厂赚钱赚得不够多,发电到某个阶段会找各种理由推脱。2011年4月份,很多地方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电企业对外的解释是要维修设备以供应夏季的需求。两个月之后到了夏季,我们发现还是不发电,搞得我们的缺电现象更加严重。经过两个月都没有修好?这很值得怀疑!

  涨价不是解决方案

  我们有一个很特殊的名词叫计划,电厂的发电也分成两个部分,计划内和计划外。计划内的发电是能赚钱的,只要市场上的需求使得电厂的发电量超过计划内的发电量,多出来的部分就是亏钱的。对计划内和计划外我们调查之后得出三个结果:第一,不知道是谁做的计划;第二,不知道计划内发电多少度;第三,不知道计划内收回来多少钱。在三不知的情况下,6月1日便上调了15个省的工业、商业与农业用电价。值得肯定的是,咱们老百姓的居民用电价格不变。事实上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农业用电也不能涨,因为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这样对我们的企业是不利的。

  在市场化时代之下,我建议我们电力行业的主管单位,能够对计划内与计划外重新核算,甚至可以取消计划内和计划外的用电,大面积下降电价。让电厂有利可图,但是又不能给它暴利,给到3%~5%的回报率,让它们大面积发电,来满足社会所需,然后全面降低电价。居民电价下降、工业电价下降之后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这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铝价会得到支撑,对于铝业股是利好,我看好东阳光铝和栋梁新材。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