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9-14 21:08 编辑

这是个农村厨房里用的炉子,说是秸秆气化,但最适合烧玉米芯,树枝,牛羊粪。像稻草、玉米秸秆则要先粉碎再压缩,这个工序要800元/吨,和煤的价格差不多了,用起来不合算。
我们插队的地方玉米是主要农作物,每亩地密植5000棵玉米,玉米脱粒后剩下的玉米芯可直接使用。南方农村种水稻,华北平原种麦子,这种炉子不适用。
玉米芯能直接使用,这个很方便,是否只用玉米芯?使用有没有特殊要求?

弱弱滴说~我对什么都能烧的那种我还是持怀疑态度,毕竟每种东西成分不同,热值不同,扔什么都行有点夸张。
先粉碎在压缩太麻烦,性价低。就算推广开,使用率是个问题~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9-15 07:45 编辑

玉米芯可直接使用,牛羊粪干也可直接使用,树枝要切成段,木块只要小于玉米芯也行,我们那还种红干椒,它的杆也可用。这些东西形态不同,但基本构成区别不大。
村里已经焊出几台炉子,在几户村民家实验,效果不错。只是批量生产目前还差的较远。
我担心热值不一样,火力不均匀~嘻嘻~

这可是件惠民滴大好事。。。等批量生产了,整个视频,让我们也瞧瞧呗~
楼上几位是大爱真人。
我插队的地方通辽,离老程的开鲁40公里。
到推广阶段,我找我的几个下乡时的哥儿们,也许能帮点忙。
若愚不大智
此帖跑题太远了哈,从唱歌跑到工业设计了,看不懂!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35# 愚民
这是个农用的东西,操作起来比城里的煤气炉复杂多了,它唯一的优势就是将秸秆的燃烧效率比直接烧要提高若干倍。但它有使用的局限性,它只适合农区大面积种植与米的地方。以我插队地方为例,村里每年玉米脱粒后所剩玉米芯基本能满足全村需求。村民目前都用土暖气(烧煤)取暖,每年每户买煤得花2500-3000元,燃气炉每台售价大约三千出头,单两年费就可给使用者带来实惠,炉子的使用寿命8-10年。
这个东西小批量生产后先在附近村乡扩大使用范围,如有问题可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质量管理与售后服务对以前从没搞过制造的村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解决的。
中国不缺神话,缺的是踏踏实实做事。
此帖跑题太远了哈,从唱歌跑到工业设计了,看不懂!
何毓玲 发表于 2012-9-15 07:25
我们这些理工男女对文学艺术、人文历史,即便水平不高但有兴趣。反之,你们这些著书立说的对理工常识几乎不屑一顾,生活中绝大多数实实在在的物件都是理工男女设计的哦。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0-20 19:09 编辑

十一前,我为村里做的第一批气化炉体完工,发运回去装配完毕,试烧效果很好。村里负责人几天前来北京,我陪他们访问了几家公司,这些公司对我联系的事情很支持,他们给村里提了不少建议。看到北京的设计生产能力与水平,村里的人信心大增,他们已经高高兴兴回去。生产难点解决,下一步就看村里如何将气化炉推向市场了。
老程大叔,照片捏~上照片让我们瞧瞧呗~好奇ING
前两天出差到通辽,走滴那一天,那里又降温了,穿了羊毛衫还是冷~据说霍林河更冷。。。冬天更是冷滴一塌糊涂,乡亲们应该正需要这东东~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0-20 20:07 编辑
老程大叔,照片捏~上照片让我们瞧瞧呗~好奇ING
前两天出差到通辽,走滴那一天,那里又降温了,穿了羊毛衫还是冷~据说霍林河更冷。。。冬天更是冷滴一塌糊涂,乡亲们应该正需要这东东~
林夕依寒 发表于 2012-10-20 19:21
农用的东西最要紧的是实用耐用,不注重质量,利农变坑农。我所做的事情没有技术含量,价格又不能高,没有厂家愿意干,好在我们的供应商很给面子,愿意几乎不挣钱来支持此事,十多台样品炉几乎免费。
照片上的铁家伙是半成品炉体,关键是焊接质量。原来农村做的质量太差,好一点的用两年,差的不到一个月就漏了,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我们做的敢保证2年内漏了包换,保用5年,如按说明书使用得当用上8年不成问题。我们还要安装过压和干烧自动熄火功能,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这些在我们插队的那一带完全被忽略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你们村现在还有炕吗?
据我所知 我们村有炕的还不少,仍然是灶炕相连,冬天取暖就靠此了。
这个炉子的烟能走炕道吗?
如有推广资料给我发来,请我通辽的留守哥儿们帮着推。
若愚不大智
整个通辽地区农村仍然烧炕,农村生活水品提高了,除了烧炕现在也烧土暖气取暖,不过用得很节省,一般一户一冬只烧两吨多煤,每天只烧两小时左右,室温也就10余度,土暖气不适合做饭。
用秸秆气化炉即可做饭,也可取暖,每冬花费600元即可取代2000余元煤,做饭同时室温也比烧煤高些。
用两冬炉子钱就省回来了。操作虽不如城里的天然气,但比烧煤土暖气省事。
目前市场上各种气化炉良莠不齐,我们先扎扎实实推广,不急着扩大使用面。估计明年大家会逐渐接受这种炉子。
结构挺简单,批量生产可以刨边用自动埋弧焊,品质可保证了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0-20 22:37 编辑
结构挺简单,批量生产可以刨边用自动埋弧焊,品质可保证了
歪弟 发表于 2012-10-20 21:57
歪弟挺内行。
自动埋弧焊一次性投资过高,我们用2.75mm热轧板对埋弧焊来说也稍薄了些·。目前还是做一些卡具和工装,采用氩弧焊、二氧化碳汽保焊, 板材较薄无需刨边,氩弧焊足以焊透。第一张照片是最关键的炉体水套部分,目前方法一个月300至500台产能应该没问题。炉内还有几个隔板,今后自动焊有些难度。
功德无量,功德无量
这种压力罐又是可燃气,要是上批量生产,可能要涉及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吧,如果要求焊缝探伤,手工焊接合格率不高,那么大产量过安检挺难,只是我的看法啊,对具体法规我也不太了解,上批量前应该咨询下~


46# 老西安
这事刚刚开头,不敢言功,尽些心意而已。原准备出点主意点到为止,了解了村里情况后不得不插手深了些。村里钱花了,地征了,厂房盖好了,就是拿不出合格产品。现在农村找个想干事,能干事,私心不太重的带头人不容易。项目不错,人也靠谱,得帮把手。我自己也没花钱,只是利用了一些工作中积累的资源,很多人都是义务帮忙。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2-10-20 23:01 编辑

如果有压力,就要注意安全性。老程大哥不可太热心,帮朋友做几个自己用用问题不大,要上批量就得全面考量,不赚钱绝不能做。如果真是一个月三百台,两三年就会有近万台销在外面,两三年后,安全性下降,爆了一台伤了人,其余的人家一起要求退货,财务上就会出大问题。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这种压力罐又是可燃气,要是上批量生产,可能要涉及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吧,如果要求焊缝探伤,手工焊接合格率不高,那么大产量过安检挺难,只是我的看法啊,对具体法规我也不太了解,上批量前应该咨询下~
歪弟 发表于 2012-10-20 22:42
这种东西和土暖气同类,不算压力容器,无需生产许可证。目前使用的土暖气都不安检。
平时使用与水套连接的土暖气是开口的,系统内压力不到0.2bar,我们焊好炉体水套部分,先用3bar水压试漏,发现泄漏补焊。气化室是常压的,燃烧时用一台10W风机(比电吹风功率稍大些)将空气吹入炉内。我在风机12V电源线上串联一个压力开关和一个温度保护开关,水套超压(0.5-1.0bar)或炉体温度过高(120度)风机都会停转,火也就熄灭了。
看来歪弟是搞过制造业滴,同行啊!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0-20 23:37 编辑
如果有压力,就要注意安全性。老程大哥不可太热心,帮朋友做几个自己用用问题不大,要上批量就得全面考量,不赚钱绝不能做。如果真是一个月三百台,两三年就会有近万台销在外面,两三年后,安全性下降,爆了一台伤了 ...
邱晓云 发表于 2012-10-20 22:59
农村土暖气还真有爆炸的,原因是土暖气内结冰,土暖气煤炉水套成了密闭容器,压力高到一定程度就炸了。我们的东西类似土暖气,只是燃料不同。我给村里设计的炉体既有压力开关,还设计了防爆膜(类似老式高压锅那个平时不用的阀门),双保险。
我们的设计师已经考虑到防爆问题,农用器具防护等级太高就卖不出去啦。我们只是在一段时间内为村里加工炉体,加工厂当然要获得一定的薄利,村里加工可能会稍便宜些,但成品率上不去成本反而比外协贵。但是,今后总要帮他们建立自己的生产线,全部由村里生产。
我以前干过些钢结构。看到你的安全设计很佩服~~乡镇企业普遍不重视安全,能老老实实坚持你的工艺和标准就不错了。看他们这么雄心勃勃,你又这么热心,还是建议要给他们强调安全,要做大该做的认证报批都要适时做,对自己等于交保护费,对市场等于抬高竞争门槛。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0-21 12:53 编辑

52# 歪弟
你的建议很好,此项目做大的前提是财政对每台炉子提供补贴,前期炉体都由我们的供应商提供,我们发货前把安全组件都装好。后期转为村里工厂生产时除了帮他们解决技术问题,最难的怕是帮他们建立生产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目前他们自己加工的炉子连加工图都没有,都是外请师傅像以前生产队队长派活似的,口述让工人干活,工序也不对,做完发现漏水修补都不可能,材料也不对,根本没有保护。
村里负责人已经根据我的建议暂停自行生产。
今后规模化生产前让村办企业自己逐级上报,让县安监部门搞个认证。
我们插队那地方比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差得太远,全县乡镇和村落还没有一家私营加工企业,我们村这个工厂如果建成将填补乡里县里没有村办(民营)企业的空白。
今天家里正好来了岐山亲戚,聊起你们的炉子,他们那里政府提供很大补贴家家户户用沼气,沼气池和炉具都不用个人掏钱,就是没那么多粪,还要花钱买~~

你们这个技术如果推广在中国北方有巨大的市场,同时可以改善环境和生活品质,善莫大焉。进一步想,如果小炉具功效都这么好,是不是大型化更好?以村为单位搞管道燃气是不是更好?如果技术可行,效益可观,会有政府大力扶持的,既有政绩又有实效,是个好项目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0-22 10:49 编辑

54# 歪弟
我们那一带前几年也在推广沼气,可惜那一带温度过低,沼气最多使用5个月,我们那炉子正好与沼气互补,5月中旬到10月中旬用沼气,余下的时间用秸秆气化炉烧饭兼取暖。秸秆气化焦油含量较大,只适合户用,点火后利用炉内高温及送风内循环把焦油烧掉。集中供气焦油不好处理,一是凝结在容器和管壁上,二是过滤出的焦油不处理有污染。
秸秆气化炉属户用常压器具,不属安监局管理范畴。
处理焦油。。。呵呵~~我天天总整处理焦油滴事情了~

不过要是集中处理焦油滴话,成本太高。。。管网太长,冬天粘结在管壁上,再保温、伴热。。。不知道秸秆气化滴焦油成分是什么。。。就是集中收集了,收集下来滴东西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用没。。。反正就是很麻烦并且成本不低。。。

若分户处理,呵呵,反正就是成本挺高。还是炉内高温送风循环能把焦油烧掉多少是多少吧。。。
56# 林夕依寒
捅到林夕小妹腰眼儿上啦,管网、保温、伴热好熟悉的字眼儿,透着化工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