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杨林

不回答即是回答。
女权主义就是娘娘腔
自己去探索。说得好!我也总和朋友说,要读经,只有读经才能了解神,才知道这个神能不能解你的渴,否则天下那么多神,你怎么知道这个就是真的呢?
——————————————————————
读经还不够,还要行动,否则就不能算是读经,而是被经读。 慧能有个弟子读经三千部,没有多少作用,来见慧能。慧能说,你读经不能心行,就是被经读,能够行动,才是读经。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这个也是宗教徒的通病,只是知道经书,可是不能行动。基督教徒据说有30亿,能按照耶稣的教诲来行动的有多少人?要找出300个人来估计都很困难。
回李苗:
    我前面说的读经,针对的可不是基督徒,而是沿着你的话头就探寻真相而言。想知道一个东西是不是真的,至少应该张开眼睛看看它,是这个意思。
    信心和行为要相互匹配,这的确是基督徒的作业。但是这条路途很难,我感觉几乎无法完美。不过基督徒都是认罪的,承认自己有限,不完美,有缺陷,至于功课做得好不好,那就是他们自己和神之间的事,和你我无关呢。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女权主义就是娘娘腔
封不怕 发表于 2013-8-14 19:48
我是觉得好玩,以为踩着宗教和女权两个禁忌,会掐得很好玩,结果居然没挨着板砖,燕谈太有爱了,俺这就端正态度好好做人。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雨季 于 2013-8-15 04:36 编辑

我怎么觉得女权主义就是女拳主义?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我觉得,一个自由、平淡的女人最可爱、最值得尊敬,而不是整天要求这、要求那,好像一个受害者。

跳出性别角色的框框,女人也可以如男人般坚韧无羁纯粹。
我怎么觉得女权主义就是女拳主义?

60905

60906

60907


60911






雨季 发表于 2013-8-15 04:32
这是打入女性内部的男权主义。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我觉得,一个自由、平淡的女人最可爱、最值得尊敬,而不是整天要求这、要求那,好像一个受害者。

跳出性别角色的框框,女人也可以如男人般坚韧无羁纯粹。
封不怕 发表于 2013-8-19 23:39
上帝制造的角色框框呢,体力差距,生育负担,左右脑偏向……所谓自由,平淡,不要求,这是单独的状态,一旦有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就有了关系,不敢要求,就没有高质量关系。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13-8-24 13:28 编辑

女“权”主义,这个权是权利,还是权力?前者是要求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后者则是要求类似武则天的女性对男性的控制权力。因此,从“feminism”本意来说,“女权主义”这个汉语译词未必确切、精当,还不如说是“男女平权主义”或者“争取女性权利主义”,维基译成“女性主义”,也算差强人意。当然有女性愿意提倡或强调女性的权力,有的男性确实也会喜欢那种类似“女王”或“女神”的权力和权威,这是两厢情愿的事,一般是勉强不得的。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13-8-24 16:20 编辑

楼主用性别来区分宗教的特性,有点过于简单化、脸谱化。且不说世界上只有2种性别,非雌即雄,非此即彼,即便目前两种性别之外有一些先天性男女染色体错位的例子,或者有间于二者之间的例子,那终究不过是错搭,终究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很少会在男女厕所旁再造一个“非男非女”厕所。

用性别来区分宗教特性,首先,女性或者阴性并不全然是宽容,温柔,退让,隐藏,”、“融合”、“忠诚”的,男性也并不是全然反其道而行之的。某种社会习性或人格特征用生物性的性别来区分或解释,终究是不太恰当的。印度的甘地虽然是男性,却具有楼主所谓“阴性”的宽容、退让和融合,而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其次,即便是基督教中,欧洲中世纪的贵族、骑士确然有尊重女性的传统,但是前面也有人说过恰恰对所谓女巫的迫害也是登峰造极的。而且谈论宗教,如果仅仅拿基督教与佛教说事,而忽视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也会使讨论缺乏普遍意义。

不过楼主要试图就这个问题引起讨论,这个目的是基本达到了。这些文字也只是为了参与讨论而已。
女“权”主义,这个权是权利,还是权力?前者是要求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后者则是要求类似武则天的女性对男性的控制权力。因此,从“feminism”本意来说,“女权主义”这个汉语译词未必确切、精当,还不如说是“男女平权主义”或者“争取女性权利主义”,维基译成“女性主义”,也算差强人意。当然有女性愿意提倡或强调女性的权力,有的男性确实也会喜欢那种类似“女王”或“女神”的权力和权威,这是两厢情愿的事,一般是勉强不得的。浦右淞左 发表于 2013-8-24 12:34
我想应该是“权利”的意思。“女神权”很不好说,如果是两厢情悦,说明男方还是强大,男性展现优越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强势,二是厚载。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楼主用性别来区分宗教的特性,有点过于简单化、脸谱化。且不说世界上只有2种性别,非雌即雄,非此即彼,即便目前两种性别之外有一些先天性男女染色体错位的例子,或者有间于二者之间的例子,那终究不过是错搭,终究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很少会在男女厕所旁再造一个“非男非女”厕所。

用性别来区分宗教特性,首先,女性或者阴性并不全然是宽容,温柔,退让,隐藏,”、“融合”、“忠诚”的,男性也并不是全然反其道而行之的。某种社会习性或人格特征用生物性的性别来区分或解释,终究是不太恰当的。印度的甘地虽然是男性,却具有楼主所谓“阴性”的宽容、退让和融合,而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其次,即便是基督教中,欧洲中世纪的贵族、骑士确然有尊重女性的传统,但是前面也有人说过恰恰对所谓女巫的迫害也是登峰造极的。而且谈论宗教,如果仅仅拿基督教与佛教说事,而忽视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也会使讨论缺乏普遍意义。

不过楼主要试图就这个问题引起讨论,这个目的是基本达到了。这些文字也只是为了参与讨论而已。浦右淞左 发表于 2013-8-24 13:26
用宗教来比拟,主要是想说明阴性力量的重要性。举佛教和基督教为例,是因为他们是两种宗教类型的代表:有神和无神。详细了看也大致可以这么划分,你看世界四大宗教,除了佛教以外,基督教和天主教本是一家,使用同一本圣经(大致)拥有同一个上帝,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经书也有大量重复部分,他们的神都造了亚当夏娃,都提到了穿彩衣的约瑟,都有耶稣玛利亚,还和基督教犹太教共用一个圣地。

      任何人身上都同时具备了男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只是比例的多少大小而已。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小明 于 2013-8-24 22:59 编辑

电影【野战排】里的中士埃利亚斯,就是水色所说女权主义的代表吧。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哈,看着不像。象我反对的那种。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还是应该提醒一下,主贴很短,回帖也不多,还是应该认真看完再回复,否则总在原地踏步踏,一步儿也迈不出去。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因为好玩,也因为你是老梦的徒弟,也就斗胆再多唠叨几句,多有失礼了。

第一,“任何人身上都同时具备了男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只是比例的多少大小而已。”,似乎楼主的意思是:每一种宗教可以再进一步根据其分量和比例进行细分化。但是楼主的讨论基本上是定性的判断,而非定量的判断。不好意思又用厕所的例子,无论某个人男性成分有多少,他还是必须决定自己应该进男厕,还是女厕,这里无法折中。

第二,早就知道:楼主是燕谈著名的基督教徒,本人的周边也有不少基督徒,只是本人尚没有这份荣幸。这里只是想说,楼主写类似文章,似乎应该自我定位:是站在教徒的立场上,还是学者的立场上。如果是前者,本文可以看作作者本人为何信仰基督教而非其他的一种理由和解释。如果是后者,则需要一种中立、客观的态度。我并非批评你立场有偏颇,而是说如果是前者,我不置可否;如果是后者,作为读者的我们,或许会更受教益。
来水色老师这里报个道。顺便透露一下,水色老师是我还未完成的《燕谈四女杰》之一。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来水色老师这里报个道。顺便透露一下,水色老师是我还未完成的《燕谈四女杰》之一。
李老苗 发表于 2013-8-27 18:48
哇偶,榜上有名就好,刚才私下掰着指头揣测了半天,榜上有名就好,开心。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因为好玩,也因为你是老梦的徒弟,也就斗胆再多唠叨几句,多有失礼了。

第一,“任何人身上都同时具备了男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只是比例的多少大小而已。”,似乎楼主的意思是:每一种宗教可以再进一步根据其分 ...
浦右淞左 发表于 2013-8-27 17:36
我的主题还是女权主义不是宗教,说到宗教,只是在一点小小的点上做了一个小小的比拟而已,拿佛教和基督教来比拟,佛教没有神,所以没有祈祷啊爱啊一说,只是注重单独的自我修炼。基督教有神,所以整本圣经都在讲人和神之间的关系,曾经如何,后来如何,现在如何,应该如何,不可以如何。女性比男性更重视爱与关系,男性比女性更注重自我,我就这么比拟上了。

      俺师父肯定要骂俺了,是不是说话不礼貌了,其实是宗教的话题被拎出来有点不好意思,我是燕谈著名的基督徒没错(哈),可是宗教话题是燕谈的A片,明着禁了的,忍不住说了两句的,只要不过分,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我要是放肆大谈特谈起来,那闭着的一只眼睛也睁开了,就不好了。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女权主义这个词过于单薄,绕来绕去很容易跌进思维的怪圈,这个世界没这么简单是不是?宗教也不是“谈”的,真正的信徒不会去谈论宗教,这个东西只有自个儿心里清楚,说不得。我倒是喜欢看漂亮美眉翘着迷人的小嘴说个不停,灰常滴可爱。真想送您一枚5克拉的钻戒啊,看您还谈不谈神马主义。
       我的主题还是女权主义不是宗教,说到宗教,只是在一点小小的点上做了一个小小的比拟而已,拿佛教和基督教来比拟,佛教没有神,所以没有祈祷啊爱啊一说,只是注重单独的自我修炼。基督教有神,所以整本 ...
水色 发表于 2013-8-27 20:28
女权主义和宗教的话题,奥修的言论最精彩。水色的言论显然受到奥修很大的影响。宗教的话题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有很多人打着宗教的旗号去搞政治的事情,借着上帝之名干撒旦的勾当。真实的宗教是限制不了的,因为它就是生活本身,谁能限制生活?不可能。既然宗教的名字被滥用了,不妨改用其他的名字来讨论,这样就不会被A片了。基督的跟随者强调情感,强调信心,也就是强调爱。佛陀的跟随者门类比较多,各种类型的都有,其中也有注重情感的,比如净土宗,比那些耶稣的信众还要虔诚,还要膜拜。也有很理智的,比如唯识宗,几乎是哲学和科学的综合。也有既不注重感情也不注重理智的,只注重心性的,比如禅宗。显教禁止性行为,可是密教又把性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佛教是多元化的,明心见性了,怎么说都对,否则,怎么说都不对。
原来是这样,我的佛教知识还是太贫乏了。平时我很不喜欢听到宗教流派之间的辩论,主要是大多数都经不起推敲,我虽是基督徒,却也很不喜欢听到基督徒用歪曲和误读的方式来贬低佛教,反过来更是如此,说实话,至今为止,居然没有见过一场公平的讨论,希望只是我见识太少的缘故。谢谢李苗。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1. 可是宗教话题是燕谈的A片,明着禁了的
复制代码
燕谈有这等禁令么?确实闻所未闻啊。这真是受教了。

至于礼貌,再苛刻、狭隘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微词吧?这也算受教了。
53# 水色
向基督教世界介绍佛教最成功的人是铃木大拙,想看基督教和佛教的的公平理性的交流,铃木的几本书都是经典,他用基督教世界的语言来介绍佛教,介绍中国的禅宗,这个人是个人才,奥修也很欣赏他,认为他是个学者,也是个成道者。禅宗最鼎盛的时期是唐宋,那也是中国文化最繁荣的时期,后来经过几次蛮族的入侵,中国文化遭到重创,禅宗也随之凋零,幸亏有一部分法脉传到日本。目前,禅宗在大陆已经式微,禅宗的法脉已经奄奄一息,只有虚云的几个弟子还在守护着快要熄灭的那点灯火。现在,欧美地区的禅宗师傅,日本人最多,其次是东南亚和印度的。记得南怀瑾说过,他认识的一些朋友和学生,只懂一点禅宗的皮毛而已,在国外都已经是大师级或者博导教授级的。禅宗的经典都诞生在中国,可是现在却找不到承接灯火的人,很让人遗憾。大家都在学英语,可是没有人愿意学古文,没有人愿意去打开自己的宝库,这也印证的禅宗的一句话:自家珍宝不识,却去外面捡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