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委主任

  想起了委主任。

  从懂事的时候起,经常能见到委主任。那时候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委主任上门来,一般是月末,该交水、电、房费和卫生费了。当然,复查卡片和户口,委主任也是要来招呼一声的,于是大家知道,又是一年了。偶尔的,委主任也挨家告诉,要每家出一个人,在某天的某一个时间到委主任家开个会。

  后来,委主任戴上了红袖标,这时候召集开会,颇有一些紧张气氛,好像这世界上很有些坏人,大家务必要提高警惕。果然,老张家埋在门前雪堆里准备过年的猪肉被人偷去了,老李家家里的六只鸡蛋少了三个。后来,委主任组织各家各户办学习园地,各家的老老少少写文章,发表在自己家的墙上,再择优集中到委主任家的墙上作为重点推荐。后来,委主任组织大家办向阳院。办向阳院,是从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向阳院的故事》学来的。电影里有一个大院叫向阳院,向阳院里有一个退休的老大爷,老大爷义务组织孩子们做好事,跟一个走街串巷摇拨郎鼓的小贩子斗。中国人是很关心孩子的,觉得能有个办法把孩子们的业余时间也管理起来是一件很好的事。电影里的老大爷是无法复制的,向阳院的牌子却可以挂遍各个街道里弄。委主任按照上级的指示把孩子们组织了起来,这组织了起来就都名叫向阳院,说起来却也简单,只是每周固定的几个晚上让孩子们集中到指定的一家,或写作业,或看书,或读读报纸,讲讲故事。委主任工作忙,文化水平一般不太高,识不了几个字,便指定一个既认得字又有空闲时间的人当这校外辅导员。向阳院办起来了,一开始委主任还跟着,后来便只是偶尔来看看,再后来,便不再来了,向阳院也由严肃而变得嘻嘻哈哈,最后终于不用宣布就散了伙,过了一段时间,委主任再上门来的时候,却已是宣布房前屋后防火的事了。宣布防火的那个委主任,是一个高高胖胖的大娘,她的丈夫工作出色,当上了劳模,进北京开了次会,和红卫兵一样见到了毛主席,回来后把大家召集到他家的院子里,对大家说,毛主席他老人家神采奕奕,身体非常健康。

  当听到委主任挨家挨户分发耗子药的时候,那已是“文化大革命”以后的事了。

  1998年,全国一片下岗声,大街小巷一下子多出许多小买卖,一个委主任走进了一家筹备着正要开的小卖店。第二天,委主任又来了,还是那句话:“你们办不办执照啊?”这家的老人以为委主任是热心肠,是好意,很殷勤地迎来送去,这家的孩子却不干了:“铁路警察,她管的哪段啊?”

  委主任这个词是阴性的,一提起委主任,人们就会想起一些妇女老太太。

  也有男的,电视里播过的,一个国家干部自愿下岗,去当委主任,夫妻不和,计划生育,什么都管,据说,管得还满不错的。


19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