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肥妹之死

读《壹周刊》叙述肥妹刘美英给一群青少年活生生地打死的故事,心境难平久之,想,香港的社会变成怎样了?

我自己出身不清高。二战时在柳州,七岁,为了自保差不多天天跟广西仔打架,还活着算是有点真功夫。一九四八年进入了湾仔书院,是名校,但当年的湾仔自成一家,龙蛇混杂,烂仔、黑帮所在皆是,什么三角锉、西瓜刀之类时有所闻。当年湾仔的同学后来都成为专业人士,养妻活儿,是出淤泥而不染吧。

想当年,湾仔的青少年「开片」,要不是为了报复,就是争地盘,或争女仔,或争钱,总有点东西要争。今天打死肥妹的青少年呢?据说不喜欢她,但无怨无仇,没有利益冲突,只是拳脚交加,用上什么哑铃,再不够就性虐待一番。为的是什么?细读报道,为的只是要过一下瘾!香港的青少年怎会变得这样没出息了?

九个被起诉,八个定罪,大多数的罪名是误杀。误杀?从晚上九时打到早上八时,共十一个小时,打到死为止,何误之有?一位朋友替青少年解释,不是不停地打下去,而是停一阵,再打一阵,停停打打的。这是想后再打,何误之有?法律当然有误杀的定义,我不懂。不知道这样打会打死人吗?是蠢?于是误杀?不知上帝会怎样判。

自己不清高。五十多年前在香港被逐出校园,无课可上,流浪西湾河街头。该区满布打工仔,散工者众,黑帮却少见。塘中无鱼,虾仔为大,我的家在那里算富有。挤身打工仔群中,没有以富家子自居。后来到美国求学,少用家中的钱,课余之暇,洗碗、剪草等工作可做则做。不伟大,只是西湾河的朋友赚一餐吃一餐,美国的同学企枱、洗碗,自己也就跟着做了。这是风气。

比较幸运,后来在好莱坞传授灯光人像摄影,每小时可得五元,洗碗只二元,让同学们羡慕。也算得准:拿一个「A」可节省的学费或可获的奖学金大约美元三百,好赚,把心一横,成绩一律是「A」。看到了机会,于是斩瓜切菜。

香港今天的青年没有机会吗?一个中小学教师的薪酬比国内的大学教授起码高出五倍,教育免费,再不够父母去拿什么综援金。机会如斯,为什么香港的青少年或则有书不读,或读而不成,却有闲情逸致去把肥妹活生生地打死呢?读书不成,难道香港没有洗碗工作吗?我的儿子当年在香港求学,暑期不是到玩具店打散工吗?今天香港的一些议员要推出最低工资、最高工时,难道无所事事的青少年打死一个肥妹没有半点启示吗?这些问题,思之怆然。能不怆然哉?

肥妹之死,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水洗不清的。那就是香港的社会风气已经腐烂到核心那里去——英语所谓rotten to the core是也。有谁敢站起来反对我这指控呢?打肥妹的青少年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十多个,一些过了手瘾离开,最后定罪的只八个。八个也是一群,在我年轻时,这些只为过手瘾而打死人的青少年半个也没有。

敬语特首:论含意,今天香港吵呀吵的项目或题材,皆不及肥妹之死的含意来得严重。政府花了那么多钱搞教育,搞医疗,搞综援,换来的竟然是一群一群的陷于迷惘之境的青少年。是悲剧,悲也,能不悲乎哉?政府不一定要负全责,但难辞其咎!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香港的社会和香港的政府肯定不是最差的,还是少拿人家说事儿吧,自己该说的地方还不知有多少呢!
俺是灭绝师太

这种恶性事件和搞教育,搞医疗,搞综援有什么关系,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应该更乱吧。

美国不好香港不好 大陆现在最滋润,对偷税漏税卖假古董的经济通缉犯学家来说。

照辩证法的思维,任何东西都是互相有联系的,这不,少年问题与假古董就发生联系了嘛。

顺便说一句,古董买卖,在中国历来是真假自辨,假的当真的买了叫打眼,真的当假的买了叫捡漏。除非是卖家做出来的,没有找人退货之说,这就是文化差别啦,在外国有钱就可以打官司,店家怕麻烦就同意调解了。这样,在那店里有股份的就成了卖假古董的,应该说,比《竞选州长》里的伪证犯,拐尸犯,蒙大拿的小偷等种种罪名还是比较有影的。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大陆的小混混也好不哪里去。

    张的观点似乎是:香港政府把太多的钱花在教育上是一种失误,他似乎并不指责教育的不力,而是指责政府给教育的投入太多了。呵呵,不愧是经济学家,教育不好,所以应该让教育穷点,穷了它就好了。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不懂经济学,不知道张五常,不过看了他的文章,是觉得有点诡异。论理不充分,证据给得莫名其妙。好像别人都要照着他的样板过似的。

我有香港同学,男的女的温文有礼,难道他们都是如张五常般出污泥而不染的精英少数分子?(我哪有那么幸运?)

教育也许有问题,真出了问题,不过却不是拿自己的奋斗生涯跟别人的残暴恶行比比就能说明问题的。

张大师只是在感叹,人世间是否有博爱之心?

我第一次走入香港的时候,看到繁华都市中的贫困街区。。。就心里恍惚为何富裕弹丸之地见不到全民福利的恩泽景象?

抱怨世风日下,当属九斤老太的所为。

但是,网络论坛里的板砖与口水齐下的暴民心态,又如何比拟呢?

用真名讲真话。。。我怀疑 用马甲玩丑话。。。我理解 用真名说慌话。。。我见证 以真理的名义。。。我祈祷
以下是引用海上笑笑生在2006-8-22 0:43:00的发言:

张大师只是在感叹,人世间是否有博爱之心?

我第一次走入香港的时候,看到繁华都市中的贫困街区。。。就心里恍惚为何富裕弹丸之地见不到全民福利的恩泽景象?

抱怨世风日下,当属九斤老太的所为。

但是,网络论坛里的板砖与口水齐下的暴民心态,又如何比拟呢?

香港这么富裕的地区既然有你所不忍睹的贫困,那就更应该增进福利了。但张五常却指责是福利换来了这种无良少年,他的用心何在?


张五常经商不守规矩,卖假货不说,偷漏税涉嫌犯罪竟然说是因为不懂税法,偷渡客说不懂情有可原,一个在美国生活学习多年经济学家声称不懂经济法,这叫什么,这叫无耻!


你还要知道公民享受福利不是你所以为的恩泽,是权利。就像依法纳税是义务是责任,偷漏税就是违法犯罪。

看来你要吸收点新思想,建立点现代文明社会的世界观,才不会局限于封建思维,过分的推崇维护名流,把社会福利理解为恩泽,把行使言论自由的网友指责为暴民。

混沌同学说得一片混沌,似乎还怨气冲天?

让俺来步步为营的注释吧:

1,香港这么富裕的地区既然有你所不忍睹的贫困,那就更应该增进福利了。但张五常却指责是福利换来了这种无良少年,他的用心何在?

------------------------------ 

富裕与贫困相邻,这种景象意味着什么?

蛋糕做大,与切分蛋糕,有不同的制度保障吧?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老话未必是旧景,请混沌同学三思。

福利制度下,是否少年人习得公德与博爱?既取决于教养,也相关于世风。

张无常的这点“用心”,难道不可见吗?

2,张五常经商不守规矩,卖假货不说,偷漏税涉嫌犯罪竟然说是因为不懂税法,偷渡客说不懂情有可原,一个在美国生活学习多年经济学家声称不懂经济法,这叫什么,这叫无耻!

-----------------------

法制社会中,请相信法网恢恢吧。。。!别轻易的猜测有罪,或者虚断人非。

3,你还要知道公民享受福利不是你所以为的恩泽,是权利。就像依法纳税是义务是责任,偷漏税就是违法犯罪。

----------------------

权利是自命的吗?恩泽,也并非是皇帝赐予的。

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需要的是公民的组织参与和意识培养。请多思考多实践吧。

4,看来你要吸收点新思想,建立点现代文明社会的世界观,才不会局限于封建思维,过分的推崇维护名流,把社会福利理解为恩泽,把行使言论自由的网友指责为暴民。

---------------------------

封建不是好名词,名流不是坏名声。

恩泽要靠人争取,暴民要看人修养。

呵呵,望大家齐努力,不要混沌天下吧。

用真名讲真话。。。我怀疑 用马甲玩丑话。。。我理解 用真名说慌话。。。我见证 以真理的名义。。。我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