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清华高考状元被骗不值得大惊小怪

 作者:王石川  来源:信息时报 

  来自清华、北大、北师大的5名高考状元在暑假兼职中大呼“长见识了”。他们诉说自己夜宿街头的惨痛遭遇,以及对雇主的愤怒。巧合的是,雇主也是一名高考状元。在清华大学最具人气的网络社区——“新水木BBS”里,出现了一个题为《我在黄石带班的痛苦经历》的帖子,记述了发帖人——一位就读于清华大学的高考状元“打工受骗”的经历。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对高考状元暑期打工受骗的不幸遭遇,很多人幸灾乐祸和冷嘲热讽,还有人破口大骂,甚至有人扯到教育体制上。高考状元被骗,似乎成了一件值得弹冠相庆的大喜事。如此心态,既耐人寻味又实在可怕。

  有人的地方,就可能有骗子,也就有人被骗,无论是谁被骗,都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被骗的人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嘲弄;旁观者即便不去同情,也不该出言不逊,更不该落井下石。说白了,这些人之所以欣喜若狂,正是因为被骗的和骗人的都是名校的学子,是高考状元。但是,必须意识到,只要被骗了,作为受害者他们的心情是相似的,都值得慰藉。嘲笑甚至谩骂高考状元,这样的心态是狭隘的、畸形的。

  清华的学子被骗,或者说北大的学子成为骗子,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非要把被骗的、骗人的学子和他们所在的学校联系起来,表面上看,这是以“貌”取人,是另一种出身论,实际上折射出某些人的名校崇拜症。而把高考状元被骗和应试教育相提并论,同样是偏颇的。难道前应试教育时代,就没有学子被骗吗?

  别再嘲笑高考状元了,他们能够主动走上社会锻炼自己,通过打工挣钱来缓解家境的困窘,起码是值得肯定和尊重的。在高等学堂之外,社会大学堂给他们上了人生一课,也许不是坏事。因此,与其刻薄地对待高考状元,不如鄙薄那个可恶的骗子。透视这起事件,我认为更需追问的是,为什么一听到清华、北大的糗事,或眼见高考状元的不幸遭遇,有那么多的人都血脉贲张地起而奚落呢?为什么逢清华、北大必反?为什么不能冷静看待高考状元?这种劣质化的心态难道果真源自酱缸文化的熏染吗?

骨瘦如柴不是毛病,瘦的有理就成!赤身裸体不是怕热,要紧的是有风就成!裸舞真爽!
短小精悍,真知灼见!
骨瘦如柴不是毛病,瘦的有理就成!赤身裸体不是怕热,要紧的是有风就成!裸舞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