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咋感觉,南京跟北京是一对孪生兄弟

    
                          咋感觉,南京跟北京是一对孪生兄弟


       会议中间安排南京市内一日游览。

      上午游览中山陵、明孝陵和灵谷寺,一直游到下午2点才吃上中饭。    

       灵谷寺印象最深的是“无梁殿”,全部青砖无一根木梁。无梁殿名气很大,从小听说。外呈庙宇大雄宝殿状,内部实为两条相通的高峨拱圈砌成,从建筑学上说,也就是一地面上的窑洞。殿内墙壁上刻满死者名录,供奉的都是国民政府烈士。名“灵谷寺”者,说白就是国民政府的一处烈士陵园。坡顶有“灵谷塔”,也是国民政府纪念性钢筋水泥建筑,高耸一如今天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那样肃穆。想到新中国建国之前,给“人命英雄纪念碑”奠基是一件绕不过的事情。毛对空阔天空,湖南话高呼“上溯之……年来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电影镜头,历历闪现。跟着联想到古人建坛立庙,诰天祭祖,现在眼光来看,都是一种仪式,一种表征合法性的游戏。这些封建改朝换代合法性的套路很是从上天和祖先而来,沿用起来很方便也习惯。民主时代的合法性就不容易了,到今天还在练习。几天来,看到南京想到北京,总觉得二者格局如此相像。比如这里,远看中山陵景区,国民党名宿、元老们的墓寝,一个一个星罗棋布。当年南京郊区紫金山南麓的功能地位,岂不就是今天北京郊区的八宝山?!

       爬上小茅山,放眼中山陵,一面绿坡,白色石阶的中轴线上三点蓝色屋顶建筑,阳光下闪闪发白蓝白蓝的光。看来看去,中山陵虽庞大巍峨,但怎么看也不需要花费六年时间来建设。孙中山灵柩从 1925年至1932年借厝北京香山碧云寺,六年不能入土为安。为什么?!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中山陵园并不算一个浩大的工程。

       原因就在权力的缘故。孙中山1911年把临时军政大会授予的临时大总统让渡给袁世凯,从此身无半职。袁“皇帝”1916年薨,结果军阀拥权割据。这个小个子广东人处境尴尬,似时时被众人拱着,又天天遭众人冷落,晾在一边。1921年拜师马林,思来想去,终于1924年足实地建了一个军校。有了一支革命的军队,才开始有了答白算数的声音。中山陵址是孙中山自己选定的。陵园建设从开始起,捉襟见肘、有一天没一天的,象征大于实益。真正开始像一个国葬工程,是在1927年国民党获得政权,定都南京之后。这样来看,中山陵建设的速度和强度,是跟一个党军攻城略地的速度,跟一个党族专制国家的强度并进的。孙中山“一大”中改造了党,党也回报孙中山。这就是孙中山被以党的名义安葬中山陵的道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中国从来是改朝换代的硬道理,孙中山原本想走国会道路,沿用西方的现代政治。把枪融于党是另一种现代政治,创始人是列宁,传接人是孙中山,继承人有希特勒,成绩最好的还是毛泽东。孙中山是为训政的党而死的,党在专制集权顶峰的那一天,举吾国之物力,就是中山陵园落成之日。

       明孝陵显得很可怜,六百年血脉断废,无党无派无后代,没人痛没人怜的。狭窄神道上,石像呆滞,枯松瘦小,枝叶稀疏,寥寥游人,甬道深处,三三两两外来者,小憩大石桥,絮扯闲话,白玉靠栏,古树斜倚,方城拱门,赭红驳墙,城顶颓圮,孤处一隅……明孝陵像一个被遗弃的老子娘。

       下午3点闹市中游“瞻园”,明时王府别墅、清朝布政司府衙所在。进去满是新刷的油漆味儿,有几株藤蔓粗大有年头了。到处簇新,藤萝墙外塑钢门窗民居凉台更新。只好低头四下看,看到了侧门进来的绿漆游廊。游廊隔墙镶嵌了一小块一小块碑文,是记写瞻园曾经的园林、颓弃的景色,作者有姚鼐、朱尊黎等人。心中顿生一股清凉意,不知道脚下那一层土,还会印有这些大家的足胫?

       晚7点在夫子庙吃了小吃,作晚餐。后游秦淮河,实为一臭沟。对河屋后有一麻条石铺地的短促巷子,用当年“乌衣巷”三字命名。巷中有一古井,井台上一排新栽竹子,显然还没活透。井台对面是一个夜间跳蚤市场,廉价塑料小工艺品琳琳琅琅,摊了一条街的地面。广场上马路边,一间四柱三门石牌楼,瘦瘦小小。牌楼后边是“夫子庙”,你上前看碑文,卖票的工作人员看你。看了知道始建于宋,现为八十年代恢复重建,门票40元一张。探头朝院子看,黑黢黢一片,想必也是油漆未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0 0:38:53编辑过]

去过南京,但没有多少感慨.楼主是用心在游
真能写,确实是支长笛~~[em01]
生存是一种义务,哪怕只有一刹那。——歌德《浮士德》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南京跟北京无论高矮、胖瘦、大小、肤色、性格都完全不同,笛子居然说他们是孪生兄弟,啥眼神啊!
俺是灭绝师太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6-9-10 11:20:00的发言:
南京跟北京无论高矮、胖瘦、大小、肤色、性格都完全不同,笛子居然说他们是孪生兄弟,啥眼神啊!

笛子的眼神很准啊!南京和北京,不管怎样变化,总能让人感受到一股王都之气。而在中国其他大城市,比如上海、广州、武汉,无论如何是感受不到这种“王气”的。
我害怕吹笛去东京,别整出一个靖国神社也像八宝山,要知道日本老是抄别人。
参加交流
以下是引用老泥伯在2006-9-10 18:4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6-9-10 11:20:00的发言:
南京跟北京无论高矮、胖瘦、大小、肤色、性格都完全不同,笛子居然说他们是孪生兄弟,啥眼神啊!

笛子的眼神很准啊!南京和北京,不管怎样变化,总能让人感受到一股王都之气。而在中国其他大城市,比如上海、广州、武汉,无论如何是感受不到这种“王气”的。

本来嘛,南京北京一娘所生。体制到形式。看看倒扁,施明德在台北复制北京天安门广场99民运。

当代中国三个首善之区,孪生得紧......
谢谢楼上诸位跟贴啊,俺尽可能吹得标准一些......

喜哈标题“南京跟北京是一对孪生兄弟”。研究共和国史的到北京,研究民国史的到南京。

只是你不能这样说秦淮河:“游秦淮河,实为一臭沟”。你看到的已经是花费几个亿N多年时间改造的不很臭的水沟啦。知足吧。你要发挥想象,充分地想象秦淮之地是“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这样秦淮八艳佳人会为你这个才子祈福地:)

你也不能这样说乌衣巷:“有一麻条石铺地的短促巷子,用当年“乌衣巷”三字命名”。折煞了刘禹锡这样好的诗意: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你更不能这样说夫子庙:“探头朝院子看,黑黢黢一片,想必也是油漆未干”。你为什么不进门看个究竟?那么壮观的殿堂三大建筑群:其一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大成殿;其二是大成殿后面的学宫;其三是古代科举考场遗址—江南贡院。

 [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0 22:59:35编辑过]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以下是引用正经秀在2006-9-10 22:58:00的发言:

喜哈标题“南京跟北京是一对孪生兄弟”。研究共和国史的到北京,研究民国史的到南京。

只是你不能这样说秦淮河:“游秦淮河,实为一臭沟”。你看到的已经是花费几个亿N多年时间改造的不很臭的水沟啦。知足吧。你要发挥想象,充分地想象秦淮之地是“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这样秦淮八艳佳人会为你这个才子祈福地:)

你也不能这样说乌衣巷:“有一麻条石铺地的短促巷子,用当年“乌衣巷”三字命名”。折煞了刘禹锡这样好的诗意: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你更不能这样说夫子庙:“探头朝院子看,黑黢黢一片,想必也是油漆未干”。你为什么不进门看个究竟?那么壮观的殿堂三大建筑群:其一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大成殿;其二是大成殿后面的学宫;其三是古代科举考场遗址—江南贡院。

 [em04]



正经秀你好...好...好南京呀。感动。我在猜想,这个刻了字的巷子一定不是刘禹锡见到的乌衣巷,更不是六朝王谢居住的那个。屋居成为了景点,十有九个不真实。夫子庙已经明说是才建的。过一百年有可能成为老房子。

[em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