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参观团”来了

 

 

几年前,曾经“书记来了”,今天又碰上“参观团来了”。

 

坐单位的车上班。车停在办公大楼门前,刚打开车门,就听见有个略带恼怒的声音在喊:“快走快走!”我下了车问:“为什么?”该同志(好像是集团的一个什么部长)边跑上迎接参观团的车边说:“参观团来了!”我有点不满意:“参观团来了也不用这么严重吧?”该同志对我的话有些诧异,但也没时间跟我辩论,忙去了。

 

我嘟嘟囔囔地进了大楼,电梯那儿也有人守着,话说得倒客气:“你们先等一下,参观团已经来了。”“该同志”小跑着跟了过来,对守卫者发出最新指示:“把这两部电梯守好!”然后参观团具体而形象地来了,一点都不拥挤地霸占了两部电梯,包括那唯一一部能够到达我们工作的21楼的。

 

我是要上楼去工作的,那工作不敢说比参观团的参观更重要,但我也不认可说那参观就一定比我的工作重要;我乘坐三号电梯上楼,是正常的方式,却由于一个参观团的到来,迫使我走了一条非正常的路。

 

我有点不高兴。我得表达我的不高兴。 

附: 

“书记来了!”  

网易老太 2002-10-14 12:17:00 发表在 读书生活   

    杂志社在省社会科学院大楼租房办公,办公室在8楼,每天要乘电梯上楼。

 

    今天早上一进大院,就觉得有点异常,果然走到正门时被拦住了:“走侧门。”就问:“怎么回事?”答曰:“书记来了!”俺会心一笑去走侧门。结果电梯门口又有人守着:“请走楼梯。书记来了!”

 

    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个地方只要来了省里的领导,革命群众就就命定了要走侧门、爬楼梯。而且还不是一下子就完了,书记在这里呆多长时间,正门和电梯就要等他多长时间。10点半俺下楼办事,电梯还停在那里等待,只好跟守电梯的人发句牢骚:“一个书记哪值得这样?”

 

    社科院这地方,恐怕是知识分子最多而且学历、职称都最高的一个地方吧,但也是我见过的官本位意识最强的一个地方,我工作过的企业、学校、群团、机关都没碰到过这么讲究“回避”制度的。最可笑的是,这个院子里住的都是人文科学工作者,他们认真地研究着社会弊端、企图促进社会进步,他们大声呼吁着平等、论证着领导应该与群众打成一片,可现在,在这里,为了让书记从正门进出时畅通无阻,老百姓就得让路三个钟头!

 

    所谓可笑,是在环境的对比中显示出来的,应该与这个院子里的科研人员没什么关系,但这样一个研究机构的领导会允许这样的安排,生活的愚蠢程度也可见一斑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1 11:05:48编辑过]

知识的含金量〈官位的含金量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几天前我在一个帖子里提到“等级礼节”与“人格礼节”的区别。我们的礼节,是强调等级尊卑的,注重维护在上者的尊严。等级礼节与人格礼节无法兼容,关系往往是你死我活的。为了让上司神气活现,小民百姓就不得不灰头土脸。在上者有了“尊”,处下者只能去体验“卑”了。

参观团来了走侧门还算是好的,您就知足吧!俺们这里检查团一来连厕所都不让上。
俺是灭绝师太

孔子说过"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头百姓被打扰正常生活的还少吗?不单老童说的,还有动辄警车开道,其他让行的.

 

[em05]
生存是一种义务,哪怕只有一刹那。——歌德《浮士德》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当时“该同志”肯定心里也不高兴(估计比我还狠),可能心里还骂了一句:“靠,这谁呀?真TMD不识大体!”
老童学小筒子说话还有模有样的。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呵呵,体制内的人也对体制有意见了?[em05]
捉襟见肘贫无敌 耷肉成山肥可知
这些太常见了。大家也几乎习以为常了。领导上一层层交待下来,下面的谁敢马虎?
当官的太牛比了,什么时候也该像倒扁一样,倒倒这些孙子的威风。
哦 ,上次小胡和普京约会, 我坐公交要过外滩,坐了一半前面路封锁了,只好下车走路,走了一点前面路也不让走了,只好绕道,天已黑,还下起了大雨,车也打不到,淋的一身透,我一走一路骂,整整走了半个多小时。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6-10-11 11:04:00的发言:

 

 

 

我是要上楼去工作的,那工作不敢说比参观团的参观更重要,但我也不认可说那参观就一定比我的工作重要;我乘坐三号电梯上楼,是正常的方式,却由于一个参观团的到来,迫使我走了一条非正常的路。

 

我有点不高兴。我得表达我的不高兴。 


不知老童除了在这里用这种方式表达你的不高兴外,在单位是怎样表达的?

以下是引用刘郎在2006-10-11 23:2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6-10-11 11:04:00的发言:

 

 

 

 

我是要上楼去工作的,那工作不敢说比参观团的参观更重要,但我也不认可说那参观就一定比我的工作重要;我乘坐三号电梯上楼,是正常的方式,却由于一个参观团的到来,迫使我走了一条非正常的路。

 

我有点不高兴。我得表达我的不高兴。 


不知老童除了在这里用这种方式表达你的不高兴外,在单位是怎样表达的?

不知道老童在单位是怎样表达的。

但知道刘郎在玄都观是这样表达的:“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em05]
偕隐岂邀名,澹泊实素志。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6-10-11 11:04:00的发言:

 

 

    社科院这地方,恐怕是知识分子最多而且学历、职称都最高的一个地方吧,但也是我见过的官本位意识最强的一个地方,我工作过的企业、学校、群团、机关都没碰到过这么讲究“回避”制度的。


是滴是滴,当年龚学平、陈至立来俺们学校参观,领导没让俺们回避,俺还懒得去看他们的真容呢。后来大家很开心,听说龚学平嫌校舍太旧,指点着嚷嚷:通通炸掉~~造新的。

[em01]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呵呵,中国是礼仪之邦,应该,应该。
以下是引用刘郎在2006-10-11 23:24:00的发言:

不知老童除了在这里用这种方式表达你的不高兴外,在单位是怎样表达的?

当时的表达已如上述。但这件事没有发展成“风波”,应该感谢“该同志”的忍耐,还要感谢当时在场的集团纪委书记的微笑,他们任何一个人如果跟上一句:“叫你快走就快走嘛!”之类的话,我想,他们会在参观团面前下不来台的。大概如此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3 12:04:1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