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欧文·佩恩与三宅一生

在时尚界,说起大师间的合作,人们总是会津津乐道于摄影师欧文·佩恩和设计师三宅一生之间的故事。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1935年出生在日本。1959年开始在东京念大学,学的是绘画,但是他真正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时装设计师。1965年,他到了时装之都巴黎,继续求学。1970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于1971年发布了他的第一次时装展示,从此步入了时装大师的设计生涯。三宅一生的服装被称为是“东方遭遇西方”的结果,他创立了充满东方特质的易于活动的服装,尤其是经他发扬光大的褶皱系列,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推崇。
  欧文·佩恩(Irving·Penn)1917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17岁时就读于费城博物馆开办的工艺美术学校。1938年从美术学校毕业后,佩恩到纽约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商业摄影工作。1939年他拍摄的一幅静物照片被一本杂志采用作为封面,成为他日后光彩四溢摄影事业的开端。1943年佩恩被Vogue杂志聘用为专职摄影师后,才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他一扫当时时装摄影中的陈规俗套,开辟了一片风格清新、个性鲜明的新天地。在美国摄影界,佩恩自始至终贯彻着他在摄影上精雕细刻、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

   

[localimg=151,300]2[/localimg]



         还在求学的时候,三宅一生就非常乐于从西方的时尚和流行文化中汲取营养和灵感。当时欧文·佩恩已在Vogue担任首席摄影师,他的作品以有别于流俗文化的独特优雅和美感,触动着远在东方的三宅一生的时尚神经。此后十数年,三宅一生作为时装界的新星出现在西方的视野,他设计的服装充满了异域的神秘和对传统剪裁的大胆突破。欧文·佩恩对这位新秀设计师称赞不已,并零星地为时尚杂志拍摄了三宅一生的设计作品。然而,这两位天才直到1988年,当三宅一生在巴黎展示他的设计时,才正式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紧密合作。这样的开始在后来被三宅一生评价为两人之间一种“无声的理解”。欧文·佩恩拍摄的三宅一生时装作品成为那个年代创造的一个经典。
  作为两人合作的一次总结,欧文·佩恩出版了一本名为Irving Penn regards the work of Issey Miyake的画册,收录了从1975年到1998年间两位天才共同创作的“产物”,体现着两位大师之间难能可贵的理解和再创新。



        在众多的设计作品拍摄中,三宅一生坚持一个“条件”,那就是不出现在欧文·佩恩的拍摄现场。他认为应该给予佩恩完整的创作自由,而不要有意或无意地渗入设计师的影响。三宅一生的助手北村绿从东京飞到纽约帮助欧文·佩恩选衣服。她从不解释一件时装的设计初衷,反而非常热衷于鼓励摄影师自己去探索这些服装的结构,例如按摄影师喜欢的那样把衣服反过来看。这些随意性最后为三宅一生带来了他期望的惊喜。
  这些时装的曲线、角度、褶皱等等几何元素,通过模特伸展、弯曲的姿势,异于平常角度的侧面和轮廓,表现得更为清晰和直率——这就是由一位天才设计师创造的,折射在一位天才摄影师眼中的时尚。
  这一合作就像给两位大师提供了一面镜子,让他们从对方的角度看自己。这些精彩的设计也让欧文·佩恩有机会将他的摄影语言运用到材质、平面、形态和布料的褶皱中,还大量地加入了外来文化中的面纱和面具等元素;相对地,这些照片也让三宅一生像欣赏新作一样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仿佛它们被第一次拿出来展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谢水色妹子分享。
这种设计理念,偶晕头,偶老啦~
后几款设计的灵感是不是来自雨季?
谢谢九月、水笺赏读。 不如把他俩掰开来,再发几贴。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三宅一生

姓 名:  三宅一生

职 务:  时装设计师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35年

籍 贯:  日本


      

     1959年开始,三宅一生在东京念大学,学的是绘画,但是他真正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时装设计师,1965年,他到了时装之都巴黎,看来是离他的理想不太远了。在巴黎的时候,他继续求学,并且开始为纪拉罗歇公司服务,1968年和纪梵西一起工作,不久,他又为纽约的高夫莱 比恩工作,这位设计师是优雅派的大师。1970年他真正开始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并于1971年发布了他的第一次时装展示,发布会同时在纽约和东京举行,并获得了成功,他也从此步入了时装大师的设计生涯。
三宅一生给人最深的印象显然是东方式的:不紧不慢的步伐,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态度,对时间的把握相当精确,希望成为时间的主人。有教养、有幽默感、实用主义的思维,比如他希望自己设计的服饰轻便,舒适,而不是拘谨地坐在饭桌边吃四人正式晚餐的格调,三宅一生能够极流利地使用英语和法语。他的外表看起来有点像是有钱的埃及富商,肤色沉着,黑色的头发微卷,梳着背头,留小胡子。有司机的银灰色DAIMLER 英国轿车,常出现在日本街头,而塞纳河边,有他白色的船体般的别墅。不过对他来说,享受假期是奢侈的,他更多的时间是以“飞来飞去的设计师”著名的。

      三宅一生的服装被称为是“东方遭遇西方”的结果,他的目的是让穿他的衣服的人从服装结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却又表现独特的体形美。由此他创立了充满东方特质的易于活动的服装,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推崇。他的服装一向追求魅力十足的色彩和完美的面料感觉。轻柔体贴也是他对人体所需要的感觉作出的反映。款式、面料重量和人体的最佳搭配是他的绝活之一。如果到他的专卖店里,我们能够看到只有几盎司重的衣服,泛着像是从深海里面的珠宝般的蓝色,也许像巨大的贝壳的样子,又像是汹涌的海浪,精美绝伦。他的早期作品里面有浓郁的日本民族服装的印痕,他用了5世纪的时候日本的农民运用的对布料的处理工艺,使服装的外观有非常特别的感觉,他的服装里面有日本武士的影子,有神秘的东方性格的体现。他还创造性地运用了油布、聚脂纤维的针织面料,结合独特的裁剪方式,形成了被他称为“第二层皮肤”的衣着特征。他的衣服并不排斥实用性,他在坚持自己民族的某些特点的同时受到巴黎著名的设计师VIONNET的风格影响,现在则以他的前卫和特别超越了时间和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代大师。



           三宅一生的时装一直以无结构模式进行设计,摆脱了西方传统的造型模式,而以深向的反思维进行创意。掰开、揉碎,再组合,形成惊人奇突的构造,同时又具有宽泛、雍容的内涵。这是一种基于东方制衣枝术的创新模式,反映了日本式的关于自然和人生温和文流的哲学。


  三宅一生品牌的作品看似无形,却疏而不散。正是这种玄奥的东方文化的抒发,赋予了作品以神奇魁力。


  他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创新”,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馆长戴斯德兰呈斯称誉其为“我们这个时代中最伟大的服装创造家”。他的创新关键在于对整个西方设计思想的冲击与突破。欧洲服装设计的传统向来强调感官刺激,追求夸张的人体线条,丰胸束腰凸臀,不注重服装的功能性,而三宅一生则另辟蹊径,重新寻找时装生命力的源头,从东方服饰文化与哲学观照中探求全新的服装功能、装饰与形式之美。并设计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观念服装,即蔑视传统、舒畅飘逸、尊重穿着者的个性、使身体得到了最大自由的服装。他的独创性巳远远超出了时代的和时装的界限,显示了他对时代不同凡响的理解。


  在造型上,他开创了服装设计上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借鉴东方制衣技术以及包裹缠绕的立体裁剪技术,在结构上任意挥酒任马由缰,释放出无拘无束的创造力激情,往往令观者为之瞠目惊叹。


  在服装材料的运用上,三宅一生也改变了高级时装及成衣一向平整光洁的定式,以各种各样的材料,如日本宣纸、白棉布、针织棉布、亚麻等,创造出各种肌理效果。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服装上的禁忌。他使用任何可能与不可能的材料来织造布料,他是一位服装的冒险家,不断完善着自己前卫、大胆的设计形象。


  三宅一生的设计直接延伸到面料设计领域,将自古代流传至今小的传统织物,应用了现代科技,结合他个人的哲学思想,创造出独特而不可思议的织料和服装,被称为“百料魔术师”他对布料的要求近乎苛刻,让布料商甚至自己亲自进行上百次的加工和改进实在是司空见惯。因而他设计的布料总是出人意料,有着神奇的效果。喜欢黑色、灰色、暗色调和印第安的孔经染色。他所运用的晦涩色调充满着浓郁的东方情愫。他喜欢用大色块的拼接面料来改变造型效果,格夕卜加强了作为穿着者个人的整体性,使他的设计醒目而与众不同。

[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09-4-29 08:31 编辑 ]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一块布”

“单纯”是三宅一生一再强调的要诀之一。他认为现代服装应该是不用费心打理的衣服,不仅要运动自如、简便易穿,还要给人带来快感。所以他的设计过程有一个特殊环节:把整块布料挂起来,先感觉它固有的特性,然后再进行“包裹、缠绕”和设计。










[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09-4-29 09:0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我爱褶皱”

三宅一生自己对时装的解释是:我试图创造出一种既不是东方的风格也不是西方的风格的服饰。他的追求显然是成功了。那些T恤、裤子、小上装、套头衫和那些像羽毛一样轻的外套,都在三宅一生的商标下风靡全球,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服装实用性得到了相当大的强调,他的晚装可以水洗、可以在几小时之内晾干、可以像游泳衣一样扭曲和折叠。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女性那里,这些特点具有致命的诱惑力。

          这些实用风格来自于服装细节。如果说细节能够说明一个服装设计师的特点,那么,提到褶皱,就没有人能够忽略三宅一生。虽然不能说三宅一生是褶皱的始作俑者,但是他的褶肯定是最为独特和最出名的。

         三宅一生为时装设计褶皱,并不是在做着孤芳自赏的艺术家自我消遣的游戏,或仅仅为了在舞台上发表谁也不敢买来穿的艺术品。在20世纪80年代,三宅一生审视着整个服装工业与消费流程,认为现代流行观念出现了问题,流行导向让人们盲目选择不合人性要求的衣服,而设计师们也为迎合所谓潮流,推出刻意制造出来的不实用的服装。他认为,大部分人需要的不是费心送去店里干洗和整烫的衣服,小心翼翼侍候衣服,让人去迁就衣服,而是衣服始终应以人为本,不用费心打理就可以舒适的穿着,并给人带来穿着乐趣。所以他所创造的褶皱面料可以随意一卷,捆绑成一团,不用干洗熨烫,下次随时打开再穿,外观丝毫不受影响,依旧如新。
?

         1989他的有褶皱的衣服正式推出与顾客见面,三宅一生的名字从此和他衣服上的褶就连在一起了。 运用褶皱表现他的个性,是他的出发点之一。“在巴黎,我不想模仿任何人,我只想做我自己。”在以运用褶皱为设计特色的前辈设计师VIONNET 的风格中,他找到了设计语言并加以发扬光大。另一个出发点是他希望自己设计的服装像人体的第二层皮肤一样舒适服帖,褶也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它能给穿衣人足够的活动空间,也能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体态的机会。在这里,三宅一生很好地解决了东方的服装注重给人留出空间和西方式的严谨结构之间协调的问题,在看似完成度不高的服装中,顾客为自己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所以三宅一生的褶皱服装是通过顾客的穿着行为最后完成造型的任务的。他的褶皱方案是永久性的,在整理阶段就以高科技的处理手段完成褶皱的形状,并且不会变形。同时,他也用完美的色彩感觉给他的服饰以商标式的外观。在谈到他自己创立的这种风格的时候,三宅一生说:“那是个实验,也是个冒险。”幸运的是,“我要褶皱”系列在他成功后创立,并且把他的事业引向一个新的台阶。在不断尝试的前提下,他邀请了其他行业的艺术家一起,做了一个新的品牌系列,其中就有为他的褶皱服装特别度身定制的组合,看来他的招牌风格会持续很久呢。

        根据不同的目的,三宅一生设计了简便、轻质、易保养、免烫的三种褶:Splash、Twist和 Pleat Please 三种新面料。这三种织品各具特色,但都以皱褶的处理为基本形式,经过特殊的整理过程使织物具有合身舒适的效果,其中Pleat Please是三宅最为人知的织品代表作。虽然这种面料的始创者是20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著名设计师马瑞阿诺·佛坦尼,但三宅一生将这种带有细密褶皱的布料注入了更多新意,并在设计中使它在造型方面的作用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在服装材料运用上,“我爱褶皱”系列改变了高级时装及成衣一向平整光洁的定式,以各种各样的材料,如日本宣纸、白棉布、针织棉布、亚麻等,创造出各种肌理效果。对三宅一生来说,服装上没有任何的禁忌。他使用种种可能与不可能的材料来织造布料,从香蕉叶片纤维到最新的人造纤维,从粗糙的麻料到支数最细的丝织物。总之,他是一位服装的冒险家,不断完善着自己前卫、大胆的设计形象。

??三宅一生这位不折不扣的“面料魔术师“,每在设计与制作之前,总是与布料寸步不离,把它裹在、披挂在自己身上,感觉它、理解它,他说:“我总是闭上眼,等织物告诉我应去做什么。”他对布料的要求近乎苛刻,让布料商甚至自己亲自进行上百次的加工和改进实在是司空见惯。因而他设计的布料总是出人意料,有着神奇的效果。比如传统的绗缝棉布在他用来效果独特脱俗。他偏爱稻草编织的日本式纹染、起皱织物和无纺布。喜欢黑色、灰色、暗色调和印第安的扎经染色。他所运用的晦涩色调充满着浓郁的东方情愫。他喜欢用大色块的拼接面料来改变造型效果,格外加强了作为穿着者个人的整体性,因而使他的设计醒目而与众不同。 ??

      "一生褶”是三宅服饰的标志,它体现了新科技与新材质对传统服装的突破,当有着“一生褶”的衣服平放时,本身就像雕塑品一般呈现美丽图案,当被穿在身上时,又与身体合成流畅的波纹,传递出完美的韵律。

      "一生褶" 已成为一般大众对三宅一生品牌最直接的印象。这种褶与我们平时见的百褶裙的褶不一样,它体现着新科技与新材质对传统服装的突破。这种褶的原料是涤纶,从一大块已打褶的布上剪下裁片,再拼接缝合而成,而且用机器压褶时就直接依人体曲线或造型需要调整裁片与褶痕。这种衣服平放时,本身就像雕塑品一般呈现美丽的几何图像,当穿上身时,又与身体合成流畅的波纹,一举一动都传递出完美的韵律。
















[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09-4-29 09:0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土豆口袋”

三宅一生东京举办了的首次个人时装展,结果让他大失所望,他的那组从柔道服装中变化而来的粗棉布时装不仅不受欢迎,还被一些崇尚西方文化的日本人嘲笑为“装土豆的口袋”。
         1970年代初是三宅一生的命运转折点,他的“土豆口袋”在本土受挫,在纽约和巴黎却受到热烈的欢迎,他的那些宽衣博带的大和时装一经亮相,立刻征服了欧美的时尚舞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三宅一生的时装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雕塑感,另外纹理(说折皱也行)运用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偶认为他是流行元素的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