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不好嘛,13,哪有不倒的?
今天,我就是高瑜
这个应该是施工方胡乱施工、导致地基松垮的缘故吧。

上海都是软地基,这个住宅区是建在古代的河滩上的,应该有很多流沙层。打的是钢管桩,桩管里的混凝土都很整齐的拔了出来,可见桩身与土层之间摩擦系数太小。很 ...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6-27 13:00
那天刚看到图片的时候,还纳闷怎么没有地下车库
不过这个时候再挖车库,桩上面的筏板呢
下午正好经过,好多人围观。警察拉了警戒线。
不过俺没看到倒塌的房子,有土方车进出忙碌,不会如此迅速就处理掉了罢。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挖车库挖倒房子?很奇怪的。多伦多的楼房一般都是从地下室造起,13层的应该是先造好两层地下室,既作为基础,同时也为楼房造好了地下车库,然后再起楼。不知道为什么预先先从地下室造起?
今天,我就是高瑜
我下午也去现场看了看,位置正好被挡住了,看不到塌楼。要看的话,得绕到河对岸的另一个楼盘里,天气太热,就放弃了。站在一边听买房人叹苦经,确实很值得同情。一买房人说,每平米一万四买的房,倒塌前房价已升到一万八,他如果能追回一万元,就心满意足了。
估计开发商见楼卖贱了,想再在空地上挖个车库卖高价来着,于是补设计、另外开工。

大概挖得太深了、防护没有做好,也没有注意到流沙层的问题吧。

02年4号线事故,也是因为开挖导致流沙流动,3栋楼陷下去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不管怎么说,这个楼倒的确实有水平,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很显然,已经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跨越了中级阶段,直接倒向了高级阶段。

估计,再过几天,共产主义就要实现了。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这个事件非常具有象征意义。

60年的朝代。30年的狂飙。在流沙、暗浜上建起的巍峨的大厦。

在毕业典礼上曾说:你们面对的社会,犹如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堂皇的宫殿式的大楼,由于建得太快,底层布满了深深的裂缝。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在毕业典礼上曾说:你们面对的社会,犹如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堂皇的宫殿式的大楼,由于建得太快,底层布满了深深的裂缝。
==============
是为谶语云。
今天,我就是高瑜
看上去不象是被“推坐”,倒象是被“放倒”的,但刺一下还是合情理的,施工单位造“贵大”的房子,只管地面上的质量,不管地面下的质量,要放点血,受点伤 ,惊吓惊吓,才会吸取教训。
经权威部门鉴定,此楼纯属自杀,一切企图将责任推向开发商或政府监管单位者,都是别有用心。
那个不幸的民工的死亡性质没有经过鉴定的说。
今天,我就是高瑜
止海市冏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开发商致全体业主的通知
发信站: 新一塌糊涂 (Sun Jun 28 22:38:25 2009), 本站(NewYTHT.Net  XinHuTu.Net)


    
    各位入住业主:
    
     因地球转动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我小区x号楼曾经发生纵向90度的轻度位移。经我公司精心施工,紧张抢修,已经扶正并通过有关方面验收,质量完全符合意大利比萨国际标准,可以放心入住。
    为保证物业的安全,特提请注意以下事项:
    1. 每户业主(一楼除外)务必按人头自备雨伞,在楼房发生前后摇晃、倾斜时,自行组织持伞跳楼。
    2. 所有住户所购家具必须为一对,如大衣柜、双人床等。在各户单元的前后部,对称放置,以保持整栋大楼的承重平衡。
    3. 严禁对承重墙大声咳嗽、喧哗。患气管炎、猪流感而经常咳嗽者,应及时向物业报告,并撤离本楼。
    4. 除太极拳外,不得在室内从事跳绳、跳高、健美操等剧烈运动,不得喝酒划拳、夫妻吵嘴、打架斗殴等,以免造成楼体摇晃。
    5. 夫妻生活参照太极拳进行。
    6. 我公司与中朝合资天平保险公司联系,为全体业主及家庭成员提供一折优惠人寿及家庭财产保险。
    
    止海市冏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开发有钱公司
    2010年13月27日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上海高楼倒塌调查:多名股东与政府人员同名

梅陇镇镇长助理、资产公司总经理的名字也叫“阙敬德”;梅陇镇征地事务所所长张锦粱也和梅都房地产的股东同名同姓。

一幢倒塌的13层在建楼房,在震起满天尘土的同时,也“震”出了一连串的“疑似政府工作人员”。
27日,上海市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在建楼房倒塌,相关的9名主要负责人被政府部门控制起来;而在网络上,一项由网友发起的针对该楼盘开发商的“人肉搜索”正在进一步升级。一份名为“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塌楼盘最新资料曝光”的材料将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都房地产)的所有股东及其身份全部曝光。在这份材料中,闵行区梅陇镇的镇长助理、征地事务所所长、梅陇资产公司总经理等头衔出现在主要股东名单中。
根据以上线索,《每日经济新闻》查阅工商登记档案发现,梅都房地产的主要股东确实与上述曝光资料中显示的股东一致,而其中几名股东的姓名也确实与闵行区梅陇镇政府部门的几位工作人员同名同姓。不过,记者几经周折却未能联系到材料中涉及的人士;闵行区委宣传部新闻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相关部门仍然在对莲花河畔景苑倒塌一事作调查,尚不清楚上述股东是否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
昨日晚间,上海闵行区政府新闻办通告事故最新进展情况时表示:连续监测的数据显示,上述小区内其余房屋均安全;相关部门也在继续接待购房者的咨询,目前闵行区已有效控制相关开发商等相关人员以及资金,并继续在现场同购房者进行沟通。
【网友曝光】
仅一名股东工作单位来自梅都房地产公司
上述“曝光资料”称,梅都房地产有24位股东。其中,法定代表人张志琴,工作单位是梅陇镇镇政府;另一大股东阙敬德来自上海迅豪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迅豪置业),包括阙在内,一共有14名股东来自迅豪置业;另外有3名股东来自梅陇镇征地事务所,一名股东来自梅陇镇土地管理所;其他还有股东来自闵行动物疾病控制中心。仅有一名股东的工作单位是梅都房地产。
此外,上海莲花河畔景苑的承建商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欣建筑)也有两个人是梅都房地产的股东。
在上述资料公布后,阙敬德的身份被进一步“人肉搜索”。有网友报料他是“闵行区梅陇镇镇长助理”,同时兼梅陇镇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总经理。
至此,梅都房地产、迅豪置业、众欣建筑三家公司,以及梅陇镇政府相关部门先后出现在此事的关联方中。那么,这份材料曝光的情况确有其人其事吗?记者按这条线索,展开了调查。
【记者调查】
“同名同姓”现象不仅限于一个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档案馆查阅梅都房地产、众欣建筑和迅豪置业的工商资料后确定,上述“曝光资料”中所涉及的股东姓名属实。
其中,“阙敬德”不仅出现在梅都房地产的股东名单中,也出现在迅豪置业法人代表一职上;梅都房地产的另一股东,出资22.5万元人民币的张耀杰,则和众欣建筑的法人代表同名;梅都房地产股东“徐道安”和上海企业黄页导航中记载的莲花河畔景苑的物业管理公司——上海迅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姓名一致。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梅都房地产与迅豪置业共用同一个工商管理注册登记地址;而根据工商管理登记资料,梅陇镇征地事务所还是迅豪置业的直接出资人——1996年3月27日,正是梅陇镇征地事务所出资960万元人民币和梅陇实业总公司共同创办了迅豪置业。
不仅仅是相关公司的股东和主要负责人同名同姓。梅都房地产其中几名股东还和梅陇镇政府下属管理单位的负责人同名同姓。
记者发现,zhonggong上海闵行区委员会党务公开网公布的梅陇镇“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总指挥部成员,梅陇镇镇长助理、资产公司总经理的名字也叫“阙敬德”;梅陇镇征地事务所所长张锦粱也和梅都房地产的股东同名同姓。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工商登记资料,截至3月31日,梅都房地产注册资金为1800万,张志琴的投资额为1158.75万元,阙敬德出资额为270万元,其余中小股东的出资额在一二十万间。
【身份核实】所有当事人无法联络上
由于同名同姓者众,为核实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逐一联系了上述一些股东。遗憾的是,记者几经周折却没有与他们联系上。
采访中,众欣建筑的员工告诉记者,其法人代表张耀杰目前正在接受调查。
梅陇镇征地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曝光材料”中所罗列的何斌、付磊等人目前或调到各乡动迁部门,或已经退休;所长张锦粱目前也在忙于动迁事务;而其并不清楚上述人士是否同时为梅都房地产股东。记者随即请这位工作人员转告上述名单中的人士,请他们务必与记者联系,以澄清自己是否为梅都房产的股东。但是,截至发稿时,上述人士并未联系记者。
而此事件中的另一位关键人物,与梅都房地产股东姓名一致的梅陇镇镇长助理阙敬德,在记者昨日的辗转采访中,也未能联系上其人。
记者又就此事咨询了上海市杜跃平律师事务所律师杜跃平,杜跃平告诉记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公职人员不得担任企业的股东,以免有碍市场经营的公平公正。而征地事务所、镇政府、镇资产管理公司等与房地产开发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果上述机构的工作人员被证实确实是梅都房地产的股东,不免会有权力寻租的嫌疑。
不过,上述梅都房地产股东身份与梅陇镇政府下属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重名事件,还有待进一步查实。闵行区委宣传部新闻办相关人士称,目前相关部门仍然在对莲花河畔景苑倒塌一事作调查,尚不清楚上述股东是否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
对于上述“同名门”事件,《每日经济新闻》还将进一步追踪报道。
注:以下为网友调侃热贴,仅供参考。

上海楼房整体倒塌事件发生后,此事立即传遍了全球.楼房整体倒塌在国外很普遍,但在中国尚属首次.所以,很多老外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有点幸灾乐祸地围观中国上海的这桩怪事.但是,现场拍摄的图片经过放大,外国人惊呆了,整栋楼房上的玻璃没碎一块.说明了什么?说明美国总统的林肯车上的防弹玻璃也未必见得比该楼房上的玻璃结实.这些玻璃简直是玻璃王,是玻璃中的极品.

一时间,国外纷纷揣测,该玻璃来源于中国军方新研制的高科技材料,弹性大,韧性大,可用于航空潜艇等军事用途.只不过是因为金融危机,被提前进行军转民运用了.一位长期从事玻璃研究,拿过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专家甚至断言,此材料领先世界玻璃研制水平达50年,如果是普通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成果,那么此人完全有资格凭此项技术获得下一届诺贝尔化学奖.
众多的外国民众开始纷纷打听此玻璃厂家的更多情况.他们纷纷表示,希望将来在自己家里都装上这种超级防弹玻璃,价钱贵三到五倍也无所谓.建筑商们都看到了商机,他们正紧罗密鼓地联系中国的出口商,希望尽快将整船的玻璃拉到他们指定的地点,好从中赚取可观的钞票.外国政府和科研机构也没有闲着,据说至少有五十多个国家的至少两千名貌美如花的女间谍被派出,到中国刺探相应的情报.

结果可能有点让他们失望,生产这些玻璃的是中国很普通的一个乡村玻璃厂,位于浙江义乌西南六十多公里的起隆镇附近的一个小山沟里.产量不大,倒塌的这栋楼房上的所有玻璃,是这个厂一个月的产量.如果这座楼房不倒的话,该厂还会默默无闻地呆在小山沟里,为是要关闭还是继续苦心经营下去而煎熬不已.现在,情况有所变化,该厂一时间成为了媒体的焦点.厂里淳朴的乡村人,面对频频闪光的聚焦灯,不知所措.该厂的厂长很后悔去年冬天没有把隔壁破产的养猪场买下来,以扩大玻璃的再生产.

这件事情对西方列强的触动很大.楼房倒塌是意外,但更意外的是中国产品的质量.一家如此普通小厂生产出来的玻璃,居然可以抵御原子弹的爆炸威力.足见中国制造的先进程度.美国和德国的有关部门最先做出反应,他们欢迎中国产品更多的销往本国,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俄罗斯和日本稍后也表示要跟进,但由于历史原因,两国有些担心中国会对他们实行技术禁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栋楼虽然倒下去了.但更多的中国产品站起来了.该栋楼为中国的出口业带来了勃起的希望和生机.
今天,我就是高瑜
调查组称上海楼房倒塌系施工不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30日08:03  东方网


  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倒覆事故抢险工作昨天进入第三天。记者从闵行区了解到,目前各项抢险排险及社会稳定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小区内其余房屋目前仍处安全状态,退房业主情绪稳定。

  探头开始掘进倒覆楼桩基

  昨天上午10点左右,伴随着“突突突”的柴油机声,莲花河畔景苑7号房桩基部分的地下勘察工作正式开始。

  在紧挨着倒覆的7号房桩基位置,记者看到,工人们将探头安装在电缆上,然后将长长的电缆线顺着铁管笔直插入地下。承担此项工作任务的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检测探头将深入地下25米左右,到位后可以清楚地掌握倒覆房屋的地下情况。

  “我们是应急而来,要尽最大努力采集到完整的数据。”这位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的勘察工作还存在不小的难度,比如暴雨天气等,尤其是7号楼北部堆积的大量土方。为此,他们已经在监测点附近划出了明显的白线,建工集团抢险施工队的土方施工机械正加紧作业,清理土方,配合他们的工作。直到记者离开时,这项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

  【楼房】

  小区其他房屋处安全状态

  根据连续监测的数据显示,小区内其余房屋均安全。为确保安全,对小区内楼房、防汛墙、道路管线等监测工作将继续进行,平均每半小时监测一次。

  到昨天为止,堆土卸载和基坑回填抢险作业基本完成。下一阶段,将重点开展房屋检测和事故调查工作。同时,为了保障莲花河畔公寓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闵行区相关部门加强同排险施工单位沟通协调,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业主】

  小区退房业主情绪稳定

  与此同时,最受关注的莲花河畔公寓小区业主退房的事宜也正在有序进行中,截至昨天下午5时,现场接待点接待购房者96户,三天共计接待351户。

  每一户前来咨询的购房者都填写了意见表,同时闵行区也承诺会尽力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确保购房者的利益。而小区开发商等相关人员和资金也已经被有效控制,目前,小区购房者的情绪都较为稳定。

  目前坊间流传“小区业主将按照12500元/平方米进行退房补偿”的消息,但这一说法并未获得相关部门的证实,而记者从闵行区政府了解到,目前具体的赔偿方案还未制定出来。

  【防汛墙】

  今天开始进行水上围堰施工

  记者从闵行区政府了解到,目前,抢险指挥部正在积极做好抢险、监测和防汛墙抢修工作。截至昨天晚上6时,堆土卸载、基坑回填和土方外运等工作进展顺利。基坑已全部填平,堆土已下降到2.5米左右,填坑12000余方、卸载土体13000余方。从前天下午1时至昨天下午6时,29个小时共外运土方计510车8900余方。

  同时,淀浦河防汛墙抢修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目前共清理卸载塌陷防汛墙土方12000余方,拆除出险段防汛墙75米,修筑临时防汛墙170米。今天开始将开展水上围堰施工。为了加快抢险进度,赶在汛期之前修复防汛墙,指挥部决定从昨天起至7月12日进行昼夜连续施工,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专家组给出初步意见

  导致大楼倒覆主要因施工不当

  本报讯 记者顾卓敏“一个有常识的施工单位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昨天记者联系负责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倒覆事件调查的专家组成员了解到,目前专家组已经给出了一份初步意见报告,其中指出导致楼盘倒覆的主要因素是施工不当,在一侧堆土过高与另一侧开挖基坑的共同作用下,致使高楼在顷刻间倒覆。

  据悉,专家调查组已经调阅工程勘察报告、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并对倒覆建筑的水泥和钢筋等关键材料作了取样,进行实验性分析。昨天,记者从专家组了解到,一份关于莲花河畔景苑事件的初步意见报告已经出炉。这份报告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分别是:对现状的整体评估、事故的原因分析以及进一步要深入开展的工作。

  “就我们对事故现场的整体评估情况看,目前采取的现场抢救措施是有效的。”专家组成员表示:“在事故发生后,由于抢险队伍连夜紧急清理堆土,并对开挖基坑做了及时回填,目前现场的情况是稳定的。”

  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事故原因,在专家组的这份报告中也有详细的分析说明。据专家组成员透露,倒覆楼盘的一侧有近10米高的土方堆起,对楼盘地基形成压迫力,再加上大楼的另一侧在开挖基坑(地下车库),由于基坑围护措施不到位,在双重作用力的作用下导致大楼倒塌。

  对于记者提出“防汛墙开裂或是河畔地质特殊等情况是不是事故的诱发因素”问题,专家明确表示:“这些客观原因都不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一个有常识的施工单位是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的。”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专家强调:“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总结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是很重要的。毕竟一栋13层的高楼突然倒覆是闻所未闻的事情,违规堆土、不当开挖基坑,这些事故隐患以前大家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今,通过这次的惨痛教训,希望各建筑单位引以为戒,也希望行业协会能发挥积极作用。”

  现场回访

  罗阳七村居民恢复“娱乐”

  本报讯钱先峰实习生陶思佳昨天,记者再次来到莲花河畔景苑出事工地,发现数台大型挖掘机仍在现场进行填坑、卸土工作,而相关部门也对楼盘的住房结构、基桩进行了检测。此外,遭受“惊吓”的罗阳七村居民在重新回到小区后,生活、工作正有条不紊开展,晚上7点多,记者还看到在小区老年活动室内,老年人正愉快地开展娱乐活动。

  “今天来了好几拨人,都是区里和市里相关部门的专家,大概是来对房屋进行检测的,手上还拿着各种仪器。”莲花河畔景苑外围依旧拦着警戒线,工地的大门也一直紧锁,工地负责看门的工友告诉记者,挖掘机一直不停地在工作,并不断有土方往外运出。。

  而前天晚上回家的罗阳七村居民们也逐渐恢复了平静,原本设置在小区北门的两道警戒线已被撤离,沿马路的店铺在关闭两天后又重新开张。楼下的老年活动室内,老年人还跳起了扇子舞,娱兴正浓。

  市建交委主任网聊

  倒覆楼次生灾害可能性开始消除

  昨天,市建设交通委员会主任黄融通过东方网与市民网聊时透露,通过多个部门的配合处理,闵行倒覆楼事故造成周边房屋次生灾害的可能性现在开始消除,已经开始调查取证。他表示,对于事故原因的分析必须是老百姓能够接受的,也要能够给老百姓一个安抚。

  在昨天1个小时的访谈中,不少市民都表示了对闵行倒覆楼事故的关注。黄融表示,对这一事件的处理,尽可能在现场进行,因为除了倒塌的房子以外,事件还关系到对周边房屋的影响,会不会产生一些危害等。有关部门成立了一个专家组,对原因进行分析,这个专家组在现场首要任务就是对排解(险情)提供一些技术的方案以及技术支撑。同时对现场进行取证调查,为后面分析事故原因寻找依据。这些工作,应该说都是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在各个有关部门配合下,通过两天来的努力,现在造成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在减少,正在开始消除。闵行区周边的居民前天晚上也陆续回到家。

  针对倒覆楼事故引发的市民对于地下开挖工程的担忧,黄融表示,市民不必过于担心,对于近期在上海大规模建设轨道交通,特别是地下结构和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开挖过程中,建交委专门制定了一项严格的规定,也就是说,对于深基础开挖,建交委、科技委要求各方面专家进行评审,同时,加强对开挖过程中的监管和检测,确保周边房屋的安全。不少市民对这次楼房倒塌事件心里感受颇多,上海有那么多大楼,究竟怎样保障安全?黄融表示,作为主管部门,会就此次事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

  强化管理

  短斤缺两钢筋绝对不得使用

  本报讯何楣受市场多种因素影响,本市建设工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简称钢筋)质量存在严重的短斤缺两现象,为确保建设工程结构质量,落实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保障责任,昨天,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下发通知,将强化现场钢筋质量检测管理。

  据悉,钢筋质量存在严重的短斤缺两,主要表现为钢筋的尺寸和重量偏差不符合产品标准以及抗震性能不合格,虽经多次专项整治有所好转,但仍未得到根本遏制。通知要求,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施工单位在抽样送有关检测单位进行钢筋原材力学性能复试基础上,还需同时进行钢筋原材重量偏差复试,复试指标和产品质量验收应符合相关要求。进场钢筋不经质量验收不得使用,质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来源:青年报)
45# 自觉的梦游人
玻璃确实厉害,不服不行: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玻璃没碎是因为楼倾倒的速度不够快,地面又是泥地,没有发生撞击,和玻璃本身强度关系不大。

02年4号线事故的时候,3栋楼陷下去,也是不碎玻璃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不过从周泽雄转贴的照片来看,墙破碎开裂而玻璃不碎,,这个一方面可能和钢窗架有关系,另一方面还是说明了玻璃的耐震和耐挤压。
今天,我就是高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ほーー素晴らしい
参加交流
PS的太有才了!
菜农都开始说鸟语了!
低级错误----- 上海倒楼调查组专家痛斥大楼施工: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社会学/人类学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347790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9年07月02日 来源: 南方周末  




  


  
  向春/制图





 地基土体整体平移,如剪刀一般剪断了大楼的基桩CFP/图



 深坑,堆土,河道,构成了由北向南的致命三点一线,直接改变了地基的受压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和土体水平滑移,这三点一线的合力,终于扯断了大楼赖以稳定的桩基。

  调查组专家感叹:从湖南凤凰大桥垮塌,杭州地铁工地塌陷,到最近的西宁商业巷工地坍塌和株洲高架桥倒塌,再到此次上海在建楼事故,“我们犯错误的层次越来越低级”,“这是一个危险的趋势”。

  □本报记者孟登科发自上海□本报特约撰稿戴敦峰

  2009年6月27日5点35分,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在建的莲花河畔景苑楼盘中,一幢13层居民楼从根部断开,直挺挺地整体倾覆在地,楼身却几近完好。正在调查此事的专家组中一位建筑专家对记者感叹:这一“蹊跷”的倒塌必将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遗憾的是,这一天给中国建筑业带来的不是荣誉,而是耻辱。“闻所未闻”是接受采访的众多国内顶级土木工程专家的一致感叹。之所以视之为“耻辱”,专家们认为,造成这一闻所未闻的倒塌的原因,仅仅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常识性错误:施工方在大楼一侧无防护性开挖地下车库,又在相对一侧堆积9米堆土。大楼地基土体在合力的作用下整体平移,如剪刀一般剪断了楼房的基桩。

  在2008年10月1日由建设部批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有如先验般提到了这一建筑施工的常识———基坑开挖对桩基的影响,以及不规范操作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一位参与事故调查的专家组成员坦言:近年来的施工事故,往往是在常识性问题上出错,“犯错越来越低级”!

  致命的三点一线

  6月27日凌晨5点35分,这通常是市民们熟睡的时刻。伴随着一声巨大的闷响,莲花河畔景苑的工地上烟尘滚起,在建的7号楼已直直地倒在了地上。

  针对事故,上海市成立了由13位地质、水利、结构等方面的在沪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组长由国家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现代设计集团总工程师江欢成担任。

  事故调查报告尚在最终的撰写之中,正在北京参加院士大会的江欢成向本报表示:“最快本周五就将有调查结果,但现在还不方便透露具体情况。”

  本报多方调查得知,对于事故原因,专家组基本达成共识:倒塌是由于施工的工艺问题。对于之前有舆论“为什么钢筋那么小”的质疑,专家组的意见是:钢筋基本符合规定,即便是有一些小的瑕疵,也不至于引起大楼的整体倒塌,“PHC管桩空心是可以的”。

  一位接受采访的专家组成员给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一头挖空、一头堆积,受力不均匀,最终导致了倒塌。

  从现场位置来看,倒塌的7号楼南面是近5米深的地下车库,北面是9米高的堆土,堆土的北面则是浦淀河。

  据粗略计算,9米高的土方,将对地面产生每平方米16吨左右的重量。而冲积平原、地质较软的上海素有“老八吨”的说法,即上海的地表一般每平方米最高承受8吨重量,而该堆土的重量已经超过标准1倍以上。

  在专家组已经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一位土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士给出了更为详细的分析———由于深挖的地下车库在挖掘过程中并没有打“护坡桩”,大楼南面地基松动;北面9米高近17吨重的土堆本已对地面造成过大压力,在下雨后吸收了水分重量进一步增加;加之连日暴雨浦淀河河道水位上涨,也可能对河岸土体造成压力。

  深坑,堆土,河道,构成了由北向南的致命三点一线,直接改变了地基的受压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和土体水平滑移,这三点一线的合力,终于扯断了大楼赖以稳定的桩基。

  来自同济大学的专家推测,除了深坑和堆土这两个主要原因外,还有可能存在着其他一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如地基下面有暗浜,或者有断裂带。所谓暗浜,简单来说就是原来这个地方是河道,有淤泥沉积,后来被土填没了,但是沉积的淤泥仍在。而断裂带就是岩石当中有部分碎裂和空洞形成的断层。“如果事先对于地质情况勘测不够准确,或者施工单位经验不足,把桩打到了暗浜或者断裂带上,就好比是把筷子插进豆腐里,再加上基坑和堆土的不均匀受力,大楼才会在一瞬间倾倒。”

  尽管被形容为“突如其来”,但事故发生并非毫无征兆。事故发生地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淀浦河畔,从26日中午起,这个水景楼盘就已经险象环生,邻近的淀浦河防汛墙出现了七十余米的塌方险情,水务部门正连夜抢修。闵行区政府新闻办主任陈志强在接受采访时否认了大楼倒塌和防汛墙塌方之间的必然联系,“防汛墙距离倒塌大楼80米远,而距离更近的其他楼盘则安然无恙。”

  事实上,堆土、防汛墙塌方、大楼倾塌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可能是被忽略了。据上海本地媒体的报道,正是由于一排高达9米的土堆才造成了河岸边的防汛墙出现塌方事故。

  接受采访的专家称:大量的堆土压迫地基,导致地下土层移位、沉降,并且这种移位沉降有可能从地下“剪”断楼房的地桩。而先前发生的防汛墙破裂也可能是由于堆土造成,地基受重后向外挤压,引起防汛墙变形。

  “犯错越来越低级”

  事实上,先建大楼、后建地下车库,并不是一个技术上难以逾越的难题。

  相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往建筑主要做法是先建地下后建地上,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的技术也可以达到在楼房周围挖坑建设的能力。“但是建设时要考虑楼房和基坑的因素。”该专家表示,具体是否可以操作,需看施工方能力及现场情况而定。这本是工程施工方面的常识性问题。

  造楼,挖坑,堆土,这一系列建筑施工行为并不需要施工方盲人摸象,而是有现成的规范性的行业标准可以参照执行。

  在2008年10月1日由建设部批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下简称《技术规范》)中,有如先验般地写入了这一施工常识———基坑开挖对桩基的影响以及不规范操作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技术规范》3.4节“关于软土地基桩基的设计原则”中明确提及,“在软土地区,……由于基坑开挖的不均衡,形成‘坑中坑’,导致土体蠕变滑移将基桩推歪推断,有的水平位移达1米多,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这类事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南到北屡见不鲜。”

  该规范明确规定,“软土场地已成桩条件下开挖基坑,必须严格实行均衡开挖,高差不应超过1米,不得在坑边弃土,以确保已成基桩不因土体滑移而发生水平位移和折断。”

  将弃土堆在基坑旁引起土体滑移,并造成桩基水平位移和折断的情况原来早已有前车之鉴,业内专家也将此总结归纳为规范性文件并在行业内强制推广。

  事故发生时,7号楼北侧的堆积土堆已高达9米。

  接受采访的专家组成员不无遗憾地感叹:施工方在常识性问题上都出错了,那还得了?他坦言:这对中国建筑业是一个灾难。

  从湖南凤凰大桥倒塌,杭州地铁工地塌陷,到最近的西宁商业巷施工现场坍塌和株洲高架桥垮塌,再到此次上海的大楼倒塌事故,“我们犯错误的层次越来越低级”。

  在梳理这几起事故的原因时,专家组成员对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忧心忡忡:我们的工程在施工问题上,正出现越来越不负责任和掉以轻心的危险趋势。

  伴随着上海莲花河畔景苑7号楼顷刻倒塌的还有公众的信心。

  尽管相关部门每半个小时将提供一次对事故现场其他大楼的勘测结果,目前来看结果都很正常,但这也并不能完全重塑公众们的信心。

  事故发生后的四天内,闵行区政府设立的现场接待点共接待了总计382户购房者,超过了该小区已经出售房屋489套的3/4,其中的绝大多数购房者都对房屋质量表示了担忧。

  鉴于此次事故的“突如其来”,一次更大范围的安全排查行动正在上海全面展开,事故发生后,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即日起对全市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安全普查。

  据一名浦东的房地产商介绍,他所开发的楼盘最近遭到了有关部门的突击检查,“现在上海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建筑工地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秘书长董经纬对媒体表示:这给全市的住宅建设质量都敲响了警钟。他接受采访时说:上海对于建筑质量的管理有一整套很完整的体系,“关键是相关方面对这些规定的执行力度如何,是否执行到位。”

  同样在北京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吕志涛教授通过南方周末向公众表达两个观点:第一,不要因为这幢楼倒掉,老百姓都不敢住高楼了;第二,只要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法施工,是绝对可以保障安全的。

  但接受采访的专家组成员同时表示:让公众重拾对建筑业的信心是需要时间的。

  房产公司背景渐现

  尽管专家组的事故调查报告、购房者相关的赔偿方案尚未出炉,但对于该工程项目的民间调查早已逐步展开,随着调查的深入,公众对于该工程项目的信心逐步丧失,一个险象环生的项目工程正逐步铺陈在公众面前。

  上海市房管局网站及网上房地产信息显示,莲花河畔景苑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有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其资质等级有效期至2009年12月31日,但据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该公司资质发证日为2000年10月1日,有效期至2004年12月31日,网上所显示的公司联系电话也为空号。

  根据上海本地媒体的调查,这是一家有着政府背景的企业,梅都地产公司第二大股东、董事阙敬德,“与梅陇镇镇长助理同名同姓”。

  阙敬德曾兼任闵行区梅陇镇资产公司总经理,同时也是梅陇镇征地服务所占大股份的上海迅豪置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兼董事长,阙敬德此前还担任过梅陇镇征地服务所所长。2007年2月,阙敬德还曾以该镇征地服务所所长的身份,兼任有关沪杭磁浮工程动拆迁工作的闵行指挥部梅陇镇办公室工作组组长。

  来自工商登记的资料显示,阙敬德曾担任过梅都地产公司的董事长,但在该公司2001年改制后,只占有梅都公司15%的股份,目前股本为270万元。

  而梅都地产公司法定代表人、现任董事长张志琴占股约65%,他曾担任过迅豪置业公司副董事长,2008年6月还出现在迅豪公司党总支部委员候选人名单中。当地媒体报道,张志琴有着更为复杂的政府背景,正在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证实。

  工商资料还显示,梅陇镇征地所现任所长张锦樑也是梅都地产公司的股东。此外,莲花河畔景苑建筑商、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耀杰也是梅都地产公司的股东。

  自2000年开始,梅都公司在梅陇镇已经开发了包括绿梅别墅、绿梅公寓、罗锦苑、罗锦新苑等多处楼盘。

  事实上,梅都公司的政府背景已经遭到了公众的强烈质疑。2003年,梅都公司以邀请招标的方式获得了梅陇镇26号地块,也就是事故发生地莲花河畔景苑的所属地块,楼板价格不到每平方米604元,而同期出让的另一幅闵行地块,编号为“闵字(2003)198号”的马桥镇66号土地,地块以公开招标形式出让,这幅5121平方米的地块中标价格为1383万元,楼板价格达到了1929元/平方米。换句话说,该楼盘的地价尚不到同期类似地块的1/3。

  甚至有公众对开发商是否修改过建筑设计提出了质疑,由于包括设计图纸在内的工程资料都被专家组调走查阅,其真相尚不得而知。

  但是,这逐渐显现的调查结果让公众重拾对建筑工程的信心面临尴尬。

  闵行区政府新闻办主任陈志强通过当天的新闻发布向公众承诺:对于梅都房产公司多名股东系政府工作人员等问题,闵行区领导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依法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媒体公布。

  事实上,这些调查并不是市、区两级工作组近期的主要工作内容。

  据陈志强介绍,由上海市建交委牵头的市级工作组,目前的工作重心是抢险、排险、监测、检测,围绕的是事故调查,而由闵行区委、区政府组成的区级工作组则围绕处理事故的善后问题。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上海闵行再现楼房坍塌事故 官员称不能排除人为因素2009年07月04日 01:1021世纪经济报道【大 中 小】 【打印】 224位网友发表评论本报记者 王思璟 上海报道

上海市闵行区,莲花路,塌楼产生的震动仍在继续。

7月2日晚上9点左右,同样在闵行区,同样在莲花路一带,在一场暴雨中,一个在建工程的基坑出现坍塌,网上传闻,“这导致临近住宅小区出现了沉降”。

当晚11点,本报记者赶到出事地点。现场位于沪闵路上一个靠近莲花路路口的住宅小区门前的小路上,是商城旁边一个新建地下停车场的基坑。记者到达时,10来辆卡车正载着沙石泥土驶入工地,回填这个出事的基坑。

这一地点,距离6月27日发生塌楼事故的“莲花河畔景苑”,直线距离不超过1.5公里。

这还不是麻烦的全部。

就在当晚,几乎同一时间,也是在闵行区,一处小区也发生了建筑事故。

当地媒体报道说,这处名为“中祥龙柏苑”的小区楼房在2日晚上的暴雨后发生地面裂痕超过10厘米。小区楼体与地面之间的沥青也被拉扯破损,并有排水管道开裂。

据本报记者了解,“中祥龙柏苑”位于闵行区白樟路99弄,距离塌楼的“莲花河畔景苑”,直线距离在7至8公里。

两宗事件,均发生于“塌楼事件”刚刚过去5天4夜之时。这迅速在网上引发舆论聚集——

“两宗事故和塌楼事件是否存在关联?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

“在闵行,以至在上海,接下来还会再出现这样的意外吗?”

……

1.5公里内的又一次坍塌

2日晚出事的工地,位于沪闵路7580弄111支弄的小区“南方城”门口,从这里步行两分钟,过一座天桥,便是地铁一号线莲花路站。

这是一个名为“南方商城大酒店[7.83 0.77%]改扩建工程项目部”的工地(下称南方酒店工地)。据了解,这一工程的任务是要将原有的14层楼房改建成酒店,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在原有建筑的下方施工,新建一座地下停车场。

正是为建这个地下停车场而开挖的基坑出了事。

“2号晚上基坑内原有的排污管发生移位,最后爆裂,同时发生基坑泥土坍塌。”事发后负责到场抢修的上海浦东浦城经贸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为防止险情,必须先将工地基坑回填上,再做处理。这位负责人和他手下的抢修人员,是在当晚9时接到市政府电话后陆续赶到现场的。

一开始,临近工地的11-14号楼居民均接到通知,立即疏散避险。现场还很快拉起警戒线,阻止这4栋楼居民进入。

“这主要是谨慎起见,万一南方大酒店出现倒塌,会压倒临近的四栋楼。”一位在现场维护秩序的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由于刚刚发生的“塌楼事件”,南方城不少居民纷纷选择外出寻找旅馆避险。7月2日晚凌晨,本报记者在南方城小区现场注意到,虽然“安全警报”已解除,仍有数十位小区居民聚集在小区外观望,不敢返回住宅。

除了临近工地的11-14号楼,小区内其他楼房的也有居民放心不下,背着日常用品和贵重物品离开小区,在外寻找酒店暂时避险。

“在调来2080吨黄沙和石子后,基坑已经在7月3日早上7点左右回填完毕。”闵行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尧向本报记者介绍说。

王尧否认了关于“事故导致邻近居民楼发生沉降”的说法。他表示,事故是否属于“沉降”,还需要监测数据的确认。

“最邻近工地的南方城小区两栋居民楼,倾斜度在万分之一内,属于‘几乎没倾斜’。”王尧表示,根据建筑行业标准,千分之一以内仍属安全范围。


“梅都模式”应当随着大楼一起倒掉 / 魏英杰
2009-07-04 13:56 | 阅读(204) | 标签: 倒楼事故 | 字号:大 中 小

7月3日上午,上海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倒楼事件的调查结果。调查报告没有提到对有关责任人如何处理,但从此前报道来看,该楼盘开发商的股东背景、股权结构性质,以及当地集体土地的开发模式,同样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倒楼事故发生后,有媒体披露,莲花河畔景苑的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存在多名政府人员入股。随后梅陇镇方面承认,梅都房产第二大股东阙敬德确实担任“镇长助理”一职。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简单。一份梅都房产的“股东表”上还显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张志琴曾为梅陇镇征地所工作人员,另一名股东张锦樑目前仍然是“镇政府的员工”,此外多名股东亦与梅陇镇政府有直接或间接关联。




镇政府工作人员直接参股辖区内房产公司,其利益关系相当可疑。那些曾在镇政府工作的“前工作人员”,因此是否产生“内部人交易”现象,也值得进一步调查。从初步情况看,当地镇政府和该楼盘当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裙带关系”——比如该楼盘的承建商和物业公司的法人代表也在股东名单上。




梅都房产的股权变化过程可能也存在违规之处。上海市房管局网站信息显示,梅都的企业性质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而据《财经》杂志调查,梅都房产原为梅陇镇下属三产企业,经过两次改制之后才彻底成为私营企业。




梅都房产成立之初,上海莘闵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和梅陇镇征地所分别持有该公司20%和80%的股份。(当时征地所负责人阙敬德担任法人代表、董事长)1997年第一次改制,上海迅豪置业(法人代表也是阙敬德)接盘了上海莘闵房地产所持20%股权,转让金额为240万元。2001年第二次改制转为私营企业后,股东分别来自镇政府征地所、土地所、迅豪置业等。值得指出的是,梅都房地产与迅豪置业不仅共用同一个工商注册登记地址,梅陇镇征地所还是迅豪置业的直接出资人之一。




由镇征地所出资成立的公司来接盘自己占大部分股权的另一家公司,最后怎么彻底成了一家私营公司,其在改制过程中是否发生集体(国有)资产流失,种种问题就这样都摆在了社会公众面前。而从上述披露信息可以看到,梅都房产在改制过程中,基本上是由镇政府工作人员及关联人士操作控制的,这些人最终又成为改制的直接受益人。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MBO(管理层收购)吗?可要知道,由现任政府工作人员收购自己管理的集体资产,这种现象即便不算违法腐败行为,也该被看作是一种不规范操作。无论如何,上级有关似乎有必要就此展开进一步调查。




更要看到,梅都房产改制不仅涉及“内部人交易”,还影响到当地土地征用、商业开发等相关工作,更可能牵涉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梅陇镇原为上海的城郊地区,下辖若干行政村和居委会,当地征用开发的土地应有集体土地无疑。(梅陇镇政府网站相关介绍和文件可作佐证)而据媒体披露,莲花河畔景苑所在地块(一部分原属梅陇镇张慕村)出让时的中标价格极为低廉,土地楼板价格不到604元/平方米,既不足同期公开出让土地价格的三分之一,与该楼盘的累计合同均价(14297元/平方米)更是相距悬殊。




既然是集体土地,当地居民(农民)理应享有从土地开发中获益的权利。然而,在土地征用和开发过程中,集体土地被贱卖,当地居民应得利益自然少得可怜,而由于原为从事镇集体土地开发的梅都房产已彻底沦为私营企业,当地土地出让、开发所获巨大利润无疑也落入了私人腰包。不得不说,即便这在表面上符合各种相关明文规定,对于当地居民来讲也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从解剖梅都房产这只“麻雀”,当下城市土地征用开发的一种“灰色模式”由此清晰地呈现了出来:一部分政府官员先是利用手中职权,以政府部门或集体(国有)房产公司的名义,通过极其低廉的价格(从当地农民手中)拿到土地并进行商业开发,然后借用(空壳)私人公司入股的形式蚕食集体(国有)企业,从而获取不当的高额经济利益。这些政府官员甚至连土地商业开发的“剩余价值”(比如承建楼盘和物业管理)都不轻易放过,还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关联私人公司从中渔利。




媒体时有披露,有些政府官员通过私营企业出面进行土地商业开发,从中牟取利益。现在暴露出来的城市土地开发的“梅都模式”,一些官员干脆绕过了私营企业这一“代理人”,自己当起了房产公司的老板,一边利用职权拿地开发,一边将所得利润放入个人腰包。这种土地开发模式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一种可能,就是成立“梅都房产”这样的集体(国有)企业和“迅豪置业”这种所谓的私营企业,两边根据情况互相参股,那么楼盘开发出现亏损时便可以转嫁到集体(国有)企业头上,盈利的话则由私营企业统统拿走。




“梅都模式”的可恶之处就在于,土地是集体和国家的,开发所需资金也可能是国家或集体的,亏了钱还可能由集体或国有企业承担,赚到的钱却是政府官员自己的。相对于一幢大楼的倒塌,这种土地开发的幕后交易模式尤其值得进一步追问和查处。对此,上海市有关领导和监督部门应当对全市房产开发商(就其股权结构和股东背景)展开专项清查,坚决杜绝和清理政府工作人员从商行为,防范并查处类似城市土地开发违法乱纪现象。




2009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