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圍爐影記

本帖最后由 小榔头 于 2011-2-14 23:46 编辑

漫長的冬天最適合電影。而愛丁堡這地方四季嚴寒,所以四季就是冬,冬,冬,冬……(有個笑話:和羅馬人西蒙去意大利餐廳吃飯,點一個皮薩叫 Pizza quattro stagioni ,四季皮薩,因上有四季時鮮而得名。西蒙說:英國的四季皮薩應該放土豆,土豆,土豆,土豆……)

過去有一個影評帖子的,沒找著,就重新開一個吧。想到的趕快記下來,主要先是新片,好片可以和大家分享。

(排名不分先後)
Brighton Rock 布萊頓硬糖 2010/11

在英國今年上映的新片,剛從電影院回來。BBC出品,自然攝影剪輯沒的說。老牌美人海倫米勒主演(前幾年受好評的片子【女皇】的主角Helen Mirren)。布萊頓硬糖(Brighton rock)是英格蘭海濱城市布萊頓特產的一種棍狀糖果,為男主角謀殺同夥時使用;也指男主角一開始謀殺警方時用石塊(rock)敲打對方致死。20世紀初布萊頓區的青年暴亂穿插個人恩怨。有趣的是選擇這個時候播:40年前英國第一次發生年輕人暴亂,而最近倫敦剛發生學生暴亂不久。其中女主角來到教堂禱告的一幕最有趣:鏡頭從十字上耶穌的肩頭向下俯視,女孩的眼鏡反光,顯得她虔誠的面貌恐怖而眼盲。另外十字架的陰影恰巧落在她喉頭,好似絞死一般。根據Graham Greene的小說改編,沒看過,同去的一個西班牙人一個美國人都說看過,另一個英國人表示沒聽說過……未解。

經查發現1947年有原始版本,如圖:


Black Swan 黑天鵝 2010
很多人都在贊,雖然本地影院熱映我卻是氣定神閒的下載看的……好看,覺得是好看在女性弗洛伊德主義的演繹。芭蕾是最直接的身體表達,芭蕾舞者卻大多纖細,如不通過編舞,每一個個體都是和一般意義上的身體表達相悖。女主角年近30仍是處子之身,單親家庭,母親灌輸憎恨父親的概念……她在舞台上的所有掙扎都是對性的掙扎。最後在迷幻中將碎鏡子深深刺進自己身體並因失血倒在舞台上……好像是處女膜破裂的壯烈儀式。

True Grit 大地驚雷 2011
科恩兄弟的新片。總而言之就是,還滿好看的。

King's Speech 國王演講 2011
95年傲慢與偏見的達西先生,colin firth來演喬治六世,真是再好不過。經濟蕭條時期英人靠懷念過往榮耀來彼此激勵……上映第一天就去看了,電影院最大的放映廳座無虛席,散場後發現購票的觀眾排隊一直排到街上。英國人骨子裡還真是守舊的,保皇的,過去式的。

Love and other drugs 愛情靈藥 2011


就是愛情喜劇,俊男美女:斷背山的男主角吉倫哈(Jake Gyllenhaal)和大眼美女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不過女主角最後沒病死,她得的是帕金森。這個滿有趣的,一般不治之症之類的只不過痛一時,而帕金森這類是長期負擔,痛在一世。對年輕人,全世界的年輕人都一樣——自私,不負責任,軟弱的年輕人來說好比peng的一下。哭得來。沒辦法,看到兩個都那麼好看的人大眼睛裡閃爍淚花,覺得我等庸人能跟著掉淚都是福氣。

未完待續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趁着大家过节,我来坐沙发,祝小榔头瓦伦丁节快乐~~~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看了《黑天鹅》,可能因为中文翻译的缘故,没有看出“母亲灌输憎恨父亲的概念”,情节老套,但演技不俗。
《国王的演讲》,很喜欢,但男主角在医生面前流露出平民的鄙视以及对皇家身份的自傲,最令人失望,在我的有限理解里,贵族之贵,不该来自血统,而是来自他们应有的平等意识和对人类痛苦的深刻认识。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看了两个:黑天鹅和大地惊雷,对还有国王的演讲。三个一比较黑天鹅稍逊。
謝謝大家回復

Blue Valentine 有人喜歡藍 2010/11




◎中 文 名 《藍色情人節/有人喜歡藍》2010年美國最新R級高分劇情愛情片DVD中字
◎英 文 名 Blue Valentine
◎年  代 2010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劇情/愛情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
◎IMDB評分 8.1/10 (1,756 votes)
◎文件格式 XviD + AC3
◎視頻尺寸 720 x 416
◎文件大小 1CD 491MB
◎片  長 112 Min
◎導  演 德裏克·斯安弗朗斯  Derek Cianfrance   
◎主  演 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Dean
      米歇爾·威廉姆斯  Michelle Williams  ....Cindy
簡單的情節: 醫學院學生不慎未婚先孕,無助時嫁給多才多藝,體貼英俊的搬運工(Ryan Gosling).成長教育背景導致婚姻生活走向破裂.本以爲不過如此, 觀畢發現作爲聖丹斯電影節獲獎片,還是值得一看.語調冷靜, 内容並不惡俗:恋爱做爱堕胎,与另一人结婚,生子,冷淡。现实裏的細枝末節讓人措手不及,[感觉]稍纵即逝。女孩問祖母: how can you trust feelings when they just disappear like that? (感覺稍縱即逝, 要如何去相信它?) 祖母道:i think the only way to find out is, to have feelings (我覺得唯一能夠發現答案的方法就是去擁有感覺)

Ryan Gosling這樣英俊的人被做成發胖,禿頂,消沉, 哭著求對方不要離婚:       -you said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YOU said that, it was a promise  (你說過,無論順境逆境...你說過的,那是你的承諾)

-i'm sorry (很抱歉)

-now i'm in my worst. but i can get better. u just got to give me a chance to get better (現在我就在最差的逆境裏,但是我會好起來. 你只需要給我個機會改變)

-i'm sorry (很抱歉...)


片尾兩人的笑臉在煙花閃爍時間歇出現.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霍華·霍克斯系列(Howard Hawks)

愛城的獨立影院filmhouse以舊片及文藝片專長,不斷以某個導演或主題作系列放映. 這一次是霍華·霍克斯系列(Howard Hawks).
霍華·溫徹斯特·霍克斯Howard Winchester Hawks1896年5月30日1977年12月26日),美國電影導演製作人,第一代獨立導演,有人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影響最大的導演之一。出生於美國印第安那州,就讀名校Phillips Exeter Academy,畢業於康乃爾大學機械系。禦用亨佛萊鮑嘉 (亨佛鮑家真是型男,波波立風衣好像長在他身上),善用鏡頭和對話講冷笑話.導演諸多黑色電影(film noir), 包括夜長夢多(The Big Sleep 1946),雖有猶無(To Have and Have not 1944), 還有夢露愛鑽石的紳士愛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 1953).

每一部片子都讓人笑死, 還要凝神追蹤情節.

覺得最好看的是夜長夢多. 人稱最撲朔迷離不知所云的黑色電影.

最有趣的是his girl friday1940, 差點中途退場:上世紀初的美國記者真是太欠揍了。也讓人想到新聞言論自由的另一面是媒體掌控甚至操縱話語權,社會價值及倫理體系都受此牽連。不過最最彈眼洛睛的是女主角婆婆的那隻1930年代限量birkin bag……


這是雖有猶無及夜長夢多中的女主角Lauren Bacall. 冷謔又冷艷的一張面孔. 在雖有猶無中對亨佛萊鮑嘉悠悠的說:
'u know how to whisle? put ur lips together and u just BLOW...' (你知道怎麽吹口哨? 把上下嘴唇合攏,然後blow...)全場只聞口水聲.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劉別謙的琉璃心

http://vulaislemon.ycool.com/post.3212586.html



特呂佛(Francois Truffaut)在[我生命中的電影](Les Films de ma vie 1981)一書中稱劉別謙為[王子]. 而劉別謙的詼諧, 磊落, 氣魄,對發掘有趣事務及捉弄世人的興致勃勃, 都讓他受之無愧.連中文譯名都顯出翩翩君子風.


劉別謙 - Ernst Lubitsch (January 28, 1892 – November 30, 1947),好萊塢德裔導演. 在他那裏,煙紙店小雇員都看'high literature'諸如托爾斯泰屠格涅伕,以書信會友, 堅信美好的理念而避談碌碌庸常(小店鴛鴦 1940); 花花公子一臉天真誠懇地講述一生糾葛, 連死神都被感動, 送他進入通往天堂的電梯 (天堂可待
1943)...連以二戰為題材的[嗨我的元首 1942], 都處處冷笑話, 一個熱血救國的故事被講述得犀利而戲謔.

劉別謙的世界全無陰霾, 琉璃心望出去的俗世一片澄明. 美好的信念很多時候可能源於我們對世界最初的認知和感受. 從影片的風格可推知導演的個人經歷一二.

一如今村昌平(Shōhei Imamura)懷念小津安二郎(Yasujirō Ozu): 我們這一輩電影人不可能達到先生的境界. 先生的母親亦是大家閨秀, 見到她的刹那我便明白了先生的胸襟從何而來, 也認識到自己同先生之間鴻溝般的差距.

一樣的題材, 以小店鴛鴦為例, 在劉別謙這裡是清新動人的喜劇, 在奧森威爾那裏可能就變成現實批判.
而奧森威爾未完成的著作[了不起的安伯遜家族]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1942), 對兩種時代及相應意識形態變遷的刻畫充滿掙扎, 衝突及扭曲, 在劉別謙那裏可能就會有一套更詩意,更曉謔的表達.


推薦:

有聲電影=
小店鴛鴦 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 -------(1940)
天堂可待 (Heaven can Wait ----------------------1943)
风流寡妇 The Merry Widow --------------------- (1934)
爱情无计 Design for Living ------------------------ (1933)
红楼艳史/和你一小时 One Hour with You ------- (1932)

天堂問題》/天堂里的烦恼 Trouble in Paradise ------- (1932)
微笑的上尉/駙馬艷史 The Smiling Lieutenant ------- (1931)
璇宫艳史 The Love Parade ------------------------- (1929)

永恒的愛 Eternal Love ------------------------------ (1929)
爱国者 The Patriot --------------------------------------- (1928)

無聲電影=
  • 学生王子 The Student Prince in Old Heidelberg ------- (1927)
  • 笙歌满巴黎 So This Is Paris ------- (1926)
  • The Honeymoon Express ------- (1926)
  • 少奶奶的扇子 Lady Windermere's Fan ------- (1925)
  • Kiss Me Again ------- (1925)
  • Three Women ------- (1924)
  • 宫廷禁恋 Forbidden Paradise ------- (1924)
  • 结婚集团 The Marriage Circle ------- (1924)
  • Die Flamme ------- (1923)
  • 露茜塔 Rosita ------- (1923)
  • Das Weib des Pharao ------- (1922)
  • Die Bergkatze ------- (1921)
  • 安娜·博林 Anna Boleyn ------- (1920)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東京物語:長鏡頭下悠然的絕望

http://vulaislemon.ycool.com/post.3211697.html




Japanese film poster of Tokyo Story
Kanji東京物語
RōmajiTōkyō Monogatari
Directed byYasujiro Ozu
Produced byTakeshi Yamamoto
Written byKōgo Noda
Yasujiro Ozu
StarringChishu Ryu
Chieko Higashiyama
Setsuko Hara
Music byKojun Saitō
CinematographyAtsuta Yuharu
Editing byYoshiyasu Hamamura
StudioShochiku
Release date(s)November 3, 1953 (1953-11-03) (Japan)
March 13, 1972 (1972-03-13) (USA)
Running time136 min
CountryJapan
LanguageJapanese


緩慢悠長的東京物語作為戰後影片,【戰爭】只出現在兩處:平山老婆婆話紀子,我兒在戰後毫無音訊,應該是已經戰亡了罷。你卻仍把他的相片擺在家裡,真是對不住……平山老公公同舊友酒醉談及子女,老友道:你還有兒子活著,真是幸運。可是老二死了吧?【我們】對【他們】是不是期望太多了?

便是靜默的力量罷。這部片反复看過許多遍,因為它平靜的電影語言,觀之心中亦悠然無驚,情感上不起波瀾。而時光流轉,時隔多年回想起這些細節突然被震撼,悲來至極幾乎落淚。

東京物語究竟在表述,回顧和反省什麼?紀子代表大和民族戰後勤勉振作的年輕一代,保守舊有價值觀,尊崇傳統倫理:在亡夫死於戰爭多年後仍舊單身,仿似他從未離去。侍奉前公婆一如父母,擔待照料勝過他們的親生子女。紀子這樣的年輕人在小津的鏡頭判斷中,似乎才是民族新的希望和力量之來源。在日版和國際版的海報裡,紀子都排在平山老先生的前面。微笑。

由是,新秩序的形成需從傳統價值中脫胎,這般體悟,在小津那裡,必然是經過深鉴(reflecion),但是否是具有自反性的深鉴(reflection)?

或許,小津也在問自己罷。如同紀子在平山老婆婆的葬禮之後在公公面前情不自禁的嚎啕大哭起來:爸爸,我一點都不善良,我真的太自私了。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我能夠將他忘記,重新開始新生活嗎?可是我真的不能再這樣下去……

Kyoko: Isn't life disappointing?
Noriko: [smiles] Yes, it is. (平山老公公問老伴:生命讓人失望吧?老婆婆微微笑:可不正是麼)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奧黛麗赫本的公路新浪潮: 法蘭西郊外的梅賽德斯(Two for the Road 1967)

http://vulaislemon.ycool.com/post.3213960.html




為情感關係憂慮的人除了去年聖丹斯電影節獲獎片【有人喜歡藍】(Blue Valentine 2010)之外,奧黛麗赫本的這部60年代老片亦值得借鑒。

作為赫本迷,自認對赫本作品如數家珍,Charade Paris When it Sizzles Sabrina……更不用提 Roman Holiday之類. 意外見到這部稍有聽聞的two on the road (二人同路/麗人行1967)。打開看,更是意外:全片無情節主線可言,60年代公路電影風格,二人遊歷法蘭西,期間不斷閃回十二年歲月種種, 存在主義風格對話加冷幽默。一男一女,萍水相逢,對話好似清談,乍看平淡無奇,其實字字璣珠。像極了戈達爾(Godard)的片子:1959 À bout de souffle (Breathless),1962 Vivre sa vie (To Live One's Life) — a.k.a. My Life to Live,1965 Pierrot le fou (Crazy Pete)。自嘆無知不迭。

建築師馬可華樂斯(Albert Finney as Mark Wallace )同太太喬(Audrey Hepburn as Joanna Wallace)駕白色奔馳敞篷車縱橫法國南北部。回憶開始:兩人相識於渡輪之上,喬原是唱詩班的一員。唱詩班的姑娘們得水痘(田野與雞chicken玩耍的畫面之後就是水痘chickenpox,很好笑的雙關語),喬與馬可意外獨處。

再次回憶時已是兩人新婚旅行——與馬可的的【前女友】凱及其家人一道。這種莫名其妙不知所以似有深意的新浪潮風格。凱的女兒蠻橫無理,馬可問:即便這樣你仍要孩子?喬答:我的確想要一個孩子,但不是那個孩子(i want A child, but not The child).

回憶立刻回到現實。兩人為孩子爭執。喬為女兒唱了一晚上的搖籃曲筋疲力盡。

馬可問:what about sex? why are we having it less when we are enjoying it more?喬疲倦的轉開頭。

下一幕回憶,馬可與金發女郎飛車並共度良宵。此時喬也出現婚外戀情。與情人外出用餐時見到一對相對無言的夫婦。情人道:什麼樣的人會整頓餐的時間都無話?("What kind of people can eat an entire meal together and not talk?") 喬激動的回答:結了婚的人!("Married people!")一語驚醒夢中人。喬意識到自己懷念與馬可之間逝去的激情,遂奔向丈夫。

末尾,兩人決定理智的結束長達十二年的感情。馬可移居意大利。兩人終於離開法蘭西,在意法交界處駛出新的軌跡。

罕見的赫本瘋狂深情:用水龍頭沖得馬可滿頭滿臉,大聲審問do you love me?? 緊擁丈夫,道i'm so happy.... i love you so much. 怎樣的情感才得當,要在多大程度上清醒,要在多大程度上至情至性?怎樣的關係才能在激情及依戀褪去後仍相敬相惜,彼此珍重?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兩個版本的查泰來夫人比較



2006法國版同上個世紀英國版. youtube上是有81版部分觀看的,只是有礙網絡分級制,精彩床戲皆不可觀。但是很喜歡詩意的筆調,便去買了碟收藏。之後又對照06年頗受愷撒獎評委好評的法國版,奧妙叢生。

來英國之前不清楚喝茶放不放糖的奧妙: 只有'下等人'才加塘, 中產階級及上層對此嗤之以鼻.蓋紅茶原產地'primitive people'喝茶都要放糖,作為殖民者自然就將此區別,以免別人當你阿三。

再去看查泰來夫人1981版裏的細節:
查泰來夫人問:how wold you like your tea?
查泰來的護士Mrs.B答 'strong and sweet, i got the taste from my husband', 表露她working class背景; 正巧與查泰來夫人委身于園丁——同樣為working class——異曲同工。 而查泰來亦是倚靠來自勞工階層的護士才得以康復。社會變革, '下等人'粗糙剛強的特質被挖掘, 新的社會形態要剛柔並寄....D.H.Lawrence的社會洞察隱喻得奧妙。並不是通常意義上最一流的作家,但是眼界和修養都比當代人高出很多。如果當他是自我意識強烈,自我情感奔流,無病呻吟的通俗作家那就錯了。

另外81版的查泰來夫人風情萬種,優雅,纖柔,都恰到好處。06版的簡直讓人看不下去,法國美女眾多,為什麼偏偏選個村婦?當然電影技巧上06版更勝一籌,脈絡是【處女覺醒記】。天真,笨拙,憨厚都表演得淋漓盡致,樹下野合那一幕園丁道: we came at the same time. 她帶一個恍惚的傻笑答:we did? 當下暈死過去。

1981
Directed byJust Jaeckin
Produced byAndré Djaoui
Christopher Pearce

Yoram Globus (executive producer)
Menahem Golan (executive producer)
Written byMarc Behm
Just Jaeckin
Christopher Wicking
D. H. Lawrence (novel)
StarringSylvia Kristel
Nicholas Clay
Music byRichard Harvey
Stanley Myers
CinematographyRobert Fraisse
Editing byEunice Mountjoy

2006

Directed byPascale Ferran
Produced byGilles Sandoz
Written byRoger Bohbot
Pascale Ferran
StarringMarina Hands
Jean-Louis Coullo'ch
Hippolyte Girardot
Hélène Alexandridis
Music byBéatrice Thiriet
CinematographyJulien Hirsch
Distributed byKino International Corp.
Release date(s) November 1, 2006
March 7, 2007
August 24, 2007
Running time168 min.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Guy Maddin, 殘忍的幽默感

愛丁堡每年夏天都有電影節,是以電影藝術深度為重。這次為了趕Guy Maddin站在門外等退票,事實證明值得。

近年來看過最好的短片吧。對生活之荒誕與殘酷的剖析讓人想起布努埃爾的安達盧西亞的狗(Luis Buñuel, Un Chien Andalou 1929), 但與布努埃爾們的上世紀超現實主義截然不同: Maddin的片子戲謔幽默,玩弄觀眾心理,其殘忍會在回味中出現; 布努埃爾的殘忍則直觀於畫面,讓觀眾反胃, 坐立不安.

愛城電影節 (EIFF) 選取他的數部短篇, 取名 anatomy of melancholy (解剖憂愁). 當晚座無虛席. 玩弄蒙太奇與電影配樂的高手,畫面剪接有如心理學實驗,快到跟上甚至引領觀眾跳躍的思維。音樂舒緩優雅,配著荒謬的畫面和殘忍的邏輯,居然讓人最初感到享受,並欣賞他的幽默感。

比如my mum's birthday 母親的生日,全片貫穿老唱片機悠揚的歌聲,中年男捧著蛋糕一臉溫柔。沒有對話,能猜測他買了小鳥籠預備送給母親,鳥叫個不停,意識到細聲尖叫來自地下室。(觀眾開始感到不安,怕是恐怖片)地下室裡只見一群白袍小男孩,唱詩班的樣子(觀眾鬆一口氣)。其中一個孩子哭起來,男人去安慰他,檢查他的舌頭看是不是感冒。蒙太奇突然劇烈起來,鳥籠/ 舌頭/ 男人的臉不斷閃現,毫無頭緒卻讓人不安。同時音樂還是舒緩悠然……片終。

這就是殘忍的幽默感吧 (humour of brutality). 又佩服他能做到這樣戲謔, 又比韓國式老男孩的殘忍有趣.

推薦guy maddin的Glorious (2009),my mum's birthday (2008), send me to the electric chair (2008).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東方快車謀殺案:在列車中心呼喚愛



如果要選擇一部能讓自己反复觀看的電影,改編自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說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是其中之一。阿加莎的小說素來有clean murder的聲譽,因大部分死者都該死,兇手都處於道德驅使,案件大快人心。當然道德感過重亦是阿加莎的硬傷,誰能替誰作道德判斷?在倫敦戲院觀捕鼠夾(mousetrap)時只感到涼颼颼,她似乎有替天行道的意思,有時不惜謀殺良人。


阿加莎的小說主角偵探波洛是比利時人,母語為法語。(常有人怒道:你這個愛偷聽的法國小人!而波洛總是糾正:比利時小人!愛偷聽的比利時小人!)他的英文帶濃重的口音,在英國倒也常見。這一點在上影的中文配音版中不得體現,現在看原版才能發現異國口音使得波洛顯得生硬而嚴肅,不是我之前熟悉的那個滑稽角色。原來東方快車謀殺案開頭一段是波洛的內心掙扎,之前一個案件中目睹青年軍官在他面前開槍自殺,之後同伴忍淚道, he was a good man, he didn't deserve to die. 是小時沒注意,還是上影版的剪掉了之前這一段?波洛睡前用法文禱告的也被剪——從不知他原來是虔誠的天主教徒。這段和之前為青年自殺而內心愧疚的戲也對上了. 東方快車謀殺案的中文配音版是部搞笑的戲,但是英文原版原來壓抑陰森。語言加上意識形態,能夠改變的太多.

五年前紐約顯赫家族阿姆斯特朗上校的五歲幼女daisy遭綁架並在收到贖款後撕票。綁架者因這筆款子而發跡且得以鑽世俗法律的空子而逍遙法外。五年後,當年綁架案中的牽連者,愛護daisy的親朋好友聚集於東方快車頭等艙,集體刺殺了五年前逃脫於世俗法律的兇手。

人物表:


    'Hector McQueen,' Ratchett/Cassetti's secretary, was an aspiring actor who became boyishly devoted to Sonia Armstrong, having seen her during the original trial against Cassetti where his father served as the Armstrongs' lawyer;/Prosecutor for the state of New York. 死者/當年兇手的現任秘書,實乃阿姆斯特朗上校夫人的暗戀著。其父乃阿姆斯特朗案件的辯護律師。 'Masterman,' Ratchett/Cassetti's valet, was Colonel Armstrong's batman during the war and later his valet; 當年兇手的代客,實為阿姆斯特朗上校的戰友。 Colonel Arbuthnot was Colonel Armstrong's comrade and best friend;阿姆斯特朗上校之至友 Mrs. Hubbard in actuality is Linda Arden (née Goldenberg), the most famous tragic actress of the New York stage, and was Sonia Armstrong's mother and Daisy's grandmother; 阿姆斯特朗上校夫人的 Countess Andrenyi (née Helena Goldenberg) was Sonia Armstrong's sister;年輕漂亮的公爵夫人實則阿姆斯特朗夫人的胞妹,daisy的姨母 Princess Natalia Dragomiroff was Sonia Armstrong's godmother as she was a friend of her mother;年邁的公主乃阿姆斯特朗夫人的教母 Miss Mary Debenham was Sonia Armstrong's secretary and Daisy Armstrong's governess;阿姆斯特朗夫人的秘書,daisy當年的看護保姆 'Fräulein Hildegarde Schmidt,' Princess Dragomiroff's maid, was the Armstrong family's cook;老公主的現任女傭,當年阿姆斯特朗家族的廚子(被波洛問出‘how can you be good at cooking if you are a lady's maid?’ 貼身女傭一般不管烹飪) 'Antonio Foscarelli,' a car salesman based in Chicago, was the Armstrong family's chauffeur;阿姆斯特朗家族當年的司機 'Miss Greta Ohlsson,' a Swedish missionary, was Daisy Armstrong's nurse;瑞典傳教士,當年daisy的護士 'Pierre Michel,' the train conductor, was the father of Susanne, the Armstrong's nursemaid who committed suicide;列車員,daisy案件中因輿論而自殺的女傭Susanne的父親
  • 'Cyrus Hardman,' a private detective ostensibly retained as a bodyguard by Ratchett/Cassetti, was a policeman in love with Susanne.綁架者的保鏢,Susanne的愛人

【東】不止於復仇,原來是部關於宗教與人性掙扎的片子。波洛的掙扎在於是否能夠寬恕自己,年輕人舉槍自殺的情形在他眼前揮之不去;每個與daisy案有牽連的人物都反复禱告,將刺殺兇手作為神的旨意。復仇是因為無法原諒。而波洛的問題是,那誰來原諒復仇者?誰來原諒人?

daisy當年的護士自責沒有保護好daisy內心愧疚,遠走非洲傳教。但不為天主教會,因為天主教講寬恕,而她認為有些人不應被寬恕:‘Catholic doctrines are wrong. All these forgiveness. Because there are certian things that God will never forgive. I saw Jesus, who protects me, as I protect the children. ’

其他人辯道:當年daisy只不過是個孩子,她被殺害時有多害怕?對愛她的人來說,我們應該尋遍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為她謀得正義(That baby must be so scared when you killed her, didn't you think that we wouldn't search the whole world for justice, for people we love?)

而法律讓他們失望,因此只有靠自己:Law let us down.

波洛用他特有的憤怒顫抖吼道:法律是讓我們自律的。你們這些上流社會的人們讓上帝失望!Rule of law must be held up high. you all high society people, you let God down!

有人爭論道:我問過上帝,他說,做你認為對的。如果我那樣去做了,我會得到寬恕,重新成為完整的人。I asked God, and he said, do what is right. If I do, it will make me complete again


波路問,那你現在感到自己完整了麼?(Are you?)

女人哭了:但我做了正確的選擇!But I did what was right (woman cried)

中文配音版的結局似乎天下太平。而原本繼承本片陰鬱沉重的風格,波洛遠望窗外,依然緊鎖眉頭

人間的律法令人失望的時候,怎樣去向神尋求公正?而當我們無法原諒他人的罪過時,又要怎樣原諒自己的?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侯麥的倫理敘事:知識分子的理智與情感




“Thanks to you, I’ve taken a step on the path to sainthood. As I said, women always aid my moral progress.” --
Eric Rohmer, My Night at Maud's.
(托您的福,我朝聖人的路上又邁進了一部。像我說的,女人總能夠幫我進化自己的道德——侯麥:我與莫德的春宵一夜)

侯麥的倫理敘事之一 請見http://vulaislemon.ycool.com/post.3210456.htmll

六個道德故事之中Contes moraux (Six Moral Tales)的【與莫德小姐的春宵一夜】(My Night At Maud’s /ma nuit chez Maud 1969), 四季系列Contes des quatre saisons (Tales of the Four Seasons)中的【春】(Conte de printemps/ A Tale of Springtime 1990)在我所說的倫理敘事中最具代表性:前者關乎知識分子對待宗教的態度,後者則關乎知識分子對待道德及情感的態度。


ma nuit chez Maud的開場極為壯觀:法國天主教彌撒,肅穆高堂中燭火通明,經文由低沉的聲音頌出來,一切都莊嚴而合乎體統,因過於震撼而不覺冗長,只覺得美。天主教徒尚路易(Jean Louise)是堂中虔誠頭顱中的一員。其友維達德(Vidal)乃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聖誕節的時候介紹他認識自己正在追求的女醫生莫德,獨立漂亮,剛與名醫丈夫離婚。在莫德的裝飾主義公寓大論上帝,宗教及無神論。莫德無法說服尚路易放棄信仰,卻成功勾引他的慾望。情濃之時尚路易落荒而逃,莫德趕他出門,冷笑道:我喜歡那些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I prefer men who know what they want)。

路易在街頭遇見自己心儀已久的醫學院女學生,在寒冬夜護送佳人回學校,並在其中一間宿舍留宿。女孩符合他對伴侶的所有要求:純潔,明媚,篤信天主教。路易決定娶她為妻。

莫德同丈夫離婚的原因是丈夫與自己的學生有驚天動地的戀情,心高氣傲的莫德對此恨之入骨。而路易的女學生在他面前歇斯底里的懺悔,說自己曾有不堪過去。路易的信仰支持他原諒不可知的過去。

侯麥真是講故事的高手。幾年後路易同莫德在法國南部的海岸再次相遇,莫德依然美麗,依然孤身一人。而路易則帶著女學生及愛子來此度假。莫德和女孩打了個照面,深深一笑。女孩周身僵硬。

路易這才明白過來,莫德的前夫便是女孩曾經刻骨銘心的愛人和醜聞,由此質問。女孩卻在海灘抓起一把沙子緩緩拋向大海,不經意的說: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都過去了。

若換一位導演,此片則完全可能是驚天動地的愛恨情仇;而侯麥卻深曉知識分子對理智與情感的拿捏,包括信仰生活。對路易們來說,維持生活的波瀾不驚和道德準則的看似圓滿乃至上法則。路易花了許多功夫來同莫德談論宗教,卻不禁誘惑;他所選擇的完美伴侶亦是教會的虔誠‘會員’,卻撕破了無神論者莫德的婚姻。而他們能夠忘記新仇舊恨,一切都會過去,因一切都會被他們埋藏/掩蓋/重整,解構的目的是為重新建構,換上謹慎的中產階級包裝。形式大過生活本身。重要的是可以去說服別人,更重要的,是能夠說服生活。

Conte de printemps的故事脈絡相對簡單。哲學女教師在聚會上偶遇天真爛漫的少女,對方願為她提供住所。在那裡女教師遇見女孩的父親,藝術基金會的高層。ma nuit chez Maud有大段關於宗教的對話,因主角的信仰;Conte de printemps則在餐桌上大談道德——女教師研究的恰是‘吾敬畏頭頂星空及心中法則’的康德(Kant)。

女孩的父親不出觀眾所料的愛上了女教師。不惜對女友撒謊(女友的研究生專業亦是道德哲學),願一夜與佳人獨處。女教師理智,平靜的實現了他的三個願望(可以坐在你身邊嗎?可以握住你的手麼?可以吻你麼?)之後便轉身回房。人總不能太貪心,一夜實現三個願望!便當感激,適可而止。第二日清爽淡然的離去。

簡直是亦舒師太的小說。自知自重的知識女性,不願捲入中年男子的情感紛爭,對方雖財才貌俱全,卻優柔寡斷,底線不明。情感敗於理智,因無法形而上,無法被反思,因而無法久留。

路易選擇女學生,並不是出於愛——浪漫的,有獻身精神的,熱忱而真摯的情感,而是拿出他的小表格,天主教徒,check;金發,check;年輕,check;看起來像處女,check……路易們相信理智所作出的選擇在日後亦可信賴。女教師無法說服自己,可能有好感,可是……

過去了,都過去了。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