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艺术与思辨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1-4-2 11:18 编辑


                                                               一

    有一个极难堪的事实,我一直不愿意去说它:哪怕最微茫渺小的感性,都有它圆融自足的价值所在;而温吞的,半吊子的思辨,几乎毫无尊严可言。这个事实不但让我卑怯,而且直不起腰来,因为在艺术学的圈子里走路,必须常常低头弯腰,假装什么也没看见。

                                                               二

    其实思辨也有形式感,其要求不比艺术更少。康德用词晦涩,那是非如此不可,在一个刨坑的年代,想要掘井的人,必须自己动手创造工具。思想的形式要点除了语言,还有节律。我所崇尚的思想节律,不是疾风骤雨的强力节奏,而是古人行走的脚步。

                                                               三

    节律造就明晰度,思辨的深度是通过节律才慢慢亮起来的。年轻学者一般不会忽视语言,却很容易忽视了节律,我们拥有高智力的笔直的箭,充满攻击性,却不知为何,出手竟是孱弱的。节律决定段位。

                                                               四

    思想关乎深度,艺术关乎灵性。把他们翻过来,象换牌游戏那样快速交替,再从里面取出所谓的深度或者灵性,你很快就会理解,二者的差距没有原先想的那么大。思想是被日光照亮的灵性,艺术则是迈入黑夜的深刻。一般而言,思想忌讳隐晦,艺术忌讳直白,二者是个明暗关系。

                                                               五

    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他,约翰·伯格。他是真正的画家,也是真正的理论家。诗性语言与哲学语言,明晰与隐晦,深度与灵性,刚强与柔驯,一种光影错落的明暗游戏。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通透而有“节律”,深谙艺术辨证法。期待六、七……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膜拜楼主。
记到小本本上,@给杨林、地铁mm~~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思想是被日光照亮的“灵性”,艺术则是迈入黑夜的“深刻”。
————————————————————————————
忍不住把“灵性”与“深刻”相互置换了一下,还真不行。对于思辨,我够不上刨坑时代的一只土拨鼠;艺术吗,请允许我装成灰太狼。
也许以前看周国平或赵鑫珊的文章产生了审美疲劳,我对这种一小段一小段的文字比较警惕,见水色也用了类似的(章法?文法?行文?,我不知道怎么说)我有点担心,生怕这样的表达方式委屈了水色的真知灼见。
刚下课回来,马上跑上来领奖状,哈哈。谢过老范,猪头,平平,还有灰太狼兄。谢谢大家鼓励。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也许以前看周国平或赵鑫珊的文章产生了审美疲劳,我对这种一小段一小段的文字比较警惕,见水色也用了类似的(章法?文法?行文?,我不知道怎么说)我有点担心,生怕这样的表达方式委屈了水色的真知灼见。
丙辰龙 发表于 2011-4-2 17:55
回龙龙:还是把我看高了啊。你意识不到的一点是,我的首要问题是呵护表达欲,因为太孱弱了,随时灰飞烟灭。对我而言,保护表达欲的唯一手段,是把话缩到非说不可的地步。必须严格遵守,在非开始不可的地方开始,在力度降落的地方结束。这种东西写多了好像是会成问题,可能现在已经问题了,但那对我来说,恐怕非犯不可,或者说,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真诚的错误啊。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这思辨真的很女孩子气,稀饭,灰常稀饭!
今天,我就是高瑜
这思辨真的很女孩子气,稀饭,灰常稀饭!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1-4-2 19:06
在师父和师妹眼里,俺怎么都是个大宝贝啊。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刚进了《讲故事的人》,还没看呢。
能把意会的深刻这么灵性地言传出来,也就是水色了。
水色mm怎么像个哲学家?文章好,老夫喜欢得紧,女孩子会玩哲学的不多。夸水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