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附加值为什么比工业低?

本帖最后由 jianmin 于 2012-12-6 15:00 编辑

农业附加值为什么比工业低?而工业附加值又为什么比服务业低?
   陈志武给出了答案,即,农业边际成本高,重复消费的可能性小,农业产品多是一次消费,比如一袋小麦,再生产一袋需要投入基本相同的成本(这个似乎未必?),工业边际成本相对于农业低,并且工业可以重复消费,比如多生产一个机器,随着规模效应,成本反而降低。服务业边际成本更低,且可更多次的消费,特别是信息产业。比如,陈志武举的盖茨的例子,软件系统,可以无数次使用,但边际成本为0。(这个似乎也未必,软件类费用主要体现在营销费用,如要扩大甚至保持市场份额,都要花费相当成本。并且软件要保持更新,不然,会很快被超过,取代。还有售后服务成本等。)
不知道这个解释怎么样?请大家讨论一下。



陈志武:盖茨的商业模式



不久前的一天,早晨7点半,跟平日一样,我开车送女儿上学。途中,陈笛问起:“盖茨为什么这么富?他怎么会有近600亿美元的财富?”
  我说:“盖茨是一个天才。1977年他21岁的时候,创办了微软公司。1986年3月微软股票上市,那时他30岁,就成了亿万富翁!”
  陈笛:“可是,他为什么一个人能赚这么多钱?”
  “其实,盖茨能拥有亿万财富,并不是说他已经实现了这么多的盈利收入,而是在他公司上市后,股票市场对微软未来的收入非常看好,愿意给微软的股票很高的价格。所以,是股市帮了他的忙。”
  陈笛:“那么,为什么微软会这么值钱?它跟别的公司有什么差别?”
  “原因当然很多。第一个原因可能是软件商业模式的特点,因为一旦微软花成本开发出一种软件,比如像你们喜欢用的Windows,那么,每多卖一份Windows系统软件,收入是260美元,可是其成本接近零,也就是说,这260美元是纯利润,净赚。今天全世界有6亿多的电脑用户,哪怕中间只有1亿人购买,这也是260亿美元的收入!你说,这么大的市场,同时每卖一份软件的边际成本又几乎为零,这种商业模式怎么会不赚钱呀!”
  陈笛:“爸爸,你说的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那是说,一旦你已经投入开发成本、广告成本,为了再多卖一份产品,你还要付出多少成本。比如,我正在开着的凌志牌汽车,每一辆要卖4万美元,你们可能觉得,丰田公司造这种车会赚很多钱。但是,你要知道,每辆车的制造成本会很高,而且每辆的成本基本一样。也就是说,为了生产一辆车,丰田必须购买发动机、车身、轮胎、方向盘等等,这些部件一样也不能少,总成本不会低,况且他们要付很多的工人工资、退休金以及其他福利,所以,每辆凌志的边际成本很高,丰田汽车公司的利润空间永远无法跟微软相比。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喜欢微软的股票,喜欢盖茨创办的公司,而不会太热爱汽车公司股票。”
(节自二十四堂财富课)
 
地狱里最炽热之处,是留给那些在出现重大道德危机时,仍要保持中立的人。——但丁《神曲》
本帖最后由 李大苗 于 2012-12-7 04:36 编辑

就微软这个案例,陈志武的解释颇牵强,他的知识背景应该令他知道,成本并不构成商品价格的必然关系。当然,这依旧不能用来诠释微软,也就是盖茨的财富现象。

软件,属于“知识产权”范畴,也就是卖出的是使用权,但产权依旧由法定的所有人持有,除非法定持有人愿意将知识产权出售或转让给他人。这样,犹如房屋租赁,使用者缴纳租金而取得使用权,所有者收取租金而将房屋使用权出让。当然,差异是,一般说来,房租逐期缴纳,而软件则一次性缴纳而获得永久使用权。但这个永久使用权未必比有期限限制的使用权更有时效之长,比如七十年的土地使用权这个期限,若倒推的话,那时刚刚发明计算机,还没有软件这个概念呢。

所以,知识产权类的商品,是靠知识产权保护法来确立起来的交易事项。所有者据有产权,寻求的是获取租金,经济学的说词“寻租”是也。所有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立的法律,都是为着设立起“租金”,也即“设租”。在这个意义上的“寻租”活动,激励人们投入资金和智识开发新的产品,有益于人类和社会。

“租金”与物品的成本没有关系,与有否替代性商品的竞争有关系,当然,更与所形成的不可替代的垄断(专有)程度有关系。事实上,就微软而言,它不会将垄断的价格设得过高,而是小心翼翼地向下控制,使得其他潜在的竞争者无趣于狭窄的利润空间,当然还有强烈的技术开发风险等等因素。

基于无限可复制性产品的使用权的租售,与物品所有权转移的销售当然不是一回事。即使这样,微软依旧不是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若不论及内装的操作系统软件,实物(如IPhone)所有权出售的苹果公司,产品边际成本比微软高得多,显然比前者来得更阔绰。

其实,另一类也颇有意思的是“自然租”,比如京东商城什么的,开在那里的那些“店铺”,绝无空间制约,可以无限度地解析无限个商铺出来,受到的是通入那里的马路(带宽)和收款台(主机)结算速度的限制,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地收取“店铺”的租金,这是非常典型的对“自然租”的“寻租”。
在这里,我理解“农业”所指的是粮食生产,其“附加值”比一般工业要来得高。

在通常的耕地和生产条件下,一个人可以照料的土地大约是十亩左右,倘若按两季轮作,当下每亩的净收益会在500元以上,注意这里没有包含农业补贴。十亩的规模,收益也即五千元以上,而每年投入的劳力总量,总计约40天人,过去的说法就是四十个“工”。一年中其余的时间统称“农闲”,从事的是与粮食生产没有关系,或者没有直接关系的事务,当然也就带来与农业没有关系的收入。

如果一个农民若工人那样做到足实地工作,年收入即可达三万元以上,当然,谁都知道,农时根本不会给出这样的作业条件和生产意义。所以,现在的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童,耕种、栽培、浇灌、植保和收获都交给社会来作业,自己只对收成承担责任。按照看到的资料,大约每投入600元终年即可净收入500元,还有什么投资能比农业生产有更高的效益率呢?这当然说的是通常年份,不考虑过丰或过灾之年的情形。
就微软这个案例,陈志武的解释颇牵强,他的知识背景应该令他知道,成本并不构成商品价格的必然关系。当然,这依旧不能用来诠释微软,也就是盖茨的财富现象。

软件,属于“知识产权”范畴,也就是卖出的是使用权, ...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12-7 04:12
一,陈志武说的是一般原理,只是用微软作个案,即使苹果作为个案不是这样,但是,总体上来说,第三产业是不是比第二产业附加价值高? 这似乎是共识。
二,陈志武并未说仅仅是成本决定了微软有更高的附加值,他说“原因有很多”,成本只是其中之一。当然,既然举了成本,也许在他看来,成本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么,就整体来说,第三产业是不是比第二产业附加价值高,成本是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地狱里最炽热之处,是留给那些在出现重大道德危机时,仍要保持中立的人。——但丁《神曲》
在这里,我理解“农业”所指的是粮食生产,其“附加值”比一般工业要来得高。

在通常的耕地和生产条件下,一个人可以照料的土地大约是十亩左右,倘若按两季轮作,当下每亩的净收益会在500元以上,注意这里没有包含 ...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12-7 05:07
既然农民效益率这么高,为什么会这么穷呢?为什么农业国会比工业国穷,而工业国又比服务业国穷(暂时这样说,即第三产业占比重更大的国家)?
地狱里最炽热之处,是留给那些在出现重大道德危机时,仍要保持中立的人。——但丁《神曲》
本帖最后由 jianmin 于 2012-12-27 08:59 编辑

昨晚忽然想通了,农业附加值比工业附加值低就是农民工资比工业人工资低,工业附加值比服务业附加值低就是工人比服务业从业人员工资低。这个并不是必然的,如果市场自由流动,那么,这些差别就会慢慢抹平,最后趋向于差不多,这就是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现象。
地狱里最炽热之处,是留给那些在出现重大道德危机时,仍要保持中立的人。——但丁《神曲》
本帖最后由 jianmin 于 2012-12-27 09:07 编辑

原来思考的似乎不是这个问题,要想的似乎是:为什么农业人员从业比重越来越低,但生产的农业产品并没有减少,甚至越来越多了,同理,为什么工业工员比重越来越低,但工业生产的产品并没有减少,却越来越多了?服务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但服务业在我看来大多是坑蒙拐骗,无官不贪,无商不奸,无学不假,无人不骗。他们做的事,在我看来,不但没有正作用而且有负作用,为什么从事这种事的人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效率却会提高,社会财富却会越来越多?
地狱里最炽热之处,是留给那些在出现重大道德危机时,仍要保持中立的人。——但丁《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