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韩非不口吃

  一

  我喜欢作点无聊的假设,比如说,假如韩非不是口吃,他跟秦始皇的沟通是不是会好一点。
  结论大概是不吧。我猜,就算不口吃,他大概话仍说不利索。
  《难言》开篇就说,跟领导说话很难啊。你说话像文学创作一样洋洋洒洒,他认为你华而不实;你说话像做论文一样严谨扎实,他没耐心听;你广泛举证,他认为你没有重点;你直击主题,他认为你缺乏论证;谈具体问题挖人隐私,他认为你不厚道;高屋建瓴上升到哲学高度,他认为你不实际;从身边小事说起层层推进,他认为你没见识;不说得罪人的话,他觉得你拍马屁;说了得罪人的话,他觉得你不懂事;口才太好,他觉得你不靠谱;口才太差,他觉得你乡巴佬;广泛引用脚注密密麻麻,他觉得你掉书袋……所以我觉得跟领导说话真难,让人忧虑深重啊。
  《说难》篇里,除了再度强调这些难处之外,更进一步总结“难言”的原因。跟领导进言到底为什么难呢?第一不难在认识水平,第二不难在条理清楚,第三不难在表达透彻,难就难在,不知道领导心里怎么想啊。领导爱名声,你跟他谈收益,他觉得你庸俗;领导重收益,你跟他谈名声,他觉得你迂腐;最坏的情况是领导表面上爱名声其实重收益:你谈名声,那他把你供起来但是不使用,你谈收益,他用你的主张但会把你赶走。

  分析得是很到位。但,游说这么件最讲究临场发挥的事,你顾虑这么多,还说个什么劲呢?
  进言如出拳。一招出去,用降龙十八掌或者千蛛万毒手,可能效果都挺好,但不知道出降龙还是下毒手,那就坏了。
  我甚至会恶毒的推想,韩非到底是因为口吃而犹豫,还是因为犹豫才口吃。
  韩非说话不利索而走笔滔滔,很可以拿心理学上的“补偿反应”来解释,这个已经有很多学者讨论过。我觉得还可以说得更具体一点,只要不谈进言的问题,韩非行文就格外专断决绝,不容声辩。

  二

  先秦这个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最有名的七子里面,按年代排,韩非是殿军。韩非看前面六位都不太顺眼;相应的,在怎么跟领导人谈心的问题上,韩非这副进退失据左右为难的小媳妇相,在那六位那里,大概也很难引起共鸣。
  《老子》这书,像是自说自话。一个老爷子面无表情的在念叨,语音语调从头到尾没有抑扬顿挫,爱听不听,不听拉倒。
  孔子是低调的,主张跟领导说话要客气,但原则问题不让步。他认为国家领导人听不进不同意见就该亡国, 跟你说不通我就自己辞职走人。并且,看《论语》的记录,孔子评价起国君或官员们来,态度常常也并不像他主张的那样谦恭。
  墨子很自恋,觉得就他最牛。即使全世界都在反驳他,在他看来也不过是集中天下的鸡蛋砸石头。 《墨子》书里记录的他和别人的辩论,都透着这股子气势,和国君说话,也不例外。
  孟子也嚣张。“道高于君”是他的基本立场,“说大人,则藐之,毋视其巍巍然也”是他的基本态度,“帝王师”是他的基本定位。所以人家问他,咱们大王对您很客气,您对他就不能尊敬点吗?他的回答竟是:“我经常把尧舜之道讲给他听,不就是对他最大的尊敬吗?”
  庄子更不必说。庄子稀罕跟国家领导人说话吗?既然如此,那领导他不爱听,我当回事吗?
  韩非的老师荀子,讲究“尊王”,倒也是特别强调要突出领导权威的。但他一张嘴仍然会说,你们这些国君拿齐桓公、晋文公当奋斗目标,但我们孔门弟子,就是个半票都不用买的小孩子,都觉得谈这个丢人。
  总之,“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这个韩非看来最大的难题,在这六位心目当中,根本就不存在。
  道理也很简单。这老六位再是各有各的毛病,起码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怀揣理想,拿自己当人,希望按照自己的主张来塑造国君。自居奴才,为讨主子欢心而变着花样说话,他们不但做不出,甚至根本想不到。

  三

  有意思的是,那些一心干禄,比韩非还要以国君的是非为是非的纵横家和法家实践派,也没把游说看得这么难。
  苏秦、张仪不必说了,各国国君一路忽悠过来,一点都不怯。
  商鞅游说秦孝公,体现的是不屈不挠不要脸的精神。帝道不行换王道,王道不行换霸道,霸道还不够劲再换强国之道,要什么菜色您随便点,总之,伺候到您满意为止。
  范雎见秦昭襄王,更是摆明了玩命。当时太后和昭王的舅舅穰侯专权,范雎就跑到王宫里大叫:“秦国有国王吗?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而已。”靠这个引起秦王的注意和自己充分表达的机会。这正是韩非说的“激急亲近,探知人情”,因此把昭王激怒直接被宰了的可能,一点不比成功的可能小,但人范雎豁出去了。
  韩非的同门李斯,胆色也一样可观。《谏逐客书》开门见山,“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批评新国策不对,一点没绕弯子。这篇的行文,也正是韩非说的“顺比滑泽,洋洋纚纚”,尤其是后半篇,“华而不实”的嫌疑着实不小。但人家也成功了。
  ——其实,《难言》里所说的那些情况,全都可以反过来理解:你没重点,可能被认为举证广泛;你缺论证,可能被认为直击主题;你说话得罪人,可能被认为忠诚无忌;你避重就轻,可能被认为“得大臣体”……就看你敢不敢赌一把了。

  韩非和这帮子人的巨大差异,也许可以从出身上来解释。
  苏秦在家乡遭鄙视,父母兄嫂统统瞧他不起;张仪在楚国被诬陷为盗贼而遭毒打,又在苏秦那里受了一肚子气;商鞅在魏国被压抑了好多年;范雎因为被误认为卖国而被丢进了粪坑,九死一生才逃到了秦国;李斯也不过是个三线城市的平头百姓……
  他们都是没有退路的人,是有聪明智慧的亡命之徒。为了成功,可以不惜一切。践踏道德底线,伤害亲朋好友,甚至把自己押进去当赌注,他们都干得出。
  反正,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有锁链,败了,也就是一条命而已。
  韩非不行,他是“韩之诸公子”。韩国是一个不强大,但还算是大国的国家;“诸公子”的意思,是一个不算高贵,但还说得过去的贵族。
  文章被秦始皇看中之前,韩非在韩国再不得意,但日子肯定还过得下去。“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有焉,所以韩非办事比上述诸位犹豫得多。章太炎骂老子,有句名言叫“怯懦者多阴谋”,拿到韩非身上更合适。没行动力,各种阴谋诡计只能一遍遍过脑子,所以韩非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有水平,李斯甘拜下风,始皇帝也激赏;但真的耍流氓,韩非在秦始皇面前和李斯、姚贾交锋,三招两式就败了,皇帝也不再把他当回事。

  四

  太史公为韩非立传,没写几句话,倒全文引录《说难》。他对这篇文章有同感。
  那是汉武帝的时代了。
  天下一统,别黑白定于一尊。再像诸子那样在皇帝面前高谈阔论,皇帝受不了,别人也拿你当神经病;一心想升官发财的,也知道靠豁出去发惊人之论引起人主的注意,机会不是没有,但已经越来越小,更好的选择,还是顺着领导人的既定方针,拿点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出来。
  这种差别,先看看《战国策》,再看看贾谊、晁错、主父偃们的政论文,立刻就可以感受得到。
  揣摩人主的心意,是一项必须要做的艰巨工作。在战国,韩非这样细腻深刻的软骨头才会对此感受强烈;在煌煌大汉,却连司马迁这样嵚崎磊落的奇男子也觉得不容回避。时代的沉降,真是使人低徊不已。
刘勃兄好文章,喜欢。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若活在现代,他没准可以写很多成功学的畅销书,《职场为王》、《和岳父沟通的101种方法》……

不知未来是否会简单些。
我知道什么?
1# 刘勃 时代的沉降,真是使人低徊不已。——读史最痛处,莫过于此。
边走边看
他善用成语是不是和口吃有关联啊,长句说不利索,四个字就方便些了。
呵呵,说的很细致到位。性格决定命运,经济决定性格。
行云流水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