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新浪微银行:互联网巨头进入金融另一路径

新浪微银行:互联网巨头进入金融另一路径

作者:杨一夫

新浪正在试图定义这个世界上最近的距离,这不仅是让你发出140个字迅速被粉丝们看见,还有随时打理你口袋里的钱,这包括在它的客户端上完成银行的开户、转账、信用卡还款、汇款、投资理财等业务。

尽管这家公司之前在人们眼里只是一家成功做了社交媒体的门户网站,但现在,它似乎要凭借这个新生的应用杀入金融业这个看上去和之前的业务毫无干系的领域,新浪将这个产品称为微银行。

7月18日,在“新浪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2013”上,该公司宣布推出微银行服务,这距离新浪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仅两周时间。新浪支付业务范围在两周内便迫不及待地跳出了牌照上写着的“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而延伸到理财市场。

新浪的想法是,以社交为核心,从移动端主攻。看上去,新浪支付的对手们是支付宝、财付通等网络支付公司,但由于新浪支付将不可避免的依附于社交网络新浪微博形成的客户群,注定了它最大的敌人是腾讯的微信以及微信支付。而拥有8亿实名制用户的Facebook则是它们共同的榜样,这家全球知名的社交网站早已涉足银行业务,这包括查看银行账单、转账汇款等。

银行家们对此并非无动于衷,如果不是他们大动干戈,比尔盖茨或许早就成了金融大亨。早在1994年,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曾试图促成微软收购直觉公司的交易,直觉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家庭财务软件的公司,若收购达成,微软的客户在家里就可以联机到网上办理付账、转账和理财业务。盖茨企图以此进军银行业,他说,“银行如果不变革,就是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盖茨的举动立刻引起了银行业的恐慌,银行家们害怕这会让他们失去大量客户。以美国花旗银行为首的一些老牌银行在美国国会的支持下,开始反对并阻止了这次收购。

IT技术的每一次进步,总是能给金融行业带来重要的变革,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进步所需的技术驱动力,特别是在银行业中,IT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恐怕已经没有谁可以忍受票号清算的低下效率。与此同时,更多互联网公司也在技术变革中找到了进入金融行业的途径——庞大的用户群给它们带来了机会。新浪发布的数据称,截至2012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5.03亿,日活跃用户4,000万。而与如此规模的用户相伴生的则是极其庞大的用户行为数据。

90年代起,互联网在中国开始普及,经过近20的发展,互联网一代逐渐成长起来,并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掌握着相当比例的社会财富及话语权。人人贷公司在今年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平台上25-35岁的投资人群占了60%以上,而从行业来看,IT及IT相关行业从业者最多。毫无疑问,以互联网方式去为这一代人提供个人金融服务是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互联网以其扁平、长尾、边际成本低的特性,相较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以理财服务为例,可获得较高回报的传统理财方式,受制于边际服务成本较高等原因,通常会设置很高的进入门槛,造成中低净值客户无法享受到理想的理财体验。以互联网方式服务每一个客户的边际成本极低,没有过高的门槛,使得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可以服务几乎所有客户,并能充分整合碎片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不仅是阿里、新浪等传统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金融领域的内在逻辑之一,也让以人人贷为代表的新生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找到了发展机会。

但是,互联网公司进入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领域的过程将会充满挑战。毕竟,不管以何种方式提供服务,服务的本质依然是金融。非金融企业受于企业基因的限制,在对金融特别是风险的理解上,需要下苦功夫才有可能与传统金融机构展开竞争。

可以想见的是,以互联网方式提供金融服务的公司和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将会带给金融消费者们一个服务更好、信息更对称的消费环境。

via: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308/0027422.shtml
我知道什么?
挺好奇传统银行会做些什么来阻拦互联网企业。
我知道什么?
天朝银行都是政府垄断,互联网企业撕开几个口子,打破垄断,弊大于利。
弊大于利?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