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那年匆匆:卡拉OK

  卡拉OK
  
  我挺怀念那个广场式的卡拉OK,也就是那种露天式的。现在的卡拉OK已经成为夜店的一种,酒吧式的、或者是歌厅式的,在一种充满幽暗的空间内,那真叫灯红酒绿。那大大小小的灯光交织闪烁,对性的欲望是一种诱惑,那种场景和气氛确实有一种消魂。
  不过我不喜欢这样的味道,更承受不了那价额昂贵的果盘,与其说这里去精神消费,不如说欲望派遣。我怀念那种露天式的卡拉OK,类似于广场舞的前身,它更充满生活味。
  那时候我也就五六年级,每到放学时,就看会看到广场的某个角落,或者是公园脚下的长廊内,几个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搬来一个彩电,一个碟机,弄对音箱,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弄个音节调配器。然后引来一些时尚青年,或男或女绕着彩电,在那个不算狭窄的空间内唱着属于他们年代的歌。我就记得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一连唱了几首周华健的歌曲,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唱的太好了。当然我记不得他的模样,他也恐怕不会记得路过我这个在他身后的小学生。
  这样露天式的卡拉OK一般从傍晚五六点唱的晚上八九点,一首歌曲一元钱,因为那个时候供人娱乐方式并不多。我想如果有露天的电影,恐怕来看的人会更多,我时常在放学路过的时候,总会听几首歌曲。说来也奇怪,每个人对他自己所喜欢是嗜好,往往是无意识的,就好像听歌一样,怎么一开始我就会在那里做片刻的停留。那时的我,不懂流行,不懂摇滚,甚至不知道什么民族音乐。
  这样露天的卡拉OK时代也没有维持多久,也就五六年的光景,到不是出现类似城管的公务员。而是随着影碟机的普及,随之酒吧、歌厅也就兴起了,这样粗放式的娱乐也就没有多少人喜欢了。
  可能是记忆力这样露天式的卡拉OK对自己的影响,反而对一些歌厅、酒吧不感兴趣。有的时候同学聚会,同事聚餐也会在酒足饭饱之后,选择歌厅去卡拉OK一把。我最初也是这样和歌厅结缘了的但不是为了歌之舞之,大多为了共同的缅怀流逝的学龄时代。歌厅里我会独坐一角,在眼花缭乱的喧哗之下,寻求一份悠闲。这个时候唱歌似乎只能用醉去形容了,我看着他们唱的没有力气,我看着他们唱到声嘶力竭,我会选择在浮躁骚动的嘈杂声中努力的寻找一点清静。
  也不能说歌厅里人们就没有以往的单纯,而是环境是梦幻的,那是一种派遣人内里的那种不安分的欲望,我会在里面不自然在脑海中呈现做圌爱的画面,不管是暗恋过的女生,还是现场那个我钟意的异性。由此我想起什么叫“摩登”二字,就好像我在一个派对中独坐,也会被不相识的异性邀约,双双相拥起却不相知,然后留下一串电话号码。
  大学毕业后,偶尔在城市的公交中,也会看到露天的卡拉OK。就好像吉林市江北的某个立交桥下,我就选择在附近的站点停下,就好像看到了我曾经的记忆。记得那个时候查找一些歌曲需要在几页泛黄的纸张上翻阅,现在回想不仅那纸张是泛黄的,连那个时候在脑海里的投影也是泛黄的。
  我怀念那个露天式的卡拉OK,那是充满生活化的,对着周围的人,纯粹炫耀的是一种技术,看看我唱的还不错吧!而歌厅里的卡拉OK,是宣泄欲望和隐藏暴力的,我就亲眼目睹过一次。两伙人为了在某个美女面前表现自己的实力,去大打出手。
  现在来看,不论是我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都是离去的背影,我只不过一个勿勿的过客。
  
  2014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