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无情的革命: 资本主义的历史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还未能设计出任何一种机制,能够像市场那样巧妙地将人性中的那些缺憾转变为孜孜不倦的社会创富动力。

《无情的革命: 资本主义的历史》

[美]乔伊斯·阿普尔比著

宋非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1月第一版

540页,69.00元

经济危机爆发了,印着“Capitalism is dead!”(“资本主义死了!”)字样的T恤、杯子等商品销路大好。原载《经济学人》。


  优秀的史学著作就应该像一部推理小说,从错综繁杂的史海资料中钩沉拾遗,条分缕析,依照一定的理论和逻辑关联诸多线索,层层推论,以求无限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
  当代著名史学家阿普尔比(Joyce Appleby)不仅持有如此看法,而且还身体力行,她的野心是要侦破史学界的“开膛手杰克”——资本主义的谜题:为何商业贸易存在了数千年,却一直要等到十六世纪才开始突破桎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引擎;为何古代哲人能够洞悉天地宇宙的奥秘,却难以解决最基本的饥饿问题;为何科学和技术不断发展,却迟至十八、十九世纪才能创造出惊人的成就;为何是西方而不是东方率先突破了马尔萨斯陷阱;为何是英国而不是其他欧洲国家首次发生了经济奇迹。
  有关上述诸谜题的综合体,学者们曾给出过形形色色的名词,例如工业革命之谜,李约瑟之谜,抑或是大分流之谜,最为耳熟能详的自然是“资本主义崛起之谜”。不过这也是让学者最为头痛的用语。法国大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曾耗费心神尝试去厘清“资本主义”这个“词义含糊、不够科学和使用不当的词”,最后发现这个词一直要到二十世纪初,才作为“社会主义”的天然反义词,在政治论战中开始流行起来。此后,“资本主义”一词便在不断增加新含义,直到最近皮凯蒂(Thomas Piketty)那本红得发紫的著作,仍在为其增添新的意义。
  对史学家而言,一个名词拥有过于宽泛的含义和模糊不清的解释并非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可以将相关或不相关的史料,一股脑儿都扔进“资本主义”这口大锅里,去煮成稀里糊涂一锅粥。然而阿普尔比巧妙地回避了这样的危险,她没有纠结于概念定义,而是回到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中。老太太用娴熟优雅的笔触将五百年间资本主义的新生与堕落、激情与疯狂、辉煌与黑暗从容不迫地娓娓道来,成就了一部有关资本主义兴衰成败的绝佳传记。
  这就是《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一书的主题,“这本书不是世界资本主义的综合研究,而是回望我们现今的经济体制一路走来的脚印”。同时阿普尔比也在全书的开篇就陈述了她的主要观点:“资本主义不仅是一种经济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体系。”从历史发展来看,“资本主义不是制度,不是名词,也不是概念,而是一些零散的行为方式,这些与众不同的方式被证明很成功,而且可以继续发展”。
  从十六世纪欧洲列强海洋贸易争战,英国在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农业资本化的形成,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善与恶,德国和美国的崛起,垄断企业的出现,再到对非洲的开发和掠夺,萧条、战争、繁荣在资本主义世界周而复始,最后是二十一世纪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和2008年的大危机——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茫无头绪的历史线索之中,阿普尔比发现了一个共通的特征:每当资本主义现象出现之时,总有一种无形力量在侵蚀着社会旧有的秩序。
  这是阿普尔比用来揭开资本主义崛起之谜的钥匙,她强调资本主义并非诸多物质要素的集合体,贸易、人口、军队或者地理环境等客观指标的改变,还不足以引致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一种文化体系,它通过改变社会既定的道德观念和个人心态,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秩序,“资本主义战胜传统秩序重要的一点在于让人们改变了关于基本价值观的想法”。资本主义文化释放了个人获取经济机会的能力,带来了一场席卷全球的追逐利益的无情革命。
  也正因如此,阿普尔比自然而然地推论:资本主义并非普世原则显现,而只是特殊的历史经验,“资本主义并非不可阻挡、不可避免,它也不是注定出现”。人心的变化就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步伐,2008年的经济危机更是让人们意识到资本主义的错误。这场无情的革命还将继续,但不会按照既有的道路,经济的力量会得到不断修正和监控,使之变得不那么盲目。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4/11/16/12048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