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是坐冷板凳

本帖最后由 菜籽 于 2015-12-31 16:07 编辑

搞学问的(据说),通常要坐冷板凳

作家一般都会吃香的,吃辣的
譬如莫言为了吃饺子当了作家……

貌似即将过去的一年
创作上
逼逼尿()略有一点!
建议转到乌搞。
建议转到乌搞。
脸庞 发表于 2016-1-1 18:42
没人管.
坐冷板凳



文学创作与从事研究、做学问,二者在不少文人那里都是互相关联的。学者兼创作者的,史不乏人。现当代社会,一般强调细密的社会分工,所以民国、建国初那种亦文亦研的现象倒是并不罕见的事。


十年磨一剑。不管是对经典的创作,还是学术书而言,都是必要的。没有听说一个作家,一年一个长篇,今后能够在文学史上会有很多作品流传下去的——除非他是神人或者天才。


坐冷板凳,对于某些作家,曹雪芹、蒲松龄、吴承恩等明清小说家,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


而这张灌水帖,本意却也不是讲这种经典的创作与不寻俗的坐板凳。它是有感于当今创作的火热与富豪榜等和坐冷板凳无关的现象的信口而谈。


已经坐了二三十年冷板凳的我,已经耐不住人生的寂寞。虽然开始步入多事的人生之秋……


2015,自己对过去鄙夷已久,关注其实不少的一门显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折腾半年的阅读、琢磨,到现在却还是咬一口,插一杠子,委实还比较困难。
何则?
“陷入怪圈”,就是这一研究在某作家眼中的怪现象!
作家也对小说研究发生异乎寻常的兴趣,这就是神州这门子最热闹的小说在当今的命运。
不管是林语堂、高阳,无论是鲁迅还是曾国藩、左宗棠……从历史上的方镇军国大腕到如今的作家教授,很少有人不对红楼梦创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至于那些红学几十年的才子、老学者们,更是投入了宛如中邪、梦魇一般的精力——
结果却还是类似民国女子的《红楼梦》魇!


掏挖不出名堂,就弄一弄“吃饺子”的作家的勾当该又如何呢?


这些年自己在冷板凳之外的电视、报刊等方面巡礼了一回。莫言拿诺贝尔的那年,我在当当等网络上几乎把他的小说、讲演录拿了个遍。有人当着我的面在糟践老管的文学之际,我也会学着见义勇为者一样挺身而出,对那些攻击进行反驳:
说莫言泥沙俱下,只会暴露我们民族的丑陋?这些人简直是不懂红高粱、丰乳肥臀的门外汉!


不配看莫言——还是莫谈他吧……


我给大学生上课时,正赶上他去瑞典领奖,我就说了管作家两次。期末考试的题目是,学习莫言(作文),30分。
有两个学生几乎交了白卷。
补考的时候,我出的题目为《我的大学》。
看见他们总算完篇,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他们不是我以为的反莫言派。
两个白卷学生只不过不懂这位高密作家而已!我的大学,他俩还知道说出点实话。
坐了50年冷板凳,成了名师



  业界评价:“新闻史是新闻学院较冷的一门。方先生一坐50多年冷板凳,却成了人大新闻学院学术地位最高的老师,他的弟子们形成了全国新闻学界最为壮观的学术家族,颇耐人寻味。”
  方汉奇对报纸的兴趣始于少年,高中一年就收集报纸200多种。那时候,他心中的偶像是范长江那样的战地记者,所以大学报考的都是新闻系。
  1950年大学毕业之后,方汉奇阴差阳错来到上海新闻图书馆工作。“那时我单身一个人,就住在图书馆里,每天晚上就是读旧报。”他读完了78年的全部2.7万份《申报》,即使是专门研究《申报》的学者,也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短短一两年,这个沉默的年轻人脱颖而出,受邀到圣约翰大学讲新闻史专题。
  当时上海新闻图书馆可谓藏龙卧虎,不少工作人员是解放前《申报》《新闻报》的著名老报人。“因为屁股坐得住”,方汉奇被不止一位老报人相中。岳父黄先生先下手为强,果断请一位女同事给他介绍自家女儿,成就了一段跨越60多年的钻石婚姻。
  1953年,方汉奇受邀到北大新闻系任教,开始“安心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搭建中国新闻史的框架。当时,全国研究新闻史的人算上他就两个。
  然而世事不如人愿。3年牛棚,3年干校,方先生笑称自己被改造得“身强体健”:“扫厕所、修下水道、修土方、打石头,都干过。”方先生至今还能自己做饭,也得益于在干校做过厨子,“给400多人做饭,用大铁锹在锅里炒菜。我手艺好,每次打饭就我那队排得最长!”
  人大1978年复校,方汉奇用短短两年时间写出了《中国近代报刊史》,成为中国新闻史的权威著作,被各大新闻院校选为教材。此后,一本本的专著相继问世,不断刷新学科高度。


名人书房·方汉奇:积累到了,方成大家
                           

本帖最后由 菜籽 于 2016-1-4 10:12 编辑

该坐的冷板凳,还是要坐——譬如最近王安忆的《匿 》者……


《匿名》


《匿名》,是王安忆创作的第十三篇长篇小说,距她上一部长篇《天香》出版过去四年,距她1986年写出首部长篇小说——《六九届初中生》过去29年,距她1978年开始创作,已经过去37年。
在这部让王安忆在写作过程中几度自我怀疑、自我诘问:“这么写下去有没有前途?”的小说,带给了她太多的困惑和不确定。
虽然,很羡慕的是她自述,小说写成后同时寄给了:
收获,人民文学,还有另外一家出版社
这种一稿多投,呵呵,连名家也不免!
《六九届初中生》我当年比较喜欢,其他的都不怎么看得下去。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