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郭立场  文章来源:光明观察

同寝室的6个同学,每个人每月出60元钱,请来一个保姆,每周到寝室打扫一次卫生和洗衣服……这样的事情日前发生在成都某大学双流校区。据了解,该寝室有5名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其中两个学生家中有保姆。记者在成都川嫂子家政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也经常接到在校大学生需要家政服务的电话,开学时候居多,而且每年此类业务都有明显增加。(《四川晚报》9月3日)

大学生雇保姆,减轻负担还是自理能力差?其固有的初衷也很单纯,是想从家务事中解脱出来。照常理推断,大学生请保姆属于个人行为,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规定,在家庭条件准许的情况下,对于那些忙于学习的同学来说,为了能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请位保姆来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聘保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这样做会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容易导致“高智低能”,缺乏吃苦精神和适应能力,这对他们发展极其不利。

总体来看,大学生雇保姆,多数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有关,而这与平时家长忽视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有关。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该现象是因父母过分溺爱孩子,致使学生一直在父母呵护下生活,独立生活能力不高所致。为了能够让孩子吃好、穿好,能够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经济上有多大损失就顾不得想了”,殊不知这样做,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容易养成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性。遗憾的是,我们的家长没有抱有足够的警惕,对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气,缺少应有的规范和引导,会把孩子给惯“废”了。可以预见的是,长此以往,当父母老去的时候,孩子失去了父母的庇护,会出现怎样一种景象。

鲁迅早于80多年前就在《我们现在怎样做家长》一文中,就对家长本位的封建家长制予以了不留情面的理性批判,并主张大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独立人格,强烈反对凡事由家长包揽的育人方法。如今的家长却是过之而无不及,实在是绝妙的不可思议。没有人怀疑,父母的爱是最博大、最无私的,他们把所有的真爱、所有的情感都灌注给了儿女,而丝毫不顾及自身的辛劳和艰辛。但有些爱本身却是一种伤害。“啃老族”的层出不穷,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凄凉和无奈,更需要深刻的反思。

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培养大学生尽快结束这个“心理断奶期”,培养独立的人格。高校怎样培养人格健全、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专业设置怎样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而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培养人,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因缺乏动手能力而求职困难,不少大学生开始踏上继续教育之路,开始“往回走”,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学习各种实用技能,掌握一技之长,以使其成为就业的“敲门砖”,能有个“好的收成”。薛涌在《大学属于谁》中谈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制造社会工程的“零件”;大学是提供精神资源的地方,而不是训练技能的场所。大学应“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和才智,还能帮助他们应付各种环境和挑战”。

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读大学,究竟要读什么?毕业后,又能做什么?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不可否认,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但因此就必须做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现代贵族”,实在是有失偏颇。要知道,大学生不能只做“读书机器”,虽说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知识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不需要社会实践,不需要具备任何生活常识和技能。更何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适当做点生活内务,“变换工作等于休息”,也是劳逸结合的需要,更是调剂生活的必需品,大学生们实在是没有理由不去身体力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6 13:42:31编辑过]

骨瘦如柴不是毛病,瘦的有理就成!赤身裸体不是怕热,要紧的是有风就成!裸舞真爽!
不明白这篇文字的意思,大学生应该的愿望或者国家兴办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扫天下”的么?或者说,我打算不扫天下,就可以不扫一室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