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雨花台元不是泪花如雨台



                                         雨花台元不是泪花如雨台


      起懒床吃早餐。

      与同事三人一起去雨花台,路过中华门。“中华门”1366年在南唐都城南门故址上重建,可谓厚积。1931年改名为“中华门”。近现代历史记载上,几次重大占领与光复的事件均以此门为标识。进门则进城,得门则得城。眼下,当汽车绕过时,车窗外空见城垣,不见楼阁。

      进入雨花台大门,门票40元/人。太阳出来追人照耀,灼出地面三人身高体长的糊影子。杨会长一路找摊儿买扇子,没有卖,热得直叫。上到坡顶,更是四周坚固钢筋水泥,头顶无遮无拦,暴晒无可挡。三个赤手的人,高台平阔,抻直脖哏,远眺近望,只见一条中轴线向远推出“倒影池”、“纪念桥”、“U型纪念馆”,直到坡底的“忠魂亭”。这一组纪念性建筑,其“千秋万代”、“江山永固”思维下的建筑风格,仿佛教人看到了北朝鲜的平壤广场。

      纪念馆陈列国共斗争时期的旧报纸复印件,杨会长看了直叹息:枪毙共产党,最小的只有十六岁,还是个孩子,他们知道些什么呀?真是!

      沿岔道下坡,下到“乾隆御碑亭”折进树林小路,上到“木末亭”。介绍说此亭明代始建,“木末”二字,始见于屈原《九歌·湘君》,意为高于树梢之上。谓此亭秀出林木也。名字好听,只是天气炎热,亭四周无风闷热。三人赶紧从小道迤逦下山,意外拜谒了方孝孺墓。绕着新鲜墓冢看一圈石碑,碑上图文历历。三人元知方孝孺之死,不知如此之死;元知道死得惨,没料想死得如此惨绝人寰。仅仅是不愿为朱棣作伥,便身遭车裂,灭命十族(九族加门生共十族),株连者竟达873人。三人看了发抖,汗濡夹背。

      三个人痛叹,啧啧声还没应地,又遇见杨邦义被剖腹掏心之处。杨邦义者,南宋人,建康府通判。金兀术率兵侵入建康,兵败被俘不降,遭剖腹掏心。这杨邦义一定也是一个倔强不从的人,惹恼了金人恶从胆边生,为历史填写了一段撼古动今的对待俘虏的酷刑。被掏心的时候,环境一定不是眼前这般莺飞草长、路整岗平的如画风景,那一定是荒山无路、陡坡砺石。杨邦义脱光了摁倒在刺树棱石上,如何舒服?忽然联想到张志新,也像一只缚紧的病弱动物,但她偏要喊口号,叫刀斧手难堪。自然就被轻松地摁倒在水泥地坪上,再哪里捡来一块砖头,塞在后颈下垫起,要下手之处就鼓出了,锋利的刀划上去更方便些了……。杨邦义后背和腰上,是不是也随手找来石头塞进去呢?

      雨花台从头看到尾,从小到今天,始终给人呈现与刻写的都是我死你活、血风腥雨的印象,背后都是经天纬地的意义。打小提到“雨花台”三个字,便会联想到那支《蝶恋花·答李淑一》“泪飞顿作倾盆雨”。从此“雨”到彼“雨”,成为了一种思维的定式。今天置身雨花台,游到最后,却发现“雨花台”三个字里未必尽然。毕竟,一种姿势久了便僵直了,会忽然感到怀疑和不快。

      其实,雨花台的根本含义,与革命乃至与非命的死亡毫无关系。这从“雨花台”的传说可知。相传南朝梁天监六年(507 年),金陵城南门外有一座高座寺,寺庙有一位高僧叫云光法师。法师常在石子岗上设坛说法,直说得生动绝妙,感动佛祖,天上竟落花如雨。唐朝时,人们根据这一传说改名石子岗为“雨花台”。雨花台世外桃源的文化景致,成为文人雅士常来踏青冶游之处所。自古以来,高座寺内有二眼名泉,“永宁泉”。水质清洌,饮之甘甜。南宋诗人陆游到此品泉水,誉之为“江南第二泉”。前面提到乾隆御碑记载,乾隆六下江南,三次来雨花台游玩,可见雨花台已然是天上落花如雨的人间天上。不然谁有大胆,把皇帝儿往坟岗里带引?!

      雨花台并非泪飞如雨台。

      如果这算个清凉一点的道理,也是在这“永宁泉”之上的“二泉茶社”休息、说闲话,泡茶嘬茶悟出来的。这个要感谢“雨花茶”!

题目写错了一个字:“元不是”应为“原不是”。
俺是灭绝师太

笛子的元叙事是不会错的。而且吹的好听。

雨花石成分很复杂,主要以二氧化硅为主。现在雨花台已经寻觅不到她的倩影了,只能在沙土里扒拉出丑陋的小石子。而南京的6合(敏感词)地区还能觅到。美丽的雨花石中常可呈现“太虚幻境”之类的东东,引得文人雅士纷纷收藏,视为宝物。其中有的人成了石痴。

只是,说雨花台的雨花石,要正经些:)就像小学生们回答的那样:

同学们,五星红旗的颜色是什么染成的?要说:烈士的鲜血。

雨花石的颜色是什么染成的? 也要说:烈士的鲜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1 17:40:14编辑过]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真名笔会出现了南京周~~笛子有望成为南京市荣誉市民,南京旅游大使~~[em01]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好喜欢这块雨花石。

俺是灭绝师太

回复:(金秋)好喜欢这块雨花石。

是真的吗?看上去太华贵了,甚至怀疑是否是真的。我从小就在雨花台捡雨花石,从来没有看到有如此美丽的花纹。想必是现在人们对他们越来越关注,从而就生出许多不平凡来。总之,你很有运气,好石头。

楼主真是不枉此行,若真是走遍全国各地,真名的地盘就会被你占满了发贴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