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新模式——读《经济学与公共目标》

加尔布雷思在他的《经济学与公共目标》中强调要关心和实现所谓“公共目标”。在加尔布雷思看来,正统的西方经济学家往往把“公共目标”的概念偷换了,他们把由大商号组合的计划系统的目标替代了公共目标,而资本主义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均是由于人们对“公共目标”的忽视造成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加尔布雷思提出了这样一个论点:“发出以公共目标反对专家治国论者的目标的天然呼声的,不是政府的行政部门,而应当是立法机关”。(第217页)于是他便设计了一套国家调节经济的体制上的新模式。
    一、对“新古典派模式”的批判
    加尔布雷思构想的一种体制上的新模式是建立在对“新古典派模式”的批判的基础上的。
  在加尔布雷思那里,所谓“新古典派模式”包括的范围很广,他把十九世纪以来的所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其中包括凯恩斯主义,都列入所谓“新古典派模式”。加尔布雷思首先勾划了新古典派所设计的调节经济的模式,然后,针对这种模式提出了若干质疑:
  第一,政府能否全面有效地控制市场?
  加尔布雷思认为,不论是新古典派,还是其中的新凯恩斯派,都企图通过市场来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全面调控。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一些具有垄断权的强有力的商号并不服从新古典派所信赖的市场权力。由于新古典派模式“把对经济体系的全面控制同商号的权势隔离开来”,(第30页)造成了其控制过程的实际扭曲和不可能全面奏效。他认为,问题就出在传统的“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
  第二,政府能否真正地代表公众利益?
  加尔布雷思认为,新古典派模式中,“政府是处于经济利益之上的,尤其是处于商号的势力或权力之上的”。(第25页)他指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些商号总是千方百计地影响政府,通过获得政府的支持来控制市场。
  加尔布雷思没有忘记,马克思主义也认为资产阶级的政府是不能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只是资本家的执行委员会。因此他便断然非难马克思主义是“用对经济社会的不适当见解的这一个来代替那一个”。(第34页)以表白他对政府职能的怀疑是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加尔布雷思质疑的结果是“新古典派模式”从出发点到运行过程都是有重大缺陷的,从而表明这样的模式不可能实现他所谓的“公共目标”。
    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元系统结构
    一般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依然是市场经济,虽然有国家干预和计划化等倾向,但市场的规律依然制约着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加尔布雷思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计划系统和市场系统。
  所谓计划系统,是由一千家左右的大公司组成的,它能有计划地进行经营,实行计划生产和计划销售,拥有操纵价格的权力,也就是说它可以支配消费者。计划系统不是直接受控于资本家,而是掌握在技术和管理人员,即所谓“专家组合”的手中,因而计划系统的目标不是追逐最大限度的利润而是“商号的发展”。“发展就成为计划系统的,也就是大商号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的主要目标”。显然,计划系统具有超越市场力量的优势。
  所谓“市场系统”,则是由大约一千二百万个中小商号,即小商小贩、小企业主、农场主、个体经营者等所组成。这些较小的商号力量单薄,无权控制价格,不能支配消费者,因而市场系统是受市场力量支配的,由市场的变化决定其命运。
  加尔布雷思不仅说明了“两个系统”的区别,而且论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他指出,“计划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系统”所处的那个环节的一部分,二者是并存的。市场系统所使用的动力、燃料、机器、设备、原料和交通运输,是计划系统所提供的,市场系统的参加者所购入的消费品和劳务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计划系统供给的。同时计划系统又是市场系统产品的买主,就农业来说,情况最为明显(见第56页)。加尔布雷思认为,两个系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是互相依赖不断发生着交换关系。但在交换中,双方的权力和所处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市场系统于买进时,在价格上显然不能不服从于计划系统的规定,在出售其产品和劳务时,其中很大一部分的价格也不是由它自己控制的,实际上不得不屈从于市场力量之下,显然,这样的交换对市场系统是十分不利的,两个系统权力与地位的不平等,又必然造成收入的不平等。加尔布雷思还由此得出结论说,市场系统受计划系统的盘剥,这正如第三世界受发达国家的盘剥一样(见第176页)。
  加尔布雷思还认为,在经济发展中,总的来说,市场系统总是在走向稳定,因为它具有自我限制的能力,具有自我纠正的力量。而计划系统如果不依赖政府调节的话,生来就是不稳定的。但市场系统的稳定只是就单个来说的,“计划系统中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后果,会带着破坏性作用,流向市场系统。不稳定因素来源于前者,而后者从衰退所受到的损害却大于前者”。(第177—178页),
  因此,加尔布雷思指出:“计划系统和市场系统的关系,它们不同的发展进度,前者对后者的剥削,由此造成的收益不均衡,是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第134页)也就是说,加尔布雷思把两个系统的对立,看成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冲突。
  在加尔布雷思看来,上述两个系统造成的矛盾与冲突非但不能解决而且愈演愈烈的关键在于政府的偏好。如前所述,加尔布雷思并不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问题在于政府出于怎样的立场,如何进行干预。加尔布雷思认为:“现在政府不是资产阶级的执行委员会,而比较地近似于专家组合的执行委员会。”(第174页)也就是说,政府成了计划系统利益的代表。他甚至尖刻地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凯恩斯革命实际上已被计划系统所同化。此后,政府政策所密切反映的是计划系统的需要。”(第181页)换句话说,新古典派模式衍化至今,其运行过程中所实施的政策都是为计划系统服务的。他认为,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它们的反复使用“等于是一再限制与计划相对的市场系统的发展”。(第191页)而本来是祸水之源的计划系统则嫁祸于市场系统,结果,“市场系统对于从它自身产生的需求动向还能控制,却极容易受到发源于计划系统的风暴的打击。”(第181页)正是由于调节者的偏说偏行从而造成了经济生活的不公平。
  既然矛盾与冲突是源于两个系统的对立,而抑制或扩大这一矛盾与冲突的关键又在于政府的调节。因此,建立一种国家调节经济的新模式的命题便应运而生了。
    三、以公众代表机构为基点的新模式
    加尔布雷思在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弊病之后,便开始考虑开出治理弊病的处方,并从国家调节经济的思路设计新的模式。
  在设计新模式之始,加尔布雷思便排除了实行其所谓的标准社会主义的补救方法的可能性。他认为社会主义是“用公有制来消除私人权力的行使”,(第215页)但“如果政府自身就是这种权力的工具,公有制就不会成为对私人权利行使的一个有希望的解决办法。”(第215页)他还不无偏见地认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中政府所采取的办法虽然与新古典派模式中对计划系统采取的办法有所不同,但就两者的最终需要和目的而论,都是要“争取公众接受计划者的目标。”(第217页)与此同时,加尔布雷思也排除了采用自由主义方法的可能性,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国家干预的信奉。
  在指出诸路不通以后,加尔布雷思便提出了所谓“新社会主义的观念”,在这一观念指导下,他设计了一种国家调节经济的新模式。在加尔布雷思的新模式中,政府的作用是双重性的,“政府是问题中起作用的一个主要部分,同时也是进行改革时的一个主要对象”。(第238页)加尔布雷思提出了一个激进的口号:把政府解放出来。解放的办法就是运用公共识力使其脱离计划系统的控制。那么,究竟由谁来运用公共识力,从而代表公众利益呢?当然,只能是一种国家机器,在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已不可靠的情况下,加尔布雷思抬出了作为公众代表机构的国会,把它作为其模式的基点。
  加尔布雷思之所以这样来设计模式也是基于外部条件的变化。他认为,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愈益深入,从而产生了与计划系统共生性的政府官僚,政府与计划系统很容易处于控制与反控制的状态中。现代公司则是由专家组织来操纵的,对财政资源的控制有限,“因此,比较可行的办法还是把可用的人力和物力集中在总统选举方面”,(第242页)这样,在计划系统看来,立法机关的成员,“始终存在着倒向公共利益的危险”。(第243页)加尔布雷思例举了一连串国会与政府在经济决策上的分歧的事实,来证明国会是可以维护公共利益的,当然,他也不否认国会有“让政府官僚,也就是终于让计划系统对它实行控制”,(第244页)的可能。但他认为,只要在立法机关的选举中不采取连选连任的办法,就易于保持国会的纯洁性。不管怎样说,加尔布雷思认为:“对政府的解放来说,国会居于要害地位。”(第245页)而且,“任何总统,如果没有国会的压力和支援,就难免要成为政府官僚机构和计划系统的牺牲品。”(第245页)可以理解,对并不想改变根本制度的加尔布雷思来说,公众代表机构确实是他可以打出的最后一张王牌了。如果说,“公共识力”是加尔布雷思模式中的杠杆的话,那么,国会就是支撑这一杠杆的基点。
  当新模式的原则与框架确立之后,就可以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状态进行调节了。至于应该进行怎样的调节,加尔布雷思认为:“首先需要积极提高市场系统的权力和能力,提高它与计划系统相对下的发展程度,从而从这一方开始,缩减这两个系统之间在发展方面一贯存在的不均衡状态。这里应采取的步骤是,从事缩减两个系统收益的不均等,提高市场系统的谈判力量,减少计划系统对它的剥削。我们把这个叫做“新社会主义”。(第217—218页)实际上,加尔布雷思要实行的是对市场系统的倾斜政策,这里大有矫枉必须过正的味道。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给市场系统以大力的保护与扶持。不仅如此,他又对计划系统提出诸多的控制与调整方法,要“使之适应公共利益而不是规定公共利益”(第218页),而最终达到国家调整的不是一种经济而是两种经济的结果。显然,在加尔布雷思看来,新古典派模式中的国家调节走向实际上是扶持计划系统。抑制市场系统,加尔布雷思的新模式的运行方向则是针对这种情况,反其道而行之,从而实现他所谓的”公正的均衡”。
    四、加尔布雷思模式的抑制与思考
    应当承认,从逻辑上说,加尔布雷思提出了一种国家调节经济的比较完整的模式,姑且可以称之为加尔布雷思模式。当然,加尔布雷思本人对这一表述也许不会直接了当地肯定。在一九八七年出版的《东西方对话》一书中,当苏联经济学家梅尼希列夫称加尔布雷思的学说为“加尔布雷思改革”时,这位西方经济学的权威之一当即表白:“我要提醒我们的读者,使用这个词的人不是我。”或许,这并非谦词,加尔布雷思固然不会认识到自己的学说在理论上的缺陷,但他也确实感受到了其模式付诸实践的困难。可以说,加尔布雷思模式是庸信的理论加完美的逻辑,时而也进发给人启示的思想之花。
  首先,必须指出,加尔布雷思虽然是以批判新古典派模式的面目出现的,但他所设计的新模式与新古典模式在本质上并无区别。两者在立场上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庸俗的成分。
  其次,加尔布雷思模式的运行规则有含混之处。这是因为加尔布雷思的经济学说本身也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一方面,他认为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弊端的关键还是在于用另一种国家调节方式与政策来替代这一种国家调节,而自由主义学说是不可取的。但另一方面,他对市场规律又不乏溢美之词,诸如方便的美德,受市场规律支配的企业更富有献身精神等等(第73—80页)。而且认为正是由于摆脱了市场规律支配的计划系统的出现,才产生了一系列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诸如衰退与通货膨胀等(第183页)。他还对凯思斯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凯恩斯“没有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权力会从消费者转向生产者”(第319页),从而会产生对计划系统的偏差政策。按照加尔布雷思的感情倾向来看,似乎应该力使权力由生产者返回消费者,在他设计的模式中也是对市场系统寄予了最大的同情。但按照加尔布雷思的理性判断,他又明确反对“把一切问题都放在市场机构以内,一切动作都服从市场命令”(第319页)。因为他非常清楚市场规律不可能也不应该起绝对作用。那么,通过对市场系统的倾斜政策的实施,两个系统趋向均衡以后,究竟是什么样的规则起主导作用呢?对这一点,加尔布雷思没有也不可能解释清楚。
  其三,加尔布雷思虽然力图创造所谓“真正的政治经济学”。但他仍然是在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范围内思考问题。他确实看到了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重视不应被忽视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制约因素”,并且指出了依赖行政机关的缺陷。但他所能依靠的后盾也只是立法机关,更为幼稚的是,他认为只要改变立法机关连选连任的做法便可实现其纯洁性,从而保证“新社会主义”原则的推行。后来,他大概是意识到了这一结论的简陋,于易在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权力的分析》一书中,基于原有的模式,他又探讨了诸如工会、协会等组织群体和大众传播工具等辅助性制约力量的作用(《权力的分析》第108—118页)。但在“制约因素”究竟如何与现实经济紧密结合的问题上,他的探讨依然是肤浅的。如果说有值得重视的创造之处的话,那么他将立法机关或者说公众代表机构作为其模式基点的设计思路确实能给人以启示。因为在当代的社会制度中,公众代表体制的作用是具有共通性的。
    (《经济学与公共目标》,加尔布雷思著,蔡受白译,商务印书馆一九八○年六月第一版,1.00元)
本文刊于《读书》杂志1990年第1期。
彼时的小李同志还是蛮学术的。但愿能给咱们的政坛带来些新气象。
李克强发表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从厉以宁攻读博士学位。之前,他曾以《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一文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导师是萧灼基。另外,他还曾以关于经济结构的研究成果《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获得过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但我还没查到这篇论文发表在什么地方。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李克强




    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极其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决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目前,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总体形势企稳向好。同时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努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确部署了今年经济工作的各项任务。今年3月召开“两会”,温家宝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全面阐述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这些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体现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有机结合。
    (一)把增加政府支出与实施结构性减税结合起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公共投资,今年中央财政赤字增加到9500亿元;同时实行结构性减税,包括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增加出口退税、出台税费优惠政策、取消和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全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500亿元。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加大了对农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把增加投资与改善民生、刺激消费结合起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了两年内新增4万亿元投资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增加投资1.18万亿元,地方政府相应投入,带动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截至5月底,中央政府投资预算已下达5620亿元。同时,稳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用改革的办法调动各方面投资的积极性;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坚持按程序办事,严格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保证工程质量,保障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新增投资的重点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自主创新、环境保护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直接或间接用于改善民生,有利于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实现一举多得。同时,出台“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刺激居民消费,财政投入320亿元;实行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措施,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灾区劳动力就业,稳定和扩大就业;稳步实行教师绩效工资,继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和办学条件。
    (三)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制订并实施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10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一方面,加大调整力度,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加快振兴步伐,发展先进生产力,鼓励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今年国家安排200亿元财政贴息,专项投入企业技术改造,预计可带动4600亿元社会投资。同时,加快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实施步伐,今明两年国家财政投入1000亿元,推动高档数控机床、核电技术、大飞机、新一代移动通信网、重大新药创制等11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四)把促进发展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注重运用改革的办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国务院对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确定了改革的10项重点任务。去年底,抓住国际油价处于低位的时机,适时推出酝酿多年的燃油税费和成品油价格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4月份,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改革方案既注重完善体制机制,又注重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以改革促发展、保民生。
    (五)把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在立足于扩大内需的同时,针对外需急剧萎缩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稳出口、保份额的政策措施,包括7次提高劳动密集型和机电等出口产品退税率,取消或降低部分产品出口关税,继续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今年前5个月,已出口退税2005亿元。还采取调减加工贸易限制类禁止类目录、扩大外贸发展基金、清理出口环节收费等措施,稳定外贸出口。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初见成效。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预计二季度我国经济将保持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主要表现在:(1)市场销售持续较旺。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4%。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快于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5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投资结构有所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超过第二产业投资,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超过东部投资。(3)农业基础稳定加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今年夏粮产量可超过2450亿斤,是建国以来首次连续6年增产。夏收油菜籽产量可超过1300万吨,创历史新高。(4)工业生产加快回升。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比前4个月提高3.4个百分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3个月保持在50%以上。(5)就业状况保持稳定。前5个月,城镇新增就业47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2.4%。一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去年大体持平。就业的稳定,稳定了民心,稳定了社会,稳定了大局。
    应当指出,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在需求方面,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市场前景广阔,经济发展回旋余地大。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都蕴藏着巨大的需求和增长潜力。在供给方面,经过30年改革开放,物质技术基础日益增强,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社会资金相对充裕,有7亿多劳动力资源和不断扩大的人才队伍,有20多万亿元的居民储蓄,生产要素组合具有优势。庞大的需求和强有力的供给结合在一起,必然推动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向好的关键时期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平息,世界经济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国内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依然突出。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多变性,要有足够的估计,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
    (一)我国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外部需求急剧减少,生产能力闲置;与此同时,国内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尚未解决,这些因素都加大了经济发展中的困难。(1)外需严重萎缩导致出口持续降低。1—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4.7%;其中出口下降21.8%;利用外资也明显下降。由于世界实体经济仍处于深度衰退中,出口、利用外资回升面临很大困难。(2)经济效益仍在下滑。1—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2.9%,企业亏损面处于较高水平。完成全年预算收入目标、促进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很大。(3)价格水平继续下降。前5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9%、5.5%,比上年同期分别下跌9个、12.9个百分点,一些农产品面临价格下行压力。(4)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这个问题久已存在,在外需下降、经济下滑的情况下更加凸显。如粗钢国内消费量不到5亿吨,而产能超过6.6亿吨,水泥、铝冶炼、铁合金等产能明显过剩。企业兼并重组进展缓慢,一些新上项目技术和产品存在趋同现象,部分企业经营比较困难。(5)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在扩大。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种社会矛盾增多,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二)世界经济复苏将是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可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纷纷采取行动稳定金融、刺激经济,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也逐步发挥作用。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一些积极变化,流动性增加、股市回暖、金融市场融资功能有所恢复。但全球金融机构损失尚未完全显现并得到处理,美国信用卡贷款和商业房地产信贷违约率仍在上升,一些潜在金融风险还有可能暴露。在实体经济方面,也出现一些止跌企稳的苗头。但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主要经济指标仍处于负增长,俄罗斯、南非、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大幅下滑,国际货币组织、世界银行等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皆为负增长;美国、欧盟失业率不断升高。世界经济回到正常轨道最终要靠实体经济的恢复,但相对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一旦受到伤害,恢复起来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且经济复苏过程很少一帆风顺,多少会有反复,有时还会剧烈反复和震荡,历次世界经济从危机走向复苏皆是如此。总之,世界经济正处于一种胶着状况,变化的前景仍不明朗,复苏将是缓慢曲折复杂的过程。国际金融危机何时见底,世界经济以什么样的形态复苏,复苏的路径是什么,多长时间完成复苏,还需要冷静观察。
    (三)世界经济出现一些结构性变化的新特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会有所变化,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政府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职责会有所强化,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会改变;国际货币多元化会有所推进,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会有所上升,但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领先的格局没有改变。同时,世界经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苗头。(1)发达国家消费模式有所改变,国际市场萎缩难以在短期内改变。长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美国消费,美国消费又过度依赖负债和信用支撑,依赖虚拟资产膨胀产生的财富效应。对现行消费模式的调整,可能影响全球贸易规模扩大。近来美国个人储蓄率有所上升,欧盟一些国家也出现类似征兆;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对世界经济复苏十分不利。(2)全球货币发行短期内大幅增加,给未来发展带来变数。为应对危机,世界主要国家普遍大幅增加财政赤字、大幅降低利率并实行“量化宽松”等政策措施,向经济注入了大量货币,使全球通货膨胀风险隐忧增加。受流动性增多、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最近国际一些大宗商品以及黄金等贵金属的价格快速上涨,增加了国际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3)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能源等产业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许多发达国家在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产业升级,尤其是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促其成为引领未来全球产业发展的增长点。美国把培育绿色产业作为经济复苏计划的核心,明确提出逐步以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日本宣布实施“绿色新政”,大幅度提高太阳能发电量和新型环保汽车使用量;欧洲也把可再生能源作为战略重点。同时,随着后京都议定书阶段的接近,发达国家正凭借其在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上的领先优势,推动形成“碳减排”、“碳关税”等规则或准则,这将对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今年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的压力还会持续较长时间,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把困难和风险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做好较长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准备。同时,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存在较大困难,生产要素出现富余,为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新的条件。国际社会对改革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呼声日益提高,为我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对话、谋取更多国家利益创造了有利环境。我们要密切跟踪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变化的动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三、狠抓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一)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这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立足点。无论是克服当前困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是实现未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需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要围绕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和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实施“家电下乡”、“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措施,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使更多群众得到实惠。在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要把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加快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力度并与廉租住房建设有机结合推进,支持居民合理的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从设施建设、政策支持、机制创新等多方面入手,扩大社区商业、家政等便民消费,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扩大消费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充分挖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同时,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解决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等方面欠账问题、加强基础设施、推进技术创新等都需要增加政府投资。关键是把握投资方向,按照优化结构和长远发展的要求,选择下一步投资的重点,做好项目储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放宽市场准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为各类资本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发挥社会投资的作用。
    (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着力点。历史上,世界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往往引发经济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形成新的发展平台。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面向未来调整结构。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顺应发展趋势,明确赶超方向,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优化结构、增进效益、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要深入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控制新上产能过剩项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扶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帮助其解决面临的困难。促进服务业实现新发展,发挥其增长潜力大、就业容量大的优势。强化科技支撑,继续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过去3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已完成五年规划目标的50%左右,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完成2/3左右;今年一季度节能减排保持下降趋势,为全面实现目标打下了基础。要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广运用绿色技术和产品,是刺激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的重要结合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切入点。据测算,高效节能设备的推广、终端用能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近期内可以形成1万亿元的市场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但国内应用严重不足。发展新兴产业,要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加以引导,从科技研发、示范推广、产业化全过程加以推动,从资金投入、政策措施、机制创新等各个方面加以支持,开拓大的市场,培育大的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规范发展风电,推进太阳能电站建设,支持生物质能利用,搞好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应用,显著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要促进节能减排设备制造、管理服务等产业发展,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机电产品再制造等循环经济,鼓励引导消费者更多地购买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四)统筹城乡发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格局。当前,要继续认真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做好粮油收储工作,稳定肉禽和奶业生产。同时,着眼于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规律,顺应产业聚集、重点地带开发等区域发展的趋势,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增长面,拓展扩大内需的新空间。
    (五)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更要靠体制机制的创新。历史经验表明,市场供求关系较为缓和的时候,往往有利于调整和理顺经济关系,推进改革创新。我国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实现未来发展目标,也要靠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抓住时机推进改革的重点任务,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围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机制。二是围绕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三是围绕扩大需求优化结构,深化国有企业、重点行业、投资体制等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应当看到,内需的扩大有一个逐步的过程,保持经济增长需要继续发挥外需的作用。要进一步落实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通过发挥国内发展的综合优势和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统筹规划,着眼长远,有步骤地解决好基本民生问题。当前要大力促进群众安居乐业,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一是全面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缓解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就业矛盾。二是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今后3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困难并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今年中央财政安排近500亿元给予支持。三是抓紧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5项重点任务,着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做到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着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着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全科医生培养,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着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更好地预防疾病;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四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推进省级统筹,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保障和改善民生,还要解决好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高度重视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位未来的总理,经济学底子很好哇,本次金融危机如能顺利突破,那有治国安邦的大气候了。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这位未来的总理,经济学底子很好哇,本次金融危机如能顺利突破,那有治国安邦的大气候了。
兮兮 发表于 2009-8-3 11:42
哈哈哈哈   有道理
李克强全票当选山东十八大代表




     5月2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山东济南落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全票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人民网报道,大会选举出新一届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委员83名、候补委员15名,山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55名,山东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75名。大会还通过了关于九届省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及关于九届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怀念非常非常回头人绣花鞋年后天小粗心艰苦信天游举行眼金鱼虫法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难得难得,加尔布雷思模式,可能与我在本坛写的“国有企业的自家厨房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味。当然我只是随意想想,没那么系统深入。
未来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经济类书评,大苗、晓云两位斑竹也不点评几句?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李克强






    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在党的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这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报告》强调,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正如《报告》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我们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才能更加深入,领会才能更加透彻,贯彻才能更加自觉,从而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次《报告》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深刻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和风险挑战
  《报告》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是对我国发展环境和阶段作出的重大判断。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大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我国发展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一是我们已站在可以发挥综合优势的发展新起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为继续前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和区域开发空间广阔,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教育整体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资金供给充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要素综合优势将长期存在。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二是经济发展日益成为各国利益交汇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笼罩全球,发达经济体面临主权债务危机等问题。这对我们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各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优先课题。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主题和趋势。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国家之间可能有竞争、有摩擦,但更需要合作,互利共赢是彼此利益的交汇处,这有利于我们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下发展自己。同时,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正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我国长期坚持开放合作的发展,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我们与各方利益汇合点会进一步集聚和扩大。
  全面审视国内外环境,我国发展也处于面临诸多风险的矛盾凸显期。我国已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增多。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全球性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都给我们带来许多重大挑战。
  一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国已成为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过多依靠投资拉动,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不足,内需外需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更为突出的是,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这都表明,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已不可为继。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就难以持续。
  二是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同时也面临着从未遇到的严峻挑战。世界上不少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出现了经济增长徘徊不前、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增多等重大结构性问题,这往往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同样也面临这类挑战。在发展进程中,经济增长的制约条件增加,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同时,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提出了新期待。
  三是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目前,全球经济和贸易持续低迷,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与此同时,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国际金融危机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很大冲击,引发全球增长方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大的调整变化。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全球产业和技术革命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此外,全球面临贫困、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方面的挑战。世界仍然很不安宁,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
  总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抓住并充分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沉着应对并妥善处理好各种风险和挑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这“两个全面”、“两个加快”,体现了发展、改革、转变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首先,发展必须转变。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较大,粗放的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转方式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次,转变必须改革。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制约转方式的最大障碍,转方式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现在转方式、促发展,还要靠改革开放。第三,改革未有穷期。我们已进入转方式的关键期、发展的转型期和改革的深水区。在这个阶段上,改革的诉求与期待增多,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但改革的空间和潜力依然很大。加快转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必须把抓改革、促转变、谋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动力活力,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关系。
  (一)把握好速度与效益关系,注重提升增长质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速度、质量、效益统一的发展。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应体现在企业利润的增加上,也应体现在劳动报酬、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上。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关键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目前,我国劳动生产率仍然偏低,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必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结构,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把握好内需与外需关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
  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最大的结构调整。过去几年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靠的是内需。在世界经济可能长期放缓的形势下,我们仍要靠扩大内需实现持续发展。扩大内需还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它能够开拓发展领域,创造社会财富,促进居民增收。从国际经验看,以内需为主也是大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我们积极扩大内需,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调整与发展。我国扩大内需是在开放条件下进行的,必须着眼全球配置资源和要素,更加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扩大内需和拓展外需良性互动。
  (三)把握好投资与消费关系,着力拓展居民消费
  投资与消费失衡,是长期困扰我国发展的一个难题。我们说内需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消费需求不足。近些年来,我国消费增长率低于投资增长率,消费率总体呈下降态势。而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消费率长期偏低,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必须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在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等方面构建长效机制。同时要看到,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直接而有效,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需要合理的投资作支撑。必须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更多地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实现增投资、扩消费、惠民生的一举多得。
  需要指出的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是在发展理念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也是加快转方式的紧要任务。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个重大发展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它有利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有利于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节约环保带动,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报告》提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要从创新转型、城镇化、服务业、区域发展、粮食安全、资源环境等方面付诸努力,促进经济尽快走上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
  (一)产业转型升级是创新发展的紧迫任务
  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集合。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面对传统优势减弱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要求产业转型,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中国创造”。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推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联合和战略性改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层次从低端走向中高端。要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密切跟踪并大力吸收全球创新资源和最新成果,全面推进自主创新,使创新成果在各领域和全社会得到推广应用,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营销,通过市场开拓带动新兴产业发展。要特别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构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技术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新驱动的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崛起,必将为我国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差距就是潜力。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同时,努力为农民工及其家属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使农民能够转为市民。展望未来,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三)服务业是扩大就业的最大容纳器
  我国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吸纳就业能力不强。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都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水平。同时,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相对而言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弱,扩大就业必须从服务业上找更多出路。而服务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微企业,是交通、流通、通信等城市功能的载体。做大做强服务业,能够增加就业,也有利于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更为重要的是,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工业分工协作越深化,对服务业需求就越大。深化企业主辅分离,把一些工业内部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剥离出去,成为效率更高的服务业主体,这有利于促进企业结构由“橄榄型”向“哑铃型”升级。我们必须完善政策措施和经营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大幅提高。服务业加快发展、持续繁荣,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四)中西部地区是现代化建设的广阔空间
  缩小地区差距,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现。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我们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放在优先位置,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区域发展协调互动。特别是对老少边穷地区,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中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开发,要实行有差别的产业、土地等政策给予支持,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将扩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
  (五)粮食安全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根本保障
  我国是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要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城镇的发展和繁荣,也难以支撑工业化、城镇化。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粮食需求呈刚性上升态势,保障粮食安全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必须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力度,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使经济建设更多依靠城乡发展协调互动。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六)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
  面对能源资源和环境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环保力度,全面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期间,大规模推进节能环保,将对技术、装备、服务等产生巨大需求,催生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开拓新的增长领域。
  四、加强社会建设和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我们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步伐,完善社会领域体制机制,更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虽有很大进步,但仍是一块“短板”。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也会拖经济发展的“后腿”。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带来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我国发展到今天,加强社会建设,既是提高民生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也有条件逐步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按照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民生一头连着民利和民心,一头连着内需和发展,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发展的有效途径。群众吃穿用问题基本解决后,对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需求不断增长。做好民生工作,不仅可以直接改善老百姓生活条件和环境,而且能够扩大消费、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做好民生工作,还能够提高人们健康、文化、科技等素质,这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因此,必须更加重视这项工作,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社会建设重点任务的位置。
  (三)着力构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应合理区分基本需求与非基本需求。政府要着力保基本,构筑起使群众能够安心生产生活的保障网,这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责。织起保基本的安全网,要努力做到全覆盖,在保障对象上面向全体居民,在制度上不留空白,实现应保尽保;还要努力做到可持续,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径,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发展中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近年来,我们实施保障房建设、医改、城乡居民养老等民生工程,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上迈出重要步伐。今后,要进一步实施好重大民生工程,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巩固和发展全民医保成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四)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民生与社会建设涉及资源配置、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和保障。社会领域改革与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等领域改革密切相关,是把转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全过程和各领域的重点任务。改革的重要原则是促进社会公正、保障机会公平。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重点推进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创业公平,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同时,要加快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及相应机制,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从而形成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事业和产业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社会发展政策,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下,发展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培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产业,形成多元发展格局,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五、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报告》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加快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制度体系。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已经释放出空前的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还要靠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但一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完善,需要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近几年,成品油价格机制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改革等迈出重要步伐。下一步,还要健全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市场,深化土地等管理制度改革,以不断发挥我国要素潜力和综合配置优势。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运行中存在市场缺陷的影响,也存在源于国际国内的潜在风险。还要看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总量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交织,需要从宏观层面加强对经济的调控和引导。我们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与完善宏观调控更好结合起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营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
  企业改革始终是改革的重点和关键,企业竞争力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目前,我国企业总数已达上千万家,也涌现出一些走出国门的企业,但与发达市场国家水平相比,在经营效益、研发投入、规模经济、分工协作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企业机制和市场环境还很不完善。我们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优胜劣汰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同时,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除有形和无形壁垒,放宽市场准入,规范市场秩序。特别是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就业创业和创新。通过完善市场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形成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财税金融体制
  财政是国家调控经济、调配资源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收支的结构性矛盾上升,总量上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过去几年,推出了燃油税费改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等举措,积累了正税清费、规范税制、公平税负等经验,取得了调节供求、搞活企业、改善民生等效果,但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要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好结构性减税措施,减轻纳税人不合理负担,改革资源环境税费制度,推动税制完善和结构优化,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十分重要。要把促进宏观经济稳定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完善金融监管与推动金融创新结合起来,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货币、保险等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发挥金融引导作用,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调整转型、创新发展。
  (四)构建维护社会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要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再分配机制。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获得应有的报酬,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把调整预期利益与调整既得利益、调节增量与调节存量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要看到,城乡之间“二元结构”形成的差距是我国发展中最大的差距,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形成的差距则是最突出的差距。农民工融入城市还面临诸多难题,城市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家庭生活仍较困难,有不少群众还住在棚户区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破除影响社会公正的“二元结构”。
  (五)建设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和社会,政府切实承担起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的职责。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用法律法规调整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努力做到政府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要加快建设廉洁政府,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决防止并严肃惩处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快建设效能政府,调整优化政府组织机构,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为此,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报告》依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我国发展新需要,提出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任务。开放是我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已高度融合,中国企业日益同外国企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展开同台竞争与合作。这需要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开放的新领域和新空间,形成开放新优势,构建开放新格局。要在扩大内需中扩大开放,实行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引资与引技引智并行。在提升沿海开放、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内陆开放、沿边开放,大力实施向西开放。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市场。要加强同各国的互利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作出应有贡献。
  《报告》最后突出强调,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全党的团结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始终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我们要重责任、有境界,自觉维护团结,倍加珍惜团结。我们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凝聚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国家贡献力量,为人民不懈努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