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兆铭《双照楼集》

本帖最后由 诗韵新编 于 2011-2-26 13:50 编辑

读汪兆铭《双照楼集》

早岁难知日后羞,引刀不负少年头。
苍天果若怜才调,何忍开栊赦楚囚?

汪早年以身许国,视死如归。曾行刺清摄政王未果被擒,于狱中口占四绝,其一云:“慷慨赴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天下咸诵。惜其晚岁沦为汉奸,羞遗百世。叹哉!
天寒尚可逢知己,道裂何曾见铁肩。
似乎未完啊!还有待续才对
在中国,政治家的下半身写作最重要,大多数的开国皇帝前半生都是大坏蛋,可最后革命成功了,黄袍加身之后,就一切都正确了。成时王侯败时寇,这就是中国人的历史观,没人觉的很荒谬,连秦始皇这样的暴君,现在都是一片颂歌。屈了汪兆铭一类半世英雄,没人会对他们分段计算,功过对冲,按倒霉处理吧!这就是政治。

历史的偶然性是无处不在的,朱元璋同学当年得了天下之后,一点思想准备没有,曾颇为感慨地对刘基同学说:“本来就是想打家劫舍,不曾想弄假成真了。”他娘的,只能假戏真做了。
朱元璋恐怕是“幽默”吧,像毛泽东说他年轻时只想当一名教员,是“伟大的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