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鸿雁(蒙语)·额尔古纳乐队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神奇的草原,神奇的蒙古长调。蒙古民族通过音乐展现的感情细腻、深沉,真能叫人热泪盈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1-4-11 12:50 编辑

《月之夜》非常好听。《毕业歌》就是我以前写过的《我们都已经长大》,同一词作者的《无言的诉说》听起来也不错。
这个好听。安心。
我的天!还以为是我发的帖子,前一阵一天听好几遍,空阔、辽阔、宏阔~~~
乌兰托娅:
本帖最后由 紫壶 于 2011-4-11 17:19 编辑

呼斯楞
比较6楼7楼,我更喜欢呼斯楞唱的,乌兰托娅尾音小抖多了些,听着像羊叫唤。
比较6楼7楼,我更喜欢呼斯楞唱的,乌兰托娅尾音小抖多了些,听着像羊叫唤。
老程 发表于 2011-4-11 18:18
谢谢老程指点。我也喜欢呼斯楞的,只觉得乌兰托娅的有点做作,原来是小抖多了~~~
谢谢老程指点。我也喜欢呼斯楞的,只觉得乌兰托娅的有点做作,原来是小抖多了~~~
紫壶 发表于 2011-4-11 18:43
你的感觉对,小抖并不是主要原因,是她唱得“嗲”了。其实乌兰托娅的嗓音很好,最后结尾也没抖,这说明她不存在技术问题。关键在歌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歌手是按自己的感觉诠释作品的。
[quote]
你的感觉对,小抖并不是主要原因,是她唱得“嗲”了。其实乌兰托娅的嗓音很好,最后结尾也没抖,这说明她不存在技术问题。关键在歌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歌手是按自己的感觉诠释作品的。
老程 发表于 2011-4-11 19:18 [/quote
喜欢看老程的点评,直抒胸臆,实在!

感觉呼斯楞的肢体动作要是少点就好了,有孙楠的影子。

老艺术家表演肢体动作就很少,但是他们的声音特别有情,那种情是发自肺腑的,往往会让观众更感动!
神奇的草原,神奇的蒙古长调。蒙古民族通过音乐展现的感情细腻、深沉,真能叫人热泪盈眶。
杨林 发表于 2011-4-11 12:27
杨林兄所言,即吾所欲言也:)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楼上歌曲之所以好听是因为她的旋律。再听听这些新歌的旋律,似曾相识,她保持了民族传统。
可音乐界对传统旋律持排斥的心理,东西听着像几十年前的太缺乏新意,不够现代。
叶小刚、谭盾、郭文景等人作品很受追捧。我听过他们的音乐会和歌剧,除了耳目一新,我还达不到那欣赏境界。陈其刚旋律还行,奥运会那首“油和米”旋律就不错,至少让上亿人接受了。
眼下不少作曲家走入为专业人士创作的区域,可音乐应该为听众创作。
尊敬的老程,奥运会后,网上调查对“油和米”更多的是遗憾。它是首好歌,但奥运会歌还是hand in hand更贴切吧?

老歌新歌不是问题,就看谁的音乐从旋律到意境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上海世博会谷村新司演唱的星,就是一首老歌,他在演唱时没有过多动作,不懂日语的也不知道他唱的什么,但是他把情唱出来的,以至于让首次听它的90后都为之动容,这就是好音乐的魅力吧。



[flash]http://www.tudou.com/v/Xo-h1CLKWwc/v.swf[/flash]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1-4-12 16:35 编辑

14# 玻璃球
12d" /> 我只是想说在那几个大碗作曲中陈其刚还是敢写旋律的。奥运歌曲中“汉英汉”几乎无法超越。“油和米”是个小“匹斯”,只是还算好听而已。
本帖最后由 地铁迷 于 2011-4-13 00:54 编辑

关于汉城手拉手,我很喜欢,旋律、和声很亲切、很人性,各阶层都能接受;

对于北京油和米,我也很喜欢,虽然没有高潮,但是很贴切,曲子写得就像梦一样,让长期居住在北京的人做了一场很美的梦,奥运会结束,一切回到现实,美梦醒了;

至于巴塞罗那的“巴塞罗那”,个人认为目前在奥运会歌中写得是最好的:不单单从专业角度分析(写作从各方面来说都很完整),而且还很能让大众接受。
上“呼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