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没有灯光通明的夜晚

没有灯光通明的夜晚   

                                 刘剑梅      

    前几天看到日本的海啸地震,看到自然灾害在一瞬间就把那么富裕发达的现代城市破坏得跟废墟一样,把生活富足安定的人们一下子就带到地狱之门,不禁感慨生命之脆弱。然而,天灾固然可怕,人祸——核电站的危害,更是让我感概人类文明之脆弱,感慨人类深陷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困境。
    我十一岁的儿子,天天跟着我看新闻,对核电站的危害开始忧心忡忡。他说希望发明一个时间机器,可以回到从前,把关于核的知识全部抹去,这样地球就是干净的了。我听了就问他,可是你们这一代人,这么依赖电视电脑,好像一天不上网就活不了,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需要这么多的电,没有核电站来供应足够的电能行吗?这就是现代文明的困境啊!他听了不语。过了几天,儿子和女儿的学校搞了一个“地球日”,号召所有家庭停电一个晚上,于是孩子们那天晚上不让我开灯,我们的邻居也都关了灯,整条街漆黑一片,我点起了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孩子们闪着新奇的眼光,兴奋地讲故事聊天,直到累了才上床休息。
    这么短短的一个晚上,倒是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还是一个没有电视电脑的时代,我和妈妈、奶奶住在闽西的一个山区小城,晚上早早睡觉,清晨黎明即起,日常起居虽然简单但不乏情趣。记忆中我有很多时间读书,也有很多时间观察院里的花草虫鱼,或跟小朋友玩泥土,或在屋外乘凉,或看星星看月亮,听长辈闲聊,在慢的节奏里捕捉生活的灵味。那种接近“原始”的生活状态,现在想起来,心中充满了诗意,虽然没有灯火通明的夜晚,可是有闪闪烁烁的萤火虫的亮光,还有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与动物的合奏,完完全全是宫崎骏的《大提琴手》中所展示的那种琴声回荡的让人沉浸的逍遥状态,然而这样的夜晚却离我们如此之遥远了。
    我也不由得想起庄子的丈人圃畦的故事,庄子质疑机械,认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天地》)庄子认为机械会迷乱人的本性,让人脱离天道自然的运作,他之所以反对机械,是希望人能够保持纯朴的天性,过着顺应天道自然的生活。现代科学技术和文明发展虽然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安逸,可是事实上却离天道自然越来越有距离,让人越来越依赖机器,人不是变得越来越自然化,而是变得越来越机器化了。庄子的这种看法,在本雅明那里也得到了回应,他在《启迪》一书中曾用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的一幅画《天使》来批判现代文明对自然的摧残。这天使“脸朝着过去。在我们认为是一连串承前启后事件的地方,他看到一场巨大的灾难。这灾难不断堆积着残骸,把它们抛在他跟前”。本雅明对“进步”的质疑跟老庄说的返回原始自然的本真状态的思路是一样的,他们的天使都是背对着未来的:“从天堂吹来一阵阵风暴,它猛烈地吹击着天使的翅膀,使他无法把它们收拢。这风暴无可抗拒地把天使刮向他背对的未来,而他面前的残垣断壁却越堆越高,直逼天际。这场风暴就是我们所称的进步”。可惜,老庄和本雅明的“向后看”的姿态,在后工业社会中是不被人理解的,大部分人只看到科学进步带来的方便与安逸,却很少看到进步带来的浩劫,只有当天灾人祸真正来临时,才有少数人会开始聆听这种警示的声音。
    可悲的是,我们恐怕永远也回不去那个充满大自然天真天籁的夜晚了。不管怎样,我还是为儿子对“原始”生活的向往而感到欣慰,他虽然在网络时代中长大,却有这种“向后看”的姿态,有对自然本性的憧憬。我知道,他想用时间机器来改变“进步”的步伐只是孩子般的幻想,但是他的希望是简单而美好的,他只是希望,未来不要变成废墟,未来的空气、土壤和水都是干净的,未来的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可以“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而不用带着防毒面具来维持生存。
                                          
                     

二0一一年三月写于马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