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师小史前言后记及目录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11-8-24 13:44 编辑

《中国讼师小史》

学习出版社2011年5月

前言

    在现在中国社会,律师是最体面的职业之一。但在中国古代,和律师一样帮人处理诉讼事务的从业者,被称为“讼师”,饱受歧视和误解。

    说起来也许读者会不相信,世界上最早出现律师行当的地方或许是中国。据《吕氏春秋》一书的说法,春秋时郑国曾有个叫邓析的人,专门帮人打官司,后来被执政子产处死。如果《吕氏春秋》所说确实,那么子产是在公元前543年执政的,死于公元前522年,邓析的活动和被处死就应该是在这一期间。当时在世界另一边的古希腊城邦,还没有象邓析这样专职接受报酬提供法律服务的行业,而当时的古罗马城邦还没有公布成文法,也谈不上有这样靠帮人打官司的行当。所以邓析很可能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位开业律师,

     欧洲的律师出现虽晚于中国,不过后来却成为一项传统的有身份的人的体面职业。而中国帮人打官司的行业出现虽早,可是却刚一出头就被禁止。中国古代的法律排除民间的主动参与,立法者希望的是民众最好都不懂法,只会顺着官府的指挥棒转,安安静静的做顺民,即使有了诉讼发生,也要完全相信青天大老爷绝对能够替民作主。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邓析这位讼师祖师爷被子产杀死,历朝历代也都严禁这一行业。可是民间诉讼活动总是需要有人帮助,即使不能代为出庭诉讼、辩论,至少呈递的诉状需要有懂行的人来帮助书写,出庭时如何讲话、如何提供证据也总还是需要有人指点的。所以官府的禁令只不过是把这个行当变成了一种“地下行业”。

    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是经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步入仕途。除此以外,读书人从事任何行当都被认为是违背读书宗旨的。只有穷极无聊的读书人才会去从事这个“地下行业”,既然没有了合乎社会价值观念的身份,很多人也就自甘堕落,不顾事实、法律,一味翻云覆雨,颠倒黑白。结果形成恶性循环,社会对讼师的评价也就越发的降低。

由于讼师的名声太臭,到了近代,为了引进西方的法律,在翻译西文中lawyer一词,学者们还是动了脑筋的。日本当初引进西方法律时,把律师翻译为“代言人”,后来又改为“辩护士”。这个译法没有被中国的学者沿用。照理说,律师就是替人们进行诉讼活动的,翻译成讼师并不错,可为了避免讼师这个恶名声,就想出了“律师”这个词。据笔者所见,成书于1879年的薛福成《筹洋刍议》,较早采用了“律师”一词,建议聘请外国律师,“参用中西律例”,来和列强讨论废除领事裁判权问题。改良思想家陈虬在他1892年出版的《治平通议》一书中进一步建议设立律师制度,制订律师条例,以律师驱逐原来的讼师。由此律师一词被普遍接受。清末起草的民刑诉讼律草案中设定了律师的制度,民国成立后的不久就公布了第一部律师法规。这样在历史上第一个开业的帮助诉讼专职者被杀两千五百多年后,中国才有了正式的律师。

本书就是打算回顾讼师这个地下行业的一些发展轨迹,讼师们的看家本领,以及社会的统治者和记述者对他们的评价。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后记

自从任教以来,时常会留意各种有关讼师的历史记载,作为一种教学资料,可以在上课时给学生讲一讲。后来在写《绍兴师爷》一书的时候,专门写了一节“对立师爷”,讲“体制内”的幕友师爷和“体制外”的讼师师爷之间的斗法。写《中国法文化漫笔》的时候,也专门写了一节,讨论讼师的问题。不过这些都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动过完整的写一下讼师这个题目的念头。

2006年接到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制片人余永锦先生的邀请,要我和主持人今波一起做一个有关讼师的电视节目。编导夏宁很用心的帮我整理材料,将讼师这个题目分成了五个小标题,做了五集的节目,在第二年播出,据说收视率还不错。

到了2010年初,多年的网友、学习出版社的吉霞女士向我约稿,建议我写一本《讼师小史》。在她的帮助以及经常的督促下,才得以在约定的时间里完成了这本小书。

在这本书完工的时候,首先就要感谢以上诸位,没有这些友人的提醒和帮助,大概也就没有了这本书。

在此也要预先祝贺诸位读者获得开卷有趣并有益的快乐!

2010年5月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目录

前言
一、讼师的产生
1、讼师的祖师爷
郑国的环境
邓析的史迹
《荀子》提到的邓析
道家描述的邓析
法家风格的《邓析子》
2、法律服务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渡
古代欧洲律师业的起源
不同的法律与不同的诉讼形式
3、中国特色的讼师行业的环境
口头诉讼时代
二、讼师的法律地位
1、政治指导原则下的诉讼
2、排斥代理与法律帮助的诉讼制度
3、古代法律对讼师行业的禁止
4、讼师与讼棍
5、写状的专业户
6、讼师的自律
三、刀笔功夫
1、刀笔由来
2、诉状的标准格式
3、千锤百炼的诉讼文字
突出重点
一字之差的功夫
诉诸情感,耸动视听
“无赖不成词”
4、讼师写状特色
5、刀笔本事的教习
四、幕后调度
1、遍布疑阵
2、巧计连环
3、见招拆招
五、猫鼠大战
1、南宋的猫鼠大战实录
“把持”衙门的讼师
“喧哗”骚扰官府的讼师
2、“三面攻敌之谋”
3、猫捉老鼠的亲身体会
盗尸讹诈案背后的两个讼师
尸体当奇货  有风就起浪
死乞丐有“活孝子”
真“军师”假监生
猪血有灵
4、久战不疲的讼师
5、猫鼠大战的经验之谈
“官箴书”里的经验之谈
“绍兴师爷”治讼师
讼师可畏亦可治
六、讼师的文学形象
1、自作自受的讼师
2、堪笑多谋邹老人
3、死于非命的讼师管贤士
4、滥写“歪状”和善写“刁状”两讼师
5、改邪归正的讼师
6、遭现世报应的恶讼师
7、阴间的讼师
8、正不压邪
9、“四大恶讼师”
10、唯一的正面形象
后记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子产铸刑鼎,等于是公布成文法,却杀讼师?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子产铸刑鼎,等于是公布成文法,却杀讼师?
邱晓云 发表于 2011-8-24 13:54
有的史书上是这样讲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