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杂感几则



我讲文化史,教材是南大的许结老师写的。许老师的教材是不大容易读的,但他的课极受欢迎。学生喜欢许老师的课,理由当然很多。照例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是许老师学问渊博。
这个判断当然是对的。但好多回,我见到学生赞扬许老师学问渊博的理由都是:“课上讲到什么问题时,相关的诗他随口就能背上一大段。”
在那时还刚刚教书的我看来,背诗是多么低级的一件事啊。
借用周泽雄老师的一个比喻,这就类似有人称赞曹雪芹文章写得好,但理由是他给人代写家书从来没有错别字。
不过后来慢慢发现,事实就是:清晰透彻的讲很多学科前沿的成果,多数学生不会觉得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相反只会走神。但随口背一背唐诗宋词(最好是学生能背几句但不能完整背的,真的大段背汉赋,反而又悲剧了),却是很容易调动课堂气氛的。
——开始,我以为只有我们学校的学生是这样,后来一扫听,南京几个最牛的中文系,情况也差不多。
所以,背诗的本事,还是第一不妨掌握,第二别嫌丢人,该用还是要用用的。




尽管大多数学生都讨厌中学教育,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大多数人受中学教育的坏影响,也是很深的。
和很多普世派的老师看法不同,我倒不觉得中学历史书的基本框架有特别大的问题(至少比多数普世派自己整出来的框架要好),它最大的问题,是论述习惯上的。
第一,陈述史实的时候,中学教科书几乎从来不说明史料来源;
第二,怎样从史实到结论,这个推导过程教科书几乎不讲逻辑。
这就养成了一些学生思维上的恶习。不重视对材料的考订与分析,而对结论,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渴求(因为考试要的就是结论)。

所以,从课堂效果考虑,详尽的材料分析和复杂的逻辑推导,都不是好办法。
多读点原始材料(第一手材料往往比较火爆生猛,很多老师肚子里没有生动的例子,不是因为他不会扯,而恰恰是因为他缺了这一项基本功),从中提取点故事课上讲讲,讲完就把结论一扔。逻辑推导当然也可以有,但一般不要超过两个简单的三段论。这样,课很容易就好听了。
这其实是一种两难。完全迁就学生的思维坏习惯,会觉得自己的课很没品(也对不起那些好学生);完全照着治学规范来,会觉得自己的课很寂寞。
怎样找一个折中的点,是一件很麻烦的技术活。




我怕上写作课,没东西可讲,每周三节课实在用不掉。于是就让学生讲。混时间,也借机知道学生想些啥。
发言环节搞了这么多轮,调整还是不断有的,规矩也立得越来越具体。上学期是这么安排的:
1、范围是谈自己喜欢的书(不再要求是公认的“经典”,因为经验表明,谈经典的结果往往是念教材、教辅,大多数孩子确实是对“经典”无感的,没法强求)
2、前一次课确定下次课的发言人(因为经验表明,指望有足够多的人主动上来不现实;随机抽则几乎人人会说没准备)
3、时间是5~10分钟(以前则是5分钟以上,不设上限;经验表明,孩子还是很认真的,不设上限的结果是很多人都讲一节课以上,这个班60个孩子,这么搞我倒是真的啥也不用讲了)。

我的设想,是每次课5个孩子发言,以每个孩子8分钟计算,再加上我的点评时间,发言流程的时间是一节课多一点,这样其他时间还是我来讲,也显得我不是太偷懒,而且课堂也比较好掌控一些。
结果,当然是仍然很失败。

应该怎样讲这5~10分钟,我是给孩子做过一些提示的,大致是:
第一,这个时间是很短的,所以不要试图放进太多的内容;
第二,发言不比写作,写作你可以写了自己暗爽,发言必须注重听众反应;
第三,要抓住听众,通常,口语胜过教材腔,讲故事好过大道理。
有时我甚至具体到这样建议:因为时间太短,不妨就讲1~3个短小的故事,讲完丢个结论或感慨(一两句话足矣),完了。

这几条我几乎每次开始上课的时候都会重复一遍,后来我就绝望了。
时间上限虽然设了,但没什么意义,绝大多数孩子仍然远远超过10分钟。这时候我深刻体会到我缺乏教师的决断力,因为看着她们认真的样子,我很难残酷的喊上一声,时间到,可以了。
很多人都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做了漂亮的PPT,但很少有人能在发言前具体估算一下,我讲完这些内容需要多少时间;我这句话讲出来,下面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头几周大家还比较给发言的同学面子,后来同学发言就成了放羊时间了。
大量的发言都是一样的流程:作者介绍——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人物介绍——主要故事情节——社会影响。
这个时候,我就不得不深刻感受到中学教育的力量了。继续茫然找辙中。。。



放慢速度。主要倒不是语速,而是内容的推进。课上的学生发言环节,我觉得孩子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总想在很短的时间里讲太多的东西。
PPT上图片多一点,要让学生记笔记的内容,反而未必要放在PPT上。老师在讲台傻站着而学生傻抄PPT,那是相当悲剧和2B的景象。板书是控制课堂节奏的好办法。
时不时讲一个笑话,但不要一口气讲很多笑话。——我自己备课的步骤是:第一,准备内容;第二,准备笑话;第三,把内容和笑话搅拌均匀。经常,第三步是最难的。
故事是要讲的,但一般不要试图讲很复杂的故事,不然真改长篇评书连播了。如果一个故事不能在五分钟以内讲得梗概清楚并有一个以上的生动细节,那就放弃它。
讲课要口语化,但要学生记录的东西则用书面语。这样转换清楚,学生也更容易明白该记录什么。
一般,最多间隔五分钟,就要给学生一点可记录的东西。不然他们很容易觉得没学到东西并且容易走神。
要当个称职的老师看来还是得下不少功夫的,不过我上专业课的时候,碰到拿着书本念的老师就多了,教世界史的比教中国史的喜欢念书,教通史的比教专业史的喜欢念书。
你有权保持不沉默,但我们很快会让你沉默的。
楼主是个好老师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我最害怕的是上音乐鉴赏课,在美术学院上音乐课,最后总是想拿砖头给自己一下。但是肯定有办法,只是我没有找到罢了。象楼主学习这份认真和用心,一定能找到办法。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我最害怕的是上音乐鉴赏课,在美术学院上音乐课,最后总是想拿砖头给自己一下。但是肯定有办法,只是我没有找到罢了。象楼主学习这份认真和用心,一定能找到办法。
水色 发表于 2011-11-22 11:41
我感觉鉴赏课都难上啊。就我有限的见闻,鉴赏课要课堂效果好,教学法往往有点像气功师发功,远非课堂应有之象。
刘勃兄真是敬业。
背几句古诗,不足以启发上智,但作为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眼球的方式,功劳不小。属于不可忽视的小道。学生对老师心存敬意,肯定有助于他们专心听讲。限于能力,他们暂时只能从几句信手拈来的古诗里,对老师产生仰慕之情。所以,适度加以利用,时不时来上几句,深有必要。讲几个小故事,也是如此。
有时,一些作家让人佩服,此类小道也居功至伟。在章诒和的读者里,大概有些就是被她不时来几句古诗,而迷上她的。虽然,我偶尔觉得,那些古诗吟得真不是地方。
今天下午就要给一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打分,刘勃兄弟的心得正好可以拿来作为打分标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分数打完了,可惜的是,我打高的别的评委都打低

这次教学评奖是26年来记忆中的第一次。

事后有个学生刊物的学生来采访,问这是否就是学校上课最好的老师?

我说怎么可能?文史哲经这几个大系报名的人极少,多数教师都觉得教书教好是应该的,也嫌麻烦,不会凑这个热闹。

学生追问,这些进入决赛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好不好?

我觉得这样的大学如果所有的教师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教书,那这个大学也就完蛋了。教师有个性,学生才会有个性,大学又不是标准件生产线。只是觉得,现在的学生都是看着电视长大的读图一代,教师能够更惯于使用幻灯、影像资料,或许更能引发大多数中等之才学生的兴趣,尤其是通识类课程。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可惜的是,我打高的别的评委都打低"...好奇,木匠老师能否说更具体点?
有的是出于友情的一高票,有的确实是见解不同。

比如有个讲商业经营模式的,所有的事例全部都是美国、法国的,都是30年前的。所给出的公式,基本的数据采集渠道、方法都没有,一味的说好好好,有点像是个卖保险的。所有的评委都给了最高分,木匠给了个最低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