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致信中央领导反映自家小区遭强拆事件

     我是一个普通的小说家和大学老师,在决定给你们写这封信前,犹豫如风雨样在我心里吹袭卷动。之所以最终落笔,缘于第八次中国作家代表大会刚刚结束,一周前总书记在作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处处散透着对中国文学和当代作家的期冀和暖意。因此,也才心方落定,要把我所目睹和遭遇的强拆事件,简要的报告给你们。
  三年前,我在北京丰台区花乡世界名园小区用稿酬和筹借购得一处房屋,今年7月,接到正式通知,说因修北京万寿路道路南延工程,需得有包括我在内的39户人家拆迁。之后两天的清晨,小区的围墙就在大家的睡梦中被忽然推倒了。为了北京的发展和建设,这里的居民大多数开始也都相当配合,但在过程中,拆迁办公室告诉居民们无论各家房屋大小,价值高低,一律是每户人家赔偿50万元,听话的奖励70万元。接下来,居民们就逐渐与地方政府和拆迁人员对立起来,争吵、打架、偷盗、流血,其僵持与混乱可想而知。到了8月,拆迁办不再说奖励一事,而是仍然按户赔偿,被拆迁者每户人家一律160万元,并以倒计时方式限定最后拆迁日期。我也曾三次去和拆迁办的负责人进行商谈,明确表态说,我作为公民、作家和教师,为了北京的发展,都将带头迁移离开,但只希望我作为被拆迁的一户公民,想要看到这条公路扩展工程的有关文件,想知道修路在小区内到底征多少地,有多少户人家真正应该拆迁?二是希望知道有关的赔偿规定和标准是什么;三是为什么每户人家都是160万元,而不是以平方面积定价而论。总之,希望拆迁大致按文件规定和法律程序就行,让被拆迁者知道部分相关信息就行。可我得到的答复却都是“上边定的”和“保密”等等。期间,这里的居民们也多次到市、区政府反映情况,请律师通过法律渠道解决,可地方法院又因重重原因没有立案。如此,事情的发展,却又更为荒谬和不合逻辑,到本月24日,丰台区花乡政府又突然给各拆迁户发一文件通知,称执法人员在今年9月23日发现这儿有“对象人不详”(不知谁在居住)和“住址不祥”(没有民政登记地址)的房子(事实上整个小区已有6年历史),因此属非法建筑,定于11月30日8点强制拆除。今天上午,我赶到小区也才看到,这里到处都是来往的人群和成群的穿着制服的特勤人员及封堵路道的汽车。被拆的居民,又几乎家家都挂了“用生命和鲜血保卫家园!”那样的横幅。他们情绪激动失控,完全做好了誓死的准备。没有人知道在强拆中会发生什么事情,也没有一个地方干部去和他们接洽疏通,似乎流血伤亡事件,随时都会在这场“猫与老鼠”的游戏中发生,不是今天,就是明天;而且居民中确实有不少人做好了“房在我在、房亡我亡”的长期准备……
  诚实而言,无论我是被拆迁的一个公民,还是大学教师或知名作家,目睹和经历这样的境况,都使人愕然诧异。人民大学的领导,也为我的拆迁和地方政府有过及时的沟通与工作,但最终仍然是“必拆”的回话。这由此让人想到,那些在各方面都不如我的被拆迁者的窘境状况。作为公民,我深爱我的祖国;作为作家,我甘愿以大地上的一只蚂蚁背驼着民族文化的理想;作为教师,我渴望学生们能在温暖、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正因为这样,有着为民族“蚂蚁负山”的痴愚念想,也才落笔告急,希望地方政府不要和被拆迁者进行这样的“猫鼠游戏”;希望这件事情可以在理性、人道的轨道上大致依法、早日结束;希望透过这件事情,在我们的社会中,今后可以少些此类荒谬的拆迁恶剧,多些如温总理一再说的“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让人——公民——更有知情权、安全感和幸福感,让这样的社会寒心事件少一些,再少一些。
  对不起,打搅了。
  祝一切都好!
  

2011-12-2 08:34 上传
下载附件 (68.55 KB)



          阎连科坐在邻居家被拆除的房屋废墟上(图/记者梁辰)

  
                                                                  阎连科
                                                                2011年11月30日
拿笔杆子,不如拿枪杆子。
虽然批评者现在都谨慎地把矛头指向地方政府,但中国作为老牌、资深的中央集权国家,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是一线相牵的。政府成了最大的财富吸血鬼,就没治了。
中国人哪怕造反,也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阎连科上书的重量
作者:羽戈   标签:社会2011-12-05 09:29 星期一 晴
  阎连科上书的重量
  
  
  三年前,阎连科在北京西南四环一处叫“世界名园”的社区买了一座宅院。此地环保、幽静而富有诗意,作家写到,“景色打在眼上,有青白的声响”。他原本有意在此写一部中国的《瓦尔登湖》,可惜,那一场安静的文戏,刚刚开始它伟大的剧情,便被公权力的铡刀拦腰斩断。阎连科和他的中产阶层邻居们的瓦尔登湖梦,在推土机的铁蹄肆虐之下,化作一地断壁残垣。
  2011年7 月,阎连科接到正式通知,说因修北京万寿路道路南延工程,包括他在内的39 户人家被要求拆迁。此后,自然是就赔偿等问题展开谈判,谈判的结果,大半是无果。10月8日,尚未签拆迁合同的32户人家的墙上被贴上一则公告,公告称这些房屋“未取得规划审批手续,属于违法建设”。11月24日,世界名园所属的丰台区花乡政府突然通知拆迁户们,将于11月30日进行强制拆除。十万火急之下,阎连科公开致信中央领导人,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关注,“这件事情可以在理性、人道的轨道上大致依法,早日结束……今后可以少些此类荒谬的拆迁恶剧”。
  这些年来,因拆迁、征地、冤狱等问题,受害者致信中央与地方领导,并不鲜见——能收到回音,则十分鲜见。然而像阎连科这样的名人,如此公开叫板,恕我孤陋,还是头一回见识。在史铁生去世以后,若论大陆最优秀的作家,我以为当首推阎连科和叶兆言二先生。且对阎连科而言,他不仅著作等身,还在体制内担任要职。就连这等人,都要在强拆的压力之下噤若寒蝉,欲使用法律的武器而不得,被迫公开上书,摧眉折腰事权贵,由此可见拆迁的杀伤力,已经危及社会金字塔的顶端。
  对此,媒体惯用一个说法,“阎连科和他的中产阶级邻居们”。据《广州日报》(11月3日)报道,世界名园的住户,“至少有1个少将、不下10个司局级干部和七八个处级干部,其余的业主有律师、金融行业的人,还有全国闻名的心外科专家”。只是这些光华夺目的身份,并不能阻挡拆迁队的推土机将他们家的围墙轰然推倒,更悲剧的是,此刻他们还沉湎于惶惑的睡梦之中。
  阎连科曾说,要化解这场拆迁纠纷,以及纠纷所带给他的不安,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背靠法律。如果我们不能背靠法律,任何人都不会有安全感,任何人都会有一种焦虑感”。据其公开信,他与他的中场阶级邻居们不是没有使用法律的武器进行抗争,不过在权力的铜墙铁壁之前,孱弱的法律终归头破血流,一无所得。他选择上书中央,不啻是自打耳光,并宣告法治信念的凄然破产。
  阎连科的公开信,不止是写给中央,更是写给公众。然而不管写给谁看,这都是不走寻常路。他诉诸的不是规则,而是身份和运气。如其所言,他的作家身份,对拆迁办来说,的确毫无意义,他只是一个被拆迁的对象而已;但对权力者和公众来说,他的身份就是最有力的利器,是反败为胜的最大法宝。所以他在公开信里,一面对权力者低声下气、摇尾乞怜,一面发扬作家的话语权和道德感。他与他的读者应该都知道,若他不是著名作家,这封公开信的重量,还不如电线杆上包治性病的广告。
  然而,即使作家的身份、公开的呼告,帮助阎连科度过了这场劫难,所生出的光明未必大过所掩盖的黑暗。这只是阎连科一人的成功,却是大多数国人的悲哀。因为纵观中国,如阎连科这样的作家,不会超过十人;他的上书能上达天听,则是依赖权力的垂青,而非法治的恩泽,说白了,就是运气,就是权力者的脸色忽然多云转晴。这可以称为维权,却是最功利主义的维权,并无借鉴意义,你想效仿,却无那些本钱。
  当然,不论此事结局如何,最终结出善果还是恶果,对一个伟大的作家而言,他应该从中发掘最接近时代的真相与人性的隐秘的那一面。自称“现实主义的不孝之子”的阎连科,如果能将这一段“奢侈的”岁月,“这像是一场集体荒诞”的故事如实记录下来,也许会发现,他所积淀的文字,不是小说,胜似小说,其中所包含的苦难、幽暗与荒谬,超过了《受活》、《丁庄梦》、《为人民服务》之总和。
  
  供《新快报之意见周刊》
“小区将拆迁阎连科搬家”追踪

  本报讯针对知名作家阎连科等业主购买的世界名园小区“遭强拆”一事,昨日丰台区花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万寿路南延涉及需拆除的世界名园小区,已经被相关部门确认为违法建设,因此进行的并非是拆迁,而是违建的拆除整治。

  公司私自建住宅以“种植园”销售

  这位负责人称,2004年,花乡与某公司签约,由其开发绿色产业项目,“这属于绿化隔离带项目,按照规定,可以有一定比例的设施用房,大约3%到5%,但绝对不能是住宅。

  该公司在开发过程中,并没有履行相关协议,也没有履行办理相关手续,就曲解了政策,建设独栋房屋,以园艺爱好者俱乐部和种植园的名义,出售房屋。”

  这位负责人说,该项目的用地一直为集体土地,而且没有相应的审批手续,不可能办理房屋的产权证。但开发商却承诺为业主办理大产权。

  未取得规划许可属违建须拆除整治

  该负责人表示,此次花乡就该项目的认定,报请了市规划委。

  市规划委也明确复函——经查,位于丰台区花乡世界名园内,园艺爱好者俱乐部砖混结构房屋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花乡政府参照《北京 (论坛)市禁止违法建设若干规定》,确认该地区房屋属违法建设。因此该项目并非是拆迁,而是拆除整治违法建设。

  对于居民们提出的规划委复函中部分为手写,并质疑复函的真伪。这位负责人称,居民可以根据复函上的编号,前往相关部门核验。

  “虽属违建,将给予一定的补偿”

  “按照相关法规,拆除违建是没有任何补偿的。考虑到这些居民的经济损失,这次还是提出给予一定的补偿。”这位负责人说。

  他表示,此次拆违,乡里多次召开了居民座谈会,公布相关信息,听取居民意见。由于万寿路南延是市级重点工程,因此拆除工作肯定还是要依法进行下去。

  但他们会与居民进一步沟通,并再次召开居民座谈会,再次公开相关的信息。同时,他建议居民,如果当时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中,开发商有欺瞒或违规行为,居民可以依法维权。

  此外,对于一些居民提出的世界名园仍在销售,这位负责人表示,去年发现该违法建设后,花乡政府已责令停止该项目建设和销售。此次万寿路南延工程只涉及其中数十户拆迁,下一步该小区其他的违建也将陆续拆除整治。

  ■质疑

  究竟是谁建的“世界名园”?

  世界名园业主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中,小区被称为“威斯康星度假种植农场”,业主所购的农场房屋为永久居住权。入住一年内,甲方负责办理房屋产权证,土地为大产权,使用年限40年,期满后由开发商——花乡世界名园有限公司负责办理续约手续。

  业主吴女士称,开发商一直未办理房屋产权证等五证,“承诺待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建设的‘文化产业总部基地’在农场落户建成后,统一办理。”

  业主高先生称,2006年在购房合同上签字时,就知道世界名园的占地为集体土地,不能建设商业住宅。“但我们是以‘园艺爱好者’的身份进驻世界名园的,所购买的房子用途为‘经营园艺’。”高先生等业主说,这些房屋是在批准建设的园艺中心基础上建起的“园艺爱好者俱乐部”,业主的身份为商户。

  昨日,记者拨通开发商法人关女士的电话,表明身份后,电话随即被挂断。

  据了解,花乡世界名园土地为花乡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所有,属农村集体土地。花乡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原属花乡政府,2004年政企改革分离后,成为独立企业,但仍在乡政府内办公,个别企业领导在乡政府任职。对此,昨日花乡政府未予以回应。

  据2009年2月花乡政府建设委员会开具的一份证明显示,世界名园的绿色产业项目及花乡世界名园有限公司,由花乡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归予“北京华旅酒店管理培训中心”。

  目前,对于拆除后的补偿,业主们也有异议。

  吴女士称,负责“拆迁”的金达公司最初称若限期搬离,每栋补50万元,奖励70万元;如果限期未搬,每栋补70万元,但只奖励50万元。多次协调后,拆迁方称补偿金可上涨至每户160万元。

  “随意性也太强了。”吴女士说,补偿应按户型面积、购买时间等制定相应金额。业主们还称,去年拆迁方就找来评估公司测量评估,但结果一直未按相关法规规定进行公示。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马力石明磊实习生张盖伦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燕都世界名园,被授予联合国“国际文化生态社区”的美誉,是“世界华商联合总会中国首家人文景观绿色环保示范社区”、“全国老年产业示范基地”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2004年放心房承诺楼盘”。

世界名园雄踞京西生态休闲带,静卧燕都窦店古镇,总面积规划为320万平米,绿化率45%以上,是一个集生态、景观、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国际文化生态社区。

项目一期住宅以六层欧式电梯板楼为主,兼少量板式小高层,户型设计精巧、舒适,皆采用最具人居舒适度的国际低密度板楼设计方案,大开间、小进深、南北通透的阳光“板HOUSE”空间,可以满足每一个居所的最大采光量;270度豪华观景阳台和大飘窗的设计,保持了每一位居者的最佳感受,使园内景致一览无余。社区户型多样,主打面积为60—136平米,功能齐备,品质卓越,满足都市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 以下为“世界名园A区珍藏版水景豪宅盛装发售”的现场实况图文报道: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世界名园的业主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我们世界名园A区珍藏版水景豪宅开盘暨中国首批流动信用书库捐赠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的日子。

【主持人】在你们的百忙之中抽身来到我们今天非常重大隆重的盛大日子里,开盘仪式以及流动信用书库捐赠仪式,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

【主持人】首先请允许我隆重的介绍今天到场的嘉宾,国务院法制办金融财政法制司冯艾岭女士,原中国人民银行纪检书记侯颖先生,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主任赵东平先生,中国再保险集团副总经理赵凤祥先生,汇金集团公司董事长鞠大昌先生,中国人民银行物资中心主任乔必扬先生,中国政协杂志社副主任王集堂先生,招商银行北京办事处主任盛越庆先生,中国金币总公司书记张向军先生,全国商业信用中心副主任李云松先生,国家建设部中国房协经济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江书平先生,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名牌培育委员会秘书长梁均先生,中国消费者报副社长李军先生,中国商业步行街协会秘书长韩健徽先生,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主任助理、中国信用大讲堂秘书长睢金伟先生,中国信用大讲堂副秘书长武燕华先生,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燕山支行副行长李崇一先生,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魏向东先生,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行长张涛先生,中国银行三元桥支行行长田文冬先生,首钢集团副总经理云汉先生,首钢物业副总经理薛帏先生,首钢物业书记孙桂凤先生,中国建筑技术集团设计院项目经理林路先生。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不知是不是同一个开发商,卖一个房子,为嘛要请九洞七十二窟那么多牛鬼蛇神助阵?原来是产证不过关。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