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 教师须养“浩然之气”

本帖最后由 远岑 于 2011-12-30 17:38 编辑


教师须养“浩然之气”





(一)



我国古代文人历来有“养气”的主张。


最早提出“养气”主张的是孟子。《孟子公孙丑上》载,学生公孙丑问他:“敢问夫子恶乎长”(请问先生擅长哪一方面)?孟子回答:“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于洞悉别人的言辞,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他还解释,这种“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


最早把“气”和“文”联系起来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理论。后来韩愈又进一步提出“气盛文宜”之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此后论“气”者就多了。例如南宋政治家、诗人王十朋指出:“文以气为主……孟子以浩然充塞天地之气,而发为七篇仁义之书;韩子以忠犯逆鳞、勇叱三军之气,而发为日光玉洁表里六经之文……皆气使之然也。”[]陆游不仅是卓越的诗人,也是一位文艺理论家,他的诗文中多次提到“气”和“养气”的作用。他曾写诗阐述自己主张:“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

以上谈“气”的言论,虽然说的都是写诗为文的的道理,但为书、为画,从事多种工作也都如此。我国的园林建筑大师陈从周先生说过:“中国的文章重‘气’,这是与书画、建筑、园林、戏剧、医学等一样的,更重‘气’”。[]依此理推论,为师、为教,乃至为官、为政也莫不如此。所以我主张,要想成为出类拔萃的教师,特别是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也必须要“养气”——养“浩然之气”。


据我观察和了解,许多语文教师不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不在于才能、素质之不足,而在于“气”之不足。正若宋代《彦周诗话》评价张籍、王建,说他们也很有才,“乐府宫词皆杰出”,但“所不能追逐李、杜者,气不胜耳。”[]


(二)



“气”是什么?语文教师又该怎样“养气”?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连孟子回答公孙丑“何谓浩然之气”时也说:“难言也!”[]不过,古代诗文大家在这方面多有阐述,虽然各家之“气”含义不很一致,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公认的道理。


比如孟子“养浩然之气”的“气”,是一种道德和精神的修养。周振甫先生把它概括为一句话:孟子所说的“养气就是培养一种正义感”。[]
曹丕说:“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由此可看出他说的“气”是指作者的气质和个性。


苏轼说:“士以气为主。方高力士用事,公卿大夫争事之,太白使脱靴殿上,固已气盖天下矣!使之得志,必不肯附权幸以取容,其肯从君于昏乎?[]”在这里,太白“气盖天下”之“气”,是一种豪气,一种睥睨权贵,不同流俗的豪气。


王十朋说:“文以气为主,非天下之刚者莫能之。古今能文之士非不多,而能杰然自名于世者无几,非文不足也,无刚气以主之也。”然后他举孟子、韩愈两例说:“若二子者,非天下之至刚者欤?” [] 由此看来,“气”是一种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品格与气节。

今人王志彬、白宝增《刘勰“养气”说今探》一文[11]
对《文心雕龙》中的“气”作了研究归纳,兹录于此:



在《文心雕龙》全书中,“气”字的含义也很宽泛,在不同的章节、范围内有不同的用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指作者的气质、才气,如“才有庸俊,气有刚柔”。(《体性》)
二指作品的气势、格调,如“精理为文,秀气成采”。(《征圣》)
三指气象、气貌,如“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物色》)


(三)



怎样“养气”?笔者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声明,我不认为自己养了什么“气”,更不敢妄诩“浩然”;相反,我常常感叹自己才卑气弱,目今将近退休,却是“卌载蹉跎徒愧怍,一事无成鬓如丝”[12]。这里所谈,只是在人生历程中,在读书与实践中产生的某些感悟,愿与大家共勉而已。


一. 养“气”须读万卷书


明文艺理论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谈到过怎样养气,他断言:“熟读太白长篇,则胸次含宏,神思超越,下笔殊有气也。”吕本中《童蒙诗训》也认为,“读三苏进策涵养吾气,他日下笔,自然文字滂沛。”苏轼也有“腹有诗书气自华”[13]的论断。由此可见,“气”是读万卷书得来的学识、思想。等你读书读来第一等学识,也就有了第一等的才气,第一等的诗文,成为第一等的教师。


我的恩师,“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张孝纯先生,人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其正气,可谓“浩然”),无论谈论教育教学,还是议论国是(他曾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常委),往往口吐虹霓,语惊四座。为什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自幼读书万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他从三岁时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到5岁时,在伯父(也是过继父亲)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已能背诵“三百千”和《古唐诗合解》中的全部绝句,并开始写诗。六岁时所做五绝《咏雄鸡》[14]
已经显示出一种豪气。13岁,在私塾学完“四书”和《诗经》,并能全部成诵。中学阶段的文史课程是不用学的,于是更广泛地涉猎国学。1945年考入燕京大学,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接触中西文化……在这样的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下,自然使他的血液中浸润着中外文化精华的因子,也自然生成一种“浩然之气”。有一回和先生谈起他的成长,他很自豪地说:“我是读着‘乾坤正气集’长大的。”虽然我至今也并不知道“乾坤正气集”是一部书的名字还是一类诗文的泛称,但我深深地体会到“读万卷书”对人的成长,对“浩然之气”的形成的作用。



孝纯先生在对我的栽培中也总是强调读书的重要。他多次告诫我:“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要想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必须有广博的学识。而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国学修养……”于是有一段时间我天天早晨5点起来背《论语》、背《左传》、背唐诗宋词。几十年来,我总是把“读万卷书”作为自己上好语文课、制作好语文课件的最重要前提——不好意思自夸一下:听过我的课、看过我的课件的人,一般都认为比较“大气”。而我觉得,果真如此的话,那是“读万卷书”之后所开的花,所结的果。以《边城》一课为例——


我为制作《边城》的课件,先读了《边城》原著,又读了沈从文许多其他作品:《丈夫》《萧萧》《三三》《龙朱》《神巫之爱》《湘行散记》……读了关于《边城》的许多文学评论,还看了电影《边城》。为了搞一个有吸引力的作者介绍,我通读了《沈从文传》和《从文自传》,还在网上搜索了不少研究沈从文的资料:于继增《艰难的抉择——沈从文退出文坛的前前后后》、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王润华《沈从文:一只不断上涨的股票》……然后,我介绍沈从文,才能抓住沈从文一生中最具反差,最有波澜,也最有吸引力的东西,例如“不懂标点符号,竟成著名作家”、“只有小学文凭,却当大学教授”、“大红大紫之时,忽成反动作家”……这介绍绝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每一句话都出自己口,每一句话都有资料或实地考察的依据,也因此这个课件内容丰富,感情浓烈,趣味性强,比较“大气”。

我读书中有一个看似很奇怪的现象——我这个人对“政治”厌恶至极,决不想与它搭界,甚至不想和政界人物搭界;对经济也不“感冒”,全民经商和全民炒股的风潮中,我一点不为所动。但我对各种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却很感兴趣,包括国际政治、国内时事、国计民生,包括三农、失业、矿难、两级分化、国资流失、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等。不仅读“正面”的,还读“反面”的,因为兼读则明,偏信则暗。这样的阅读使我的思想感情、我的课、我的课件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和人民的脉搏搏动在一起,也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所以在谈论“养气”问题时,我极力主张,一定要“读万卷书”。而且根据我40年教书生涯的深切体会,读书的作用还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半径决定圆的面积和球的体积。一个教师的知识半径决定他的个人成就和教学成就——其中,个人成就是球的面积;教学成就是圆的体积(笔者注:这里的教学成就不仅仅指分数)。


二. 养“气”须行万里路


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认为:太史公“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在于他“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由此可见,“气”是躬行实践的精神,是考察游览名山大川和交游天下名士所得来的阅历、识见和思想、感情的提升。养气,须像司马迁一样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

我曾设想,司马迁如果不行万里路,也能写出一部“史记”,但这部
“史记”只能是根据前人史料编辑整理而成的一部“史集”,而不是有大量生动鲜活的第一手资料的、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行万里路”也是我提升自己教学修养的深切体会。

我觉得,许多事“纸上得来终觉浅”,你亲自“行”一趟之后,才“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肯定加深对书的感悟,得到从纸上得不到的东西。还以《边城》为例——

我为制作这个课件而读沈从文,产生了去拜访他的强烈欲望,于是暑假专程跑到湖南凤凰。走进他的故居,看着他的遗物,近距离地和他接触,才能更真切、更深切地了解和理解他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历程。站在他的墓地前,看着那块奇异的五色大石,才真正感受到他的博大与深邃。漫步沱江两岸,住进江边的吊脚楼,亲自感受“边城”的风光、风俗和民情,才真正理解《边城》中的风情是何等的真实与淳朴,理解他“用悲悯的洞箫吹奏幽美的牧歌”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于是我制作的《边城》的的课件又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行路”中最有感触、收获最大的是考察柳宗元度过十年贬谪生活的永州。去之前当然知道唐朝时那是个蛮荒之地,但考察之后,才会产生一种无法得自纸上的感慨与感悟,才会产生对柳宗元及其作品的深深的理解。我是从杭州前往永州的,在杭州买火车票时,根本没有到永州的车,售票员甚至不知道中国还有永州这么个地方,还问我是哪个“yǒng”,在哪个省,通不通火车。查了半天还是没有,只好先到衡阳,然后再转到永州的车。好不容易到了永州,一下火车,发现周围都是荒野山丘,左边只有两三座在建的楼房,右边是一排小店,用石棉瓦之类搭建而成的临时建筑。看不到心目中的永州,心中不免疑问:“永州”在那里?问当地人方知,这是一个叫做“冷水滩”的地方,几年前刚改名永州市。但这个永州不是柳宗元被贬的那个永州,那个永州是原来的零陵县,即现在的永州市零陵区,离这里还有30多公里。天气极热,天气预报显示这里是橙红色区域,我女儿一次次打电话,怕我中暑,劝我别去。开弓没有回头箭,来了就得继续前行,于是问车、找车、等车,车行了一个多小时,又转了一辆很破旧的车,才到目的地——零陵的柳子庙。此时是中午1点,柳子庙前只有我一个游客;永州八记景区好像未加开发,垃圾随地可见,足以说明这个地方依然荒僻。于是我感叹:一千多年前,交通不发达的唐代,柳宗元偕老母来这里,从九月走到年底,几个月的长途跋涉,需要经历多少风霜雨雪?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这位担任过监察御史、曾是国家改革核心组成员的全国数一数二的大才子,却被贬到这样的蛮荒之地,该是多大的委屈!被弃置十年,且是人生最美好、最适于成就事业的黄金时代,又该是对人才、人生的多大摧残和浪费!十年的贬谪生活,他究竟是怎样痛苦地熬过这种漫长的困厄?……难怪他的文章中充溢着难以拂去的孤凄、抑郁和愤懑!难怪他坐在小石潭上,便“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乃记之而去”!也难怪这位旷世英才只活了短短的47岁!回来之后,我修改了《小石潭记》,不但全用自己亲自拍摄的图片,而且所见、所闻、所感渗入其中,使这个本来并不出色的课件质量大大提高,成为我的精品之一。我深知,那是“行路”带来的思想和艺术的升华。

我“行路”的另一项内容是拜访名师。于是我的成长之路上得到许多大师级人物的指点:刘国正、钱梦龙、欧阳代娜、宁鸿斌、蔡澄清、巍书生……还有一批语文教学法教授:东北师大的朱绍禹、北京师大的张锐、上海师大的何以聪……也结交了许多新生代才俊:程翔、韩军、陈军、程红兵、郑桂华、袁卫星……近朱者赤,和这些高人交往,自己的学问、思想也渐渐进入新的境界。我还和原学校签合同停薪留职南下深圳,两年后到碧桂园这所国内最成功的民办学校工作了4年。这里高手云集,竞争激烈,于是我又产生了一次飞跃:教学艺术进一步提高,而且开始掌握电脑这个新式武器,起步开发“大语文课件”。这使我在语文教学信息化的领域处于先行者的位置——这也是“行路”的收获吧。


苏辙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15]”我想,同样道理,课者,亦气之所形;课件者,亦气之所形;师者,亦气之所形——此气亦可以养而致。怎样养气?怎样才能把课上得大气?怎样成为大气的学者型教师?答案就是——在“读万卷书”的同时,再“行万里路”。



三. 养“气”须经历人生磨难



济慈曾有这样的见解:“英国产生了世界上最好的作家,一个主要原因是英国社会在他们的生世虐待了他们。”我觉得不仅作家是这样,教师也如此,最好的教师,也是因为受到了社会的虐待。大家知道,太史公也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论断。

近来读书,看到宋代陈人杰写过一首《沁园春》谈自己诗词创作的体会,颇有启发意义:

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有山川草木,纵横纸上;虫鱼鸟兽,飞动毫端。水到渠成,风来帆速,廿四中书考不难。惟诗也,是乾坤清气,造物须悭。

金张许史浑闲,未必有功名久后看。算南朝将相,到今几姓;西湖名胜,只说孤山。象笏堆床,蝉冠满座,无此新诗传世间。杜陵老,向年时也自,井冻衣寒。

这首词,上阕强调诗词是“乾坤清气”,养气之后才能如“水到渠成,风来帆速”。下阕,举正反两类例子说明人生磨难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正面例子是杜甫“井冻衣寒”的贫困生活,和林逋“梅妻鹤子”的隐士情怀;反面例子是“金张许史浑闲,未必有功名久后看”、“象笏堆床,蝉冠满座,无此新诗传世间”——这些达官贵人虽然富可敌国,却没有一个在文学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留下的只有骂名。

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清代评论家赵翼说过:“国家不幸诗人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诚哉斯言!李白壮志难酬,才会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感慨。杜甫命运多舛,才有了《三吏》《三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和“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虽然都是写愁,但那是从个人相思的小愁变成负载国破家亡之恨的大愁,其间原因,是她经历了国家和个人的不幸,是她后半生颠沛流离的生活。李后主的“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菩萨蛮)虽然也写得真切而有情趣,但那毕竟是与小姨子偷情,没甚社会意义;而从一国之君到阶下之囚的巨大落差,才使他有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叹。南宋志士郑所南的诗、画如老杜之深沉悲愤,令人黯然神伤,那是因为他经历了“南国凄凉”之后,“泪泉和墨写离骚”[16]。柳敬亭“流落人间”“消除豪气”之后,才能“江南多少前朝事,说与人间不忍听”[17],才能“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18]。八大山人的画为什么有那么高的艺术成就?按郑板桥题诗所言,那是经历“国破家亡”之后,“一囊诗画作头陀”[19]的结果,是因为画中“墨点无多泪点多”。


相反,一个缺乏生活阅历,特别是缺乏生活磨难的人,很难写出承载时代重负的文章;一个缺乏生活阅历,缺乏生活磨难的语文老师,很难设计出承载时代重负的教案。而我的教学和课件之所以被认为“大气”和厚重,那是因为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且一直处在社会的中下层,过去经历了共和国的种种苦难:整风反右、大跃进、大饥荒、文化大革命、还有八九年那场“风波”……,近年又大量看到工厂倒闭、工人下岗、贪官横行、城管施暴、两极分化、矿难频仍……

所以,不要怕世道不公,不必怨人生不平。世道不公和人生不平也可养“浩然之气“,也可提高教学的境界,提高作品的品位。


四. “养气”还需要多方面修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德气”


孟子回答公孙丑“何谓浩然之气”时解释,“气”是同“义”与“道”相配合着的,是“集义所生者”(正义的日积月累所产生的)。可见在他心里,“气”是正义,是道德、修养、品格、节操等的集合。读万卷书得的来的知识,学养,也需要在“道与义”的统帅之下才能化为“气”。清代教育家张履祥说过:“学者第一要看德器,德器深厚,所成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20] 这里的“德器”与“德气”,小异而大同。


在这方面陆游也有相似见解:“才得之天,而气者我之所自养。有才矣,气不足以御之,淫于富贵,移于贫贱,得不偿失,荣不盖愧,诗由此出,而欲追古人之逸驾,讵可得哉?”(《方德亨诗集序》)他提出的以“气”御“才”的主张是很有见地的。我理解,陆游所说的“气”即是“德气”。而且“德气”必须是“才”与“德”结合才能成为“气”,无“德”之人也必无“气”可言。例如秦桧以状元之身,不可谓读书不多,而且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可惜不忠不义,丧道败德,他的学识和书法,只能用来写作《求和书》这样的卖国文章,他的“才”,只能创造“莫须有”这样的残害忠良的词汇与文字。还有胡兰成那样的汉奸文人,一等才情,三流品德,只能写《战难,和亦不易》那样的卖国社论。他们都是无“气”御“才”,而“得不偿失,荣不盖愧”的典型。

当然我们强调“德气”也不能忽视“才气”。宋代文艺理论家吕南公说:“盖才卑则气弱,气弱则辞蹇。[21]所以“养气”也必须有“才气”方面的修养。而“才气”,不仅指的是知识、学养、才干之类,根据陆游“才得之天”的说法推测,还指智慧和先天素质。


“养气”是一个大题目,可说的话甚多,以上笔者所谈必是挂一漏万,但却是发自肺腑的体会和认识。




(四)



“养气”,还要防止“丧气”。教师有几种情况最会“丧气”:

一是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威权面前低下本应高贵的头颅,屈下本应挺直的膝盖,甚至阿附权力,进行政治说教甚至政治欺骗。
二是借工作之便捞钱,或捞取某种不当利益。
三是眼睛只盯着分数,搞应试教育。

四是搞“纯语文”、“纯文学”,或只在语言文字上用功夫。请大家注意一个现象:无论哲学家、文学家,还是科学家、艺术家,凡大师级人物,都会有一个共性:他们除了关心自己从事的学术或艺术之外,总是还关心国家命运、关心百姓疾苦,积极参加正义事业,比如反封建、反极权、反腐败、反战争、反迫害,维护自由、维护民主、维护人权……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鲁迅、胡适、蔡元培……莫不如此。宋濂《林伯恭诗集序》:“世之学诗者众矣,不知气充言雄之旨,往往局于虫鱼草木之微,求工于一联只字间,真若苍蝇之声,出于蚯蚓之啸而已!”


[①]
韩愈《答李翊书》。


[②]
王十朋《蔡端明文集序》。


[③]
陆游《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


[④]《名家谈语文学习》34页《读书的回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⑤]《彦周诗话》是宋代一部重要的诗话,作者许顗,字彦周。

[⑥]
《孟子•公孙丑上》。


[⑦]
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 第254页。


[⑧]
语出《典论•论文》。


[⑨]
苏轼《李太白碑阴记》。


[⑩]
王十朋这几句均见《蔡端明文集序》。


[11]
《内蒙古师大学报》1995.04,转引自中国文学网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19138


[12]
化用张孝纯先生诗《读宋玉柱<怀念>,诗以答之》“卅载蹉跎徒愧怍,不成一事鬓如丝”句。


[13]
语出《和董传留别》。


[14]《咏雄鸡》诗为:此乌禽中英,不为呖呖鸣。一鸣惊众梦,震落满天星。

[15]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16]
倪瓒《题郑所南兰》: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17]
毛奇龄《赠柳生》:流落人间柳敬亭,消除豪气鬓星星。江南多少前朝事,说与人间不忍听。


[18]
黄宗羲《柳敬亭传》。


[19]
郑燮《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小幅、并白丁墨兰共一卷》: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
张履祥《备忘二》。


[21]
吕南公《与王梦锡书》
楼主总结得好!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