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99%的人不了解的真实中国历史

               

                                                                                                                                                                                                                                                                                                                        1、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 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 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评价:原来唐朝这么差。
2、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大概是秦始皇在阿房宫那边的工作太忙,把这事给忘了吧。

3、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 个皇帝。

评价: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 ;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

评价:原来我们以前学到的历史都是骗人的。

PS: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蛮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蛮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 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 公斤。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人类在退化? (身体方面)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 ),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 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 ;新中国在21 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 (《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评价:原来历史并不总是进步的。

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 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 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 万吨。

评价:原来宋朝并不跟我们想象的那样差。

8、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 )才停止。(《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看来我们真的误会宋朝了。

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评价:看来宋朝时期的中国人还是挺理性的。

10、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评价:但最后跟定都没啥区别了。

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评价:其实,人类就是这样的自私。

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 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 万元人民币)

评价:貌似现在只有欧美发达国家才这样。

13、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 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

评价:宋代中国人的创造力真不是盖的。

14、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 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 ,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

评价:只能说那时的中国更像中国。

15、在1233 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 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 (《宋史》《元史》等)

评价:这让我想起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 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 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数学九章》等)

评价:原来我们祖先什么都有,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 世纪的征战C.P屠杀了2 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 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 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评价:原来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成吉思汗,那些崇拜它的人赶快醒醒吧!

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 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 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 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 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领土] (《明实录》等)

评价:幸亏朝鲜、越南都脱离中国独立了,要不然我们今天得跟棒子一个德行。

19、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 吨。

评价:排水量都接近航母标准了,比较KB。

20、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评价:确实是皇帝中的异类。

21、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 )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评价:其实,理论都是马后炮。

22、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 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

评价:所谓“明亡于万历”,原来如此。

23、自1572 年“隆庆开关”到1644 年明朝灭亡,这70 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 涌入中国,共计约3.53 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 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评价:资本主义萌芽?这简直是一只脚迈入资本主义了。

24、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夺的白银几乎都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流入了中国。

评价:敢情是中国间接掠夺了美洲人民。

25、中国在明朝中后期曾经研究过坦克。 (《武备志》等)

评价:这个比较雷。

26、1644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驻守北京的20 万明军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亡于李自成。

评价:人到底还是没法胜天的。

27、被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一共被朝鲜使用了265 年。 (《朝鲜李朝实录》等)

评价:那时候棒子还是挺重义气的。我也终于明白,进化论并不适用于棒子。

28、清朝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 部, 79070 卷,禁毁6766 部,93556 卷。

评价:真不知道这是修书还是毁书。

29、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 票的优势。

评价:历史根本就是“上帝在投色子”,所谓历史大势基本纯属胡扯。

30、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 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评价:这么多年都干什么了?不过,这也只能问清朝皇帝了。

31、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评价:这冤大头,自作自受。活该!

3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 万对阵2 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 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 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评价:嗯,这个……

补充1、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评价:其实,金庸小说的历史背景基本都是反的。当时萧峰阻止辽军南下,其实是救了他们。

补充2、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心史》等)

评价:进化论同样不适用于鬼子。

补充3、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朝到1900年代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朝。

评价:当我们的“专家”在不遗余力地为“康乾盛世”大唱赞歌的时候,是否想到了有一个朝代正在默默地受着后人们无端的非议,而这个人民生活水平十几倍于“康乾盛世”的朝代却正在人们尽情挥洒的刀笔之下“积贫积弱”着呢。

不少人怀疑中国史料的真实性。确实,很多史料都有不少错误,但如果通过对几种史料的对比分析,很多错误都是可以被纠正的。如果只看《明史》《清史稿》,得出的结论自然是明朝有如人间地狱,清朝跟天堂似的;如果只看《元史》,南宋简直弱得没边了。
                                                                                                                                                                                                                                                                               
                                                                                                                                               
                                                                                                                       
                               
这个网络里转来转去的有年头了,恰恰是这个帖子本身当不得真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木匠师傅来掰谎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古代史有点不清楚 问题不很大
只是现代史 党史有很多颠倒是非的东西
确实需要有识之士拨乱反正
以免贻误子子孙孙
鉴于所转之帖是个多年前的烂贴,请版主删除,以免闹笑话。
没有删除的必要的嘛,虽然题目很标题,但是当作历史的“科普贴”读读也无妨。
今天,我就是高瑜
‘国家、祖国”与政党的概念有必要厘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中国共产党所创建不错,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它充其量也只能占据一个朝代的地位。因之,中共党史只能是其一党之史,代表不了国家史,更代表不了任何阶段的中国史。 4# 燕尾服
大约全都不得当真。

比如,棉花最早大约是元代开始进入中原的,在明初得到比较广泛种植。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南宋时节有棉花种植,或者,至少是商业化的种植。所以,南宋所织的“布”,是麻布或丝绸,并非棉布。麻和丝都是长纤维,纺织的工艺和设备不同于棉布。在那个时代,技术难度高的是羊毛,那是欧洲的东西。

再比如,说郑和的船如何如何。迄今没有证据证明那个时代中国能造有龙骨的尖底船,迄今所有结构设计的计算能证明木制平底船可以造到如此巨大的海船。

又比如,唐代的外敌是西域民族,那里是游牧的马上民族或者由游牧而开始定居的民族,依旧善于骑战;宋代则不同,辽金都是渔猎民族而演化出来的,虽然骑马作战,但远不及唐代胡人。

还有,日本是什么时候才开始统一的?唐宋时节,那个时代倭国只是指其最开化的“国”。与今天所言的日本绝然不同。

南宋,是中国历史中铸钱最恶的时代,到中后期时,民间已经拒绝“官钱”。支撑南宋民间经济发展的是海外贸易进入的白银。而从事海上贸易的并非是汉人,而是阿拉伯人。包括造船术,都是阿拉伯人带来的。

没有阿拉伯数字表达的算法,怎么能有啥子“求根公式”呢?最多不过是“语式”吧。

古代冶金术与工业革命时期的冶金术是不同的,用产量描述差异根本不能说明问题。即使在宋元时期,日本制刀的技术,其实也就是冶金术,就已经超过大陆中原。戚继光的威武,很大程度上是成建制地装备了日本刀。直到清末开始装备洋枪的时候,满清也没学会日本的制刀的技术。而那个时代,日本已经折服西式冶炼法了。
    19、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 吨。

    评价:排水量都接近航母标准了,比较KB。
老程 发表于 2012-2-11 22:14
**

    老程啊,找不到这样的航母啊,轻航母也要几万吨的,侬说滴是航公吧?
**

    老程啊,找不到这样的航母啊,轻航母也要几万吨的,侬说滴是航公吧?
ys1937 发表于 2012-2-13 06:55
二次大战时的护航航母,一万吨左右,也有7、8000吨的商船改装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24、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夺的白银几乎都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流入了中国。

评价:敢情是中国间接掠夺了美洲人民。

**

    懂了,如果强盗抢了银行,再用枪来的钱到你那儿喝了杯茶,那你就是“间接”的也抢了银行了。
    那如果抢银行不能马上破案的话,“间接”的同案犯就要数为胜数了。
    ——请木匠再评点
二次大战时的护航航母,一万吨左右,也有7、8000吨的商船改装的
老木匠 发表于 2012-2-13 15:16
**

    谢木匠指正。

    不过还是有点疑问:
    据:http://baike.baidu.com/view/13752.htm
    “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航空母舰,是1918年5月完工,同年9月正式编入英国皇家海军的“百眼巨人”号。该舰排水量为14459吨,可载机20架。”
    “大型航母(排水量6万吨及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万吨)和小型航母(排水量3万吨以下)。”
    开个玩笑,土坦克如果也算坦克,那这坦克岂不是要降价了?
    因此,愚意木匠师傅说的那些7、8000吨改装的应该也算“航公”吧?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12-2-15 20:02 编辑

于先生要这么较真,还是质疑一下原帖里有关郑和大船比较好。比如具有7000吨排水量大船用木头建造,强度上是否有可能

至于有关航空母舰的事情,你觉得百度一下就可以来封航公,木匠也没有意见,只是百度得彻底一点就行http://baike.baidu.com/view/1074493.htm#2
http://baike.baidu.com/view/523043.htm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于先生要这么较真,还是质疑一下原帖里有关郑和大船比较好。比如具有7000吨排水量大船用木头建造,强度上是否有可能

至于有关航空母舰的事情,你觉得百度一下就可以来封航公,木匠也没有意见
老木匠 发表于 2012-2-15 19:57
**

    抱歉,开玩笑滴。
**

    抱歉,开玩笑滴。
ys1937 发表于 2012-2-15 20:00
哈哈,抱歉的不用

主要是这个主贴真没有什么好较真的——基本是一堆胡扯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ys1937 于 2012-2-15 20:11 编辑

**

    网上查到,明永乐年间,整个中国只有6600万人,那小小的越南全国加起来恐怕也没有700万人。
    不过,也不好驳主帖的这句话,因为已经说了是吹的了。
15# 老木匠
这是有针对性的胡扯,它针对的对象应该中国历史课本的读者,比较下来,此扯还是好过彼扯,也即“科普式”的扯,再加个胡字。
今天,我就是高瑜
17# 自觉的梦游人

过去日本人编过一套“教科书不提的日本史”,很有意思,是有依据的

这个贴太随意了,用胡扯去拨正胡扯,就只剩下“扯蛋”啦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