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

自2004年以来,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逐渐演变为普遍的招工难和涨薪潮,大幅度提高了制造业的成本,引起了人们对中国能否保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担忧。既然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迄今为止中国制造业获得的巨大全球份额,靠的就是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而且事实也的确如此,那么,随着普通劳动者工资的持续提高,因而不断削弱这一要素成本优势,许多制造业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终将丧失,产业向外转移似乎是必然的。
  本文并不简单地赞成这种观点。因为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不直接在于工资水平,而在于单位劳动力成本,后者由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或人力资本存量共同决定。虽然工资水平提高无疑会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成本,但是,劳动者素质仍然可以发挥某种抵消作用。即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既可以在较低工资和较低人力资本的组合上形成,也可以在较高工资和较高人力资本的组合上形成。特别是从长期来看,回答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的问题,不在于做出某些简单的判断,而需要分析究竟什么因素决定着制造业的长期竞争力。本文分析表明,创造人力资本条件是保持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拟采用一种反向思维的方式,从考察潜在的制造业转移目的地入手,看制造业有无可能,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会流出中国。
  价值链位置才是制造业竞争力
  许多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曾经占有巨大的制造业份额,后来相继被中国沿海地区所超越。在遭遇了金融危机并且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压力下,这些国家当然希望能够把制造业转移回国内。例如,美国明确提出了“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等政策目标,并且成为了奥巴马总统的竞选口号和竞选举措。经济学家也为此制造了充分的理论基础、经验证据和舆论材料。
  例如,保罗·萨缪尔森从理论上推导出美国“无就业复苏”的受害者或者“占领华尔街”的急先锋们,实际上是国际分工的直接受害者。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热衷地推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称其是社会科学中首屈一指既正确且重要的理论,但几年前又与时俱进地证明了,全球化并不必然使加深贸易的各国均等地获益,而在受损的或获益较少的国家内,由于劳动力不是同质的,那些低技能群体则因全球化而成为受损者。
  还有的经济学家发现,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两极化倾向,即高低两端岗位增长较快,而需要一定技能的中间层次就业岗位减少,降低了低收入家庭受教育激励,进而低端劳动者的教育水平不适应产业结构变化。随着全球化深入,可贸易部门的岗位大量外流,使得这个群体被新的国际分工排斥在外,最终表现为美国社会产生大量的穷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彭斯也发现,过去20年里美国的可贸易部门没有创造任何新增岗位,并断言产业外迁摧垮了美国经济。
  可见,无论是就事论事还是为了选战的需要,奥巴马总统把迁出去的岗位拉回美国的意图是真诚的,也算是合乎逻辑。问题在于是否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乔布斯逝世前曾经促成了一次硅谷企业家与奥巴马的会面,其间奥巴马问乔布斯能否把苹果在中国的工作机会带回美国,乔布斯直言不讳地回答:那些岗位回不来了,除非你能够培养出3万名合格的工程师。乔布斯的话没有说完,其实他还应该补充:“除非你能够找到性价比堪与中国相媲美的一线工人”。那么,美国的教育和培训能够提供出这些工程师和工人吗?
  虽然美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在科技创新领域继续占有领先地位,但是,前述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化,即对人力资本要求高的产业和对人力资本要求低的产业扩张快,而处在中间的产业处于萎缩状态,一度形成所谓“从中学直接进入中产阶级”模式。许多青少年不读大学,甚至高中入学率也大大降低,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下降。例如,美国2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13.22年降低到2010年的12.45年,其与世界173个国家同一指标的中位数的比率也相应降低。至今,在美国已经找不到既接受一线岗位报酬,又胜任普通熟练程度技能的工人,遑论制造业回流。
  其实,美国也好、日本也好、德国也好,都仍然堪称制造业大国,其制造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远远高于中国。政治家有所不知或者故意不讲的是,利用保护主义的手段抑制或伤害中国制造业,并不能把相同的岗位回流到这些国家。因此,结论是中国制造业不会转移回到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不过,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也说明,值得探讨的问题越来越在于,中国制造业在攀升价值链的过程中,将越来越遭遇与这些国家的直接竞争。因此,所谓保持制造业竞争力的命题,实际上等同于能否在更高的价值链上获得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劳动力数量或工资成本,更取决于劳动力质量或人力资本。
  中国人口红利的深化:“数量型”变为“质量型”
  中国制造业固然不会流回到具有刚性的高工资和高福利发达国家,那么会不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被认为具有潜在人口机会窗口的国家呢?中国于2004年到达以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为标志的刘易斯转折点之后,预计在2013年到达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人口抚养比停止下降的人口红利转折点,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趋于消失。与此同时,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落后于中国,还可以预期要经历劳动年龄人口继续增长的一段时间。如果这些国家潜在的人口红利可以转化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按照著名的雁阵模型,就具备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条件。
  创造过“金砖四国”概念的高盛集团,后来又制造了一个具有经济增长潜力并且与人口红利相关的“新钻11国”的概念。这些国家分别是韩国、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伊朗、越南、土耳其、埃及。由于其中韩国是一个高收入国家,并且其人口转变进程与中国相仿,实际上不应该在这个分类之中。而没有包括在“新钻11国”中的印度,反而更符合在劳动力供给潜力和工资水平与中国构成竞争的标准,所以,我们将印度替代韩国纳入与中国的比较之中。潜在的制造业承接国家无疑远远超出这个范围,这里仅仅是以这些国家为例,想要说明的道理将会具有一般性。
  在上述国家中,有的无疑在劳动力成本上面比中国有优势,如在印度、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家,人均GDP和工资水平显著低于中国。但是,土耳其和墨西哥的人均GDP大大高于中国,工资也比中国高出很多,因此从劳动力成本角度尚不构成很大的竞争力。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事实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劳动力大国,上述国家加总起来也无法代替中国的地位。例如,2010年在全部进行比较的12个国家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中,中国占到了38%的绝对多数比重。如果不包含印度这个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话,中国在全部劳动年龄人口中的比重更高达55%。即使到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仍然保持很高,高于许多其他国家。
  中国劳动力的庞大规模和占绝对优势的比重,决定了这些国家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可能性,至少从目前来看还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说,即使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个较小比例转移到某个或某些国家,都会引起相关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强劲提高,以致劳动力供给不足,进而因工资上涨而降低其竞争力。近年来人们已经发现,在一些尝试承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的趋势十分明显。以印度为例。虽然该国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都十分庞大,但是,由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2010年2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4.4年,很多人并不能胜任岗位的要求,因此,实际上印度的有效劳动力供给并不充足。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按照某种标准,印度工资上涨幅度连续10年居于亚洲各国之首。
  可见,观察劳动力供给不仅要看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还要看劳动者的技能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换句话说,劳动力数量与人力资本共同决定着制造业的归宿。我们来看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情况。在11个与中国进行比较的国家中,只有墨西哥和菲律宾的受教育年限高于中国,大约高13-14个月。而更多的国家在人均受教育年限上大大低于中国,如孟加拉国比中国低33个月。如果我们计算2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和人均受教育年限的乘积,作为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总量的话,则2010年中国在这12个国家中所占比重超过50%。
  根据2000-2010年期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增长速度预测,2020年中国2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63年,届时中国人力资本总量仍将占全部12个国家总量的45%。这个预测有两个含义。其一,今后10年中国人力资本总量仍然将保持巨大的优势。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一定份额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作为这类产品制造者的地位不可能完全被替代,甚至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替代。其二,中国保持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关键,是人力资本积累或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人口转变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第一次人口红利终究要消失,但是劳动力素质可以加快提高,第二次人口红利可以是无限量的。
  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力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的最重要特征,是地区之间在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上的巨大差异。换句话说,中西部地区可以具备所有雁阵模型要求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撇开中国地区之间巨大的发展差异不说,仅人口转变上的差异就可以为上述论断提供有力论据。由于生育率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中国地区之间在发展阶段上的差异,也导致中西部地区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例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死亡率)为5.05‰,东部地区平均为4.68‰,中部地区平均为4.73‰,西部地区为6.78‰。相应地,剔除人口流动的因素之后,即主要按照户籍人口进行比较的话,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抚养比也仍然低于东部地区。可见,在人口红利总体而言即将消失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尚有潜力可以挖掘。
  首先,劳动力供给潜力在中西部地区。目前沿海地区的农民工很大部分来自于中西部地区。例如,2010年全部1.53亿离开本乡镇6个月及以上的农民工中,中西部地区占68.2%,农民工中跨省流动的比例,中部地区为69.1%,西部地区为56.9%,其中大量的是流向东部地区。更广义地说,东部地区内部的劳动力流动,也表现为从不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模式。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农民工在年龄偏大以后通常退出跨地区打工的行列,很大一部分返回家乡务农,使得农业劳动力绝大多数在40岁以上。因此,挖掘劳动力供给潜力,主要是进一步推动中西部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
  其次,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将保持相对低于东部地区。可以想象到,那些年龄偏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一旦在家乡就可以找到非农就业机会,一定会乐于接受大大低于东部地区的工资水平。这是因为中西部地区较低的生活费用,以及劳动者无需克服跨地区流动的物质费用和心理成本,都等同于提高了实际工资率。近年来虽然出现了农民工工资在地区间的趋同现象,但是从趋势上看,未来沿海地区的工资上涨速度将快于中西部地区。例如,以工资争议为主要内容的劳动争议案件,70%以上都发生在沿海地区,超过这类地区就业的比重,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劳动者对工资的满意程度,是大大高于东部地区的。
  第三,中西部地区已经具备发展制造业的条件。除去劳动力在数量、技能和成本上的优势之外,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显著改善了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得以消除。而且,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拉动作用的增大,未来的制造业越来越具有内需的性质,长距离运输的必要性和成本也会降低。这些都创造了这些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物质条件。
  根据经济理论,产业在这个地区而不是另一个地区的分布,既取决于生产要素成本的相对低廉性,也取决于产业集中所形成的集聚效应。以往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沿海地区的高度集中,既是由于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这里的源源不断流动,提供了丰富而成本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也是由于这里良好的产业配套能力。但是,随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大幅度提高,近年来影响中国制造业区域布局的要素成本效应已经超过了集聚效应。相应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已经开始了地区转移进程,2003年以后中西部地区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提高。
  政策应对
  人口红利的内涵是人力资本,因此,与人口红利而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数量的无限供给,更在于劳动者承载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的持续改善。由这两个标准进行判断,目前集中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不会回流到发达国家,也不会大规模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而主要将逐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据此,未来中国仍有条件保持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作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国。然而,正如人口红利的利用需要相应的制度条件一样,保持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需要创造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制度条件。下面我们摘要提出两个紧迫的政策需求。
  首先,创造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环境。归根结底,中国已经接近于人口红利消失的转折点,劳动力数量不再具有绝对的优势,保持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关键则在于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技能的不断提升。在劳动力短缺的条件下,非熟练劳动者就业机会增加了,工资水平也上涨了,都会产生不利于继续在学和升学的导向。这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力市场失灵表现,要求政府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教育和培训的供给方面,政府应该增加公共投入,降低家庭和个人的教育(培训)支出比重。同时,通过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政府可以矫正失灵的市场信号,提高人力资本回报率,引导家庭和个人对人力资本投资。
  其次,创造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环境。正如单位劳动力成本的计算方式(即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所显示的那样,在由工资表示的劳动力成本不可避免提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越快,单位劳动力成本提高越慢,劳动力优势得以保持。然而,提高劳动力生产率不能仅仅依靠提高资本劳动比,即用资本替代劳动,而更根本的办法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西部地区将会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不应该重复沿海地区早期工业化的模式,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关键。对政府来说,创造一个允许企业进入和退出,并藉此机制扩大有效率企业的规模,提高其比重,淘汰无效率企业,比直接代替企业进行产业或技术选择,要有效得多。
中国受威胁最大的是加工业,越南和东南亚国家的劳动成本低。外单转到这些地区不少,中国人也在那建厂。
制造业竞争相对好一些。尽管劳动成本在逐年提高,这个因素不见得是坏事,反而迫使加工业提高效率增加科技含量。传统制造业大国的用工成本比中国高的不是一倍两倍,而是近十倍,恢复制造业谈何容易。
再说印度和巴西,印度的工程师以软件闻名,制造业技术水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水平上都不如中国,技术工人亦如此。巴西人比印度好不了多少。近10年内,这两个国家在制造业领域内不足以威胁中国。
中国需要做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效率。现在一些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中小型民营制造企业日子不是难过了,是好过了。
中国需要做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效率。现在一些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中小型民营制造企业日子不是难过了,是好过了。 ...
老程 发表于 2012-4-14 20:26
有多少中小型民营制造企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占比多少?
有多少中小型民营制造企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占比多少?
douniwan 发表于 2012-12-31 08:49
我知道douniwan是谁了,不揭。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我知道douniwan是谁了,不揭。
psyzjs 发表于 2012-12-31 09:27
大树小子,你知道啥呢?
有多少中小型民营制造企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占比多少?
douniwan 发表于 2012-12-31 08:49
整体比例我不清楚,我接触的多数如此,随着血汗工厂倒闭,剩下来必然是这样的。
整体比例我不清楚,我接触的多数如此,随着血汗工厂倒闭,剩下来必然是这样的。
老程 发表于 2012-12-31 12:48
试举一例,如何?的确是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有“自主研发产品”的。
我知道douniwan是谁了,不揭。
psyzjs 发表于 2012-12-31 09:27
douniwan就是逗你玩,有啥好揭的。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2-31 20:19 编辑
试举一例,如何?的确是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有“自主研发产品”的。
douniwan 发表于 2012-12-31 13:43
没想到你会对此事感兴趣,那我就拿我的一个供应商举例吧。
该公司规模是典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接近百名,年产值接近一个亿,公司产品是各类永磁电机,地点在杭州某工业园区。
他们从开始仿造西门子同步电机起家,自己没有设计开发能力,因产品质量问题濒临倒闭。老板是个浙大毕业生,他痛定思痛自己边干边学,一两年下来自己熟悉了电机设计和制造,现在已经是中国永磁电机业内的专家。
我们公司的机械设备在不断改进,要用新型电机,我们无需向他们提供样品,只是把要求的技术参数告诉他们就行。他们拿出的产品除价格优势外,在效率、公率因数、温升、过载能力等诸多重要指标全面超过我们在德国和意大利采购的永磁电机,而且体积还要小些。
今年除正常生产外,该公司应多家外国公司要求研发了从7.5--280kw的高效节能电机系列,他们先于日本同行达到对方要求,这将是他们今后增量的保证。
他们研发的30kw以下的几款伺服电机,因在同样额定功率的条件下,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已被航天部门接受,并认证为指定供应商。
今年上半年磁钢价格翻了三倍,他们采用新设计在保证电机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减少磁钢用量,从而保证了相应的利润。
恕我不能多讲具体措施,只能说到此。
没想到你会对此事感兴趣,那我就拿我的一个供应商举例吧。
...
老程 发表于 2012-12-31 15:52
老程也有供应商?供应啥捏?

douniwan就是逗你玩,有啥好揭的。
douniwan 发表于 2012-12-31 13:44
你若想自曝,我也没意见。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老程也有供应商?供应啥捏?


法国梧桐 发表于 2013-1-1 13:23
我的供应商是淘宝,帖子里写的是我们公司的供应商,给我们提供各种永磁同步电机。
没想到你会对此事感兴趣,那我就拿我的一个供应商举例吧。
该公司规模是典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接近百名,年产值接近一个亿,公司产品是各类永磁电机,地点在杭州某工业园区。
他们从开始仿造西门子同步电机 ...
老程 发表于 2012-12-31 15:52
老程好歹也是工程师出身,这样的例子纯粹是忽悠,不应该呀。

你说电机技术有什么先进专利的,这个老板能自己拥有多少?如果涉及到磁钢之类的材料,又能掌握什么专利呢?所谓的自主研发本事,不是一种自学成才的途径可以获取的,前提是你要和世界接轨,和先进者站到一个技术台阶上。想想吧,中国会有多少中小型民营企业具备这样的台阶?大企业的解决之道,就是砸银子买专利或股份罢了。
老程好歹也是工程师出身,这样的例子纯粹是忽悠,不应该呀。

你说电机技术有什么先进专利的,这个老板能自己拥有多少?如果涉及到磁钢之类的材料,又能掌握什么专利呢?所谓的自主研发本事,不是一种自学成才 ...
test 发表于 2013-1-2 20:13
的确颇有“忽悠”的味道。所谓“自主研发”,强调的是“原创性”,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的确颇有“忽悠”的味道。所谓“自主研发”,强调的是“原创性”,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douniwan 发表于 2013-1-2 21:09
也不能全怪老程糊涂,毕竟,能坐在技术专利谈判桌边的,工程师不是大角色,投资人和市场分析砖家才是狠角色。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3-1-3 00:10 编辑
老程好歹也是工程师出身,这样的例子纯粹是忽悠,不应该呀。

你说电机技术有什么先进专利的,这个老板能自己拥有多少?如果涉及到磁钢之类的材料,又能掌握什么专利呢?所谓的自主研发本事,不是一种自学成才 ...
test 发表于 2013-1-2 20:13
你把这个事情看得太复杂了。作为一个企业,有自己的设计和研发能力,设计上有自己独特之处,其产品拥有相对竞争的技术领先程度。能生产出同业企业暂时还达不到的水准,这应该算是具有自己自主研发能力了。有个别发明专利(获批)和一些实用新型专利,也该算是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了。
我举例所提的航天业用伺服电机,同功率的该公司在众多供应商能做到体积最小,效率最高,目前还没竞争对手,每年有批量订货,白花花的银子赚着,这可不是忽悠出来的。
谁说自学不能成为专家?电机学不复杂,把书读透了再加大量实践验证,参照他人建立了自己设计用数学模型,对于新产品研制先从理论着手,理论先行,实验修正,能做到这样在哪个行业也都是专家了。

原创一种理论不容易,原创一件产品不复杂。就说高效节能电机,用户预先给出,效率、功率因数(高于目前国际节能一级标准)和温升和外形尺寸的限度,让我说的这家公司和日本一家有名的电机制造公司提供样品。我说的这家公司率先拿出系列样品,前三项指标全都优于对手。世界上第一个做出能满足新指标节能电机应该算是首创或原创了吧?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3-1-3 08:30 编辑
投资人和市场分析砖家才是狠角色。
test 发表于 2013-1-2 21:59
对于一个自有资金充足,定位明确市场明朗而且不想上市的企业,投资人和市场分析专家再狠也用不上啊。
由此想到上市与中国制造业的关联。中国各行各业都想上市,制造业也是如此。也许制造业的经者们先不要去梦想上市,把精力用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即使没有真正的自主知识产权,前途也未见得不光明。
16# 老程

老程还在自说自话吗?给你打个比方,假若市场是透明的,公开的,朗朗有本事,自然会吸引制作人为他举办演唱会。同理,这个企业真像你说的那么有实力,自然也会吸引投资人关注,会有大量的银子砸下去,帮助这家企业进行规模扩充,成为市场竞争的王者。所以,老程不从这个具体现象来解释,是难以服人的。
你把这个事情看得太复杂了。作为一个企业,有自己的设计和研发能力,设计上有自己独特之处,其产品拥有相对竞争的技术领先程度。能生产出同业企业暂时还达不到的水准,这应该算是具有自己自主研发能力了。有个别发 ...
老程 发表于 2013-1-2 23:56
同意老程说的。我觉得,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是分层的,有同一也有差异,不必拘于概念。你无我有,你有我独,你独我新,这也算是创新和研发能力了。轴心时代只有一个,原创思想只有一个,后来的小修小补,也不失为创新;能够在原创上开发,也不失为研发能力。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3-1-3 19:51 编辑

1/真正依靠市场的制造业的利润,通常都无法满足投资者对收益的追求,也没有什么题材可炒作,很难玩击鼓传花游戏。

2/一家资金充裕,利润稳定的独立企业,不需要投资人。科氏、安永、宜家、玛氏糖果都是私人企业。拿了投资者的钱,反而会急功近利,短视,贪婪……可让原本顺利的企业陷入困境,或是原企业主被踢出局。
我知道什么?
说起德国的制造业,人们往往想起西门子、奔驰、宝马,可真正德国的精华却是那些个中小型企业。他们之所以能过生存,是因为他们拥有独门绝技。比如说仪器、刀具、量具等小的十几个,大一点的百十人,市场不大销售额稳定,别人竞争很难达到他们的水平,有限的市场对有实力参与竞争的公司没有吸引力。
在回到中国民营企业,有自主创新比较难,但把产品做精也是生存之道。元旦前网购了一个跑步机,2988元。看上去用了下感觉质量不错,每个部件做的都很细致,和进口同类型比价格优势很大。这东西没技术含量,做出来容易,做的精要费功夫,需要一套精细的磨具。这些东西中国有优势,一时半会儿印度、东南亚还到不了中国的水平。就目前这价格,欧美谁做谁赔。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3-1-3 21:59 编辑
16# 老程  

老程还在自说自话吗?给你打个比方,假若市场是透明的,公开的,朗朗有本事,自然会吸引制作人为他举办演唱会。同理,这个企业真像你说的那么有实力,自然也会吸引投资人关注,会有大量的银子砸下去, ...
test 发表于 2013-1-3 19:20
有些企业的产品是针对某几个特定行业的,每年的需求就那么些,比如说航天,一年射几次火箭啊?砸钱往往适得其反,尤其是对中小企业。
聪明的企业家会量力而行,前年通用找过这家企业,听上去订货量可观,样机也完全符合要求,谈到批量供货的价格,有钱赚但利很薄,老板考虑到原材料和用工正本这两年会上升,最终放弃。去年人工工资上浮了近两成,永磁材料一度从不到四百元涨到接近两千元一公斤,真接了那个大单子老板哭都没泪。
还有一些领域比如铁路,最早动车上的电机就是这个公司应株洲机车厂开发的,开发时客户说明,你开发出来后我们就仿造,否则我们在铁道部那儿没面子,用户出手大方一台十万成本的电机给了五十万。老板用客户的钱开做实验,积累了技术储备,铁路上用不上,今后也许其它行业有用。
制造业本身处在技术快速演进中,人力因素所占权重日益缩小。

制造业的活力无非来自私有制的利益驱动,市场竞争的压力驱动,这两点中国都乏善可陈,重要领域都被所谓国企垄断,只剩一些出口类的尚存一些进步意愿,总体来说没有大环境还是死路一条。

再开放的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创新,知识产权等等都不是决定性因素,资源整合能力才是最终的竞争力,比如波音787三十多个国家参与制造,最好的发动机,最好的飞控,最好的机身材料,最好的加工工艺这成就了最好的飞机。空客就不行,比起波音他只能使用欧洲资源而无法进行全球配置。

在全球化的今天,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才是最大的制造业,没有体制优势,创新整合都无从说起。


制造业本身处在技术快速演进中,人力因素所占权重日益缩小。

制造业的活力无非来自私有制的利益驱动,市场竞争的压力驱动,这两点中国都乏善可陈,重要领域都被所谓国企垄断,只剩一些出口类的尚存一些进步意愿, ...
歪弟 发表于 2013-1-3 23:05
人力因素在缩小,人的因素在扩大。

歪弟同学您也不想想,造机器的机器是谁设计并制造的?工艺流程与工业系统的管控控制在谁手里?市场主导权和品牌又在谁手里?

中国岂止是如您所言的那两点乏善可陈?简直是完败。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3-1-4 13:40 编辑

制造业,永远脱离不了制造,产品的制造过程是无法虚拟的,从设计到最终产品,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体制也好,模式也罢,这些都制造业的客观环境,任何环境制造业也离不开人。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是这个经济体的支柱,made in China 也从一个曾经带有讽刺意味的标识而逐步被世界接受。
中国的制造业能在世界经济体中分得一块蛋糕,其关键还是在人。中国人创新性不强,但学习能力强,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不出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却也造就了大批水平不错的设计师、工程师。中国农民工经过培训也能成为不错的技术工人。这是中国制造业的本钱,不如欧美但比其它国家高出一大截。
中国再过30年都无法出现波音空客这样的企业,但制造业内也有欧美过去能做而现在却做不下去的领域,最典型的就是造船。 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干自己能干又能干好的,一直是中国制造业的根本。忽视了这个根本的改变,无异于自杀。
人力因素在缩小,人的因素在扩大。

歪弟同学您也不想想,造机器的机器是谁设计并制造的?工艺流程与工业系统的管控控制在谁手里?市场主导权和品牌又在谁手里?

中国岂止是如您所言的那两点乏善可陈?简直 ...
psyzjs 发表于 2013-1-4 08:36
你也挺能扯的嘛,还扯的风生水起~~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主要是政策制造的成本洼地,一个是所谓低人权优势,包括工资福利和保障。一个是外汇优先政策,所有外资出口创汇企业均能得到优惠税率形成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这两点都无法持续。前者人口红利很快就要结束,后者正受到国际贸易法则越来越多的制裁。以深圳比较有代表性的华为和比亚迪来说,这样的私营企业除了得到政府的信贷支持外在国内还能享受到市场保护在国外还能得到政府帖税优惠,这样的呵护有全球几个企业能享受到,有几个企业能跟他们竞争?但即便如此,他们的创新能力任然极为低下,那些国营垄断的所谓共和国的长子孙子们就可想而知。

中国30年内不可能有波音,这点人所共知,但韩国就可以有,大于现代三星这样的企业也就是这么多年吧,未来印度也可能有,越南也可能有,台湾也可能有,中国就是不可能,联想老板一席话足够说明这点,看最近三一重工风波更说明一时一地的政策有太大的不决定性,体制是最重要的竞争力。题外话,最近习力强力推进什么城镇化,政府主导一切的积习难改,最终就会积重难返,


你也挺能扯的嘛,还扯的风生水起~~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主要是政策制造的成本洼地,一个是所谓低人权优势,包括工资福利和保障。一个是外汇优先政策,所有外资出口创汇企业均能得到优惠税率形成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这 ...
歪弟 发表于 2013-1-4 11:20
歪弟没有认真读主贴嘛,虽然你说的不无道理,但政治经济学成分过多~
歪弟没有认真读主贴嘛,虽然你说的不无道理,但政治经济学成分过多~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3-1-4 12:51
经济发展已经到这个瓶颈了,吹笛前辈还在说风凉话。可见您的分析力有问题,甚至我怀疑您在拒绝常识。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22# 老程

老程这样的说法,我并不否认。但题目跑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是指市场是竞争的,也是开放的。另一个则是指局部市场是封闭的,也是保守的。谈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显然不能在一种封闭的体系中去探讨。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3-1-4 18:05 编辑

是说两差了,我曾是个制造业的从业人员,了解的也只是这个行业的一角。听经济学家大谈制造业何去何从时,有些像职业球员在听足球评论家告诉他们足球应该怎么踢。
制造业垄断领域不多,市场都是开放的,现在哪还有什么封闭得了的市场。作为一个中小型专业制造企业,它面对的市场都是开放的,企业的经营策略有可能被认为是保守的,但它面对的市场怎么保守?有了更先进价格更合理的产品,买家立刻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