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14-7-5 23:30 编辑

晓梦的帖子太长,我分段回复吧。

25楼那个文章咱就不用讨论了吧?那种外行写的错误百出的可笑东西,没必要浪费咱们的时间。等作者可以举出反例了,比如俺们国家禁猎禁枪所以你看生态非常平衡,到处莺歌燕舞狮子老虎遍地都是,那时再说别人不迟。现在他还在吃地沟油呢,环境大概连非洲都不如,有何资格指责别人
晓梦 发表于 2014-7-5 21:25
晓梦对该文的否定非常武断,仅仅因为作者是个中国人,而中国生态环境差,大家喝着地沟油,狮子老虎快灭迹了,就以此为依据否定作者的相关见解。——这种说法才逗笑呢,就好像拍着莫言的脑袋嘲笑:你这个乡巴佬长得像老太婆怎么会得诺奖呢?
何况,作者或许就是野生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也未可知。若论资格,你我都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岂不是要早早闭嘴?
当然,晓梦若能找到更多的资料对该文进行批驳,那也是我所乐见的。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14-7-6 04:58 编辑
但是我赞成那一组照片不应该放到公共场所。好东西要卖给识货人,宝剑赠英雄。如果放到狩猎网站那会是满堂彩。被不知道什么是狩猎,光用珍惜嗜血杀生欺负弱小之类情绪化的东西做判断的人看到了,只会引起无谓的争论。
晓梦 发表于 2014-7-5 21:25
我要把你绕了半天躲到角落里的那个“但是”拽到前面来:关键是“那一组照片不应该放到公共场所”。
我们是围绕主帖进行讨论的,主帖不是一篇关于狩猎方面的专论,该文提供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效果的照片,它传递出的是一种视觉影像,从其中一张照片上可以看出那只可怜的狮子还在眼睛半闭奄奄一息,琼斯却乐呵呵往它身上一坐。那些倒毙的动物成了琼斯展示力量的陪衬,她的行为跟我们更应该接受的理念——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去甚远。——琼斯不应该这么炫耀,就好比没有哪个验尸官会跟他验过的尸体合影并沾沾自喜地放到网上展览。如果他热衷此道,那叫变态。
当然啦,假如不去照顾大众情绪,对一个19岁的小姑娘就不必这么严肃,她无非就是希望大家夸她:这个妹纸是极好的~~那么我就给她点赞:这个妹子美丽自信不让须眉。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14-7-6 04:53 编辑

再答复五点,就不引原文了:
一、斑马可分成4种,其中3种长得比较相像,如果晓梦认为狩猎者都是珍稀动物专家,那我没话说。
二、晓梦说安乐死要花钱,这很好解决,让那些狩猎者花钱就是了,麻药上膛比枪击要来得文明。
三、是否驱车,我还存疑,根据晓梦提供的资料,既然“这些动物成为非洲五霸是因徒步捕杀它们的难度最高” ,那么驱车找到目标是再正常不过了。
四、关于对狩猎的理解,我跟晓梦没分歧。只是也许,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会发生变化。西班牙斗牛运动向来受到当地民众的推崇,疯狂程度不输足球,但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已经明文规定禁止斗牛了。
五、森林资源丰富,野生动物就有它们的栖息地——这一点,当然能达成共识。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21# ironland
昨晚看巴西队和哥伦比亚队比赛,最终那一幕真把我感动了:巴西队的路易斯看到哥伦比亚队的J罗失声痛哭,上前拥抱安慰他。还有上次比利时和美国队交战到70多分钟时,两队主教练搂腰并肩观战的情景,也 ...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4-7-5 16:03
那是因为它是詹姆斯罗德里格斯,他配得上这种礼遇,所以他才能得到这种礼遇。
如果是郝海东。。。。。。god,想象一下罗纳尔多搂着郝海东要全场球迷给他鼓掌。。。。。。我要吐了三。
春天过去了,但幸福还会再来。
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14-7-6 04:56 编辑
那是因为它是詹姆斯罗德里格斯,他配得上这种礼遇,所以他才能得到这种礼遇。
如果是郝海东。。。。。。god,想象一下罗纳尔多搂着郝海东要全场球迷给他鼓掌。。。。。。我要吐了三。
山民 发表于 2014-7-5 23:59
对,那叫惺惺相惜。不过那样的惺惺相惜太少见了,今天比利时的7号两眼清泪,我怎么不见阿根廷的10号跑去宽慰?对弱势的郝海东,山民也不必这么鄙视嘛。众生平等众生平等,聪明的不能挤兑愚笨的,强大的不能欺负弱小的。非球迷看球去也~~~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偶尔挤兑挤兑,也是极好的。但除了挤兑人就没别的事干,那就差劲了。
春天过去了,但幸福还会再来。
偶尔挤兑挤兑,也是极好的。但除了挤兑人就没别的事干,那就差劲了。
山民 发表于 2014-7-6 10:56
你来个反挤兑也是极好的~~~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40# 晓梦

瞧,你不是驳上了吗?那种擅自推测作者喝地沟油故而没资格写相关文章的说法,跟你前面说的“人和动物不是这么比的。应该是比谁会制造使用工具”一样让我乐呵了好久,谁见过心智正常的人找弱智的测智商呢?
我顺眼一瞅就找到了你用放大镜也找不到的反驳文字:狩猎者“首要目标就是猎取那些在种群中占有统治地位的雄性动物。……性别比例的失衡很容易就会摧毁一个原本健康的种群。”“在保护区之外的狩猎活动也会对保护区里的动物产生影响。因为当外面的动物被杀伤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保护区里的动物就会自然迁徙过去,逐渐填充那片“真空地带”,却浑然不知在那里等待着它们的将是一把把滴血的屠刀。”“狩猎活动与赤裸裸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环境保护这一单纯的目标也会粘上污垢。在利润的引诱下,非洲一些地区对狩猎活动进行了不恰当的规划,颇有涸泽而渔的风险。”
论据可以是理论论据,也可以是事实论据,为什么非要用后者?
再想想,“the five most difficult animals in Africa to hunt on foot.” 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要徒步找到非洲五霸并猎杀它们都是件挺困难的事,说明这些珍稀动物并没有像“狒狒抢劫团伙”那样造成危害,等到大象犀牛什么的跑出来跳广场舞时,再猎杀也不迟,人类何必妄自尊大、假装防患于未然地去干预大自然的事儿?
那个“肾上腺激素”不过是个借代的修辞手法,文中也只用过一次,晓梦倒好,揪过来当重点念叨了。
我找来这篇文章,不过是提供另一种视角,相信国外一定有持相同观点并且写得更好的文字。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你来个反挤兑也是极好的~~~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4-7-6 11:05
没那么多功夫啊,只喜欢和宽厚之辈打交道。
春天过去了,但幸福还会再来。
据说,德国人在法国开车也是经常飞车的,打破我对德国严谨的印象。人就是时刻会漏底的动物
即使下地狱,也要微笑的表情,只为你放心。
47# 晓梦
针对主贴,该不该晒照片的问题已经达成共识。至于如何保护非洲地区的珍稀野生动物,这是一个与你我最初分歧无关的谈资,当然,听听不同方面的见解也不错,只是视角不同,观点众多,的确远不是非专业人士能置喙的,这会儿已经离题太远,若再从网上搜来太多的资料往这儿搁,则构成了视觉障碍,结果也成了为掐架而掐架,我担心自己染上掐架强迫症。谢谢晓梦提醒,就此打住。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楼上两位辩论得很精彩,让旁观者长了不少见识。
俺是灭绝师太
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14-7-7 21:18 编辑

这杆猎枪跟4楼第5张图里的类似,秀气俊逸的样子。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原来我们家也有一杆汽枪,打过麻雀,托是木头的,居委会收走了。
原来我们家也有一杆汽枪,打过麻雀,托是木头的,居委会收走了。
水笺 发表于 2014-7-7 22:51
现在估计在居委会主任外甥手里。
春天过去了,但幸福还会再来。
据说,德国人在法国开车也是经常飞车的,打破我对德国严谨的印象。人就是时刻会漏底的动物
Sophie 发表于 2014-7-6 11:46
据说德国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所以德国人开快车很正常。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德国高速是不限速的,但车辆出厂时都加有限速装置,德国本土买的汽车最高时速限制在250km/h。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4-7-8 13:20 编辑

时过境迁,想起30年前那首红遍全国的《太阳岛上》,歌里有句歌词:猎手们,忘不了心爱的猎枪,心爱的猎枪......
文革前的电影《千万不要忘记》里有个时尚的青年工人丁少纯,他是个打野鸭子的高手,他岳母靠倒腾他打来的野鸭子卖钱,挣了钱给女婿买了套148元的毛料服,结果受到众人指责。
现在倒腾鸭子卖钱不是事儿,打野鸭子倒成事儿喽。
突然好奇:恐龙啊,剑齿虎啊,猛犸象啊...的灭绝,是不是因为没有人类规划地狩猎~~

谷谷乐 于 2014-7-7 21:59:0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提示:这是在加拿大卑诗省进行的狩猎活动,完全按照加拿大的法律合法守规进行,本文图片及内容都只是作为狩猎行程的个人记录,并和同好者分享。

请注意,图片里可能会包含一些较血腥内容,儿童不宜,心智不成熟者不宜。


早就急不可耐了,忙完手头的活儿,我和香帅漏夜出发,杀奔300公里外的猎区。本来有一条近路,但是最近气温一直很低,估计有一段翻山路积雪肯定还很厚,应该过不去。稳妥起见,我们选择从山谷的另一头进去,只好绕路在高速上多跑150公里了。

6点过,天刚刚亮,我们已经低速行驶在猎区里的山路上了。春天的黑熊,冬眠结束后想吃但确实环境里没啥可吃的,所以只有四处找寻那些一丛丛冒出来的青草,活动范围比较大,而山路由于光照充足,路边的泥堆和小水渠边往往有最鲜嫩的青草,是黑熊很喜欢来的地方。这个时间段,开着车沿着山路缓行,注意观察道路两边的伐木林和坡地是个不错的战术打法。





一路风景如画,不过都全神贯注于搜索猎物,一张照片也来不及拍。3个小时,转了40公里山路,检查了几处历来有熊出没的开阔坡地,什么也没有发现,整个山谷里,一片安静,只有快乐的小鸟跳来跳去。







外面气温还低,高处的山峰也还积雪很多,但是山谷里面已经春意盎然了,盛开的覆盆子花,新冒出的蕨菜,光照充足地方半尺高的青草,都是黑熊喜欢的食物,应该熊就在附近,很大的可能是汽车动静比较大,熊熊们避让到暗处去观察我们了。














一般来说,9点以后再发现熊的机会很低,我们开始找营地,在河边找到一块儿不错的地方,这时发现,早起的鸟儿有食儿吃,在我们前面已经来了两组猎人了。






扎营,埋锅造饭,饱餐一段后,大家都开始睡午觉,春天打猎的时候,天黑的晚亮的早,单靠晚上的睡眠不足以恢复体力,睡午觉是必须的了。



我睡了一觉,看看表,不到12点,肚子报警,走到河边一处隐蔽的地方卸货。解决完,随意到周围溜达几步,一边走一边正好可以拍拍几张漂亮的风景。









走到一个河道的S形拐弯处,还没来得及举起手中的相机,赫然发现百多码外,一头大个子的黑熊正在我右边的河边溜达,专心啃食着岸边的青草,什么也不用想,猛退两步离开熊的视线,一阵狂冲回到200码外的营地,抄起枪就跑,香帅也醒了,听我念一个“熊”字,紧跟在我身后。



一路小跑回到刚才的地方,熊还在悠闲的吃着,我找到一节木头作为依托,瞄镜锁定了他,连续疾跑后,心跳咚咚的,瞄镜里十字星上下跳得很厉害,不敢开枪。

风向问题,这时候熊大概是闻到了我们的味道,突然转过身来,直直地朝我们这里看过来。只有两腿之间心口微小的射击面了,打还是等待,我犹豫了一下,熊随时都可能一转身就消失在灌木丛中,但这个角度,确实不是太好的机会,而且心跳还很厉害。没有办法了,机会转瞬即逝,我瞄准后扣动了扳机,一声巨响回荡在河谷。熊稍微一跳转身就跃上了河岸,冲进了后面的坡地。百米冲刺的速度,我们扑了过去,到达林边时,透过半开阔的林地,看到远处正在逃跑的黑熊,显然是受伤了,但是速度还是很快。我举枪瞄准又补了一枪,可惜没有打中,黑熊消失在幽暗的林中。



一切又归于沉寂,我们等待了10分钟,不敢发出一点儿惊扰的声音,希望熊伤得够重,可以失血后倒在某处。觉得差不多了,我们开始沿着熊逃跑的方向搜索,厚重的林间青苔地上,很难发现血迹,找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发现第一处的血迹,沿着不断出现的血迹,我们开始仔细寻找。出人意料的是,血迹不是沿着林中平缓的地方延伸,而是顺着一个45度的陡坡一直往上,很多地方看不到血迹,只能跟着它奔跑时在地上挠翻的青苔走,越往上血迹也越来越少了,很多时候只能看到零星的一两滴。半个小时,等我们终于爬上这一片陡坡后,血迹完全消失了,没有看到倒地的熊,而是一大片密不透风继续往上延伸的灌木!没机会了,被300WSM的枪打中能跑出这么远还一路上坡,看来是一点儿也没有伤到要害,最多就是腿伤,这头熊应该已经逃出去很远,完全不可能有机会找到了!





我们坐下来歇气,我的懊丧感无以复加,新猎季的第一枪,就这么打飞了,不过120码而已,老猎人栽倒在阴沟里,一张熊票就这么样被我浪费掉了。

原路退回营地,一个下午,都在悔恨中度过,倒是猎伴不断过来安慰。

下午五点,开始晚场的狩猎,这次我们挑了一条感觉上希望比较大的小路,步行搜索前进。小路山不断是塌方滚下来的巨石和化雪后冲毁路面的溪流,没有车进来过,是个理想的猎点。






4个小时,一直到天黑,没有看到黑熊,甚至没有看到一点儿痕迹,鹿倒是看到不少,仿佛知道猎鹿季节离开放还早,悠然自得的漫步在林间。。。










第二天,早场搜索3个小时,什么都没有发现,只有雪山的风景陪伴。唯一有意思的事儿是看到一块“乐观石”,几顿重的大石块横卧在树桩上,肯定是哪个乐天的伐木工在干活儿的时候特意吊上去的。









晚场搜索4个小时,什么四条腿的东西也没有看见,唯一有价值的线索就是在一条溪流边发现一泡3,4天历史的熊粪,证明了熊在这一片儿确实存在!





看来这一带的熊都被打精了,轻易不出现在任何开阔的地方,想想昨天发现的那头,也是不经意间,要不是去卸货,正常搜索是看不到那个角度的。

第三天,早场继续搜索3个小时,集中在发现熊粪的那一带,依然一无所获,我的心情也不好,懊悔的情绪更多了。总结了一下:其实这新猎季第一次发现猎物后小激动,我已经犯下两个错误,一是不该跑回发现熊的原地,而是应该绕过去,到岸边的高坡上居高临下!二是打得实在是太急,心跳没有控制好就开枪。

两天,机会只出现一次。后悔也没有用,向前看吧!

我们决定转场,挪到50公里外更深处的一个山谷。拔营出发,两个小时后,我们已经身在新营地了。




刚扎好营,鬼使神差的,一般只在天蒙蒙亮出来活动的雪兔居然大中午的晃出来示威,就在营地边上,呵呵,两只一起拿下,刚好是午饭!兆头不错!累了两天,吃完饭都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睡觉的时候,被雷声惊醒,这鬼天气,刚才还阳光普照的,现在开始下雨了,好像专门和我们作对一般。



管他的,接着睡。下午5点,准时起床准备出发,第二个好兆头出现了:雨过天晴,一轮彩虹就挂在我们头上,好像一伸手就摸得到。虽然还下着太阳雨,不过看起来很快就会停掉。



先去营地附近几个草长得不错的山坡转转,第一个坡,观察了10分钟,啥也没有。接着往第二个坡去,一转过弯,我就发现半坡上有一个可疑目标。



立即停下用望远镜细看,哈哈,一头乌黑发亮的熊!测距,160码,40度上坡。上弹,举枪,瞄准,一气呵成。但是,我开不了枪,瞄镜里面,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它身前挡了很多灌木枝,对我的300Wsm大火力开花弹来说,哪怕是撞上一根小树枝也会提前炸开,而且会跑偏,就算打在身上,对熊这种坚强的动物来说,也就等于无效了。




我们隐蔽下来,等待,希望它会移动到稍微开阔一点儿的地方。整整20分钟,熊时不时挪动一下位置,但始终在灌木丛里面,有两次我几乎要扣动扳机,但还是忍住了,不能再犯错误了,没有100%的机会,我宁愿不开枪。

运气的天平慢慢倒向了熊,在它又移动到一片灌木林后,我们等待了10分钟,再也没有看到它。坡地上地形极为复杂,看来它是移动到我们下面看不见的盲区里面去了。

没办法,只能接着去搜索前面的坡地了,一个小时,一无所获。原路返回刚才发现黑熊的地方时,我们停下来,再次用望远镜仔细搜索。5分钟后,熊的运气用完了。我们在更靠近坡顶的一片灌木丛后发现了它,和刚才的位置比,大概往上斜着移动了50码。

上弹,举枪,瞄准,放下,遮挡的灌木还是太多!我连续试了3个不同的位置都没有办法避开。估计是我们在坡下不断移动找射击位,终于惊动了熊。它猛的半站了起来,朝我们这个方向看过来。OMG,这就是机会啊,熊的头和胸膛清晰的出现在瞄镜里,来不及找依托了,只能蹲姿瞄准尽量把枪托高,一声巨响回荡在山谷,180Gr的开花弹扑向220码外的目标,熊一头栽倒在原地。

等待的时间,正好回营地把车开过来,同时停在定位标点上。

布满荆棘和灌木的陡坡很不好爬,220码距离我们用了20分钟才爬到熊的身边。回望坡下,汽车都看起来很小。






坡度很陡,把熊搞下来相对比较轻松,只需要推着让它自己往下滚就好了。

  用最快的速度开膛,扒皮,装车完毕。已经黄昏了,看看就快要天黑,我们决定开着车再到山顶去转一圈。

运气再次降临,远远的在一个高坡下,我们就发现了另外一头黑熊,个头比刚才那个还略大一点儿。

很陡的直坡,熊在260码外靠近林边的地方,天就快黑了,如果不能一枪打到在原地,我们天黑后根本没办法在坡上寻找。我准备放弃了明天再过来。这时香帅自告奋勇说爬上去试试,那也好,如果能足够接近的话这个时间还能打。

  坡地上有一条废弃的小路,我们连跑带滚带爬的往上面摸去,20多分钟,移动到了一个平台处,一露头,呵呵,熊就在我们前面20码外的木桩边上吃草。不过这时熊也发现了我们,立即开始往坡上奔逃,我们喘息未定,连枪也来不及举。

看看也就十几秒钟,熊已经往坡上跑出去5,60码,很接近林边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它突然站住了,回头张望。机会啊!好奇害死熊!!!香帅的3006发出一声怒吼,95码外的熊一头栽倒往坡下滚了两滚就一动不动了。香帅的这一枪打得极为漂亮,正中熊的颈椎。

等我们赶到熊身旁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还好有头灯在身,虽然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倒木,勉强还可以干活儿。和刚才一样,推着熊下山,不过这次耗时挺多,一个小时才把熊滚到路边。





就着车灯,把熊开膛后,用绳子拽上车,我们回到营地。已经快11点了,煮了几包方便面塞进肚子,倒头便睡,连中两元,这个黄昏实在是累坏了。。。。。



第四天,终于可以睡个懒觉了。起来先做早餐,吃饱开始干活儿,把昨晚那头熊扒皮卸块。





回程很顺利,心情愉快。不过打猎虽然爽,到家里以后就比较悲催了,要干的活儿多了去了。而且由于天气已经转暖,还都不敢多耽搁。

到家以后就开始连轴转,4个小时收拾完熊肚熊肠酱上。




喝上两杯茶驱除困意,又接着4个小时把熊掌拾掇干净下锅,这时已经又是新的一天了。





Stylishgirl 于 2014/7/8 11:30:2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凯迪华南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7日报道,在巴哈马群岛海中潜水时,一名摄影师偶遇1米长赤蠵龟((Loggerhead Turtle),并与其自拍。据悉,赤蠵龟属濒危物种,以远离人类、易受惊闻名,因此它与人类的自拍显得极为罕见。


    摄影师名为Christian Dimitrus,他说自己从未遇到这种情况。Dimitrus说,巴哈马是全球最好的潜水目的地之一,这次自己来只是游玩,不为工作,但他习惯随身携带相机。Dimitrus还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和海龟自拍,此前没有海龟愿意做这件事。他说:“但这只赤蠵龟相当特别。它看到我后便径直向我游了过来,真的太奇怪了……它跟着我,温柔地咬我的潜水服,还直直地看我的眼睛。”


    Dimitrus说,这只赤蠵龟在看到他后,就径直向他游了过来。

    在为这只特别的赤蠵龟拍摄了数张照片后,Dimitrus自己也加入镜头,以记录这特别的相遇。

    赤蠵龟属濒危物种。

    赤蠵龟因体色呈红色而得名,因其头部和身体的比例比其它海龟更大,又称大头龟。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4-7-8 22:08 编辑

看了楼上猎熊记反倒觉得这熊真不该打了,转悠了三四天才发现一头,这似乎不需要靠猎杀来平衡生态。
好看,晓梦肚里货真多。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哈哈哈,这些熊瞎子可真聪明,学会游击战了。
看了这些更觉得它们不该被猎杀了。
禽兽之诈变几何哉,日新月异啊。
你有权保持不沉默,但我们很快会让你沉默的。
本帖最后由 李苗 于 2014-7-13 07:00 编辑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克服恐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14b47c60102uylu.html








   恐惧心是最大的敌人。恐惧是内在的恶魔,大无畏则是迈向自由的第一步。

  我不是鬼

    我在喜马拉雅山山麓的拿尼陀(Nanital)森林居住的时候,偶而要下山到海拔一千八百公尺高的小市镇去。人们常追随着我,就像他们遇到其它瑜伽行者或出家人一般,也要我指点迷津、祝福他们。为了要有更多的时间修练,不得不防人干扰。我发现有块埋葬英国人的墓地,安静又整洁。我用毯子制成白长袍裹身御寒,并每晚到墓地静坐。

  一天晚上,两位当地的巡逻警员,拿着手电筒东照西看的走过墓地,他们只是想察看有无破坏分子活动。当时我在英国陆军军官的大纪念碑上静坐——整个身子连头部都裹着毯子。警察在远处用手电筒朝我这个方向照过来,他们看到人样的东西用毯子包着,大为惊骇。他们跑回警察局,跟其它警察、警官说他们在墓地见到了鬼。谣言传遍了城市,许多人都吓坏了。第二天夜晚,警所督察带着武装警员来到墓地,又用手电筒往我身上照。静坐的深沉境界,使我不知道旁边有人,所以我动也不动。他们都认为我是鬼。他们抽出左轮枪朝我瞄准,想看看鬼怕不怕子弹。但是督察道:“等一下,我们先向鬼宣战。也许不是鬼,而是人。”他们靠了过来,围在我坐的纪念碑四周,但是他们还是瞧不出毯子里是什么东西。“碰”!他们朝空开了一枪。总算我出定,知道有人来了。我解开毯子问道:“你们为什么在这里打扰我?你们想要我做什么?”这位督察是英国人,跟我熟识。他因为打扰我而道歉,还下令巡逻的警察每天晚上奉上热茶给我。这样吓了不少人的鬼故事,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了。

  从此以后,督察皮斯先生常来探望我。他想跟我学静坐。一天皮斯先生要我谈谈人类恐惧的本质。我告诉他,在所有的恐惧当中,怕死该是人心中最根深蒂固的了。保护自己的意念常给人许多幻觉。人类经常心里害怕。人心理失去平衡,就开始照自己的方式把脑中的想法加以想象并投射出来。导致不能自拔的沉沦。恐惧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皮斯先生非常怕鬼,他想知道我是否见过鬼。我说:“我见过鬼中之王,那就是人。只要人认为他就是他心里想的东西,人便成了鬼。人一旦了解到本性(真我),则必定自在而无所畏惧。”

  不久,开始有许多人来看我。皮斯先生因为某些原因决定辞职,前往澳洲。我也离开了市镇,来到阿摩拉山(Almora Mountains)。我得到一个结论——人处在恐惧的压力下生活,将毫无益处,因为生活若是时时处于提心吊胆的话,必定无丝毫乐趣可言。

  我们不会遇到恐惧,只是我们自己越想越怕而已。恐惧与怠惰都是灵性进步的大敌。

   我怕蛇

   年轻的时候,我几乎什么都不怕。恒河涨水的时候,我敢游过去,行入森林,亦无视于老虎之潜伏,但是我却非常怕蛇。我遇过很多次蛇,每次都把恐惧埋在心里,没让别人知晓,甚至没告诉过我上师。

   一九三九年九月某日,我跟上师下山来到丽诗克诗(Rishikesh)。我们的目的是外巴达(Virbhadra),所以就在现今修道院的所在地扎营。清早师徒在恒河沐浴后,就在河岸静坐。那个时候,我一坐就两三个钟头,也成了习惯。大约是七点半,我睁开眼睛一看,眼镜蛇就在我前面!蛇的后半身盘卷于地,上身昂然挺举。蛇眼静静的向我视,距离我坐处只有六十公分。我吓坏了,急忙又闭上眼睛。过了几秒钟,不放心,再张开眼睛,蛇还是没动,我慌张地跳起来迅速跑开。跑了几公尺我才转头,蛇这时才向树丛爬回去。

   回去见过上师后,把发生的经过向他坦白。他微笑,然后说人在深沉静坐的时候,旁边的生物也会进入静坐的状态,这是很自然的事。

   还有一次,我经过多种训练后,再度遇上蛇的恐怖的经验。我奉命前往南印度,就是现在公认印度的文化发源地。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我到庙里求宿。开始,他们推拖道:“你是出家人,为什么还要住的地方?”这时从庙里出来一位妇人,她对我说:“跟我来,这里有住的地方。”

   这位妇人领我进入一间仅四分之一坪大的小茅屋,她要我住在这里,说完她就走了。我只有一张静坐用的鹿皮和身上的披肩、缠腰布而已。屋里没有灯,不过我可以籍着人口处透过来的光线看到一些东西。过了几分钟,看到一条眼镜蛇在我前面爬着,转头,发现身旁又有一条。不一会,我惊觉屋里竟有好几条眼镜蛇。我才知道身陷蛇庙!情况危险,我很怕。这妇人或许想考验我是不是真正的出家人,事实上,我还是在出家受训期间。我实在很害怕,但是心里又这么想着:“如果趁夜里逃跑,那我要到哪里去呢?何况我若一走,恐怕这妇人以后再也不会施舍给出家人了。”我决心留下来。即使我死了,至少也没有坏了出家人的清规。

   继而又转念一想:“这妇人看来并没有开悟,可是她却能进出自如。所以必定有方法使我待在这里而不受伤害”我回想上师的教诲,并告诉自己:“安静地坐着,看蛇对我怎样?我又没有它们要的东西。”我彻夜坐着看蛇,没有静坐瞑想,我所能想到的唯有蛇而已。

   即使有了这两次经验,可是对蛇的恐惧依然没有褪去。因为我是年轻的法师,故有许多人甚至有些政府高级官员,也前来拜访、作礼、祈求祝福。但是在我心中仍然萦绕着对蛇的恐惧。我经常教学生大梵经(BrahmaSutras)——教人无畏的哲学,但是恐惧仍然留存我心。我曾努力地想用理性的方法,怯除心中的恐惧,然而我愈这样做,愈恐惧得厉害,甚而恐惧到惹出问题。有时突来的声音,也会令我联想到蛇。更有甚者,静坐之前,我往往睁着眼睛四处巡视,生怕有蛇。不论到那里,我总是在找蛇。最后,我警告自己:“即使为此而死,你也要除去这种恐惧。自己的恐惧尚且无法克服。那又怎能引领那些敬爱你、仰赖你的人呢?你有这种恐惧心却还引领别人——你这伪善的人。”

   我去见上师,我问:“老师……”

   他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怕蛇。”

  “你既然知道,为什么不告诉我怎样怯除这种恐惧?”我问道。

   他道:“为什么要说,是你要问我才对。为什么你一直要瞒着我?”我从没瞒过他什么秘密,只是这件事倩我没告诉他。

   随后,他带我到森林里,说道:“从今天起,我们要禁言。清晨三点半你要起来,搜集些叶子、野花,我们要做个特别的礼拜。”(原注:这个敬拜称为ParthivPuja,也就是拜希瓦神LORD Shiva)。

   第二天清晨,我找来一大堆叶子。因为视线不清故拾起这堆叶子的时候,才发现里头有条眼镜蛇。蛇在我手上,要逃也不可能。我手足无措,吓得几乎要崩溃了。我的双手不停地擅抖着。上师在旁边说道:“拿来给我。”我却无法移动。他道:“它不会咬你的。”

   然而心底的恐惧却一股脑儿涌了上来。我心里想:“你手上拿着的就是死神。”我相信我的上师,但是恐惧却淹没了我的信念。

   他道:“你为什么不试着去喜欢它呢?”

   “喜欢?!”我喊道:“去喜欢威胁我们的东西?怎么可能?又怎么去爱?”这个情形在世上也是相同的——要是我们怕某个人,我们就不可能喜欢他了。我们心里无时无刻都有怕他的阴影,恐惧的种芽也就在心底滋长。

   上师说道:“你瞧,这是多么漂亮的动物。它四处漫游,但是看起来依然干净。你却不够干净,所以每天还要洗澡。蛇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动物。”

   我道:“它干净,可是不也很危险吗?”

   他说道:“人比蛇更脏、更毒。人会杀人、伤人。每天他都散发怒气以及其它不好的情绪,强迫周围的人接受恶气。而蛇只有在自卫的时候才伤人。”

   他接着说道:“你熟睡的时候,指头会戳到自己的眼睛吗?牙齿会咬到自己的舌头吗?为什么不会?这是很容易了解的。有一天当我们同样的了解到万物也如自身一般都是一体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怕其它的生物了。”

   他讲话的时候,我手上虽然还是捧着蛇,但是我的恐惧却渐渐消逝。我就想:“如果我无伤害蛇的念头,蛇为什么会伤我?蛇不会无缘无故咬人。蛇为什么会咬我呢?我又不是什么特别的人。”我的心理慢慢恢复平静。从这次经验以后,我再也不会怕蛇了。

   动物天生就很敏感,很容易感受到爱、恨的波动。只要人无意伤害,动物就会变得温和友善。即使是野生动物往往也喜欢跟人在一起。好几年来我在喜马拉雅山山谷观察到许多动物都有这种倾向。动物夜里来到村庄附近,直到大清早才回到森林里。它们看来喜欢亲近人类,但是又怕人类的凶性。人类多因自私、执着、憎恨,而失去了人的本性,动物则是受到惊吓后才会作自卫性攻击。要是人能温和地对待动物,它们是不会攻击人类的。瓦密奇(Valmiki)、圣方济(St.Francis)和佛陀爱护动物的方式,我时常记得,我也会尽力效法他们的榜样。

  恐惧产生不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导致心灵不平衡,不平衡的心灵就会影响到人的行为了。恐惧症会钳制人的一生,最后令人步入精神病院。我们深入推察恐惧的成因,常会发现它往往是基于想象而生,日久熏习的结果,便成了事实。恐惧会带来危险,所以人要保护自己不要受到执假为真的伤害。我发现一切的恐惧、疑惑,只要有实际的体验,便不难克服。

   瑜伽经开始的十条戒律,是达到三摩地(Samadhi译案:人与无限融合时的喜悦状态)的基本条件上。其中第一条是Ahimsa,也就是不杀生、不伤害。由于自私自负,人才变得麻木不仁,因而失去本能的力量。

   这些年来,我在印度森林山区漫游,从来没有听过出家人或瑜伽行者受到野兽的袭击。这些人也并没有刻意躲避野兽,天灾(像山崩、雪崩),以求安全。这是种内在的力量,使人无所畏惧;也只有无所畏惧的人,才能跨过小我的意识,而与宇宙意识合而为一。

   老虎洞

   有一次,我在塔来巴瓦(TaraiBhavar)独个儿往尼泊尔山区行去。这是一条往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Katmandu)的路途。我每天走三、五十公里路。太阳下了山,我就升起火来,静坐,然后休息。我通常在第二天清晨四点钟启程,走到十点钟,才在树下水边度过中午。待到下午三点半再上路,直走到晚上七点钟。我背着毯子、虎皮、水壶,赤脚行路。

   一天傍晚约莫是六点钟左右,我觉得很累,临时决定在在路旁三公里处的山洞里打个盹。因为洞里有点潮湿,我就把毯子铺在地上。我躺下来刚闭上眼,三只乳虎突然缠住我,一面低声叫着,一面用足掌抓触我的身体。它们很饿,还以为我是虎妈妈。它们仅有十来天大而已。我躺着抚摸了它们几分钟。我坐起来的时候,母虎正站在洞口。起先我怕它会冲进来咬我,但是内心却升起一种强烈的感觉——我想:“我无意伤害这些幼虎。要是它离开洞口,我就出去。”我动手拾起毯子水壶。待母虎退出洞口,我才出来。我出了洞口大概十四公尺远,才见母虎静静的走入洞里。

   这类经验能帮助人控制恐惧的心理,也能一睹人兽的和谐。动物能轻易地嗅出暴力与恐惧的气氛,并为防卫而示以凶猛。一旦动物变得友善,反能帮助人类,保护人类。处于危险时刻,人或许会弃他人于不顾,但是动物很少如此。固然所有生物保卫自己的意识非常浓厚,但是动物却比人类更能真心相爱。动物间的情谊不但十分可靠,也是无条件的;而人际间的关系却处处要讲条件。筑墙自围的结果,使我们不但失去了内在的本性,也无法与他人沟通。如果能恢复人和人间本来就有的安全感,那么想要了悟也就并非难事了。
本帖最后由 李苗 于 2014-7-13 07:03 编辑

好人头上有灵光,老虎不敢吃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先母张太夫人,雇了一位烧饭的张婶。以下是这位张婶亲见亲闻所讲的事实:

我的家乡,有一个穷人外出讨乞。他走了半天,在傍晚时分,感觉迷了路。但见石径崎岖,云阴灰暗,不知所从。只得坐在枯树下,等待天亮以后再走。忽见一个人从树林里出来,后面有三四个随从,一个个都高大伟岸。讨乞人心中害怕,立刻跪下求情。那个人同情的说:
“你莫害怕,我不会拿你。我是专管老虎的虎神,现在来为众虎调配食物。待一会儿,虎吃了人,你收下那人的衣物,足可维持生活。”

虎神讲完话,就长啸一声,许多老虎便跑来集合听命。虎神对众虎所讲的话,讨乞人当时完全没有听懂。后来众虎散去,只剩下一只虎伏在草丛里。

一会儿,有个挑担子的男人过来,这只虎一跃而起,正要向他扑去,却又立刻转身回避。那个挑担人,赶紧跑掉了。

又过了一会儿,走来一个妇女,那只虎便迅速出来,把她吃掉了。虎神从那个妇女剩下的衣服中,取出若干金钱,交给这位讨乞人,并对他解释道:

“虎不吃人,只吃禽兽。它吃的人,是徒具人形而无人性者,大抵人良心尚存,其头顶上必有灵光。虎见到灵光,绝不施暴。人若天良全灭,他头上就会灵光尽失,即与禽兽无异。虎才会得而食之。刚才那个挑担的男人,虽然凶暴无理,但他还能赡养他的寡嫂和孤侄,使他们母子不受饥寒。就是因此一念之善,灵光虽小如弹丸,虎见到了这点灵光,也回避不敢吃他。后来的那个妇人,抛弃其丈夫而与他人私嫁。并虐待后夫前妻之子,经常毒打这孩子,使其体无完肤。更盗后夫之金,给她自己的女儿。所以她头上灵光全无,虎便吃了她。刚才我从她衣袋里拿出来的金钱,就是她偷来的。 虎见到了这种徒具人形而无良心的人,绝不会放过他们。你孝养继母,能把有限的食物,首先奉养继母,你头上灵光有一尺多高。所以我才帮助你。不是你跪拜哀求我的结果。你应继续勉修善业,将来还有后福。”虎神讲完话后,又指给了他回家的路。

这位讨乞人,走了一天一夜,终于回到家中。当时听到这件事的人很多,有不少人就变得善良起来。

(事情据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