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年代前期的译制片(1)
  
  《天堂电影院》里的阿尔弗雷多说过一句话:经典名片是永远也忘不掉的。文革期间,中国观众看到的外国电影仅来自朝鲜、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和越南,这四个电影小国出品的电影在电影史上没什么名气和地位,都不是什么经典名片,但在中国,却结结实实地滋养了中国观众,在史无前例的岁月里,朝阿罗越电影好像荒原上的月牙泉,装点了中国观众的精神生活,让那些年不致太苍白。
  
  1966~1976这十年间引进的朝阿罗越电影,加起来不足百部,每一部的上映都像节日。这些影片有类似的地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越南当时还在战时,看到的越南电影都是战争片。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的战前和战后相对清楚,朝鲜的战争片则分为抗日和抗美,主要是抗美。老实说,这四个国家的电影都不怎么样,但因为中国观众看不到别的外国片,中国电影又更不怎么样,这些友好国家的电影自然也就成了念念不忘的经典名片。
  
  先说阿尔巴尼亚,大概是1969年或1970年,如前文所说,那个时候的中国观众只有列宁和三战,正郁闷得紧,不知领导层怎么就开了恩,阿尔巴尼亚电影允许上映了。先是《海岸风雷》,然后是《宁死不屈》,久旱逢甘露,中国观众的欣喜心情可想而知。当时,这类热门影片是轮不到农村放映队的,想看电影就得坐火车进城。为了看一场久违的外国电影,大批生活在农村的城里人们并不吝惜价格不菲的车费,还有时间和精力。
  
  《海岸风雷》是文革时期的第一部阿尔巴尼亚黑白大片,轰动之极,很多人物和台词现在还记得清楚,电影中那个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的老大赛尼姆不愿吃家里的咸鱼,说了一句经典台词:“打鱼这个倒霉的行当,连根上吊绳子都买不起”,赛尼姆的三个弟弟都是好汉,个个英挺潇洒,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地下工作者也让人难忘。电影的最后,打了胜仗的游击队员们在晨曦中唱着歌远去,男声小合唱,很动听。类似的歌曲,人们都会说起南斯拉夫电影《桥》里的《啊朋友再见》,很少有人记得《海岸风雷》的这首主题曲。
  
  《宁死不屈》是一出让人难受的悲剧,多年后,这部电影给中国观众的记忆就是漂亮的女主人公,她那让当时的中国女性羡慕不已的发型,还有男女主人公弹着吉他合唱的歌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参加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我们祖国要获得自由解放……”这首歌不胫而走,有人去看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为了把歌曲的谱子记下来,那两年听不到一首像样的歌曲,这首《赶快上山吧,勇士们》也就显得格外有魅力。男主人公说:“我们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热爱美好的一切,我们革命者有自己的歌曲,好像战斗号令弦彻四方”,在那个不让人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年代,这样的台词很让人动容。
  
  1972年春节,《战斗的早晨》上映,我当时随母亲去南方探亲,表哥表姐们带我去看了这部电影,看得我兴高采烈,喜欢极了。电影中的一群小孩儿,跟我年龄相仿,就像我们平常玩打仗游戏似的,真刀真枪地跟德国鬼子干,幽默的故事情节让人赏心悦目。小演员们的表演都很自然朴实,就是配音的腔调有点古怪,但听多了也就习惯了。我还记得电影中一个好玩的场景,两个很长时间没洗澡的德国摩托兵,随便在一个湖边脱了衣服洗澡,结果连枪带衣服都被勇敢机灵的小孩席卷而去。可能是湖水太冷,其中一个胖胖的德国兵,在下水前反复做着热身动作,这厮脱光了,前胸后背一水儿浓密的黑毛,蹦来蹦去,念念有词,动作特别滑稽,每当演到这个场面,电影院里总是哄堂大笑――见过丑化德国兵的,没见过这么丑化的。阿尔巴尼亚战争片中的德国兵,形象都差不多,列队行军很整齐,腰杆挺得很直,冲锋枪端得很正,不苟言笑,打仗很凶。看过《战斗的早晨》才明白,原来强悍的德国兵,脱了衣服都是黑毛。

10,70年代前期的译制片(2)
  
  在文革时期上映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中,能让观众多年后回味再三的影片莫过于《第八个是铜像》,因为当时很难看懂,所以格外有吸引力,几成阿尔巴尼亚电影的代名词。从内容看,《第八个是铜像》与其它战争片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讲故事的方式有所不同:一行七人护送着游击队英雄伊卜拉辛的铜像行进在返回故乡的山路上,每到休息的时候,人们开始回忆与英雄有关的往事,一段一段地拼贴出英雄的形象……中国观众习惯了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这么一点小小的变化就把人们看懵了。所谓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的说法,大概就是《第八个是铜像》,连名字都莫名其妙。
  
  《第八个是铜像》有不少经典的场景、人物和台词,阿奸头子萨利普罗特巴巴杀羊的场面足够血腥和恐怖;一个老农民,在敌人的枪口前谈笑自若,从容就义:“德国人在保护我们哪,萨利普罗特巴巴,你救救我们吧,像你保护我们的房子,孩子,和我们的麦子那样,萨利普罗特巴巴!……为了我到另一个世界去,能带个好纪念品,请你亲亲我的屁股吧……”;咖啡馆里,医生的儿子目睹了阿奸被处决的场面:“勒夫特里,我以人民的名义,判处你死刑!”医生的女儿阿尔玛是一位气质美女,当时,每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都有让中国观众心动的女性,但像阿尔玛这样出身知识分子家庭、有书卷气的美丽女性尚不多见。
  
  除上述几部外,那几年上映的阿尔巴尼亚电影还有《地下游击队》、《伏击战》、《勇敢的人们》、《广阔的地平线》、《战斗的道路》、《创伤》、《脚印》、《绿色的群山》、《山姑娘》、《在平凡的岗位上》、《小贝尼》等。大致上说,阿尔巴尼亚的战争片雷同严重,但条理比较清楚,因为题材关系,矛盾冲突激烈,拍得还算好看。和平时期的影片则较为逊色,叙事混乱,人物性格也不清晰,不知是原创者的水平问题,还是译制人员的剪辑配音问题,看起来不连贯,确实有点莫名其妙。
  
  阿尔巴尼亚自诩为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这个山鹰之国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唯一一个跟苏联翻脸并跟中国友好的国家,国家虽小,对中国的重要性却很大,因此,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吃喝拉撒睡都让中国人民承包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和他们的领袖恩维尔.霍查同志也不是白吃白喝,他们偿还给中国人民最需要的东西――电影,一直持续到了1978年两国翻脸,来自阿尔巴尼亚的电影才戛然而止。我至今也没弄清楚,阿尔巴尼亚为嘛不跟我们不友好了,怨恨中美友好?怨恨中国和南斯拉夫恢复关系?还是怨恨中国新领导层的方针路线?总之,1978年之后,阿尔巴尼亚成了唯一一个跟中美苏都作对的孤灯。
  
  相对阿尔巴尼亚电影的略显土气,另一个东欧友好国家罗马尼亚的电影较为现代和大气,技术水准高得多,连胶片的质量都不是一个水平,色彩很漂亮。罗马尼亚电影的题材也更多样化,在屈指可数的几部影片中,有二战惊险片,有少儿惊险片,有历史人物传记片,有现代人物传记片,有当代生活片,数量不多,但给中国观众传递了更多欧洲现代生活的信息,以当时的接受水准来说,每一部罗马尼亚电影都是了不起的大片。
  
  文革期间放映的第一部罗马尼亚电影应该是名气不小的《多瑙河之波》,二战时期一个中间派船长帮助地下党运输军火的故事,就惊险程度来说,这部电影很一般,但有独到的地方,一是船长的情人(老婆?)非常漂亮;二是影片中有船长和情人的亲热镜头,搂搂抱抱,接吻,把中国观众给看傻了,因此而衍生出很多传说,诸如每到敏感镜头,领导高喊闭上眼睛,或者,观众中的纪律部队成员一起低下头不看银幕之类。我认为这些都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严重地诬蔑了中国民众的文明水平,试想,那个年头能制造出那么多人口,还会害怕几个洋人的接吻镜头不成?
  
  由于罗马尼亚在二战时是希特勒的仆从国,一个被苏联红军解放并建立革命政权的敌对国家,因此像《多瑙河之波》以及后来的《最后一颗子弹》、《复仇》、《橡树,十万火急》之类的二战片,看起来不自在,即便远比阿尔巴尼亚同类题材电影拍得精致,也总给人怪怪的感觉,缺乏阿尔巴尼亚电影那种“打倒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的自豪感。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http://www.yantan.cc/bbs/viewthr ... 4%C0%CF%B5%E7%D3%B0
本论坛数帆老人有几个关于70年代的文章 这是其中的一篇关于电影的。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4-7-19 16:02 编辑

今天早上走云栖竹径。还是万能的手机拍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第八个是铜像的片头。



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电影偶像——易卜拉欣,戈瓦吉。



反派人物的代表——萨里普罗托巴巴。



养伤的易卜拉欣和医生女儿阿尔玛对话的场面。
“你们共产党人不喜欢美的事物吗?”、
“我们喜欢一切美的事物!”

影片对两人的爱情故事留有悬念,但在开始时暗示阿尔玛的儿子就是易卜拉欣的遗腹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这楼歪得有趣,谢谢诸位,除了那个自干城管~


摆下八仙桌,任人龙门阵,大家本来开心,有人进来掀桌子了,本楼主应该有权利要求版主删除不懂礼貌的贴子吧?!


你还没明白?真正无聊的就是你,歪楼的也是你,回你一个字我都觉得无聊了,OK


版主如果同意删除不礼貌的帖子,可以把我的相关回帖一并删除哈,本楼主只想干净点愉快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