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铁流:曾偷父亲的钱买书

2014-12-16 09:43     阅览:116    评论:0   
编辑:资讯编辑   http://zixun.kongfz.com/article_38609.html 原创作者:李玉涛    来源:齐鲁晚报   


图/齐鲁晚报

  驶上胶州湾大桥,呼啸的北风从海面吹来,车窗上瞬间铺满了雾气,仲冬的青岛让人觉出几分凉意。12月4日,听闻家乡的记者前来采访,铁流一大早就赶到了胶州湾大桥的出口迎接。与前几年相比,铁流少了几分军人的英气,却多了几分文人的儒雅。
  今年8月份,山东省作协推荐的铁流与徐锦庚合著的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这是山东作家在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以后10年来再次荣获该项大奖。
  著名作家铁流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创作历程。
  铁流,原名李发成,原籍日照莒县。1967年生。1988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在海军北海舰队从事文学专业创作多年,现为青岛市文联专业作家。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第二届签约作家。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一个民办教师的故事》《槌下硝烟》《蓝色畅想》《中国驱逐舰备忘录》《支书和他的村庄》等。
  2014年8月,与徐锦庚合著的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2014年9月,与徐锦庚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获得“五个一工程”图书类作品奖。
  天生小“书痴”
  1967年,铁流出生于莒县浮来山镇的一个普通农家。谁能想到,这个当年的农村娃,在47年后竟然攀上了中国文学的巅峰。
  成功绝没有偶然,看似偶然的成功,其中定会蕴藏着必然。铁流天生是个书迷,上小学时,他就喜欢上了读书。起初是看小人书,后来慢慢迷上了小说。但因为家中贫寒,当时并没有多少书籍可看。
  铁流“嗜书如命”,为了看书,他曾偷过父亲的钱去买书。这一天,“蓄谋已久”的铁流从父亲口袋里偷了两块钱,跑到县城买了一本书。回到村子后,他没敢回家,而是在村头的河边一口气将这本书看完,直到天黑才敢回家。
  那时,两块钱可能是一个家庭一个月的花销。父亲早已发现钱不见了,他质问铁流,是不是偷了钱,铁流硬着头皮说没有。但是手中的书却“出卖”了他。父亲看到铁流手中拿着书,立刻震怒,抽出皮带就狠狠地抽向了铁流。
  家中的藏书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铁流,幸好一个远房的叔叔家中藏书不少,让儿时的铁流能徜徉在书籍的海洋。
  这位叔叔也喜欢读书,家中藏有各种文学作品,平时还喜欢写写戏剧,在周边也算小有名气,只不过命薄,去世时才50多岁。“我的成功与他有很大关系,可惜他生前没发表过文章。”聊起过往,铁流唏嘘不已。
  令父亲失望
  上初中时,已经饱读诗书的铁流开始尝试写作。一部战争小说《山外红根》让他在同学中大放异彩。一些同学甚至怀疑是铁流抄的,这不但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反而更让他增加了自信,“说明我的水平可以投稿了”。
  这时,铁流更加沉迷于读书,以致于影响了其他课业的学习。一次课上,铁流低着头津津有味地读着小说,老师慢慢走到他的跟前,他却未能察觉。教鞭狠狠地敲在了他的头上,铁流只觉眼冒金星,浑身抖了个机灵。这一竹竿倒是把铁流敲醒了,他重新专注于学业,想要成为父亲的骄傲。
  父亲读过私塾,是烈士的后代,盼着铁流能考上大学,出人头地。为此,他在铁流身上倾注了心血。“父亲经常用白面馒头和城里媳妇来鼓励我,说考上大学,就能娶到城里媳妇,天天吃白面馒头,那时候年龄小,对异性没啥感觉,但对白面馒头很感兴趣。”铁流笑着说。
  然而事与愿违,铁流最终没有考上大学,甚至连高中都没考上。初中毕业,他便回家务农,这让父亲大为失望。
  如今,铁流经常到各大高校讲座,他时常开玩笑地说道:“我的第一学历是初中,第二学历还是初中。”
  2007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铁流的长篇报告文学《支书与他的村庄》研讨会。诸多专家、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铁流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已经卧床不起的父亲,父亲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前几年,父亲因病去世,在有生之年,他看着这个曾经“不争气”的儿子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自己的骄傲。
  沉重的“狠话”
  回家务农的铁流依然嗜书如命。
  晚上,一家人都睡了,他点着煤油灯津津有味地看书,父亲醒来看到他仍然看书,气不打一处来,“你好好在家务农就行了”。
  在生产队里,他是被队长训的最多的,轮到他看果园,园中的果子总是会丢,因为他一心用在读书上,早把自己的任务忘得一干二净。
  一次,队长大为恼火,将铁流手中的书硬生生夺过来,撕个粉碎,并放出狠话:“你要是能成为作家,我用头走路你看。龙生龙,凤生凤,也不看看你是什么出身,别想着当作家了。”
  这一段话,在铁流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多年之后,铁流已经成为著名作家,他再次与这位队长相遇,当时那段“狠话”现在来看却成了“笑话”。
 

 新兵连的“小秀才”
  1984年,不甘心在家务农的铁流报名参军,在烟台当海军。在新兵连里,他写了一部短篇小说,并在南方的一本刊物上发表了,这算是铁流第一次真正发表作品。
  此事在新兵连引起了轰动,连长高兴地对战士们说:“咱们新兵连里出了个小秀才。”    
  “其实真正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取得成绩,就是在当兵之后。”铁流说。
  有一年春节,同乡们都去聚餐了,铁流将自己关在屋里,忙着写书创作,从天亮到天黑,他都没出门,以至于外面飘起了鹅毛大雪,他都浑然不知。
  正是这种坚持,他的作品开始大量问世,广为人知。这一时期,铁流创作的主要作品有“沂蒙山系列”小说,长篇报告文学《一个民办教师的故事》、《世界之梦》等,部分作品分获省级、海军及全国文学奖。
  

坚守报告文学阵地
  从最初写小说,到选择报告文学,他从事文学创作已有30余年,坚守报告文学的阵地也有20余年。在部队里,铁流写了大量社会题材的书籍。
  铁流说:“只有报告文学才能抒发我对社会的热情,能触动我的心灵深处。”
  近20年的创作,铁流选择的题材都是社会热点,一部部重量级的作品相继问世。他的长篇报告文学《一个世纪之交的话题》《槌下硝烟——中国拍卖全景写真》《世纪之梦》《中国驱逐舰备忘录》《一个中国士兵和他的模拟战场》等出版后,中国作家、人民文学、作家文摘、畅销书摘、作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图书市场报、北京晚报等40多家报刊给予连载、选载或评介。
  “一个成熟的报告文学作家往往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题材的选择,二是材料的选择,题材选择好了,就成功了80%,但第一手材料的获取也难能可贵。”铁流说,《支书与他的村庄》一书,光采访就长达一年时间,采访人物多达300个。
  报告文学是一种行走的文学,铁流大部分时间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
  然而,采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还时常遇到挫折,甚至威胁。为了深入调查,他有时乔装打扮,与黑恶势力斗智斗勇。
  他说:“报告文学是一项自我牺牲的事业,报告文学作家有可能会面临生命的危险。”
  即使如此,铁流仍然钟爱着报告文学。正如他在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真正的报告文学,应该直面现实,不回避矛盾。正是这个文体的独特性,注定作品的诞生都会充满艰辛,有时还充斥了危险。多年来,我们之所以没有停下脚步,是心怀一份痴迷,胸揣一份良知,肩扛一份责任。

  攀上文学之巅
  今年8月11日,北京传来喜讯,山东省作协推荐的铁流与徐锦庚合著的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这是山东作家在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以后10年来再次荣获该项大奖。铁流也攀上了中国文学的巅峰。
  今年9月13日,喜讯再至,铁流和徐锦庚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获得“五个一工程”图书类作品奖。
  从数百部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鲁迅文学奖,铁流直言“想都没敢想”。“进了前十,就感觉很不可思议了,真是没敢想拿奖。”
  如今,在高校演讲时,一些同学都会问他获奖的感受。他笑言:“像是天上掉下了个馅饼。”
  30年笔耕不辍,获奖是对他最大的褒奖和认可。正如他在获奖感言中所说:获此殊荣,不敢兴奋,唯有惶恐。在巍峨入云的文学群山间,我们尚在山麓默默跋涉,离巅顶相差甚远。获得此奖,与其说是鼓励,不如说是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