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6-12-2 13:19:00的发言:
《回归》终于看到了,确实不错。可惜字幕打得太快,字体也不太好,影响了观赏。

也许我们看的是同一个版本

[em57]
以下是引用乡村教师在2006-12-4 18:58:00的发言:

如果让我来说,西部片里排第一的是意大利导演瑟吉欧·莱昂的《西部往事》!那是西部的挽歌,绝棒!

来昂三部曲里的《美国往事》,也是黑帮片里的数一数二的好片子。

《革命往事》,我正好没看。难过一下。

莱昂的西部片是和约翰福特式早期西部片对着干的,可以说是反主流,当反主流的势头猛过主流,就取代了主流

 

《人鱼公主/我的妈妈是美人鱼》星级:***


    韩国电影,全度妍一人饰演两角,女儿和少女时期的母亲。有点科幻,但科幻只是个手段。女儿回到过去,见证了父母的恋情。可以说是韩国版《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母亲》把爱情搞得地老天荒,《人鱼公主》却在展现爱情的美丽隽永之余,把婚姻的拖沓无奈也残酷地表现了出来。
    全度妍(女儿)是在邮局上班的普通女孩,谈着平淡的恋爱,家境贫穷,母亲是公共浴室的搓背工,粗鲁地吐唾沫,没完没了地和人为了鸡毛蒜皮吵架,埋怨厚道的丈夫没用不会挣钱,对女儿也没个好脸。父亲因帮助别人而损失了一大笔钱,终日闷闷不乐,又得知自己身患绝症,终于有一天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全度妍为了寻找父亲,来到父母的故乡,一个美丽的小岛。在那里,她见到年轻时的母亲(全度妍饰),开朗乐观的农家女子,独自承担着家庭重担,她的工作是潜水员,在海底采些不知啥东西。父亲那时还是个帅小伙,灿烂阳光,是岛上唯一的邮递员,骑着自行车在村子里来来去去。全度妍(母亲)暗恋着邮递员,想方设法接触他,于是,就象《我的父亲母亲》里的章子怡,扎着羊角辫的全度妍,热情洋溢地为了心底的爱,在村子里奔啊跑啊,时而幸福,时而失魂。
    影片把过去的一段爱情拍的让人心驰神往,转回到现在,却又沉重无比。导演编织了一个童话,又亲手埋葬了它。够狠,够残!

 

怎么没有人推荐日文片啊?

看来FQ的势力还是不小!

[em05]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以下是引用psyzjs在2006-12-16 22:45:00的发言:

怎么没有人推荐日文片啊?

看来FQ的势力还是不小!

[em05]

阁下的逻辑推理能力真是超强!

骄阳好帖,值得收藏![em23]
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青 花 苑★
青花JJ开始谄媚了,大家要警惕![em05]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无间道风云》星级:****


好莱坞的想象力和原创能力越来越苍白,开始大肆向别国电影借脑,翻拍别国的成功电影,翻拍最多的是日本的恐怖片,包括《午夜凶铃》《鬼水凶铃》等,更把日本恐怖片新宗师清水崇直接请到了好莱坞执导美国版《咒怨》。《无间道》复兴了香港的警匪片,获得了极大成功,自然难逃好莱坞的“魔爪”。这次是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操刀,召来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对应梁朝伟),马特-达蒙(刘德华),杰克-尼克尔森(曾志伟),马克-沃克伯格(半个黄秋生),影片上映之后,赞誉如潮,已是明年奥斯卡的最大热门。

影片的前半部是典型的斯科塞斯风格,节奏很快,旁白和对白很多,脏话也很多(尤其是马克-沃克伯格,其“fuck”频率直逼塔伦蒂诺),后半部几乎照搬了港版的剧情,只是改动了马特-达蒙的结局。对于看过N遍《无间道》的我来说,这只能算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没有太大的惊喜,惊喜早被港版的引爆过了。马克-沃克伯格的角色有点奇怪,似乎是强加上去的,游离于主线和戏剧冲突之外,他的存在也使得迪卡普里奥与马特-达蒙的最后对决显得多此一举。

等骄阳兄的帖子~~~先需要把自己的动作变慢~~~以让时间变慢~~~

以下是引用小混在2007-1-2 21:13:00的发言:

等骄阳兄的帖子~~~先需要把自己的动作变慢~~~以让时间变慢~~~

我检讨[em31]

《黄金甲》星级:****

张艺谋这次的作业完成得不错,可以打80分,算优秀吧。对比《夜宴》,张艺谋的功力比冯小刚高出不止一筹。单说动作场面,《夜宴》无休止的玩慢镜头,看着那个累啊。《黄金甲》中,慢与快的转换很见水准,视觉效果颇佳,有力量。对比《英雄》和《十面埋伏》,《黄金甲》剧情饱满,戏剧冲突强烈,一路冲到头不带喘气,不枉了《雷雨》一遭。高潮的白银圣斗士群殴黄金圣斗士有点《指环王3》的风采。几位主演的表现也很出色,周润发负责老谋深算,巩俐负责海底火山爆发,刘烨负责扭曲变形。唯有周杰伦差了点,小细胳膊小细腿的,演个力敌万将的猛人,太虚弱了,还好台词不多,台湾腔没怎么显出来,主要的戏剧冲突也不在他身上,摆几个简单的表情就可以了。

每次国产大片出来,总有一大群深刻的影评人撰出雄文分析内涵啊哲理啊,高深莫测得很,文化得很,然后开始批评导演没文化,都TM扯淡,一部商业大片要那些“意义”顶啥用,《泰坦尼克号》有意义吗?《蜘蛛侠》有意义吗?《印第安纳-琼斯》有意义吗?《加勒比海盗》有意义吗?进电影院还不忘受教育,汗一个。《卧虎藏龙》倒是有意义,当初也被骂得狗血喷头,说人家台湾人意义得不对头,传统得不象样,等张陈冯们搞出大片来,《卧虎藏龙》又成正面典型了,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上进。

商业大片就是看着爽的,大片有大片的玩法,能把观众忽悠个100分钟,目的就达到了,如果100分钟内都没忽悠成,那就要检讨了。陈凯歌就是拉不下他那张大师脸,把个《无极》整成了四不象,怎么看怎么不爽。张艺谋经过几部大片的历练,成熟了许多。或者说,他越来越能摸得着主流观众的心思欲望,对欲下药,老谋子,会谋。

 

还没看过小绿推荐的回归,偶很喜欢另一个俄罗斯电影《回归》。

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青 花 苑★

《启示录》星级:***


梅尔吉布森这次玩火玩大了,没有明星,全部玛雅语(?)对白,极尽血腥暴力,票房失利在所难免。作为演员的梅尔吉布森极为成功,《疯狂的麦克斯》系列和《轰天炮》系列都是动作片经典。作为导演的他也是一飞冲天,处女作《勇敢的心》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第二部作品《耶酥受难记》虽争议多多,但有耶酥这个西方世界头号男明星保驾护航,也取得了全球6亿美元的超高票房。这次拍摄《启示录》,梅尔吉布森显然对自己的票房号召力太过自信了。要知道,美国的观众可是被明星泡大的,而且习惯了英语在电影中的强势地位,对外语片不太感冒。
除去演员和对白语言的问题,《启示录》基本上是由商业片套路包装的伪文艺片,充斥了好莱坞式煽情和价值观。
故事很简单,一个丛林中生活的土著,家园遭毁,被人掳到玛雅城市当祭品,孤身逃脱,在一群强悍的敌人的追杀中,试图返回家园拯救被困的妻儿。
如果你能忍受满画面的半裸体和丁字裤(土著人),完全可以把本片当成《爱国者》来看。

青花那个《回归》没看过捏,有机会找来看看
《启示录》听说极其暴力,连喜欢恐怖片的人都有点吃不消。
以下是引用wangdidi在2007-2-2 11:27:00的发言:
《启示录》听说极其暴力,连喜欢恐怖片的人都有点吃不消。

恩,确实非常暴力,还有非常恶心的镜头。砍啊捅啊属于常规作业,还有活剖心脏,砍头等极限暴力场景

这些电影看不看不要紧,小绿这些评语却不能错过不看。
骄阳呀,俺都羞于见你了。你这作业慢慢地布置撒,俺还要上真名、还要QQ、还要……,时间不多呀!!![em31]

百看不厌的,《阿甘正传》《最后的武士》《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两岸麻雀鸣不住,一泉活水下边来。

《门徒》 星级:****

步入低谷的香港电影虽然产量远不如十几二十年前的黄金时期,但仍保持了一定的平均质量,至少,那些大导演(王晶除外)会珍惜拍片机会,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大会自降身份去拍烂片了。尔东升就属于这类导演。近几年来,尔东升平均每年一部作品,产量比较稳定,《门徒》可以说是他继《旺角黑夜》之后又一个高峰。香港的大牌导演中,尔东升相对来说特点不是很明显,但实力不容小觑,情形有点象好莱坞的雷德利-斯科特(《异形1》《银翼杀手》《末路狂花》《黑鹰坠落》《天国王朝》等)。他没有徐克的奇招频出,他没有王家卫周星驰的文化符号化,他没有杜琪峰的剑走偏锋,也不象陈果那样扎根底层。他的综合分很高,但单项分却不突出。他的电影较少个人印记,观众更多记住的是电影,而不是他这个导演。如果把《新不了情》和《旺角黑夜》放在一起,你很难看出它们之间有什么风格上的联系。
《门徒》也许是香港电影中唯一以毒品为主题的优秀电影,以前的港片中虽然常有毒品毒贩子道友出现,专注点却不在这方面。由于有一半剧情放在了吴彦祖和张静初之间的纠葛上,影片格局始终处于克制状态,使得影片差点从史诗溜向了小品,最终停在了二者之间,有点尴尬。但总的来说,影片一气呵成,导演显示了不俗的功力。
说说几位主演的表现。袁咏仪表现空间有限,无功无过。刘德华没能摆脱《无间道》里刘健明的影子。古天乐和张静初牺牲形象,演了一对道友夫妻,与他们之前的形象大相径庭,实属不易。张静初的缺点和《七剑》中的表现一样,有点用力过度,这似乎是内地女演员的通病,章子怡和巩俐都是如此,和香港演员一起演的时候特别明显,只有周迅是个例外。古天乐太帅了,且肌肉发达,演道友有点勉为其难,只好夸张表情。吴彦祖继《旺角黑夜》《千杯不醉》后再度和尔东升合作,又是头号主角,想演差都难,却也难称出色,至于卧底角色,他早在《刑杀之法》中就演过了。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79282801[/lastedittime]编辑过]

张静初的缺点和《七剑》中的表现一样,有点用力过度,这似乎是内地女演员的通病,章子怡和巩俐都是如此,和香港演员一起演的时候特别明显,只有周迅是个例外。

呵说得极是!表达出我一直模模糊糊的感觉:-)

骄阳兄长影评写的棒.

其中很多片子我都看过,但是观察的角度和理解的深度太浅.

按照兄长的赏析思路,再重新观看一遍,认真体会.

欢迎光临燕谈

《明明》星级:*


很难评价这部电影,或者说这是电影吗,也许称它为MTV更合适。影片充斥着毫无克制的炫技和幼稚的所谓“新意”。导演认定了观众没看过她卖弄的那把戏,大婶,拜托,你知道有种东西叫盗版吗,盗版早已把形形色色的前卫电影推销给观众了。那一段以火柴为武器的集体舞蹈动作表演,乍一看还以为是唐门的霹雳雷火弹。导演甚至没忘赶一赶上海话的时髦,让吴彦祖和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的杨恭如突兀地搞了段上海话对白。张信哲张大妈更是滑稽地成了冷面笑星,他一开口观众就抑制不住地狂笑。影片对“寻找”这一主题同样是往死里滥用,你找我也找大家一起找,甚至莫名其妙地找一个叫杨光的人,哦,杨光,阳光,多么富有象征意义啊,多么高明啊。
本片唯一值得一看的就是周迅了,尤其是长发黑衣的冷艳造型。看过一篇报道,提到周迅去《大明宫词》试镜的往事,那时周迅瘦瘦小小,吸着烟,象个小瘟鸡,但一到镜头前,立马成了出泥之荷,清纯的出奇。也许这就是天分吧,学也学不来的。一人分饰二角对周迅来说并不新鲜,《苏州河》中周迅就曾演过两个角色,其中一个也带过黄毛发套。影片一开头,周迅就和吴彦祖激情了一回,别看她瘦胳膊瘦腿,激情起来也挺性感的,证明了性感不是单靠堆积脂肪得来的,呵呵。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星级****


许鞍华对女性的细腻把握再次流光溢彩,斯琴高娃饰演的姨妈虽然比当年《女人四十》中的萧芳芳稍嫌夸张刻意,但姨妈命运的喜和悲的不断转换,调出了戏中人生的“有滋有味”,足以令观众满意而归。这也许是许鞍华电影中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了,斯琴高娃的表演最为游刃有余,不愧为老戏骨。周润发和赵薇戏份不多,表现也有点流于表面,虽然不惜牺牲形象卖力搞笑,终不及斯琴高娃的圆转自如。斯琴高娃塑造的“上海人”形象,其经典程度可与《花样年华》中潘迪华饰演的房东太太相媲美,差别在于一个是夹缝中的一代,虽小心翼翼终究身不由已;一个是从容的老派,精明却不急迫,世故而又妥帖。

提个小瑕疵,片中水老太太因为失去爱猫悲伤而死的桥段,疑似借鉴了韩国奉俊昊的《绑架门口狗》中的桥段。

 

以下是引用绿骄阳在2006-12-17 06:57:00的发言:

阁下的逻辑推理能力真是超强!

这是显然的.不谢了![em05]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通天塔》,很值得看。

政治、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的不同,使得影片中所有角色(包括政府、组织、家庭和个体的人)之间都无法进行流畅的沟通和理解。事情总是因好的出发点而变坏。

通天塔造不出来,语言并不是障碍。

在事件的画面处理上,导演采取了一种近似于记录片的纪实风格,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

《仇/寿》星级***


主演:池珍熙
朴赞旭的《老男孩》开创了韩国电影的暴力新形式,抛弃剪切手法,以近乎记录片的镜头展现暴力打斗的过程,片中崔眠植和众痞子上演了一个长达两分半钟的肉搏战长镜头,一镜到底,极其震撼。此后的韩国电影中的暴力越来越不“酷”,只剩下了“残”。权相宇在《我的野蛮老师》中那种不停地飞腿的青春泛滥的打斗模式逐渐被冷落,取而代之的是菜市场杀鱼那种血淋淋真切切的暴力。
《仇》把这种暴力继续发扬光大,池珍熙饰演一个冷血杀手“寿”,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弟弟被黑社会枪杀后,池冒充弟弟的身份追查凶手,最后孤身与势力庞大的黑帮血拼。片中充斥了短刀从腰间刺进脾脏的“扑哧”声,被捅的哀嚎声和暴力笼罩下恐惧的喘息声。“捅”这一动作在本片中大量出现。周星驰的《喜剧之王》中,洪爷有句台词:“砍人,我们江湖上有两种方法,第一就是砍哪,第二就是捅”。香港早年的黑帮片比如《古惑仔》中,“砍”比较盛行,“砍”这一动作的舒展潇洒也呼应了影片的浪漫气质。“捅”就不同了,捅的时候,两人距离很近,逼仄,令人窒息,捅的动作有着目标明确的狠劲,相比之下,砍显得比较随意,捅是深入,砍是浅出。
韩国黑帮片虽然以模仿港片起步,但在狠劲上犹有过之,也有更为贪婪的暴力美学期待。多年前的《朋友》,张东健在雨中被乱刀刺死的桥段,拍的如诗如画(请原谅我用这个词)。小品般的《杀手公司》,把一场精心安排的刺杀和悲壮凄美的《哈姆雷特》歌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令人叫绝。李秉宪主演的《甜蜜人生》,虽然有模仿杜琪峰的《真心英雄》之嫌,但在展现悲情暴力这点上,比《真》更彻底更优美。《仇》总体风格不太纯粹,有明显的拼凑痕迹,不过这也是韩国电影的通病,什么都想做一点,最终没有一以贯之的风格。这就是模仿阶段的代价,呵呵。警长一角的设置,本来想给影片注入一点愤怒一点疯狂,想法是好的,可此人的行为每每落后于主角的行动之后,对主角几乎毫无影响,缺了他影片照旧非常完整,沦为多余人是悲哀的。大反派有点变态,还有他那弹风琴的怪老爸,导演为了给这对父子添加一点“怪”,不料却冲淡了主角的愤怒和仇恨,恨一个疯子有意义嘛,没意义嘛,有意义嘛......导演也许根本没搞清楚女主角该干什么,或者说女主角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能跟着剧情走一步看一步。

 

《刀》星级****


徐克90年代中期导演的另类武侠片,赵文卓主演,香港影评人石琪对此片有精彩的论述,摘抄如下:
“充满个人特色,回归他首部电影《蝶变》的险恶武林,又有显著不同的作风,成为徐克拍片至今最激情惨烈之作。坦白说,《刀》的激情惨烈超过徐克及港片早已惊心动魄的惯例,进一步重锤猛火。片中任何人几乎在任何时刻都歇斯底里的狂喊狂叫,活像随时爆炸的“压力锅”,一举一动都是狂暴大动作,一见面若非扭缠便是打杀,几乎全部道具布景都被捣破烧毁,人物则不断被捆绑、拖吊和斩杀。”
石琪提到了本片激情惨烈的一面,但影片还有凄情苦绝的一面,这一面由女主角小灵来承受。赵文卓饰演的定安代言着人与人之间的江湖,这个江湖如风沙般粗砺,血是这个江湖的货币,获取迟早要付出代价,生命在狂风中挣扎躲闪。小灵陷入的是人心的江湖,这是一个人的江湖,她和自己开了个以一生的幸福为筹码的赌局,人心是一把看不见的刀。

少女时,小灵同时喜欢上定安和铁头,一个不安分的念头如危险的火苗般舔中了爱情新丁的她,她想挑起他们两个人的战斗,她要他们为她争个头破血流,结局无情地嘲弄了她幼稚的欲擒故纵,战斗的双方成了他们俩和她。铁头投入了风情万种但无情无义的风尘女子的怀抱,最终对爱情心灰意冷。定安则流落江湖,和另一个苦命的女人相依为命。诸事皆休后,小灵在空旷的炼烽号中孤独终老,白发舞只影,往事尽付残烟,她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幻梦,幻梦中,定安和铁头每年都来看望她,笑颜绽放在三人的脸上,幸福淹没了被定安拥着的她。哀莫大于心死?否!哀莫大于心不死。

 

眼拙,差点没认出来周迅,还琢磨这个外国人长得有些像周迅。看来化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像本人和消灭本人痕迹。

小绿这一阵看的电影好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