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一年考七次”,高考斩首变凌迟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提出,要改变高考一次统考的现状,把高考变为多次考试。这一观点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的主张不谋而合,朱校长希望高考不能废除,但必须要调整,比如变一次考试为7次考试,高中三年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变成全省统考,对考生各个学科进行全面的考核,这6次的考试和高考在升学中的比例各占一半。(中国新闻网,12月25日)

  笔者可以理解教育部的良苦用心,毕竟鄙人也是从那个监狱式教学的高中走过来的。现在想起中学时所承受的课业负担后背还都发凉。这些年高考遴选人才的权威性已经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质疑。可以说,从高考制度本身入手,对症下药已迫在眉睫。但不知教育部是否意识到,这种盲目增加高考次数的做法是否会事倍功半,好心办不了好事?窃以为,教育部的改革意向看上去会减轻学生负担,实则却是斩首变凌迟,不但增加了学生负担,强行拉长痛苦的时限,而且还会使更多暗箱操作成为可能。

  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这次高考改革意向的初衷。窃以为,教育部一是希望把人才选拔工作放到平时,增强选拔人才的科学性,这是借鉴美国经验的做法;二则是通过分散课程来减轻课业负担,减少高三突击的可能。那么,据此让我们就可以逐条分析它是否可行。

  把考试分配到平时,其实就是要从根本上摒除靠临时抱佛脚应付高考的现实。但很显然,应试就必定会出现复习,高中的复习对于很多数学生来说也无异于突击。靠单纯增加考试次数而不是转变考试形式,以求达到同学重视平时成绩的做法,只能是在不断的“历练”中培养更多的应试高手。我想,培养应试高手并不是教育主管部门所推行教改的初衷。

  而在减少学生课业负担这个问题上,其效果似乎更有些粉末倒置。对于学生来说,每次期末考试无异于一次高考。由于未来的不可预见性必定会昭示他们努力对待每次小高考,这是鲜而易见的。参加高考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高考后人就已经身心疲惫,决不敢从新再来了。倘若学生经历了六七次高考,那种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启是一般人可以承受?而高中教育也真正变成传说中的人间炼狱了。

  此外,增加考试次数也意味着学生舞弊增加、考场外暗箱操作猖獗的可能,这更不利于考试公平原则的实现。其实,重视平时成绩,减轻学生负担并没有错。人家美国还不是建立了一整套的遴选制度。但人家的平时成绩并等同于我们的应试成绩,而是更多的注重课堂成绩、平时创新视野的开发。更重要的是,这套制度的建立也是基于完备的学校信用体系下。教育部的做法是盲目套用别人的基本构架,却忽视了其精神内涵,此举无异于应试高考的再变形。其后果必定是将学生由斩首变凌迟,好心办坏事!

 

来源: 光明观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6 13:12:58编辑过]

欢迎光临燕谈

     想法本身不能算错,甚至还可以做得再彻底一些。例如,可以学习国外,取消全国统一高考,包括现在的全省统一高考,采用档案袋评价,记录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期间的全部发展经历包括学业成绩,最后由高校自主考试。

    问题是,这在中国根本行不通,一定要让它行得通,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例如自主招生以及保送生制度,本意都是改变一次考试定终生、以及高考成了基础教育指挥棒的现象,但结果却是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的机会被权力阶层和暴发户所垄断。一般老百姓,既不可能知道中间的种种幕后交易,也很少有可能凭实力得到这种机会(当然也会留一些名额做样子,应付舆论和上面的检查)。实际上,这些制度越是普及,留给平民子弟竞争的机会就越少,而考试竞争便越激烈。这不仅造成更大的不公平,而且导致应试竞争更惨烈。

    最后声明一下,我不是说这些改革举措不好,我是说,我们没有推行这些举措的制度环境。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