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坑”与“京观”——读历史书的一段体会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9-10-8 12:32 编辑

老木匠 发表于 2007-9-28 21:20:00
  
最近和几个网友谈论有关历史书的问题。想起来一段读历史书的往事。

大学毕业后,有一段时间是在农场教书,那地方没有电视,课余时间一点事情也没有。学校图书馆(一间空教室、一两百本书)里有一套《左传》,那是一个为了“评法批儒”赶出来的点校本,一共5册。没事就一册册翻过去。

翻到有一年楚国与晋国打仗的故事,读出了一点疑惑。

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楚军在邲(今河南武陟东南)战胜晋军,这是一个空前的大胜仗,大臣潘党建议将晋军阵亡者的尸体堆筑为“京观”,说:“我听说打败敌军后.要留下纪念物给子孙,使他们不忘武功。”而楚庄王却说:“武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要‘止戈’,力求不再使用兵器。国家用武是为了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做到了这7件才可以使子孙不要忘记武功。现在我使两国子弟暴尸野外,是残暴;出动军队威吓诸侯,未能戢兵;暴而不戢,也不能保大;晋国仍然存在,也不算有功;这场战争违背民众意愿,不能说安民;自己无德还和诸侯征战,何以和众;让别国混乱以为自己的荣耀,也不丰财。7项武德我一项都没有,怎么能够让子孙纪念?而且古代圣王是讨伐不敬者,将罪大恶极者筑为京观,是用这种最重的惩罚来警告坏蛋。这场战役中的阵亡者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君尽忠,怎么能够将他们筑为京观?”下令将晋军阵亡者妥善埋葬。

奇怪的是,翻遍了《左传》,并没有第二件有关京观的记载。只有在鲁文公二年(公元前624年)提到,秦军攻晋,埋葬了3年前殽山阵亡的秦军将士尸体后返回。那么3年前得胜的晋军难道没有打扫战场、埋葬尸体?

以后上了研究生,这个疑惑没有解决。只是平时在读历史书时,比较注意这方面的资料。

到了有了电脑和上了网络,逐渐采用电脑检索廿四史,才发现,原来没有一个朝代没有“坑”或者“京观”的记载。尤其是《汉书》的《王莽传》里,记录了一段王莽处罚起兵反抗他篡汉的翟氏等几大家族的诏书:规定将这几大家族全部处死,尸体要筑为“京观”(有具体的尺寸要求),上面树立表露罪状的大旗帜。可是在同书的《翟方进传》,提到翟氏后人都因为反抗王莽篡汉而被“坑杀”。

原来“京观”就是“坑”,“坑”就是“京观”,都是将受害者的尸体堆积并封土的处置方式。因为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入土为安”,作为一项处罚,就是要使之不能入土、永远不安。

从《左传》的这段记载来看,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这样的习惯,将战败一方阵亡者筑为京观。而楚庄王另行解释了筑京观的意义,强调只有对罪大恶极者才可以使用这样的处置。而《左传》的作者显然是赞同楚庄王的说法,因此有意略去所有的有关京观的记载,并以楚庄王的这段话来批判将普通阵亡者尸体修筑京观的行为。

到了司马迁写《史记》,显然也接受了这种观念,他认为在战国时期战争中的阵亡者都是各为其主,并没有罪过,不应该被修筑为京观。秦军在长平大战中战胜赵军,秦军统帅白起无法处理多达数十万的战俘,索性将战俘全部屠杀,并将赵军士兵尸体堆积为京观。司马迁特意用“阬”来表示这件事,“阬”字的原义是高大的门楼,而“观”与“阙”相通,也有门楼的意思。而“阬”与“坑”又可借用,也往往写作“坑”。

后代的历史学家延续了司马迁的写法,认为是合乎楚庄王所言的惩治罪大恶极者标准的尸体堆积封土的就称为“京观”;而认为根本是滥杀无辜、或者是屠杀战俘后将尸体堆积封土的就称之为“坑”。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也是如此。他尽可能不正面记载战争的获胜者筑“京观”的事件,而批判性的记载“坑”的事件。尤其是他赞赏性的摘录了唐太宗在上台后不久颁布的一个诏书:下令各地政府将所有的“京观”全部拆毁,妥善埋葬所有尸骸。

真正结束这种现在看来极其野蛮的处置方式的,倒是清朝。它入关后,只是“屠”,但并不“坑”,大屠杀后允许人们收尸埋葬。

明明是古代社会常见的一种现象,不仔细找找,在史籍里却几乎找不到。显然所有的记载者都是“选择性”的。对于儒生们不满意、不希望出现的事情,往往会以空白来表示自己的立场。那么在读这样的历史书时,编者的立场、观点就非常值得注意了,否则空白也就永远是空白,“真实”就被蒸发了。

后来写过一篇考证文章,把这个“坑”考一考。最遗憾的是,那文章发表后,我的电脑遭到病毒攻击,整个系统崩溃,花了十多年的功夫搜集和分类的资料,文稿全部丧失。

奇怪的是,多年以来,没有一个专家学者来与我商榷商榷的,似乎这篇文章根本就不存在。原来,即使是读者,也是选择性的,也只希望读到灿烂伟大文明古国的事迹。

—————应小只只网友的要求http://yantan.org/bbs/thread-94290-1-1.html,发一下这个旧文,刚才搜索一下,好像确实没有在燕谈发过。

原来是2004年1月出版的《金戈铁马》一书中的段落,其详细的考证论文见2001年第2期《华东政法学院学报》载《坑考》。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哦。这篇看过,在哪看的忘了,也曾关注过是否有不同看法,看来是没有。列宁在1918里的台词:有反对意见吗?没有?通过了!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本帖最后由 小只只 于 2009-10-8 14:17 编辑

原来“京观”就是“坑”,“坑”就是“京观”,都是将受害者的尸体堆积并封土的处置方式。因为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入土为安”,作为一项处罚,就是要使之不能入土、永远不安。
----
这好像不是发在往复的论文,可能是原始文稿吧。
在往复看木匠师傅的论文,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可阅读性,再就是史料的细密和功力的深厚。
对于木匠师傅的“中国历史上有一项交战惯例是,战胜的一方将战败一方阵亡者的尸体堆积在大路两侧,覆土夯实,形成一个个大金字塔形的土堆,号为“京观”或“武军”,用以夸耀武功。”这个论点十分赞同。京观为的是武军、壮军威、士气。京本义和最早的意思也即大土堆,京观的这个词就很形象。
但我有问题请教,论文中说:{“阬”字的原义是高大的门楼,而“观”与“阙”相通,也有门楼的意思。},且文中把“阬”、“坑”直接等同。阬、坑二字有相通假的时候,但还是两个字。阬的本意是虚、墟,墟也是大土堆的意思,也有坟墓的意思;而虚可以说是同墟,却还有形而上的虚空的含义,人死则归于虚空。那么我觉得,这个阬字当着重在土堆隆起的坟墓,且还有亢-高的含义而没有低洼、凹陷的意思,低洼、凹陷应当是坑的意思(古代字典也有释阬有这层含义的,我认为是借用阬字的意思)。从木匠师傅列举的材料看,汉之前多用阬,之后则多用坑。那么,我们是不是能这样认为呢,阬、坑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阬正如木匠师傅所讲是直接堆积覆土掩埋,而坑则是要挖坑掩埋呢?且前面的阬是与京观交互出现的,可理解为二者是同一种现象;而后者则只有坑了。阬、坑是两种不同但有继承的做法,且二字在字义上也有继承,但并非二字意思全部相同。
那么,阬与景观重合,坑则在含义和具体做法上不能等同于景观的,只是也与阬、坑关系一样,在做法上是种继承。观字有观瞻之意,也有阕的意思,炫耀之意十分明显,并且有“京”可以炫耀,而坑则是深埋,炫耀的意思少了许多。因此,坑与京观只能是在精神上有着相通和传承的关系,做法上还是有所区别的。这应当与文明的进程有关吧。

请问,这样理解合适么?
另外,如果如木匠师傅所讲,{后代的历史学家延续了司马迁的写法,认为是合乎楚庄王所言的惩治罪大恶极者标准的尸体堆积封土的就称为“京观”;而认为根本是滥杀无辜、或者是屠杀战俘后将尸体堆积封土的就称之为“坑”。}只是就惩恶而言的话,那么这个京观当是一种祭祀和炫耀,而非重在惩戒。古人对于非正常死亡是很怕的,会“淫祭”不止的,这从刑天就开始了,关公在明清崇祭达到极致,家喻户晓,但关羽死后最初的祭祀则是荆襄人怕他死后作乱驱邪进行祭祀的,后来才为佛教、皇帝、道教收归为神的。我国古代有很多以镇字命名的建筑物和地名当是这种想法的体现。那么为什么太史公会说惩治罪大恶极者呢,我认为一个是仇恨,如秦坑赵几十万将士,与秦王在赵受辱有关,但更远一点秦前(秦是个法家统治的国家,可能会不信鬼神)则多是对有一定地位的人进行京观,而一般的则坑就算了的多,其含义当多是镇邪。祭祀;再次战争(尤其是上古)不讲道德的,道德是太史公循春秋而有的道德,是他自己想的,当然后世的人会注意道德的(儒家的)。
“坑”往往并非要一个永久性的纪念性建筑物,和“京观”的做法当有不同,就是要尸体乱做一堆,不能入土为安,用来威吓敌方军民。

好的京观可以维持上千年。如河北易县在1993年曾因暴雨冲破了当地一直称之为“骷髅台”的几个大土堆,里面全是骷髅头骨——那是当年辽军打败宋军后在这里建筑的“京观”。这当年的报纸曾报道过,后来大约为了防止民族矛盾,就不再有后续报道了。
----
小榔头妹妹说得很到位,深刻,比木匠师傅还说得到位。
《後漢·安帝紀》詔五經博士,校定東觀五經傳記。《註》洛陽南宮有東觀。一名蓬觀。 又京觀,積尸封土其上也。《左傳·宣十二年》潘黨曰:君盍築武軍而收晉尸,以爲京觀。
====
这是古人对京观的说法,“積尸封土其上也。”,可见是与“坑”不同的。
木匠师傅说,后世儒学兴起后人选择性记载京观,很有启示。我觉得是与儒学的兴起有关,但选择记载则倒不一定,是记载的变了,变成了“坑”吧,做法是不是也有所改变呢?
应该已经说清楚了,被史学家认为是合法的积尸封土,叫“京观”,被认为不合法的,叫“坑”。

挖坑掩埋尸体,就和一般的处理战场遗尸相同,何必要特指为“坑”?

至于“墟”,和“虚”,太玄了点,没有想过。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坑在这儿的意思指现杀吧。阬、景观也隐约有此意思吧。如果仅仅是清扫战场,掩埋尸体,不用这样说吧。
史书习惯是,如果是屠杀后积尸的,就叫做“坑杀”或“坑斩”“坑戮”。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谢谢木匠师傅。
本帖最后由 竹南 于 2009-10-9 15:35 编辑

好帖,学习一下!
之前看到“坑杀”也跟着想当然理解成“埋”了。
你有权保持不沉默,但我们很快会让你沉默的。
提一个小问题:
从汉典上查阬字的康熙字典部有例文:
《史記·秦始皇紀》秦王之邯鄲,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阬之。
这里用的是阬。

而坑字里的例文是:
《史記·項羽紀》羽詐坑秦降卒三十萬。

同样的来源里,《揚雄·羽獵賦有“跇巒坑,超唐陂。”的句子,用的是坑,而《揚雄·甘泉賦》中则是“衆車於東阬”,用的是阬!

坑 阬 在以上二例表现出的是同意还是异意呢?还是只是抄写的讹误?
你有权保持不沉默,但我们很快会让你沉默的。
这很难说,古人写东西的时候大概是没有办法检索特定的字眼吧。这两个字很早就开始互为替换着用的。要判断只能从上下文意思来看吧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这很难说,古人写东西的时候大概是没有办法检索特定的字眼吧。这两个字很早就开始互为替换着用的。要判断只能从上下文意思来看吧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0-9 16:36
那这个问题我先存疑,待日后有所新悟。
无论如何,“堆积”数十万尸体确实看起来要比“活埋”数十万人要更符合逻辑。
你有权保持不沉默,但我们很快会让你沉默的。
感觉就12楼所列的例句,坑、阬还是有区别的。秦阬赵史书说的明白,在于“时母家”有仇怨,所以制作“京观”;甘泉赋之“东阬”是地名,因“阬”而得名,是“京观”。项羽,武夫耳,所以少降卒而没什么理由,就胡乱欺骗挖坑埋掉;羽猎赋“巒坑,超唐陂”的词“跇巒坑”有意思,是“坑”却是“峦”-高的,还与“唐坡”偶对,要“跇”“超”,可见“坑”也相当高,是隆起的大坟墓。
阬、京观石隆起的,坑也能隆起,有什么区别呢?可能还是与是否挖坑,和是否故意做“观”有关,而不在于后来是否高隆吧。古人对于坑、京观与坑的用法还是有区别的,可能也会有重合、通假时期,大约是在秦汉之间,其后基本统一到“坑”上了吧。

另,“坑杀”与“坑”、“阬”(史书有否“阬杀:说法?)是不是区别不大呢?都是活杀,只是侧重点不大相同,是不是这样呢?
那这个问题我先存疑,待日后有所新悟。
无论如何,“堆积”数十万尸体确实看起来要比“活埋”数十万人要更符合逻辑。
竹南 发表于 2009-10-9 16:55
不是逻辑,而是常识。

一个壮劳力(像木匠30年前那样),一天可以挖两方土。埋一个人,即使是捆扎得很紧,也需要一方土,而活埋,需要至少两方土压上去。难以想象用这样吃力的办法来进行屠杀。

当然,会有人讲,哈,不是可以让犯人自己挖吗?那是在冷兵器时代,一把铲土工具,甚至一根木棍,和士兵手里的刀枪处在同级别的杀伤力指数范围里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活埋?如果是一两个人,这倒是可能,但战争那么多人难以想象。
历史可以想象,但不是设想,总得有所依吧。想象秦阬赵四十万人是活埋,太恐怖了。
好恐怖的京观。
夜里人从下边或旁边过,万千横死鬼会不会一齐出声?
京观有没有坍塌的?是不是累累白骨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下了?
不是逻辑,而是常识。

一个壮劳力(像木匠30年前那样),一天可以挖两方土。埋一个人,即使是捆扎得很紧,也需要一方土,而活埋,需要至少两方土压上去。难以想象用这样吃力的办法来进行屠杀。

当然,会有 ...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0-9 17:03
嘿嘿,是常识,我乱嚼舌头了。

话题往下延伸一下,几十万人的尸体堆积成山,最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消逝呢?
你有权保持不沉默,但我们很快会让你沉默的。
本帖最后由 小只只 于 2009-10-9 17:50 编辑

莽尽坏义第宅,污池之。发父方进及先祖冢在汝南者,烧其棺柩,夷灭三族,诛及种嗣,至皆同坑,以棘五毒并葬之。而下诏曰:“盖闻古者伐不敬,取其鲸鲵筑武军,封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乃者反虏刘信、翟义悖逆作乱于东,而芒竹群盗赵明、霍鸿造逆西土,遣武将征讨,咸伏其辜。惟信、义等始发自濮阳,结奸无盐,殄灭于圉。赵明依阻槐里环堤,霍鸿负倚盩厔芒竹,咸用破碎,亡有余类。其取反虏逆贼之鲸鲵,聚之通路之旁,濮阳、无盐、圉、槐里、盩厔凡五所,各方六丈,高六尺,筑为武军,封以为大戮,荐树之棘。建表木,高丈六尺。书曰‘反虏逆贼鲸鲵’,在所长吏常以秋循行,勿令坏败,以惩淫慝焉。”(《汉书 翟方进传》)
-----
这是往复ID小园香径根据木匠师傅引用史料找的一段原文,对“坑”是“京观”结论的质疑,也提出供网友鉴别、讨论。
我看了这段史料,先前的回帖说法有些改变了。我认为,阬、阬是阬、坑,京观是京观。京观是大土堆搞成的可观瞻的建筑,而阬、阬则是掩埋尸体的不同方式。阬、坑都可以做成京观,但不全是京观。
由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坑即是京观不能算错。并且老木匠对他的推断加了限制条件--儒家的选择记载,这样的等同应该是严谨的。
好恐怖的京观。
夜里人从下边或旁边过,万千横死鬼会不会一齐出声?
京观有没有坍塌的?是不是累累白骨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下了?
西瓜 发表于 2009-10-9 17:21
没有大搞建筑的时候,各地的大土堆还是很不少的,有的公园本身就是依原有的大土堆而建。当然,这些土堆不全是阬、坑和京观,也有是以前诸侯的坟墓什么的在地面建筑消失后形成的高土堆。
本帖最后由 小只只 于 2009-10-9 17:48 编辑

回过头看,这里和往复,还是小榔头的发言最到位,还最简约,举例最有说服力。
昨天翻龙婆婆的《大江大海》,里面提到德国人也有“码尸”的做法,层层叠叠的,把犹太人的尸体垒起来,莫非国外也有“京观”之类?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毛的脖子骑不得。

莽尽坏义第宅,污池之。发父方进及先祖冢在汝南者,烧其棺柩,夷灭三族,诛及种嗣,至皆同坑,以棘五毒并葬之。而下诏曰:“盖闻古者伐不敬,取其鲸鲵筑武军,封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乃者反虏刘信、翟义悖逆作乱于东,而芒竹群盗赵明、霍鸿造逆西土,遣武将征讨,咸伏其辜。惟信、义等始发自濮阳,结奸无盐,殄灭于圉。赵明依阻槐里环堤,霍鸿负倚盩厔芒竹,咸用破碎,亡有余类。其取反虏逆贼之鲸鲵,聚之通路之旁,濮阳、无盐、圉、槐里、盩厔凡五所,各方六丈,高六尺,筑为武军,封以为大戮,荐树之棘。建表木,高丈六尺。书曰‘反虏逆贼鲸鲵’,在所长吏常以秋循行,勿令坏败,以惩淫慝焉。”(《汉书 翟方进传》)
===================
小只只改主意太快。这段记载中的关键字是“封”,从字形看,金文“封”很能说明问题,就是封有平地起封的意思。虽然,作为封建土地的封,字形告诉我们古人可能用树来表示,但是,封的真正目的是要显示它的高和大,故有“登封泰山”之说,其实就是登高泰山的意思。古人又说“封豕”、“封象”,都是大猪,大象的意思。封本身具有堆高的意思,它排除了向下挖坑,而是平地堆砌,如果是封土,就是用土平地堆砌,封土植树,就是平地用土堆或树来表示一个四处可见的封界。小只只所引的记载,第二句就明确告诉是发冢,“发父方进及先祖冢在汝南者,烧其棺柩,夷灭三族,诛及种嗣,至皆同坑,以棘五毒并葬之”,意思是把处死的人犯和被挖出来的的祖先尸骨一起用“坑”和有刺的荆棘封起来,也就是堆起来,所谓的葬,在这里因而也就不是挖坑埋葬,而是封而葬之的意思,也就是让他们离地高高堆起示众,下文“诏书”里具体提到这种封而葬之的做法,一是要求方六丈,高六尺,一是要求荐树之棘,建表木,高丈六尺。关键在于“诏书”明确说了这样就是“封以为大戮”了。用封来表示对这些罪犯的最大的惩罚,就是说这里的高高堆起,主要是尸体,但是要做到规定的高度,也用了土和荆棘,这也就证明“至皆同坑”的坑,其实就是高高堆起的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今天,我就是高瑜
顺便说一下墟,墟就有大土堆的意思,废城废国为墟,主要是因为古代城址都是建在夯土台上,城国被废弃了,就只留下一个个大土堆,就是墟了,从这一点讲,筑土为墟也是可以说得通的。墟也是高于平地的土堆云。
今天,我就是高瑜
本帖最后由 小只只 于 2009-10-10 20:09 编辑

梦子来了。封的意思由于孔夫子的主张薄葬说法,典籍解释得很清楚了。我想请教梦子的是:阬、坑有区别么?
就二字的字形来看我觉得着重点是不同的,前者有阜字旁,表高于地面的土堆;或者土字旁,土是覆于地表(指相对的平地)的,坑的意思是低于地表的凹处。至于文化含义还请木匠师傅和梦子指教。
梦子来了。那么,请教,阬、坑有区别么?
就二字的字形来看我觉得着重点是不同的,前者有阜字旁,表高于地面的土堆;或者土字旁,土是覆于地表(指相对的平地)的,坑的意思是低于地表的凹处。至于文化含义还请木匠师傅和梦子指教。
虚、墟是有相通假的时候的,就所讨论的内容在潜意上我觉得应该有虚的成分的。什么是文化,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会体现在风俗上的,尤其是对生死的态度上的。
剛剛看了木匠老哥的視頻,頂起來。
坑殺,京觀是三代之制,確實是戰後戰場屍體處理的方法。但秦以後就把這種原本用於敵軍屍體處理的方法用於針對被統治的人民,所謂焚書坑儒就是例證,開了一個暴政者用對付敵軍的軍法對待平民的惡例。
今天,我就是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