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狄更斯的《双城记》

本帖最后由 WIND 于 2010-5-7 13:40 编辑

在中国,许多人分不清美洲独立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区别,哪怕一百五十年后这个种族蹩脚的重复了法国革命的闹剧,哪怕他们的父辈或祖父辈亲历了这场闹剧。但是狄更斯已经用他的笔记录了法国那场闹剧,并将英国和法国两幅对比强烈的场景摆在了我们面前。1935年据他的小说改编成了影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无图无真相

转贴要尽职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无图无真相

转贴要尽职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5-7 13:29
有的,有一幅影片海报。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中文维基对狄更斯的介绍:
http://zh.wikipedia.org/zh-cn/%E ... #.E4.BD.9C.E5.93.81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verycd上的片源:
http://www.verycd.com/topics/145574/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W兄为什么对狄更斯这么感谢兴趣?
W兄为什么对狄更斯这么感谢兴趣?
水笺 发表于 2010-5-7 23:17
回水煎mm,因为我看到狄更斯和我之前了解的那些人是完全一致的。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回水煎mm,因为我看到狄更斯和我之前了解的那些人是完全一致的。
WIND 发表于 2010-5-8 08:56
换句话说,俺们同时下的人也是一致滴,只是没有人彻底了解怎么会这么滴一致,嘿嘿~~
《双城记》和《红屋骑士》是小时候所接触到,最早批评法国大革命的作品。并从此让我对“革命”二字怕怕。
《双城记》和《红屋骑士》是小时候所接触到,最早批评法国大革命的作品。并从此让我对“革命”二字怕怕。
ironland 发表于 2010-5-8 10:52
铁mm:
我最近仔细看了一遍影片《洛丽塔》,其实这部影片说明的问题并非“洛丽控”这么简单。lolita其实是置于两个男人的关系之中,一个是汉伯特Humbert ,一个是奎尔替Quilty。所谓的汉伯特的“洛莉塔情结”,这个大家很容易看到;另外一方面,奎尔替作为一个文艺老男人,引诱文艺女青年的水平其实是在汉伯特之上的。这个中国人似乎很少加以说明,当然了,中国奎尔替的学生一抓一大把。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那你有没有再去研究正太控?
12d" /> 那你有没有再去研究正太控?
ironland 发表于 2010-5-8 14:58
纯日本的冬冬暂时还没兴趣。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本帖最后由 WIND 于 2010-5-14 09:28 编辑

中文维基对<双城记>的解释:
http://zh.wikipedia.org/zh-cn/%E5%8F%8C%E5%9F%8E%E8%AE%B0
=================================
以我看过影片的理解,似乎有很多不可信的东西.比如,曼奈特医生被关进巴士底狱的时间,不应该是1775年,说成是1765年还不会有这么明显的错误.因为他被关了18年,被救出狱时,法国革命还未发生.到攻占巴士底狱事件发生,她的女儿的女儿已经有好几岁了.
小说中提到1775年的时间,说的是美洲独立的事情.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本帖最后由 WIND 于 2010-5-14 08:56 编辑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
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
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
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
好,也是最高级的。(译文出处:http://www.lingkong.com/shuwu/waiguo/ouzhou/yguo/scj/001.htm)
======================================
小说的开篇这段话,常被人断章取义.我的理解是:狄更斯在法国革命过去半个多世纪之后,发现法国仍然如同半个世纪前那样喧嚣和混乱,所以他说:"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