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打印本页]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2 05:37     标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本帖最后由 闲云 于 2011-8-2 05:38 编辑

嘿嘿,这个夏天,先生和儿子回国探亲,偌大的一个家,就成了我一个人的逍遥居了。时逢长周末,除了超市采购,教会礼拜,其余时间,就是闭门谢客,悠然品茗,闲闲读书了。那份感觉,真如渊明先生笔下的“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兴之所致,拍了几张“吾庐”,和燕亲们分享一下这份夏日闲居的喜悦:)


[attach]45619[/attach]



[attach]45620[/attach]



[attach]45621[/attach]



[attach]45622[/attach]



[attach]45623[/attach]



[attach]45624[/attach]



[attach]45625[/attach]
作者: 晓寒    时间: 2011-8-2 05:42

本帖最后由 晓寒 于 2011-8-2 05:45 编辑

[attach]45626[/attach]

[attach]45627[/attach]



[attach]45628[/attach]



[attach]45629[/attach]



[attach]45630[/attach]




[attach]45632[/attach]



[attach]45633[/attach]
作者: 李大兴    时间: 2011-8-2 06:18

晓寒MM的家很有中国味道也很温馨。
作者: 傻瓜也快乐    时间: 2011-8-2 12:34

真想进去陪着闲云妹妹
太惬意了
作者: 歪弟    时间: 2011-8-2 13:57

俺只有一只很像的无绳电话,其他都没有,差太远啊差太远~~
作者: 何毓玲    时间: 2011-8-2 14:10

本帖最后由 何毓玲 于 2011-8-2 22:08 编辑

惊叹于你家咋那么干净呢?比宾馆还干净!
我家咋就那么多东西呢,满满登登的,乱七八糟的!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1-8-2 19:17

中国味太浓不好,要国际化,多元化。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1-8-2 19:17

电脑显示器和我的差不多,23的吧,。
作者: 梅茗    时间: 2011-8-2 19:41

一人独处的感觉超好呢。我有时也喜欢把家里那两位赶出去玩,无人聒噪无人添乱,自己打扫一下卫生,享受一个人的清静,其实是非常舒服的事。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2 20:24

晓寒MM的家很有中国味道也很温馨。
李大兴 发表于 2011-8-2 06:18
多谢大兴兄。

一直觉得,“家”是宁静的港湾,室不需大,更不羡豪宅,“有味道”,“温馨”足矣。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2 20:25

真想进去陪着闲云妹妹
太惬意了
傻瓜也快乐 发表于 2011-8-2 12:34
欢迎快乐大姐日后光临寒舍:)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2 20:28

俺只有一只很像的无绳电话,其他都没有,差太远啊差太远~~
歪弟 发表于 2011-8-2 13:57
来加拿大吧:) 普通工薪阶层就是这个生活水平。

那只电话就是中国产的,记得是20多加币。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2 20:31

惊叹于你家咋那么干净呢?弊宾馆还干净!
我家咋就那么多东西呢,满满登登的,乱七八糟的!
何毓玲 发表于 2011-8-2 14:10
嘿嘿,来做客的朋友都这末说,从父母家到我自己家都是。我属于有洁癖的那类人,可能是母亲的遗传,家里一定要一尘不染的,不然就觉得不自在。可以说,有点轻微的强迫症:)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2 20:34

中国味太浓不好,要国际化,多元化。
李苗 发表于 2011-8-2 19:17
没办法,自小热爱中国文化,对“中国味”情有独钟。不过family room是西式风格。

另,电脑显示屏是21.5寸的。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2 20:36

一人独处的感觉超好呢。我有时也喜欢把家里那两位赶出去玩,无人聒噪无人添乱,自己打扫一下卫生,享受一个人的清静,其实是非常舒服的事。
梅茗 发表于 2011-8-2 19:41
9494。 老实说,也就是他们父子回去的最初两天觉得有点孤单,然后就感觉超好,清静自由,轻松随意,象度假一样。。。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2 20:39

再补几张,昨天一起拍的。

[attach]45641[/attach]



[attach]45642[/attach]


[attach]45643[/attach]


[attach]45644[/attach]


[attach]45645[/attach]


[attach]45646[/attach]


[attach]45647[/attach]
作者: 水色    时间: 2011-8-2 23:49

真不错,干干净净的,气象澄清,格外自在。我家堆满了小玩意儿,挤挤插插的,一个人的东西比一大家子还多,说明主人天性十分贪婪。
作者: 傻瓜也快乐    时间: 2011-8-3 01:48

吾亦爱汝庐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3 06:21

真不错,干干净净的,气象澄清,格外自在。我家堆满了小玩意儿,挤挤插插的,一个人的东西比一大家子还多,说明主人天性十分贪婪。
水色 发表于 2011-8-2 23:49
忍不住笑。。。水色妹妹真是很可爱。真贪婪的人,哪里会说自己贪婪的,何况还“十分”。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8-3 17:23

来加拿大吧:) 普通工薪阶层就是这个生活水平。

那只电话就是中国产的,记得是20多加币。

闲云 发表于 2011-8-2 20:28
貌似加拿大物价比澳洲便宜,前几天我刚买了一只无线电话,35澳刀,还是最便宜的。8年前买的那个是80澳刀。

闲云家好干净,好整洁。
作者: 李新苗    时间: 2011-8-3 18:14

对第一张流口水呀流口水~~~
作者: 吹笛在湖北    时间: 2011-8-3 23:57

闲庭信步,闲时信游。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4 04:18

貌似加拿大物价比澳洲便宜,前几天我刚买了一只无线电话,35澳刀,还是最便宜的。8年前买的那个是80澳刀。

闲云家好干净,好整洁。
施国英 发表于 2011-8-3 17:23
谢谢施姐姐.

听从澳洲过来的一位同事和一位邻居说,澳州的气候好,有钱的移民比较多,加拿大冬季长,但氛围相对朴实,更适合工薪阶层.不过加拿大近年的物价也涨了不少. 那只20多元的电话,也是4年多以前买的了.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4 04:22

对第一张流口水呀流口水~~~
李新苗 发表于 2011-8-3 18:14
哈,新苗妹妹,独立屋安静归安静,辛苦起来也真辛苦.比如昨晚,整整拔了一小时dirve way石头缝里的野草,精疲力尽,头昏眼花,回到屋里一个多小时后才缓过劲来:(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4 04:27

闲庭信步,闲时信游。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1-8-3 23:57
浮生闲度,闲适岁月.加国的生活氛围就给人以这种感觉,所以很喜欢也很享受:)
作者: 傻瓜也快乐    时间: 2011-8-4 08:15

哈,新苗妹妹,独立屋安静归安静,辛苦起来也真辛苦.比如昨晚,整整拔了一小时dirve way石头缝里的野草,精疲力尽,头昏眼花,回到屋里一个多小时后才缓过劲来:(
闲云 发表于 2011-8-4 04:22
以后我替你拔草去
作者: 李大兴    时间: 2011-8-4 12:31

哈,新苗妹妹,独立屋安静归安静,辛苦起来也真辛苦.比如昨晚,整整拔了一小时dirve way石头缝里的野草,精疲力尽,头昏眼花,回到屋里一个多小时后才缓过劲来:(
闲云 发表于 2011-8-4 04:22
Home Depot里可以买到喷药,专门除缝里的野草。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11-8-4 14:08

那是美国才有的,加拿大已经被环保禁止了,据说很多人现在到美国一游的目的之一,就是走私偷渡这种除杂草的喷药以及其他“不环保的”除草药。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5 04:03

在网上看到过一种做法,用热水浇在野草上,烫死枯干后,轻轻一拉就出来了,很省力气. 可是,觉得这样对野草还是太残忍了,下不了手啊.  
作者: 李大兴    时间: 2011-8-5 04:23

那是美国才有的,加拿大已经被环保禁止了,据说很多人现在到美国一游的目的之一,就是走私偷渡这种除杂草的喷药以及其他“不环保的”除草药。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1-8-4 14:08
原来如此,谨受教。不过,加拿大这样一环保,是否草坪也不许weed control了?其实patio的杂草还好办,涂层类似清漆的膜隔绝空气,第二年就不长了。这个法子麻烦些、贵点。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11-8-5 05:22

对呀,现在每年就因为这道环保禁令,weed control在这里基本上算非法,很多人不得不咬牙切齿地做了拔草党,看着泛滥成灾的蒲公英,恨不得拿出高老庄的九齿钉耙,把后园的地皮都翻了。倒是便宜了home depot之类的gardening商店,每年都可以推销符合加拿大国情的手拔脚踩的拔草机,每年都能推出新产品!
作者: 紫壶    时间: 2011-8-5 10:02

参观了闲云的样板房,我正在疯狂打扫中……还扔掉了许多没用的东西。贪婪如我,家里到处堆满了瓶瓶罐罐,过年前,芝麻粉、红薏仁粉、白薏仁粉买了十来罐,本来想送人的,结果只送出两件,眼看还有一个月要过期了,得了,赶紧吃吧~~
作者: 不要脸的焊工    时间: 2011-8-5 11:37

这个家,若是庐,俺的家就是窝了。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5 21:06

紫壶姐姐和焊工客气了。多谢。
作者: shen    时间: 2011-8-5 22:15

中国的古文化是崇尚自然,除不除草有何必要呢
将书本放在一系列茶具的摆设之下,那就是摆设了
作者: ironland    时间: 2011-8-5 22:35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1-8-5 22:40 编辑

中国的古文化是死者为大,现在的公务员挟尸要价,以遗体长苍蝇来逼迫孤儿寡母有何必要呢?
聪明绝顶,参透世情,混在那个群体里,天大的智慧也只是摆设了。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6 00:02

中国的古文化是崇尚自然,除不除草有何必要呢
将书本放在一系列茶具的摆设之下,那就是摆设了
shen 发表于 2011-8-5 22:15
呵呵,您这话挺逗的。崇尚自然,就该任由野草疯长?如果不除,不但会损毁drive way,邻居,小区管理委员会(业主们自发组成的),市政府,都会来交涉的,因为这样会破坏小区,市容的整体美观。

另外,对于一个爱书如命的人来说,书永远都不可能是摆设。从小到大的书都留在国内,没带出来,这些都是在这里的中文书店买的,数量上是不能比了。把书放在茶具之下,一是因为空间有限,二是书房本来就兼作茶室的。还有一些摆不下,放在family room的书柜里。
作者: shen    时间: 2011-8-6 03:37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11-8-6 04:06 编辑

我知道国外有这规矩,但这正是中外文化不同之一,不同的草长在上面,自有其生存的道理,只要不太妨碍生活,就不想太管了,看中国国内的草坪,绝大多数没有养护,这不仅仅是因为管理不善,而是因为人们内心从没觉得有管的必要.

爱书如命,我认为不太适合现代人了,我以为这种话,更适用于艰苦的年代,因为物质的艰苦,才会特别注重精神的价值,而现代人的生活多少有点阔了,还是命更重要一点.

所以,不好意思的说,这正是我对你的贴子,自恋是否等于浅薄的一个回答

如果你不是真的非常精通并执着于中华文化,也并非具备爱书如命的条件,只是曾经这样的爱过,比如说喜欢扎在中文书堆里狂看,如普通中国文化人一样习惯于华人的处事处人方式以思维习惯,然后自己也就相信自己的确是无比热爱中国文化,也爱书如命,这不仅是一种自恋,也是一种小小的浅薄,我说的这种浅薄,不是说你人浅薄,是说你观点上,表现得相对浅薄了.

但您不必生气,事物永远是相对的,每个人都会有相对浅薄的时候,只是表现不表现而已,自恋的人,有时会特别喜欢表现出来而自己浑然不知,就难免被人提醒了,我相信你虽居海外,但仍然根子上仍然传统,但经过多年的洗礼,此时心中的中华,和真正的中华,也许不太一样了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6 05:57

呵呵,您的这些“如果”,完全不存在。首先,我绝不敢说自己“非常精通”中国文化,绝不敢如此狂妄,只是一份热爱而已,一份从六岁开始,至今如不熄火焰的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绝对不是您所说的“自己也就相信自己的确是无比热爱中国文化”,那才是附庸风雅,虚荣浅薄。并且我觉得,这种热爱是天生的,无法用言语来解释的,正如人类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爱是与生俱来至死不渝的一样,每一个炎黄子孙,对中国文化就应该有这样的爱。

爱书如命的定义,也不是您那样的,形容词而已。您听过有谁为一本书而放弃生命吗?但是,在我心目中,家里的所有物事,最宝贵的,最不不能放弃的,就是书。至于“喜欢扎在中文书堆里狂看,如普通中国文化人一样习惯于华人的处事处人方式以思维习惯”,呵呵,对于在海外留学,工作,定居的人来说,听着实在是有点滑稽。

完全同意,每个人都有浅薄的时候。尤其,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文化面前,我感觉自己不仅渺小,而且浅薄之极。不过,您指出的“自己也就相信自己的确是无比热爱中国文化,也爱书如命,这不仅是一种自恋,也是一种小小的浅薄,我说的这种浅薄,不是说你人浅薄,是说你观点上,表现得相对浅薄了”,基本都是您的凭空猜想,胡乱度人了。说实话,这样挺无聊的。对一个没有任何认识和了解的人,凭空去“如果”“比如”,然后下结论,实在太不严谨了。我不是个“喜欢表现自己”的人,比较受道家影响,从来好静喜隐,上网就为谈文论史而已,也是出于一份对母国文化的眷恋,所以您的提醒,大可不必了。
作者: orchid    时间: 2011-8-6 16:40

矮油~~~~~矮油~~~~~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8-6 17:46

呵呵,您的这些“如果”,完全不存在。首先,我绝不敢说自己“非常精通”中国文化,绝不敢如此狂妄,只是一份热爱而已,一份从六岁开始,至今如不熄火焰的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绝对不是您所说的“自己也就相信自己的确是无比热爱中国文化”,那才是附庸风雅,虚荣浅薄。并且我觉得,这种热爱是天生的,无法用言语来解释的,正如人类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爱是与生俱来至死不渝的一样,每一个炎黄子孙,对中国文化就应该有这样的爱。

闲云 发表于 2011-8-6 05:57
闲云MM别的观点我没啥意见,但对红体部分不敢苟同。这样的逻辑推理既不符合实际,也有一点强人所难的意思。人类用在这里太抽象了,不是每个个体都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况且,个人完全有权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化体系。身为炎黄子孙,就一定要热爱中国文化吗,那怕这个文化中有许多落后的元素?
本人是世界主义者,只要是优秀的文化,无论国产还是外来皆能接受,但对祖先留下来的那些垃圾,照扔不误。我就事论事,见谅则个。呵呵。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6 19:26

本帖最后由 闲云 于 2011-8-6 19:29 编辑
闲云MM别的观点我没啥意见,但对红体部分不敢苟同。这样的逻辑推理既不符合实际,也有一点强人所难的意思。人类用在这里太抽象了,不是每个个体都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况且,个人完全有权选择 ...
施国英 发表于 2011-8-6 17:46
施姐姐客气了,无妨无妨。您说的没错,这句话,给人的感觉确实是有一点推己及人强人所难的意思,比较emotional,呵呵。虽然,这份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言。您的观点我也同意,个人有权选择,世界大同嘛。可能我表达得不准确,其实一向觉得,学习台湾,香港,中西合璧,取长补短,善莫大焉。
作者: kemingqian    时间: 2011-8-6 20:03

有一段时间,俺家晚饭后的运动就是拔草。要想图快,建议使用抽草机。

[attach]45760[/attach]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6 20:09

有一段时间,俺家晚饭后的运动就是拔草。要想图快,建议使用抽草机。

45760
kemingqian 发表于 2011-8-6 20:03
谢谢克明兄。我家也有这个,不过平时园艺工作都是先生承担,所以这次他回国探亲,我就赶鸭子上阵,不敢乱用这些搞不大懂的机械,只好人工拔草了:)
作者: 李新苗    时间: 2011-8-6 23:46

本人是世界主义者,只要是优秀的文化,无论国产还是外来皆能接受,但对祖先留下来的那些垃圾,照扔不误。
施国英 发表于 2011-8-6 17:46
矮油,施姐姐,你说的这句话咋肿么像我说滴嘞?来,再抱一抱~!
作者: 康顺顺    时间: 2011-8-7 12:21

第一张照片看起来像在澳洲。闲云家确实干净整洁。除草嘛,其实坐个小板凳割草倒也是锻炼呢,我曾用大剪刀2天割草80平米还不伤害土地。用得剪刀都拉不开栓,滴点油就好了。要是我就等到草长高了就随时剪。
作者: kemingqian    时间: 2011-8-7 20:46

还真有手工剪草的?楼上辛苦。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8-7 20:48

康顺顺在澳洲吗?

刚看到朋友博客里的西澳柏丝的街景,是和加拿大挺象呢。
作者: 晓寒    时间: 2011-8-15 05:17

本帖最后由 晓寒 于 2011-8-15 05:19 编辑

接主贴。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这两天,请人割了草,再自己动手,把后院的树枝树叶修剪了,装了半人高的三大袋,也算“既耕亦已种”了,适逢周末,便该“时还读我书”了。

这几年的习惯,每到春夏,周末读书,必定是在后院的这棵老松树下。一壶清茶,一本好书。一书一世界,一茶一乾坤。人生快意,莫过于此,夫复何求?








读了一阵,该take a break了。天气这么好,好久没有摇吊床了。再灵机一动,还没试过在吊床上看书呢。今天就体验一下。果然感觉很好--有书,有天,有地,有自然。。。“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作者: 吹笛在湖北    时间: 2011-8-15 07:20     标题: 看来,这个坛子留洋华人不少。

本帖最后由 吹笛在湖北 于 2011-8-15 07:21 编辑

好闲情。是不是桌上差包烟,吊床有蚊子?
作者: 菜农    时间: 2011-8-15 07:47

条件太好了,羡慕啊
作者: 晓寒    时间: 2011-8-15 11:46

好闲情。是不是桌上差包烟,吊床有蚊子?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1-8-15 07:20
烟和书,茶好像不太协调吧?当然,可能各人习惯不同。抽烟喝酒我都不会,先生虽然会,但也几乎不抽,偶尔喝点酒而已。

吊床时间长了应该会有蚊子。不过每次吊的时间不长,所以还没遇到。
作者: 晓寒    时间: 2011-8-15 11:51

条件太好了,羡慕啊
菜农 发表于 2011-8-15 07:47
谢谢菜农兄。

这样的“条件”,其实在北美,一般工薪阶层都具备的。如果说物质享受,国内比海外好,人工便宜,一般都有钟点工,房间装修,衣着时新,美容美发等方面都比海外来得讲究,所以家人,同学朋友很多都觉得我们在海外还是相对辛苦,清苦些,所谓“穿着土气,花钱小气”。不过海外的大环境如此,朴实自然,返璞归真,正是我从小就想要的生活,所以也不在乎什么物质享受不如国内之类。
作者: 菜农    时间: 2011-8-15 12:36

很喜欢返璞归真,很喜欢北美,如果免签、就业不太难的话,我也希望在那里。

我们的家园本来就是这样,可惜可惜,自家土地上,就是不能发展科学与民主的社会,总是有强盗巧取豪夺,自家的家园总是不能那么美好。

苍天啊,为何是这样。
作者: 李大兴    时间: 2011-8-15 12:53

闲云MM很有情趣。不过芝加哥今年雨水多,我家又与一小湖距离不到百米,所以蚊子极多。我基本每个周末割草,之前先涂上防蚊水,此外是不敢在园子里多呆的,更别说坐在吊床上读书了。。。555,每天遛狗都要被咬包的
作者: 晓寒    时间: 2011-8-15 20:40

很喜欢返璞归真,很喜欢北美,如果免签、就业不太难的话,我也希望在那里。

我们的家园本来就是这样,可惜可惜,自家土地上,就是不能发展科学与民主的社会,总是有强盗巧取豪夺,自家的家园总是不能那么美好。

苍天啊,为何是这样。

菜农 发表于 2011-8-15 12:36
有时也觉得感触,这份恍如渊明先生笔下的田园生活,却是在异国他乡实现的。。。清谈一位朋友,糊里糊涂(最近也在燕谈发过言)08年在一个讨论时说过,如果孔孟老庄返生,大概会觉得今天的北美才是他们生活过的那个中国(主要指氛围)。

西哈努克曾经说过,柬埔寨有个古老传说,将来会有一群黑衣恶魔从天而降,祸害柬埔寨。等到红色高棉来了(最初穿黑色服装),他觉得,这就是传说中的恶魔了。我们的家园,好像也有几分近似:(  即使是内忧外患的清末,中国,都还存在着钱穆先生《八十忆双亲》里描述的那种祥和气氛,等到马教一来。。。就是菜农兄最后那句呼号了。
作者: 人约黄昏后    时间: 2011-8-15 21:10

闲云MM的家太干净了!对比之下俺家是猪圈花间还知道要打扫呢,我决定让猪圈归于猪圈,特没上进心了。
作者: 李大兴    时间: 2011-8-15 22:57

有时也觉得感触,这份恍如渊明先生笔下的田园生活,却是在异国他乡实现的。。。清谈一位朋友,糊里糊涂(最近也在燕谈发过言)08年在一个讨论时说过,如果孔孟老庄返生,大概会觉得今天的北美才是他们生活过的那 ...
晓寒 发表于 2011-8-15 20:40
这就是我二十多年来隐居市郊,且“已悟余生老异乡”的理由吧。

清谈要关门了么?
作者: 晓寒    时间: 2011-8-16 08:41

闲云MM的家太干净了!对比之下俺家是猪圈花间还知道要打扫呢,我决定让猪圈归于猪圈,特没上进心了。
人约黄昏后 发表于 2011-8-15 21:10
哎哎,黄昏不作兴这样的,哪有说自己的家是猪圈的。就算乱一点,也舒服适意么。
作者: 晓寒    时间: 2011-8-16 08:44

这就是我二十多年来隐居市郊,且“已悟余生老异乡”的理由吧。

清谈要关门了么?
李大兴 发表于 2011-8-15 22:57
“已悟余生老异乡”--大兴兄好句!七字间,是一份人生沉淀后的顿悟和苍凉。。。

是要关门了啊。10月。上次不是发过《唉。。。》感慨了。
作者: 李大兴    时间: 2011-8-16 13:07

60# 晓寒 晓寒MM,去清谈看了看,真是要关门的景象,令人感叹。谢谢你邀请那边的朋友,请转告我十分欢迎他们来这里。(我自己发帖未免有广告之嫌)燕谈断不会出现管理员因为被攻击就封网友的事,那样管委会还不立马把他给罢了
作者: 黄馨    时间: 2011-8-16 13:12

属于有闲阶级一类

陶渊明的房子可是“环堵萧然,晏如也”,比不上楼主的家。
作者: 晓寒    时间: 2011-8-16 20:11

60# 晓寒  晓寒MM,去清谈看了看,真是要关门的景象,令人感叹。谢谢你邀请那边的朋友,请转告我十分欢迎他们来这里。(我自己发帖未免有广告之嫌)燕谈断不会出现管理员因为被攻击就封网友的事,那样管委会还不立马 ...
李大兴 发表于 2011-8-16 13:07
刚已经在清谈发了个邀请贴了。
作者: 晓寒    时间: 2011-8-16 20:12

本帖最后由 晓寒 于 2011-8-16 20:14 编辑
属于有闲阶级一类

陶渊明的房子可是“环堵萧然,晏如也”,比不上楼主的家。
黄馨 发表于 2011-8-16 13:12
呵呵,有闲阶级算不上。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薪阶层。周末有点时间看看书,品品茶而已。

把今人和古人拿来比房子,挺新鲜的,有点好玩:)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1-8-16 20:29

吾亦爱吾庐,实然;众鸟欣有托,非也。现在还有几只鸟能够有托?北美地区的鸟类居住地,已经被人破坏得很严重,成堆的鸟在死亡。
作者: 晓寒    时间: 2011-8-16 20:42

吾亦爱吾庐,实然;众鸟欣有托,非也。现在还有几只鸟能够有托?北美地区的鸟类居住地,已经被人破坏得很严重,成堆的鸟在死亡。
李苗 发表于 2011-8-16 20:29
呵呵,一般人家的后院,都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小鸟的。早上一起来,就能听到鸟声啾啾。
作者: 人约黄昏后    时间: 2011-8-16 22:30

哎哎,黄昏不作兴这样的,哪有说自己的家是猪圈的。就算乱一点,也舒服适意么。
晓寒 发表于 2011-8-16 08:41
不是猪圈就是狗窝,总之乱糟糟 ,可俺的确呆着惬意啊,回来就开心啊,越来越宅,完全“三宅一生”了,哈哈哈哈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