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韩寒:正常文章一篇 [打印本页]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19 08:37     标题: 韩寒:正常文章一篇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2-1-19 08:39 编辑

正常文章一篇

  作者:韩寒

  各位亲,朋好友,首先预祝大家新年快乐。由于怒气已消,喜上眉梢,所以我的水平又恢复了正常。一些朋友劝我,说不要回应这些无聊的质疑和抹黑,我说不行。因为我是一个对职业道德的遵守有着近乎洁癖的人。中国的拉力赛,很多赛员赛前都会违规提前熟悉赛道,甚至提前一个月住在赛道里练车。虽然这个行为已经法不责众,但是因为我觉得违背职业道德,依然坚持八年不提前勘路,结果导致我每次拉力赛的一开始都会很吃亏。但我依然坚守此道,并获得冠军。所以,当有人说我的文章不是自己写的时候,我必须反击。我知道这么多年有很多人看我不顺眼,这次他们会借着“质疑有理”和几乎每一个写作者都会遇到的无法自证的尴尬,用力起哄,奋发传播。我可以不予理会,但我不希望一路陪伴我的读者在饭桌上遭人嘲笑,也不愿意我的女儿以后被人问起说他爸爸的文章不是自己写的。她的父亲可以做家务很笨拙,做生意很失败,写文章很差劲,但必须是有诚信的。这次正好方舟子老师也加入了进来,我正好一起做个总结回应,因为这不是值得不值得理会一些无聊之人的问题,而是我开始觉得好玩了,而且我也可以给大家讲好多的故事。

  

  方舟子先生说,我删除了06年至07年间的文章,并质疑我为什么一边悬赏一边删除文章。

  事实上我不止删除了这些文章。08年3月份的时候,我的杂文集《杂的文》出版,里面的文章大部分都摘录自以前博客。我保留了以前的文章一些时间,以方便不想买书的读者阅读,然后在08年的5月份左右,我删除了所有以前的文章,因为要照顾到出版社包括我自己的利益。我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整理一下博客,因为那个时候我刚刚使用博客,留下了很多类似聊天室水平的文章,回头看非常的幼稚。我想一个作者是拥有删除和修改他自己文章的权力的,尤其在一个提供给大家免费阅读的平台上。况且那是08年的事情。方舟子先生用了“一边…一边…”这个句式,诱导读者以为我好像在昨天删除了以前的文章,要么不够严谨,要么别有用心。

  方舟子先生说,我有一篇回应郑钧的文章在郑钧发表文章之前就发表了。这个有问题。

  的确。怪我太聪明了。在经历了白烨一战以后,我已经大致知道了打笔仗的路数和对手的套路,所以开始幼稚的追求秒杀对手。也就是说,设想好对手会怎么回应,并事先把文章写好,存在草稿箱里,等对手发表文章的一瞬间,我就发表自己的文章,让对手和观众惊为天人。一想到我即将要被网友们夸为料事如神,我睡觉都在为自己的这个创意而偷笑,并一直等待时机。郑钧先生不幸变成了我的第一个试验对象(在此要向郑钧先生道歉,因为我后来听到了他不少好的音乐,觉得当年有些没有必要)。我刷了郑钧的博客很久,以追求瞬间反驳的效果。都不见郑钧的动静,郑钧先生发表文章的时候,我正在开车,当时的科技不如现在,不能用手机来操作发表,人想要显掰的时候总是刻不容缓的,为了追求效果,我马上联系了我在电脑前的朋友,告诉了他博客的密码,并让他帮我修改了两个错别字迅速发表。但是天算不如人算,由于当时的新浪博客技术有缺陷,存在草稿箱里的文章如果发表,时间居然是按照存的那一刹来显示的。这个BUG很多新浪博客的老用户都知道。于是便导致了郑钧还没写文章,我就已经回应他了。这个乌龙在当时直接被媒体批评为我和郑钧联手炒作,手法拙劣,连口号都没对齐就上来丢人现眼了。郑钧先生躺着中枪,我深感抱歉。

  至今还有不少朋友有我的博客密码,因为我“的地得”不分,错别字也多。这个是我的写作特点,如果方舟子和麦田不懂得什么叫写作风格的话,那么也可以通过这个特点来判断我的文章是不是我写的。当然,你要是嘴硬说这是团队故意留的标记,那我也没办法,这世界上,什么器官硬都不如嘴硬。随着读者的越来越多,我觉得应该尽量修改掉一些错别字。我的太太,新浪的编辑,我的一两位好友都有我的密码。如果这也算“团队”,那么这就是“团队”。在这里介绍两位朋友来证明自己。首先是新浪的工作人员@大鸟kiki,然后是认识我超过十年的同学@马日拉。他们都进入过我的博客,见过我草稿箱里不少等待发表的文章。2006到2008,那个时候我刚写博客,所以写了很多生活琐事和比赛记录。2008年以后开始几乎不写生活,希望每一篇都是高质量的杂文,最近更是连比赛也不提了。我想作为一个作者,这么做没什么问题吧。

  方舟子先生说,我在17岁就会引用拉丁文@#¥%??¥??&,我不可能有这个能力。

  是的,十七岁的我很幼稚,当时我崇拜钱钟书,梁实秋和陈寅恪。我从小喜欢阅读,小学的时候我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五百本课外书。当然都是一些少儿科普和童话寓言,我几乎每两个晚上都要看掉一本书。到了初中高中,我拼命的读各种书,这点我的同桌和老师都可以证明,到了高中更加病态,彻夜阅读《管锥编》《二十四史》《论法的精神》《悲剧的诞生》。我的同学都有些不解。幸好,我没有成为书呆子,因为我一直在恋爱。其实这些书我读的也是一知半解,而且我当时也经常指责同学读书太少,聊天起来没有营养,就像现在很多专家指责我读书太少一样。所以现在的我能深刻体会到同学们肯定觉得那时候的我特别讨厌,特别sb。正如同刘瑜老师所说,才读了几本书的人通常是最喜欢叫嚷和笑话别人读书少的,而真的读了很多书,便能会学会谦卑和宽容。为了显示自己读书很多,我有一个小本子,记下了很多可以引用的地方,用在文章里和第一本小说《三重门》里,这也是当时为什么很多教授大为震惊,觉得我旁征博引,其实我只是有多少存款花多少钱而已。少年总是特别希望自己是老成的和高深的,就好比以前有一个sb给我女朋友写英语情书,我居然没看懂,因为把爱情说成“love”总是太肤浅了,讲成“affection”自然显得有文化。《杯中窥人》也是这样一篇文章。在2005年之后的很多采访里,我已经反思并嘲笑自己说,那是一篇很*的文章,《三重门》是一本很*的书。自从那以后,我写文章几乎没有再掉过书袋,阅读也开始从著作转为资讯和科技。所以当我看见一些六十岁的专家用各种我十六岁的时候就读过的书(尽管现在几乎全忘记了)来砸我的时候,我常常暗笑这太幼稚了。人总是这么成长的。不过在此我还是要告诉读者,不阅读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适当和恰当的阅读对于人生有着巨大的帮助,那些号称自己不读书的作家,你不要去相信他,这就像运动员喜欢说自己其实从来不训练一样。但那些动不动说你读书少的人,你更应该暗暗的笑话他,因为职业运动员从来不笑话那些运动的爱好者水平差,只有那些爱好了很多年依然是一个初级爱好者的人才会这样做。

  方舟子先生说,《三重门》的书名是什么意思我在采访中说不知道,反而我父亲记得。

  《三重门》的名字来自《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这是啥子意思呢,朱熹批注了以下,三重就是礼仪,制度和考文。虽然郑玄对此有着不同的解读,但我当时的确是以礼仪,制度,考文为释而取的书名。为了如何让书名显的有文化一点我反复的思量,终于才有了取自《礼记》的一个书名,而且这两个字往前其实应该追究到《周礼》。诸位觉得*么,于是我在之后的采访中便不好意思再回答。而那次采访,我完全是不想搭理一帮笨蛋,就像我这次打心底不想搭理另一帮笨蛋一样。至于我父亲,他为我骄傲,他也不会察觉到我的心态变化,自然记得。我是1982年出生,我父亲1958年出生,完全的两代人,虽然我父亲写的一手好文章,如果一个1958年出生的人能假装一个1982年出生的人写文章,并获得同龄人很多年的喜爱,稍有常识就知道这不可能。我的文章是我父亲代写,或者有团队代写的,稍微写过几篇文章的人就知道这在操作上的可能性是零。我能理解很多工作团队合作效率和质量更高,但写文章这事情只能一个人来,团队只可能降低质量,而且不可能不暴露。我十多年来文章的一贯品质和特点,包括我渐渐的一些改变,我的读者最了然于心。坚持认为我有枪手的,要么不懂得什么叫写作,要么就是不懂得什么叫阅读,或者就是起哄和落井下石。

  《三重门》这么书在创作过程中,坐在我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中发白的同学们都知道是什么情况,我几乎是写一页给要好的同学们传看一页的,尤其是我的同桌陆乐,他是从第一页看着我写到最后一页的。

  至于方舟子先生,我还特地打过电话给老罗,问,方舟子是不是有一个团队,或者根本就是别人替他干的很多事,要不然他哪来的精力去考证各种学科各种门类的事情。罗永浩先生是这么回答我的:方舟子这个人,虽然很轴,但应该的确是只有一个人,他坐在电脑前,就能检索出很多论文和资料,然后一个人整理个一天,他干的和科普有关的事情基本还是靠谱的。但是其实我完全也有理由来胡乱的质疑方舟子你有团队,因为你的跨度太广,工作量太大,数据来源太广,反应太快,不像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可以独自干出来的事。我相信就算没有一半人相信,至少也能说服不少人吧——方舟子团队,一帮聘来的助手负责查资料和写文章,方舟子出面发表,以方舟子的品牌来获得商业利益。但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是不能这样的诋毁人的,因为这样的新闻永远有人信,谣言总是比较拉风的,辟谣总是徒劳无力的。方舟子先生,你为了查资料进行科普和打假,你电脑前一坐就可能到凌晨三四点,但我要是一口咬定你有个利益团队,并假装说好像听圈子里的朋友说过,又说好似曾经和你辞退过的枪手吃过一次饭,那你这辈子都说不清楚,请问孤独坐在电脑前的你,你为了你的事业45岁头发就秃了,我给你这么来几句,你他妈的会不会胸闷。但我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是最下流的招数,利用作家职业无法自证的特殊性,披着质疑的外衣,干着诽谤的勾当。作为半个同行,你推己及人,我他妈的无数次一个一个字敲到凌晨,敲了十三年,我他妈就不胸闷吗。

  

  至于麦田先生,你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过了所谓的质疑,我相信不光没有人可以拿走2000万加2000万,恐怕你会破财。到时候你所被罚的钱我会购买各类数码产品,给我的读者发放福利。你所谓的逻辑推理除了没有逻辑可言,而且所谓的数据自己也动了很多手脚,甚至还不惜修改我比赛的时间。你说我的父亲和《萌芽》的李其纲先生是校友,所以得出了他们必然认识,并必然勾结串通在一起,我必然提前知道了考试的题目,我父亲必然提前替我准备好了文章这一结论。毕业于同一个学校就必然会是挚友吗,我的父亲和李其纲先生直到现在都不认识。我父亲几乎没有在学校读书就回家养病了,连大学同学都几乎没有。你侮辱了不光光我一个人的职业操守。

  不是每个人都靠阴谋和关系做事情的,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精力不济扛不到一点钟的。你以前在百度工作,按照阴谋论,你应该是收了李彦宏不少钱来诋毁我的名誉吧。如果你结婚生子了,按照逻辑,你不能理解我第二天有工作夜里一点还在写文章,证明你无法这样做,证明你精力不行,证明你无法满足你老婆,证明你老婆在过去的两年里必然偷人。你长期做IT工作,证明你一直坐在电脑前,证明你受到很多辐射,证明你精子活力比较差,综合了你老婆必然偷人和你精子活力必然差,证明你孩子必然不是你的。这就是你的逻辑吗。不,我不会这么说的,也不会这样质疑你的,虽然这有一定的可能性。

  在此,我整理了一些文章,读者朋友们看完以后应该可以自己判断了。所谓用数据和事实来质疑的麦田先生,捏造了大量的事实,篡改了大量的数据。居然还能蛊惑到不少人。

  首先关于阴谋论,推荐马伯庸先生的科普文章:http://weibo.com/1444865141/y0X1m87UW

  关于麦田先生数据上有意无意的错误甚至善意恶意的篡改,参考欧阳梦粥先生的文章:http://weibo.com/1400158657/y14oFaHVI

  关于麦田先生在统计我博客文章类型时候或真或假的作假,再推荐欧阳梦粥先生的文章:http://weibo.com/1400158657/y1anvq0p4

  关于我比赛的期间到底有没有空写文章以及麦田先生统计的“失误”,推荐我的车队的朋友王帆先生的文章:http://weibo.com/2269625022/y16fofIkH

  至于会不会有代笔,参看路金波先生的文章:http://weibo.com/1182419921/y10I7cdLp

  至于那次新概念的考试到底有没有作假,参看《萌芽杂志》李其纲先生的文章;http://weibo.com/1885117115/y1cdQAwta

  大家看完了以上六篇文章以后,就应该知道麦田先生究竟是怎么样的用心了。

  最后,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让我感到愉悦的是,在这个快速阅读的年代,那些讨厌我并一直在寻找漏洞的人,却要一字一字阅读我的文章,一帧一帧研究我的视频,一行一行查看我的资料。一想到他们的生活里充满了我,我的生活里就充满了欣慰。
作者: 梅茗    时间: 2012-1-19 08:42

昨晚麦田已删帖道歉了。
我还是非常欣赏韩寒,他的回应很有年青人的血性。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19 08:43

致韩寒韩仁均李其纲等人道歉信

一、在看了韩寒最新博文《正常文章一篇》和晚上才看到的“宝鸡王帆”微博后,我认为我最近几天对韩寒的质疑证据不足

“宝鸡王帆”链接地址:http://weibo.com/2269625022/y16fofIkH


二、由于我的质疑文章,而给韩寒、韩仁均、李其纲等人带来了负面影响,深感抱歉。特此道歉!同时,我也会删除所有相关博客和微博以消除影响,并承担这次质疑行为的所有责任

三、向我的博客和微博读者道歉,由于我不专业的质疑而对你们可能产生了误导。深感抱歉!

四、需要特别说明,我对韩寒的质疑从始至终没有任何个人私利或见不得人的勾当。理由确实只有一个:韩寒之前实在有值得质疑的地方。(否则他也不会写这么长的文章,逐条解释我对他的质疑)

五、感谢韩寒和相关人员花费这么大精力予以回应。就事论事的部分,我会仔细阅读,存疑的部分我也不再追问,但文中出现涉及无关家人和私生活的谩骂式言辞,我深感遗憾,这是我发起质疑时所未曾想到的

六、同时我依然认为,保持自己独立人格和独立判断的质疑行为本身,是没有错误的。我真心希望我们社会不只有一种声音和盲从。不能造神,社会需要有“反对的声音”

七、我是做互联网的,其实和文化圈娱乐圈完全不搭界。我这次业余“跨界”的质疑很不专业,但确实基于公众利益和公开资料。我会总结教训,把更多精力放到自己的工作上
祝大家新春快乐。

麦田

2012.1.18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19 09:15

昨晚麦田已删帖道歉了。
我还是非常欣赏韩寒,他的回应很有年青人的血性。
梅茗 发表于 2012-1-19 08:42
他对超出底线的人有血性,对同路人又很善良,懂得为对手考虑,很难得。

再重温一下他的防谈。

南都周刊:你1月8日的博客《我的2011》,是不是三论发表后针对外界的回应?


韩寒:算不上回应,我可能未来会写一个总体的回应,因为这种回应本身会很麻烦,从站在我的对立面的角度来讲,他们会是比较危险的。


南都周刊:他们是谁?对立面的危险是指什么?


韩寒:就是说,有些人会很不赞同我,而且会执著于推行自己的普世价值,我当然是特别赞同他们的那些观点,但问题是这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如果你特别执著于推行完美的普世价值,那意味着要推翻执政党,这样对他们来说比较危险,会陷他们于不义之地,所以我没有继续跟进讨论,我只说我自己的观点而已。
作者: 梅茗    时间: 2012-1-19 09:44

嗯。善良跟血性集于一身,才格外难得。他是个高明的棋手,就像他回应文章中写到的那样,能看清后面的路数跟结局。
作者: Goal    时间: 2012-1-19 16:05

很诚实的表白。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2-1-19 19:09

本帖最后由 李苗 于 2012-1-19 19:10 编辑

答韩寒《正常文章一篇》
http://fangzhouziblog.i.sohu.com/blog/view/201806114.htm

我对韩寒的文章向无兴趣,此前没有看过几篇他的文章(我这类人不属于他的目标读者,不读对他也无影响)。这次因为麦田质疑韩寒文章有团队代笔,引起了很大的风波。麦田好几年前也曾攻击过我,我对此人并无好感,其文章也就懒得去看。但韩寒悬赏2000万(范冰冰又追加了2000万)找代笔者,不断地有读者在我的微博上留言希望我做调查去领这笔赏金,我便好奇地把麦田的质疑文章看了看,里面比较有说服力的一条证据是韩寒在2007年一篇回应郑钧的文章中提到把博客密码告诉一位朋友,由其代为修改文章。我便到韩寒的新浪博客想把这篇文章找来看看是怎么回事,结果不仅没有找到,还惊讶地发现韩寒把从2006年12月13日到2007年9月18日长达9个多月的博客文章全删了。所以就在微博上感叹了一句“一边重金悬赏,一边销毁证据,更让人觉得悬赏没诚意”。  然后有读者以及新浪博客的编辑纠正说,这些博客文章是在结集成《杂的文》时删掉的。现在韩寒也是这么解释的。这个解释虽然与《杂的文》序言所说的矛盾(“书是必须要出版的。里面的文章,大多数我都发表过在我的博客里。不想花20元买书的读者可以上网花20元的电费和上网费把文章全部浏览了。”),但也说得过去。我由于不熟悉韩寒的文章和事迹的想当然感叹,澄清或借此批我一顿,都无不可。但是韩寒在其回应我的文章中捏造了一些我的观点,又对我大作抨击,还去抱罗永浩的大腿,把他当成了解方舟子情况的人(虽然我和罗永浩的全部私下交往就是几年前一起吃过两顿饭,因为没有抢着付款被他念叨到现在),我就也写篇回应。  韩寒说:“方舟子先生说,我在17岁就会引用拉丁文@#¥%??¥??&,我不可能有这个能力。”  我对他在17岁参加新概念作文当场写《杯里窥人》(后来传成了《杯中窥人》,但网上手稿照片上写的是《杯里窥人》)一文用到拉丁文一事,全部的评价如下:“顺着麦田文章的链接看了韩寒的成名作《杯里窥人》,里面竟用了拉丁文:‘拉丁文里有个词叫“Corpusdelieti”,解释为“身体、肉体”与“犯罪条件”,可见罗马人早认识到肉体即为犯罪条件。’拉丁文拼错了,应是Corpusdelicti,也解释错了,原意为犯罪的证据,Corpus指虚拟的体(证据体),与肉体无关。”只是纠正他的拼写和理解错误,用到了“竟”一词也只是表示对作文去拽拉丁文的惊讶,他从哪里看出了我说过“我不可能有这个能力”这句话,还写了一大段来解释为何他有这个能力?  韩寒说:“方舟子先生说,我有一篇回应郑钧的文章在郑钧发表文章之前就发表了。这个有问题。”  他从哪里看到我说过这么一句话?是他在梦里看到的,还是他的团队帮他看到的?或是在他咨询罗永浩时罗永浩在电话里告诉他的?我对他“有一篇回应郑钧的文章在郑钧发表文章之前就发表”一事根本就没有任何评论。即使我转过南云楼关于此事的一条长微博,他针对的也是韩寒让朋友改写博文一事,而不是为何其文章抢先发表。所以韩寒对此的解释根本就是在打稻草人。实际上韩寒在2007年4月写的《卡门的自我修正主义》一文中已经对此做过解释了。比较这两个解释,是有趣的:  韩寒现在的说法是:“我马上联系了我在电脑前的朋友,告诉了他博客的密码,并让他帮我修改了两个错别字迅速发表。”即他的朋友只帮他改了两个错别字。那么,他专门针对郑钧的文章的第一和最后一段都是事先写好的,不仅预料到了郑钧会在文章里用什么措辞说他,还预料到了郑钧会接连发表两篇文章(该文《中年才子卡门》第一段开头是:“既然我提了一句,郑钧就发了两篇说话阴阳怪气的文章……”),这种神机妙算真是神奇,谁说网络上没有神?  但是韩寒在2007年的说法是:“就打电话给朋友,告诉我的BOLG密码,修改几个字,发了。但新浪一直有个奇怪的设定,就是发表时间按照放在草稿箱里的时间为准。这就导致了细心朋友们的误会。至于修改了哪,就是我唯一没有预料到的地方,我草稿箱的原文里是一篇,不料他一下发了两篇。我就稍微加了点话。”并不是改两个错别字,而是因为没有料到郑钧一下发了两篇,所以“稍微加了点话”,也即至少第一段话是朋友替他加的(他说“我”,但根据上下文,加话的只能是其朋友)。这就没那么神了。  其实让朋友代加一段话,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为什么韩寒现在只承认朋友替他改了两个错别字呢?这是因为韩寒在悬赏声明里声称“哪怕只代笔过一行字”也要奖励2000万,代笔一段话就不能再承认了。  在韩寒最初的赌咒发誓的悬赏声明《论父亲在儿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说的是:“所有我的文章如有一字他人代笔,我诅咒我自己不能活着看到我女儿成年。如有人能证实我有一字是他人代写,我愿意砸锅卖铁认罚二千万元人民币,终身封笔,赠送所有已出版图书版权给该人。”幸好他悄悄把这篇文章删掉了。现在,韩寒承认有不少朋友知道他的博客密码,并替他代写“字”:  “至今还有不少朋友有我的博客密码,因为我‘的地得’不分,错别字也多。这个是我的写作特点,如果方舟子和麦田不懂得什么叫写作风格的话,那么也可以通过这个特点来判断我的文章是不是我写的。当然,你要是嘴硬说这是团队故意留的标记,那我也没办法,这世界上,什么器官硬都不如嘴硬。随着读者的越来越多,我觉得应该尽量修改掉一些错别字。我的太太,新浪的编辑,我的一两位好友都有我的密码。如果这也算‘团队’,那么这就是‘团队’。”   作家允许编辑改正错别字,当然很正常。但是一个作家如此不爱惜自己的文字,让不少人掌握其博客密码,理论上就有了让不少人随意改动其文章的权利,真是一件奇怪的事。不知还有哪个作家有如此怪癖,建了这么个改错别字团队。联想到有人提出可以通过韩寒博文发表时的登录IP是否与韩寒当时所在地相符来判断他的博文是否有人代笔,韩寒的这个让多人随意改错别字的说辞也许就是在为此预留退路了。而且,既然把错别字多当成自己的写作特点,又何必授权不少朋友去随意修改呢?既然已经过团队修改了,别人又如何通过这个特点来判断他的文章是不是他写的呢?  现在麦田不知何故看了韩寒的这篇回复后向他道歉。但是麦田根据一些常识、常理,列举一些公开能找到的报道,对韩寒写作中一些违反常规的现象提出质疑,怀疑有人代笔,是合理的(当然合理的质疑不一定就能成立,有的事实不是靠推理能推出来的),并非胡搅蛮缠。畅销书作家有枪手、团队为其服务,中外皆有,并不罕见,有此怀疑也算不得阴谋论。但是韩寒面对合理的质疑,不是有根有据地做出反驳、澄清,而是赌咒发誓,高额悬赏,赏金又超出了其经济能力(自称需要砸锅卖铁),毫无诚意。如果有诚意的话,起码要拿出银行存款冻结证明吧?起码应该找第三方独立机构做证人吧?否则如何认定证明结果?认定了又如何保证能拿到钱?而对悬赏声明,韩寒又多次修改,改过了又不做说明,足见其草率和无诚意。现在的版本是:  “凡是有人能例举出身边任何亲朋好友属于‘韩寒写作团队’或者‘韩寒策划团队’,任何人接触过或者见到过‘韩寒写作或者策划团队’中的任何成员,任何人可以证明自己为我代笔写文章,或者曾经为我代笔,哪怕只代笔过一行字,任何媒体曾经收到过属于‘韩寒团队’或者来自本人的新闻稿要求刊登宣传,任何互联网公司收到过‘韩寒团队’或者本人要求宣传炒作的证据,均奖励人民币两千万元(20000000元),本人也愿就此封笔,并赠送给举报人所有已出版图书版权。”  仔细看这则声明,已没有最初的“有人能证实我有一字是他人代写”就认罚的那条,即使有人能证明代笔,奖金也是给代笔的人,证明者一分钱都拿不到的,所以那些怂恿我去拿奖金的,打错了算盘。玩这种糊弄人的文字游戏,发这种有违常理的悬赏,不知是否反而说明内心的虚弱? 更虚弱的是对质疑者破口大骂,骂麦田骂得尤其恶毒:   “如果你结婚生子了,按照逻辑,你不能理解我第二天有工作夜里一点还在写文章,证明你无法这样做,证明你精力不行,证明你无法满足你老婆,证明你老婆在过去的两年里必然偷人。你长期做IT工作,证明你一直坐在电脑前,证明你受到很多辐射,证明你精子活力比较差,综合了你老婆必然偷人和你精子活力必然差,证明你孩子必然不是你的。这就是你的逻辑吗。不,我不会这么说的,也不会这样质疑你的,虽然这有一定的可能性。”   骂完了还要说我不会这样质疑你,玩这种街头小混混的把戏。我不过是纠正了他的一个错误,质疑了他的“少年天才”形象,对他的悬赏和回应方式在微博上调侃了几句,也跟着挨骂,对我虽然没有骂得那么凶,但套路是一样的:   “方舟子先生,你为了查资料进行科普和打假,你电脑前一坐就可能到凌晨三四点,但我要是一口咬定你有个利益团队,并假装说好像听圈子里的朋友说过,又说好似曾经和你辞退过的枪手吃过一次饭,那你这辈子都说不清楚,请问孤独坐在电脑前的你,你为了你的事业45岁头发就秃了,我给你这么来几句,你他妈的会不会胸闷。但我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是最下流的招数,利用作家职业无法自证的特殊性,披着质疑的外衣,干着诽谤的勾当。作为半个同行,你推己及人,我他妈的无数次一个一个字敲到凌晨,敲了十三年,我他妈就不胸闷吗。”   如果有人怀疑我有枪手(以前也有人这么怀疑过),我是不会因此胸闷的,更不会就恼羞成怒去攻击怀疑者的长相如何如何,因为那是最下三滥的攻击方法。我受的质疑、攻击多了,比“雇枪手”严重得多的有的是,比如质疑我剽窃的,怀疑我是美国利益集团成员的,或者干脆说我是汉奸、特务的。我如果会因此胸闷,早就闷死了。   韩寒把“45岁头发就秃了”当成生理缺陷,以此攻击我,然后网上就有一大批他的粉丝对着我“秃子”“秃子”地乱骂,好像打中了我的软肋似的。我锤子都挨过了,还会怕这种人身攻击?最后我就顺便给韩寒科普一下:男性型脱发不是病,而是遗传性状,甚至可能还有生存优势(参见我以前写的《男人为什么容易掉头发?》)。你到四、五十岁时会不会秃顶,取决于基因,和你是否为了事业经常工作到凌晨没有关系。如果你没有脱发基因,即使在准备赛车的同时还在熬夜写文章也不用担心早早秃顶。如果有脱发基因,即使天天早睡也还会秃顶。有没有该基因,你再过二十年就知道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头发不比你少。但是多数男人会有秃顶倾向的。你和你的粉丝如此歧视秃顶,但愿你们没有携带着脱发基因。                          2012.1.19.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19 19:25

看看修改了2次的博文,好玩~~
超常文章一篇

在《正常文章一篇》发表后的7个小时,麦田发表了他的道歉信。我接受他的道歉。并希望他事业顺利。对于上文中出现的一些对他的嘲讽,确有不妥,但也希望他能够理解我的悲愤。

但是我最担心方舟子老师。因为方舟子老师登台唱了几句,憋足劲刚张嘴要唱高潮部分,不料麦田老师切歌了。但我依然提前把2012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那一票投给方舟子老师。同时送给方舟子老师一副不太工整的对联,上联是:“东硬西硬嘴最硬”,下联是:“千算万算是失算”。横批是由大家发挥。希望方老师新年快乐,扛到元宵节晚会。


超常文章一篇

在《正常文章一篇》发表后,麦田发表了他的道歉信。我接受他的道歉信。同时我比较担心方舟子老师。因为方舟子老师登台唱了几句,刚准备要唱高潮部分,人家切歌了。愿方舟子老师不要孤方自赏,早日走出。大家都新年快乐。

【韩寒再次修改博文:在《正常文章一篇》发表后的7个小时,麦田发表了他的道歉信。我接受他的道歉信。同时我比较担心方舟子老师。因为方舟子老师登台唱了几句,刚准备要唱高潮部分,被人切歌了。愿方舟子能早日走出来。大家新年快乐。】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2-1-19 19:29

8# 施国英
方舟子再次发文正式质疑。
冷看这帮无聊家伙表演,
可怜了那些无辜的粉丝。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19 19:40

从来没拿正眼瞧过方某人。

李苗,你发帖子好歹编辑一下。发帖也要考虑便民。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2-1-19 20:00

从来没拿正眼瞧过方某人。

李苗,你发帖子好歹编辑一下。发帖也要考虑便民。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1-19 19:40
编辑不了,我给链接了,字数不少。
方某人我看不上眼,与你不同的是韩某人我也同样看不上。
方某人说的这段话还是值得注意的:
更虚弱的是对质疑者破口大骂,骂麦田骂得尤其恶毒:   “如果你结婚生子了,按照逻辑,你不能理解我第二天有工作夜里一点还在写文章,证明你无法这样做,证明你精力不行,证明你无法满足你老婆,证明你老婆在过去的两年里必然偷人。你长期做IT工作,证明你一直坐在电脑前,证明你受到很多辐射,证明你精子活力比较差,综合了你老婆必然偷人和你精子活力必然差,证明你孩子必然不是你的。这就是你的逻辑吗。不,我不会这么说的,也不会这样质疑你的,虽然这有一定的可能性。”   骂完了还要说我不会这样质疑你,玩这种街头小混混的把戏。我不过是纠正了他的一个错误,质疑了他的“少年天才”形象,对他的悬赏和回应方式在微博上调侃了几句,也跟着挨骂,对我虽然没有骂得那么凶,但套路是一样的:   “方舟子先生,你为了查资料进行科普和打假,你电脑前一坐就可能到凌晨三四点,但我要是一口咬定你有个利益团队,并假装说好像听圈子里的朋友说过,又说好似曾经和你辞退过的枪手吃过一次饭,那你这辈子都说不清楚,请问孤独坐在电脑前的你,你为了你的事业45岁头发就秃了,我给你这么来几句,你他妈的会不会胸闷。但我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是最下流的招数,利用作家职业无法自证的特殊性,披着质疑的外衣,干着诽谤的勾当。作为半个同行,你推己及人,我他妈的无数次一个一个字敲到凌晨,敲了十三年,我他妈就不胸闷吗。”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韩某人的这段:
最后,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让我感到愉悦的是,在这个快速阅读的年代,那些讨厌我并一直在寻找漏洞的人,却要一字一字阅读我的文章,一帧一帧研究我的视频,一行一行查看我的资料。一想到他们的生活里充满了我,我的生活里就充满了欣慰。
这是一个自我膨胀很严重的家伙,问题很大,不亚于摩罗。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19 23:58

以11楼所引文字来看,韩寒有些失态(那种骂人法咱们玩BBS的都熟悉),虽然我同时也非常理解他的悲愤。
作者: ironland    时间: 2012-1-20 00:20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20 00:36 编辑

祥瑞御免。
马亲王都出来了,还是散了罢。

方舟子、麦田这些家伙应该编个程序对韩寒进行分词和词频统计,然后通过文档分类来鉴别是否有不同作者。那样才显得出自己的技术优势。

计算风格学 用数学证明来考证作者的学科  
http://www.math168.com/sxyy/982.htm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shuxue/2008/200801011122280.html


顺便BS一下麦田,亏他还是度娘家出来的人,连抄都不会。
http://hi.baidu.com/guner_30/blog/item/0db3bd90a7289b59d0135e67.html 这里有人贴了英语文章的源码
作者: 菜农    时间: 2012-1-20 00:20

还有这个和解的结果,很好啊,我欣喜这种结果。对于那些攻击和反攻击,不感兴趣。
作者: 刘勃    时间: 2012-1-20 11:32

真爱看晓梦讲道理。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2-1-20 12:15

韩寒的一句口误被人咬住了,准备接受撕咬吧。且不管你这头鹿身上是怎么沾上了一根马毛,现在要打的是这根毛,进而杀掉你这头鹿,没人管马是怎么回事,谁叫你巨额悬赏来着,在这个国度谁想找倒霉很容易,捷径就是告诉别人你是财主。一个字、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谁都知道区别在那里,代笔与改错的区别难道还需要办个学习班?看到八位数之后,有些人脸都不打算要了。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0 12:24

赫赫,代笔是啥意思呢,各人发挥,都往自己有利的方向靠。至于最初那个别人代写文章的代笔定义,都选择性失明,也难怪,都掉到钱眼里了。
作者: 还是阴天    时间: 2012-1-20 13:14

韩寒说麦田“私事”以及几个“他妈的”,降低不少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把脾气发出来是本能,把脾气压下去是本事。
作者: 宇航    时间: 2012-1-20 15:27

20# 还是阴天

韩寒早前05年,论战的时候,这样的话也不少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2-1-20 17:04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2-1-20 17:12 编辑

19# 晓梦
晓梦真是个逻辑大王,这世界上还有你推导不出的结论吗?或者你想要一个结论的话,遇到过推导不出的困难吗?佩服之余不由想起韩寒的那句名言:“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另一种是中国逻辑。”我想还有一种逻辑是“庄生晓梦迷蝴蝶逻辑”。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0 18:10

编辑不了,我给链接了,字数不少。
方某人我看不上眼,与你不同的是韩某人我也同样看不上。
方某人说的这段话还是值得注意的:
更虚弱的是对质疑者破口大骂,骂麦田骂得尤其恶毒:   “如果你结婚生子了,按照 ...

李苗 发表于 2012-1-19 20:00
你的理解力也是问题大大,看到那“如果”2字了吗?这是依据麦田的逻辑,以其人之道推理出来的结果。
麦田是没骂人,可变着法子诽谤了一群人,这比骂人还险恶,而且触犯了法律。他为何那么快会道歉?怕赔钱才是真的。

你那个摩罗就不要拿出来现眼了,从来一付苦大仇深的样子,哪里有韩少好玩。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0 18:54

我不觉得哪个说韩寒被代笔的是想挣那些钱。谁都知道所谓认罚只是说说而已。把这个事件用钱来解释才是掉钱眼里了。

那些认罚条件如此好笑,始作俑者正是韩寒自己。是他自己把鑑别一头鹿的方法定为一根毛,发现不妥又改为是否认识那头鹿之类,怨不得别人。换句话说,如果有人分不清一个字一句话一篇文章,那个人正是韩寒自己。

打个比方,如果有人说我抄袭,我会回应要是能证明我抄了我会赔若干银两。于是有人指出我抄了一个字,这个人才是分不清一个字和一篇文分不清什么是抄。如果我开始时自己宣布抄一个字也赔偿若干银两,那就只能怪自己大嘴巴。

晓梦 发表于 2012-1-20 12:44
不是谁都知道所谓认罚(其实是悬赏)只是说说,还真是有吃饱了撑的到处找证据要领赏的,只是理解力太差,所谓证据不成立。

如果韩寒不是被逼急了,也不会出这招。被指控有人代笔(定义我在前面已说)和抄袭是2个概念,抄袭可以证明,有参照原文,可被人说有枪手代笔是无法自证的,除非那个枪手现身,提供证据。麦田影射路金波是韩博文枪手,如果路真是枪手,有2千万赚还不美死了。路刚净身出户不久,很需要钱的。这里的逻辑关系你的明白?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2-1-20 19:17

你的理解力也是问题大大,看到那“如果”2字了吗?这是依据麦田的逻辑,以其人之道推理出来的结果。
麦田是没骂人,可变着法子诽谤了一群人,这比骂人还险恶,而且触犯了法律。他为何那么快会道歉?怕赔钱才是真的 ...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1-20 18:10
如果我如果那样说你,你愿意啊。
质疑本没有什么大不了,尤其是公共知识分子,观众有质疑的权利。
从前还有人质疑李敖阳痿呢,结果他发了一个裸照上去,事情就澄清了。
以前我不相信人造小韩,现在看来确实可疑。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2-1-21 08:58

第一次关注小韩掐架。印象虽不好,却也和我从前对他的印象符合。面对质疑,你可以释疑,也可以不理不睬,如果对质疑者辱骂攻击,那就很失态。胡适说:爆得大名不祥。江湖险恶,人心复杂,绝非韩某人可以想象。
作者: qfwfq    时间: 2012-1-21 09:36

哈哈哈,怎么只看到韩少骂人,看不到麦田骂人在先呢?那个麦田为了证明韩寒作假,不惜诛心大论韩爸爸退学扭曲心灵,是何等的恶毒!韩少反戈一击就不行了?你带上人家老爸,人家带上你老婆,算是客气的,毕竟还尊重了你的长辈!

见韩少骂人就这么刺眼,见对方骂人就选择性失明,难道因为韩少更有名气,就该被打了左脸后再伸出右脸被人打?韩少没说过要做圣人!
作者: qfwfq    时间: 2012-1-21 09:38

另外,很喜欢看杨林兄和施姐姐讲道理,入木三分。y^o^y
作者: 花间对影    时间: 2012-1-21 12:37

“但是韩寒面对合理的质疑,不是有根有据地做出反驳、澄清,而是赌咒发誓,高额悬赏,赏金又超出了其经济能力(自称需要砸锅卖铁),毫无诚意。”(方舟子)——这话不对,韩寒分明逐条反驳了,不能闭着眼睛说话吧。

 “凡是有人能例举出身边任何亲朋好友属于‘韩寒写作团队’或者‘韩寒策划团队’,任何人接触过或者见到过‘韩寒写作或者策划团队’中的任何成员,任何人可以证明自己为我代笔写文章,或者曾经为我代笔,哪怕只代笔过一行字,任何媒体曾经收到过属于‘韩寒团队’或者来自本人的新闻稿要求刊登宣传,任何互联网公司收到过‘韩寒团队’或者本人要求宣传炒作的证据,均奖励人民币两千万元(20000000元),本人也愿就此封笔,并赠送给举报人所有已出版图书版权。”  仔细看这则声明,已没有最初的“有人能证实我有一字是他人代写”就认罚的那条,即使有人能证明代笔,奖金也是给代笔的人,证明者一分钱都拿不到的,所以那些怂恿我去拿奖金的,打错了算盘。(方舟子)——不知道方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过于疑神疑鬼了吧。

方舟子一面表示对韩寒不感兴趣,一面又守着人家的博客反复刷新,或者,收集其它网友侦察到韩寒对自己赌咒发誓的几次修改样本,然后津津乐道,真是吃饱了挣的。被激怒之下的毒誓,有几句是值得较真的?人家发现说过头了,就不能改吗?改了以后还要揪着不放,好像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从来不作编辑似的,无聊。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2-1-21 13:04

本帖最后由 李苗 于 2012-1-21 13:07 编辑

天才”韩寒的文史水平(2012-01-21 10:14:39)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 ... 0097d117eb05e2&p1=2

广州媒体人、和韩寒有私人交往的周筱赟在微博上说:“我早在2009年就说韩寒就是当代的鲁迅。我需要阅读获得启蒙,而韩寒从不看书,却能说出鲁迅胡适一样的话,韩寒就是天才。”“事实上,韩寒从18岁开始,就不再看任何书了。……他的思想完全是天生的。”

  我讽刺说:“鲁迅胡适看了无数的书才能说出那样的话,而韩寒从不看书却能说出鲁迅胡适一样的话,比鲁迅胡适牛多了,说他是当代鲁迅那是贬低他了,岂止是天才,就是神嘛。”
  
  之后周筱赟发了个道歉声明:“韩寒新博文提到均为18岁前的中小学阅读,但我没想到他从小阅读量如此大,由此我的原结论完全错了:韩寒思想还是来自看书。”即便如此,鲁迅、胡适18岁以后还要不断地阅读充实自己,韩寒还是比他们伟大多了。   周筱赟说的韩寒新博文,指的是那篇攻击我和麦田的《正常文章一篇》,其中韩寒为了表明自己有写拉丁文的能力,如此炫耀当时自己读书之多:   

“十七岁的我很幼稚,当时我崇拜钱钟书,梁实秋和陈寅恪。我从小喜欢阅读,小学的时候我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五百本课外书。当然都是一些少儿科普和童话寓言,我几乎每两个晚上都要看掉一本书。到了初中高中,我拼命的读各种书,这点我的同桌和老师都可以证明,到了高中更加病态,彻夜阅读《管锥编》《二十四史》《论法的精神》《悲剧的诞生》。”  

 《管锥编》《论法的精神》《悲剧的诞生》都是当时附庸风雅的读书人喜欢挂在嘴上的,以此为例未见得读书之多,更不病态。有趣的是韩寒声称他在高中时阅读《二十四史》,以前他在别的文章中也这么说过,二十四史是他读高中时在学校图书馆资料库中读的。有的报道更明确地说他“通览”二十四史。韩寒高中只读了一年,就因为七门功课(包括语文)不及格被迫退学。《二十四史》并非一本书,而是24部历朝所谓正史的统称,共计3300卷,4700万字。韩寒以一年的时间阅读它,平均一天要读9卷13万字,而且是没有白话文注释的文言文,而且他 还要上课,还要读其他的书。我以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名的文言文功底,花了七、八年的时间才陆陆续续把中华书局的二十四史点校本翻了一遍(而且主要翻的是人物传记部分),才敢吹嘘读过二十四史;而韩寒以语文期末考试只考了40多分的文言文功底,用一年的时间就读过二十四史,那岂止是天才,就是神嘛,何必崇拜钱钟书、梁实秋和陈寅恪,钱钟书、梁实秋和陈寅恪应该从地下爬出来崇拜他才对。难怪葛剑雄的高足、历史科班出生的周筱赟视之为神明。下次周筱赟再拜见韩寒,不妨从二十四史点校本中抽一本向他请教,见识见识韩寒快速阅读文言文史籍的超能力。

  我作为外人没有向韩寒当面请教文史的机会,只能根据公开的资料向韩寒讨教。比如其成名作《三重门》的取名。这本小说是他在18岁那年出的,但是当时接受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的采访,被问及为什么《三重门》取这个书名时,这位文史之神却说“忘了”。其父后来撰文解释“三重”典出常见的《礼记·中庸》。因此这就让人怀疑是不是其父给取的书名,甚至有人怀疑整本书都是其父帮着写的。对此韩寒在《正常文章一篇》中回应说:   

“《三重门》的名字来自《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这是啥子意思呢,朱熹批注了以下,三重就是礼仪,制度和考文。虽然郑玄对此有着不同的解读,但我当时的确是以礼仪,制度,考文为释而取的书名。为了如何让书名显的有文化一点我反复的思量,终于才有了取自《礼记》的一个书名,而且这两个字往前其实应该追究到《周礼》。诸位觉得*么,于是我在之后的采访中便不好意思再回答。而那次采访,我完全是不想搭理一帮笨蛋,就像我这次打心底不想搭理另一帮笨蛋一样。”   

原来他是不想搭理一帮笨蛋才说“忘了”,好吧,我们姑且接受这个奇怪的解释,从上面他的这段引经据典的说明中仍然能看出问题。他说《三重门》的名字取自《礼记》的“王天下有三重焉”,而且“三重”这两个字往前其实应该“追究”到《周礼》。我们姑且不去管《礼记》和《周礼》谁先出的争议,《周礼》只有一个地方有“三重”这两个字:“凡丧,王则张帟三重,诸侯再重,孤卿大夫不重。”此处三重的意思是三层,而《礼记》“王天下有三重焉”的“三重”的意思是三个重要的东西,这两个地方的“重”不仅意思不一样,连读音也不一样,韩寒怎么能够把它们“追究”在一起呢?  

 既然《三重门》的书名取自“王天下有三重焉”,那么“重”就应该读作zhong,《三重门》应该读做“三众门”。然而,韩寒在接受采访时,却把《三重门》读做“三虫门”。如果是别人,不知道《三重门》的用典,想当然地读成“三虫门”无可厚非。但是韩寒声称是知道《三重门》的用典的,为什么也读成“三虫门”?难道他把“重要”读成“虫要”?

  所以,有两种可能:要么书名是韩父取的,韩寒不知道或不理解其意思;要么书名是韩寒自己取的,但是不知道“王天下有三重焉”的“重”究竟是什么意思,稀里糊涂读了白字。这位号称高中一年阅读二十四史的文史之神,竟是连他拿来做书名的浅显文言文都没读懂。  

 2012.1.20.   
作者: ironland    时间: 2012-1-21 15:52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21 15:56 编辑

31# 李苗
谁的文章?醋劲这么大?

各人读书有各人的法子。并不都要正襟危坐细嚼慢咽,三上之时狼吞虎咽亦可。把《二十四史》当小说看,一天看十三万字还是可以做到滴。字字句句了入指掌不行,但得其大概可以。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2-1-21 16:29

31# 李苗
谁的文章?醋劲这么大?

各人读书有各人的法子。并不都要正襟危坐细嚼慢咽,三上之时狼吞虎咽亦可。把《二十四史》当小说看,一天看十三万字还是可以做到滴。字字句句了入指掌不行,但得其大概可以。
ironland 发表于 2012-1-21 15:52
估计是一个暗恋你的人,看到你居然粉别人,吃醋了,写了一篇,证明自己比他强。
作者: 宇航    时间: 2012-1-21 16:50

  韩寒:孤方请自赏(2012-01-20 20:36:46)
  
  在这篇文章以后,我不再理会方舟子先生了。因为这些文章毫无价值,再写下去要变成咬文嚼字了。当然,方舟子先生也可以说,哦,他逃了,他跑了,他输了,并和他的教徒们拉成圆圈边跳边唱。毕竟,我是要写正经文章的,我也是要过年的。过年了,有人在贺喜,有人在收礼,有人在唱红,有人在团聚,只有方舟子先生一个人在孤独的拉黑。在除夕快要到来的时候,我希望方舟子先生先不要再纠结了,好好过年,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别还对着我的毕业论文反复研读,哦,不对,我忘了我高中都没毕业,既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各种论文,比赛成绩好像也没法作假,哎呀,这可怎么办啊。
  
  先说说方舟子先生回应了我两篇文章,觉得方先生已经方心大乱。方舟子先生揪住一些丝毫不影响文章意思的文字再抠一些字眼反复絮叨,我替各位观众都觉得无趣,回头看自己的文章和这一篇,也顿觉无聊。比如说什么我引用他的某篇微博里少写了“自己”两字(这两字完全不影响任何文意),所以我也是断章取义,要么就是说只要有人帮你的文章修改一个错别字,你就是有一个团队,要么就是污蔑说我一直操纵着一个队伍不停的删除各种支持他的帖子,要么就是开始阴谋论来点迫害妄想症说媒体收到政府指令必须保护我,要么就是从留言中挑选几条宣布他大获全胜的微博自己转发寻求安慰,要么就是选几条骂我的再点评一些阴阳怪气的话,并对所有的质疑都装傻否认⋯⋯于是,在我眼前,一个真实的方舟子的形象浮现了起来——四十五岁的中年男人,做一些科普工作,有时候科盲,做一些打假工作,有时候造假,看见一个叫麦田的人用阴谋论和窜改的数据写了一篇文章,这种路数方舟子一看颇为眼熟,惺惺相惜,想搭个顺风车给自己增添一些履历,刚坐下伸了伸腿,不料司机跑了,车上也没几个人,于是方舟子一屁股坐上驾驶席,说,没事,我来⋯⋯钥匙在哪?由于方舟子一直没能把车发动起来,眼看几个乘客都大眼瞪小眼,他就开始满地打滚,耍赖卖萌。
  
  不过最后,我还是想要对方舟子老师的粉丝说几句话。我知道你们奉方舟子老师为教主,在教主科普的时候,你们就是拜科学教,在教主乱咬的时候,你们就是跳大神教。但无奈这次教主无从下口,我能理解你们急教主所急。你们有些人冒着被人告诽谤的危险,帮教主编了一些东西,助教主一臂之力。教主在这个时候只要是条腿,哪怕是火腿都要紧紧抱着,完全顾不得什么科学之精神,严谨之考证了,只要对他有利,不管真的假的,都胡乱转发一气。但是当大家都指出了这些是假消息的时候,你们的教主是我见过的最不顾教徒死活的教主,也是最不讲义气的教主,瞬间一脚就把你们踹开了,说,啊,什么,我没说啊,你看,不是我说的,我只是转,话是他们说的,谣是他们造的,不关我的事⋯⋯然后又开始满地打滚。当有好心教徒用了一个英文分析软件分析了中文企图暗示我的文章有他人代写嫌疑的时候,教主也是立即转发,被人指出以后,教主又把人家一脚踹开,并表示我没有,我没有,我可没说是这意思,我还是相反的意思的,借着又满地打滚。眼看教徒提供伪证的内容已经不太好转发的时候,他就索性转发一些直接宣布教主胜利的微博,表示我没说,我没说,弟兄们的心声,弟兄们的心声。对于方舟子和他的教徒来说,只要关上房门,拉好窗帘,灭了灯,聚一窝,然后点一支幽幽的小蜡烛,说,我们又胜利了,请方教主吹蜡烛。
  
  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诉方舟子的粉丝们,有这样一个自私的教主,丝毫不考虑你们的尊严和感受,用你时拉过来,不用你时踹老远,踹之前再踩两脚。作为方舟子的工具,你们真的甘愿吗?
  
  但是我也要感谢方舟子老师,我知道方舟子老师是不会放过我的,我的余生一定会在他的吹毛求疵甚至颠倒黑白之中度过。但是这对我也是一种鼓励,告诉我不能做坏事,不能做恶人。方舟子老师一定会用放大镜不断的扫描我。除了励志,还有欣慰,因为在他的放大镜中,我会变得很大,很大。不说笑了,最后的内容是很严肃的,这件事情给了我一个惨痛的教训:话不能说的太满太绝对,写文章的时候还是要更加的严谨。因为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我查实——真的有微波炉是可以看电视的,型号是格兰仕G80WMSPP-N5。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1 16:59

说句老实话,我觉得人在年少时的大量阅读真的可以受用一辈子。看韩少的《杯中窥人》,我就猜出他还是读过许多书。他后来摆出不读书的pose,纯粹是为了和那些酸性文人划清界限。
作者: LS640604    时间: 2012-1-21 20:26

既然《三重门》的书名取自“王天下有三重焉”,那么“重”就应该读作zhong,《三重门》应该读做“三众门”。然而,韩寒在接受采访时,却把《三重门》读做“三虫门”。如果是别人,不知道《三重门》的用典,想当然地读成“三虫门”无可厚非。但是韩寒声称是知道《三重门》的用典的,为什么也读成“三虫门”?难道他把“重要”读成“虫要”?

======================
那位高手来说一下,方这样说是不是说对了?

我比较喜欢方舟子的“硬伤”之说,这里应该算是一个“硬伤”了(虽然不算太致命),不知韩为何没有回应。
作者: 花间对影    时间: 2012-1-21 23:11

到底是读“三众门”还是“三虫门”,这下圆不过来了~~~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2 07:33

到底是读“三众门”还是“三虫门”,这下圆不过来了~~~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1-21 23:11
还是可以圆的,《礼记》又没有汉语拼音版的,韩少一开始就读错了嘛。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2 17:56

我非常坚决地不认为韩寒的文章有人代写。他关注重心的一些变化并没有掩盖其写作风格的前后一致。
我也坚决地支持麦田提出质疑,如果韩寒可以“圆”自己的“读错”,麦田也可以声明自己不是神。
我还坚决地维护方舟子以及其他人起哄的权利,而且有些起哄还确实有恰到好处的效果。
就几篇对掐的文字而言,韩寒本次书写有点心慌意乱,韩少的形象微有损失。
作者: 宇航    时间: 2012-1-22 18:19

  
  方舟子:韩寒的悬赏闹剧(2012-01-22 10:15:07)
  这几天韩寒博客文章的关注度大增,被吸引过去看的,有很多是此前从未细读过韩寒文章的读者。人们有点惊讶地发现,韩寒最近这几篇回应我的文章,都经过了多次的大幅度修改、润色。这不仅不符合人们心目中那位七步成诗、一挥而就的少年天才的形象,也不符合一般作家的写作规律。有的作家虽然笔头没那么快,但也是反复酝酿打好腹稿后再落笔,写完发出后除了改改后来发现的病句、错别字,一般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动。如果一个作家的文章发出后,还要很快从内容到措辞做反复的修改,这更像是团队写作的方式,类似于维基百科:某人最初发出的是一个草稿,其他掌握了密码的人反复地为其润色,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可惜新浪博客没有像维基百科那样提供版本历史信息,而且不管文章改过多少次,发表时间仍然不变。
  韩寒那篇宣布不再理我的文章至少有三个版本,题目也至少改了三次。而韩寒那则悬赏告示,至少有三个差别很大的版本。在最早的一个版本中,有关悬赏的部分是这样写的(错别字照录):
  “至(自)以前到我死,所有我的文章如有一字他人代笔,我诅咒我自己不能活着看到我女儿成年。如有人能证实我有一字是他人代写,我愿砸锅卖铁认罚二千万元人民币,终身封笔,赠送所有已出版图书版权给该人。”“如果有任何人能证明自己代我写过一个字的文章,我愿意奖励他两千万人民币,并终身封笔。同样,干这件事情这么多年难免不会不透风,所以,电脑前的所有读者,如果你听说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在‘韩寒写作团队’,请指出,我奖励两千万人民币。”“如果有业内业外的人举证我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策划宣传的团队,同样奖励人民币两千万,并终身封笔。”“如果有任何媒体收到过来自我本人或者所谓‘韩寒团队’的媒体稿要求刊发或者宣传,我还是奖励两千万人民币,并终身封笔。”
  这则悬赏告示经过修改后,现在我们见到的版本是:
  “凡是有人能例举出身边任何亲朋好友属于‘韩寒写作团队’或者‘韩寒策划团队’,任何人接触过或者见到过‘韩寒写作或者策划团队’中的任何成员,任何人可以证明自己为我代笔写文章,或者曾经为我代笔,哪怕只代笔过一行字,任何媒体曾经收到过属于‘韩寒团队’或者来自本人的新闻稿要求刊登宣传,任何互联网公司收到过‘韩寒团队’或者本人要求宣传炒作的证据,均奖励人民币两千万元(20000000元),本人也愿就此封笔,并赠送给举报人所有已出版图书版权。”
  比较两个版本,有三处不同:一、删掉了拿女儿赌咒发誓的部分。二、删掉了奖励证实有人代写的部分。三、把证实代笔一字的最低条件改成了代笔过一行字。
  一个巨额悬赏告示,有如此大的改动,而且改动时不做任何说明、解释,要靠别人去做比较才能发现,这本身就是一件荒唐事。假如有人只看到最早的悬赏告示,好不容易证明了韩寒文章有一字他人代笔,要去找他要赏金,才发现条件改了,这不是捉弄人吗?
  我们就以悬赏告示的最后版本为准,来看看要获得2000万元赏金,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右手。如果有代笔者想要这2000万元,他又如何证明自己代笔过哪怕一行字呢?因为都是直接发在网上的博客文章,又是直接在网上修改的,如果博客网站管理方不出面,是很难证明自己代笔过的。昨天有一个网友发了一条微博,称他的朋友是韩寒团队的成员,就涉及到如何证明自己的问题。这条微博如下(我隐去了涉及个人信息的部分):“吾友X,XX名校毕业,自称常为80后作家韩某加工润色博文。吾以为诳语,X乃从容登录韩之博客,吾始信。问及加工幅度几何,则笑而不答。”这位网友后来删掉了这条微博,我问他为何删除,他说是不想惹麻烦。此事可靠程度不得而知,但是代笔者要证明自己,的确也只有通过登录韩寒博客的办法。这种证明办法用来向别人证明自己,很有说服力,但是要向韩寒要赏金,却是不行的,因为:第一,韩寒可以随时更改密码,让他登录不了。第二,韩寒已经声明有不少朋友掌握他的密码为他的博客文章改错别字,所以此人即使能登录韩寒博客,韩寒也可以说他只是改错别字团队成员,而非代笔或润色团队。可见按照这种悬赏方式,即使真的有人代笔韩寒文章,韩寒也不用担心有人来领赏金。这样的悬赏,不就是一场闹剧吗?这样的悬赏,反而让人怀疑悬赏者的心虚。2012.1.22.
  一、凡是有人能例举出身边任何亲朋好友属于“韩寒写作团队”或者“韩寒策划团队”;
  千万元(20000000元),本人也愿就此封笔,并赠送给举报人所有已出版图书版权。”比较两个版本,有三处不同:一、删掉了拿女儿赌咒发誓的部分。二、删掉了奖励证实有人代写的部分。三、把证实代笔一字的最低条件改成了代笔过一行字。一个巨额悬赏告示,有如此大的改动,而且改动时不做任何说明、解释,要靠别人去做比较才能发现,这本身就是一件荒唐事。假如有人只看到最早的悬赏告示,好不容易证明了韩寒文章有一字他人代笔,要去找他要赏金,才发现条件改了,这不是捉弄人吗?我们就以悬赏告示的最后版本为准,来看看要获得2000万元赏金,需要符合什么条件:一、凡是有人能例举出身边任何亲朋好友属于“韩寒写作团队”或者“韩寒策划团队”;二、任何人接触过或者见到过“韩寒写作或者策划团队”中的任何成员;三、任何人可以证明自己为我代笔写文章,或者曾经为我代笔,哪怕只代笔过一行字;四、任何媒体曾经收到过属于“韩寒团队”或者来自本人的新闻稿要求刊登宣传;五、任何互联网公司收到过“韩寒团队”或者本人要求宣传炒作的证据。这五个条件是独立的,只要有一条被证实,就能获得2000万元,如果万一五条全都被证实,韩寒就必须付出1亿元的赏金。所以这个悬赏总额实际上是1亿元,韩寒有这么多钱吗?他知道自己连2000万元都没有,要“砸锅卖铁”才可能凑齐,那么要凑齐1亿元,岂不要把别人的锅也砸了,铁也卖了?所以他做拿钱砸人状,其实只是虚张声势。再细看这五个条件,第四、第五条不是针对个人的,和我们无关。第一、二条是针对亲朋好友是韩寒团队成员,或与韩寒团队成员有接触的,也与一般人无关。第三条则是要代笔者自证,更与一般人无关。一般的人只能通过公开的资料来证明韩寒文章有人代笔,在悬赏告示的最初版本中,证明人是可以获奖的,但是在最后版本中,这一条没了。所以即便我证明了韩寒文章有人代笔,我也拿不到一分钱。那些撺掇我去要赏金的,如果不是因为只读了最初版本,就是对最后版本第三条的误读,没有注意到针对的是“证明自己”代笔。所以我说即使证明了有人为韩寒代笔,也只是在为代笔者作嫁衣裳,哪里断章取义了?何况韩寒父亲是早就被列为代笔嫌疑人的,即使坐实了,也只是让赏金从左手换到
  二、任何人接触过或者见到过“韩寒写作或者策划团队”中的任何成员;
  三、任何人可以证明自己为我代笔写文章,或者曾经为我代笔,哪怕只代笔过一行字;
  四、任何媒体曾经收到过属于“韩寒团队”或者来自本人的新闻稿要求刊登宣传;
  五、任何互联网公司收到过“韩寒团队”或者本人要求宣传炒作的证据。
  这五个条件是独立的,只要有一条被证实,就能获得2000万元,如果万一五条全都被证实,韩寒就必须付出1亿元的赏金。所以这个悬赏总额实际上是1亿元,韩寒有这么多钱吗?他知道自己连2000万元都没有,要“砸锅卖铁”才可能凑齐,那么要凑齐1亿元,岂不要把别人的锅也砸了,铁也卖了?所以他做拿钱砸人状,其实只是虚张声势。
  再细看这五个条件,第四、第五条不是针对个人的,和我们无关。第一、二条是针对亲朋好友是韩寒团队成员,或与韩寒团队成员有接触的,也与一般人无关。第三条则是要代笔者自证,更与一般人无关。一般的人只能通过公开的资料来证明韩寒文章有人代笔,在悬赏告示的最初版本中,证明人是可以获奖的,但是在最后版本中,这一条没了。所以即便我证明了韩寒文章有人代笔,我也拿不到一分钱。那些撺掇我去要赏金的,如果不是因为只读了最初版本,就是对最后版本第三条的误读,没有注意到针对的是“证明自己”代笔。所以我说即使证明了有人为韩寒代笔,也只是在为代笔者作嫁衣裳,哪里断章取义了?何况韩寒父亲是早就被列为代笔嫌疑人的,即使坐实了,也只是让赏金从左手换到右手。
  如果有代笔者想要这2000万元,他又如何证明自己代笔过哪怕一行字呢?因为都是直接发在网上的博客文章,又是直接在网上修改的,如果博客网站管理方不出面,是很难证明自己代笔过的。昨天有一个网友发了一条微博,称他的朋友是韩寒团队的成员,就涉及到如何证明自己的问题。这条微博如下(我隐去了涉及个人信息的部分):“吾友X,XX名校毕业,自称常为80后作家韩某加工润色博文。吾以为诳语,X乃从容登录韩之博客,吾始信。问及加工幅度几何,则笑而不答。”这位网友后来删掉了这条微博,我问他为何删除,他说是不想惹麻烦。此事可靠程度不得而知,但是代笔者要证明自己,的确也只有通过登录韩寒博客的办法。这种证明办法用来向别人证明自己,很有说服力,但是要向韩寒要赏金,却是不行的,因为:第一,韩寒可以随时更改密码,让他登录不了。第二,韩寒已经声明有不少朋友掌握他的密码为他的博客文章改错别字,所以此人即使能登录韩寒博客,韩寒也可以说他只是改错别字团队成员,而非代笔或润色团队。
  可见按照这种悬赏方式,即使真的有人代笔韩寒文章,韩寒也不用担心有人来领赏金。这样的悬赏,不就是一场闹剧吗?这样的悬赏,反而让人怀疑悬赏者的心虚。
  2012.1.22.
作者: qfwfq    时间: 2012-1-22 19:54

方舟子在科普领域打假还是靠谱的,但是用科普那套模式越界到人文领域,就很无聊了。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2 20:42

方某人整天鸡零狗碎的的小鸡肚肠,谁得罪他,一辈子不得安生~~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2 21:46

方舟子这家伙招不招人喜欢是一回事,但现在是另外一回事:40楼方的质疑还真不是很方便就能证明其扯淡的。

在这件事上,方是半路杀出来的抬杠者,韩本来可以很简单地处理:请方帮助麦田找到证据就行。可小韩认为这回可以用抬杠的方式羞辱并打倒对手,又很着急,所以越说错越多。这就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作者: 阿吕    时间: 2012-1-22 22:29

老童居然认为40楼的质疑不够扯淡,呵呵。我看是越来越扯淡了。拿个悬赏说那么一大堆,还含沙射影把没证据的事说的像真的似的。方某的泼妇气日渐显山露水了。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2 22:43

从抬杠的标准来说,“我看是越来越扯淡了”一句肯定不能消弭争议。“把证实代笔一字的最低条件改成了代笔过一行字。”这个变化是否属实?如果属实,那这个悬赏就步是一般的不严肃,人家跟你的不严肃较个真,怎么就“泼妇气”了呢。
作者: 宇航    时间: 2012-1-22 22:44

楼上几位大哥也不包饺子啊,你们不是三号男人
作者: 阿吕    时间: 2012-1-22 23:11

从抬杠的标准来说,“我看是越来越扯淡了”一句肯定不能消弭争议。“把证实代笔一字的最低条件改成了代笔过一行字。”这个变化是否属实?如果属实,那这个悬赏就步是一般的不严肃,人家跟你的不严肃较个真,怎么就“ ...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1-22 22:43
即便属实,你方某去较这个真,于事何补呢?充其量是证明韩寒博客的文字修改过,之前有点托大了么!和麦田的论点有何关系呢?你不去拿证据去证明麦田的观点,其他的不都是扯淡吗?离那个观点越远的口水,不就是扯得越远的淡吗。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3 00:23

所以我才说:“韩本来可以很简单地处理:请方帮助麦田找到证据就行。”如此,无“修改”,无“托大”,扯淡的人也没机会扯淡,不是更好吗?如此,引发扯淡以及越扯越远的根源就只能在韩少了。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12-1-23 01:06

这场架,从韩寒一开场指着对方的性能力、秃顶进行下三路攻击始,韩寒就输定了。后来的走势,越输越多。
不太有趣的是,韩寒和他不少支持者使用的招术,带有浓烈的“中国逻辑”特色(针对对方的人品、心理、长相等),而对方的反击,恰恰是逻辑的,注重证据和论证方式。纯粹从技术上看,这架已经没法掐了。因为,圆不了那几个硬伤,场面话或俏皮话说得越多,越不济事。
方舟子是否讨人喜欢、是否心理阴暗,根本不在正经掐架的议题之内,按拳击规则来说,这类攻击非但不能得点,还会被罚分。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3 06:40

昨天有一个网友发了一条微博,称他的朋友是韩寒团队的成员,就涉及到如何证明自己的问题。这条微博如下(我隐去了涉及个人信息的部分):“吾友X,XX名校毕业,自称常为80后作家韩某加工润色博文。吾以为诳语,X乃从容登录韩之博客,吾始信。问及加工幅度几何,则笑而不答。”这位网友后来删掉了这条微博,我问他为何删除,他说是不想惹麻烦。此事可靠程度不得而知,但是代笔者要证明自己,的确也只有通过登录韩寒博客的办法。这种证明办法用来向别人证明自己,很有说服力,但是要向韩寒要赏金,却是不行的,因为:第一,韩寒可以随时更改密码,让他登录不了。第二,韩寒已经声明有不少朋友掌握他的密码为他的博客文章改错别字,所以此人即使能登录韩寒博客,韩寒也可以说他只是改错别字团队成员,而非代笔或润色团队
------------------
方某人的依靠的这种证据和论证方式和居委会大妈有一拼。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12-1-23 10:43

把方舟子说成居委会大妈,完全可以,只是,如果施国英有着相对稳定的评价标准、前后一致的逻辑,对于韩寒说人秃顶、说对方妻子偷汉的“证据和论证方式”,你又该如何形容呢?——大概得请刘谦来帮忙了。
在燕谈,虚拟一把的话,大概是这样的:韩的说法会导致删帖和禁言,而方的方式会引来掐架。界限是明摆着的,谁会故意视而不见呢?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3 11:02

方舟子先生,你为了查资料进行科普和打假,你电脑前一坐就可能到凌晨三四点,但我要是一口咬定你有个利益团队,并假装说好像听圈子里的朋友说过,又说好似曾经和你辞退过的枪手吃过一次饭,那你这辈子都说不清楚,请问孤独坐在电脑前的你,你为了你的事业45岁头发就秃了,我给你这么来几句,你他妈的会不会胸闷。但我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是最下流的招数,利用作家职业无法自证的特殊性,披着质疑的外衣,干着诽谤的勾当。作为半个同行,你推己及人,我他妈的无数次一个一个字敲到凌晨,敲了十三年,我他妈就不胸闷吗。
---------------
如果把蓝体部分读懂了,就会明白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的逻辑依据。方某人一二再,再二三地使用同样手法,韩少还真有先见之明。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12-1-23 11:23

本帖最后由 周泽雄 于 2012-1-23 11:29 编辑

施国英摘出的这段话,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必须先找出方舟子“一口咬定”之物。在韩寒这么写之前,方舟子说了什么话是可以被概括为“一口咬定”的。我没有发现,施国英看上去已经发现了,麻烦你告诉我。如果你找不出来(因为忙于过春节而不想找,也是一个理由),你摘录的这段话,就毫无价值了。
一边对别人的长相进行负面评论,一边又拍胸脯说“但我不会这么做”,这种小儿科的玩意,我就懒得欣赏了。谁都读得懂(也许施国英除外),若放任这种手法,任何正经的批评都是不能进行的。
再则,人身攻击是一个特定的领域,也是批评活计的一个特定禁区。请问,方舟子或之前的麦田使用了哪些语言是可以明确被归入“人身攻击”的?如果你又找不出来,你的“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就又找不到落脚点了。何况,这个招法从来不是逻辑(大概是中国逻辑)。逻辑术里没有这个名目。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3 12:01

麦田也没有“一口咬定”,可他为何道歉了呢?麦文一出,我就指出他涉嫌诽谤。麦文好歹还做了一些功课,虽然事后证明那些功课不成立。方某人更下流,一会儿转发张三,一会儿转发李四的微博。
如果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以自己去当事人的博客上找,注意时间的顺序。
燕谈的清议版上也有一些,不过顺序上有点乱。
http://www.yantan.cc/bbs/thread-109808-1-1.html
http://www.yantan.cc/bbs/thread-109854-1-1.html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2-1-23 12:25

如果根本不存在一个代笔团队,被人如此污蔑,韩寒即使有失分寸,甚至言辞过分,我也理解。我看到麦田也理解了。当然,如果方舟子不是就韩寒一句话、一个字去纠缠个没完,而是真能够挖出一个代笔团队,那也会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作者: ironland    时间: 2012-1-23 13:35

@马日拉:1.“我可没说”方这篇文章涉嫌窃取自天涯八卦:http://t.cn/z0DmQam 可谓卑鄙无耻。2.韩寒原文为“彻夜阅读《二十四史》”,方舟子却花大篇幅论证“韩寒不可能读完24史”,可谓阴险狡诈。3.三众门三崇门,吐妹头吐妈头,可谓黔驴技穷。点评:卑鄙无耻阴险狡诈黔驴技穷

方舟了大篇幅论证韩寒不可能读完24史,而韩寒原文为“彻夜阅读《二十四史》”,本身是牛头不对马嘴。而方舟了为证不可能“读完24史”,说自己也花7、8年才翻了一遍24史。但他1990年却撰文说“按我的读史法,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读完二十四史”,可谓欲练此功,必先自宫。http://t.cn/z0kCbr2 (需翻墙)

方舟了1985年高中毕业,1990时希望再读一遍二十四史,方舟了2012年说自己第一遍读完二十四史花了七八年,请听题:方舟了是从何时开始读二十四史的?老方,欲练此宫,再度自宫?一点儿不剩喽~

作者: qfwfq    时间: 2012-1-23 15:57

在我看来,韩寒的逻辑很简单很清楚,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麦田先对韩爸爸做人格攻击,说他退学是否扭曲了心灵是否影响了韩寒的成长,不得而知。韩寒说麦田精力不好是否ed老婆是否出墙,也是不得而知。为什么面对别人的人格攻击韩寒就不能反戈人身攻击?要说犯规的话麦田首先出局。
我是理解韩寒的,毕竟无端端让自己的家人遭受羞辱,已经不是什么单纯的批评领域的事。如果一开始就好好说,不要动不动地诛心大论且带上家人,韩寒会那么愤怒么?
我个人唯一觉得不妥的是韩寒第一个版本的赌咒发誓,言辞激烈可见是处在被激怒的第一时间里,亦可见他年轻气盛容易起情绪。情绪化不可怕,只要能意识到并及时做出修正,可怕的是那个偏执的方舟子居然连人家的更正都不放过,实属只争输赢的无聊游戏了。
作者: menglilanshan    时间: 2012-1-23 17:10

韩寒已经败了。他积累建立起来的“青年领袖”,“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已经坍塌。无论是否“包装”。促使他形象坍塌的,方舟子的质疑还是其次的因素,(尽管有的质疑很有力。而且方舟子也够无聊的,当然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无聊是他的权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几篇自以为高明的“回应”的姿态和水准,把他从神座上端了下来
作者: menglilanshan    时间: 2012-1-23 17:13

韩寒的《杯中窥人》和他后来的文章呈现一种断裂。在前者这个他的第一桶金中,他不断的掉书袋子,而在后来的博文中,却丧失了这点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3 17:24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个逻辑对不对呢好不好呢?按照这个逻辑,在论坛上一旦有一方开骂,事情将永无休止,双方的自己以及家人只能更多地无端端滴“遭受羞辱”,直到有一方自愿放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逻辑——似乎是麦田较早地宣言撤退了。

韩寒可以不可以愤怒?当然可以。但是韩寒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说没有,那就意味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实是“必须且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结果不就是“暴力革命”了吗?

由于愤怒,由于遵循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起情绪”而“不妥”。作为爱护韩寒的第三方,一定要理解韩寒的愤怒,但也一定要劝阻他的“不妥”而非相反。

麦田以及方舟子能不能质疑“公众人物”韩寒?哪怕方式不是很合适?我们看到,麦田的道歉并非针对“质疑”本身,而是为“证据不足”,而韩寒接受了这个道歉。现在是方舟子在倔强或者说无聊地在继续寻找证据,这种寻找本身不合适吗?我觉得,对于韩寒来说,最好的结果是让他放手去找但终于找不到——也许根本就没有那样的证据存在于这个世界,而不是在第一或第二时间禁止方的寻找。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3 17:26

韩寒已经败了。他积累建立起来的“青年领袖”,“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已经坍塌。无论是否“包装”。促使他形象坍塌的,方舟子的质疑还是其次的因素,(尽管有的质疑很有力。而且方舟子也够无聊的,当然这不是什么大 ...
menglilanshan 发表于 2012-1-23 17:10
他从来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只不过喜欢他文字的读者比较多而已。先前把他当神的那些人才是有问题的。
率性而为,才是他的看点,他本来就不想讨好谁,对了,他女儿除外。
作者: menglilanshan    时间: 2012-1-23 17:35

他从来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只不过喜欢他文字的读者比较多而已。先前把他当神的那些人才是有问题的。
率性而为,才是他的看点,他本来就不想讨好谁,对了,他女儿除外。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1-23 17:26
韩寒自己说,从大概一年前,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迎合大众情绪“,也就是说,即使“率性”,也仅仅是一年而已。当然,因为率性是看点,所以,做出一番“率性”的姿态,也是一番迎合。

不过偶像的确不需要为粉丝负责。只是韩寒给我的感觉,不是让他的粉丝站起来,而是让他们匍匐在韩寒脚下
作者: ironland    时间: 2012-1-23 17:36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23 17:41 编辑

59# menglilanshan
人总要长大的。都当爹的人了,还写得和自己高中时一样,那才杯具。
作者: 阿吕    时间: 2012-1-23 17:55

所以我才说:“韩本来可以很简单地处理:请方帮助麦田找到证据就行。”如此,无“修改”,无“托大”,扯淡的人也没机会扯淡,不是更好吗?如此,引发扯淡以及越扯越远的根源就只能在韩少了。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1-23 00:23
这个我同意。确实如此----方是在扯淡,原因当然是韩寒。
作者: 阿吕    时间: 2012-1-23 18:29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个逻辑对不对呢好不好呢?按照这个逻辑,在论坛上一旦有一方开骂,事情将永无休止,双方的自己以及家人只能更多地无端端滴“遭受羞辱”,直到有一方自愿放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1-23 17:24
没看到韩寒有禁止方舟子寻找证据的内容么!老童何出此言?
韩寒不应该意气用事,旁观者应该爱护他,维护其形象,老童这个用意固然不错,可韩寒恐怕没以意见领袖自居的想法吧,因此也不用顾忌自己的所谓形象。他只是表现自己是自己而已。能率性的说自己的话,大概就是他追求的目标。说的对不对就在其次了。
作者: 阿吕    时间: 2012-1-23 18:52

这场架,从韩寒一开场指着对方的性能力、秃顶进行下三路攻击始,韩寒就输定了。后来的走势,越输越多。
不太有趣的是,韩寒和他不少支持者使用的招术,带有浓烈的“中国逻辑”特色(针对对方的人品、心理、长相等) ...
周泽雄 发表于 2012-1-23 01:06
老周这个说法也有浓烈的属于自己的独特胜负观。针对人品、心理、长相等的说辞,固然属于下乘,但输赢与否还是要看讲的道理成不成立。在韩寒这些看来下乘的外包装下,其想表达的反驳还是有力的。相反,如果没有那些反驳,言语包装的再文明,也是白搭。
我也认为这次韩寒有失风度。他从来不是个完美的人,虽然没有人是。如果因此他失去些粉丝,那是他们自作多情了。
作者: qfwfq    时间: 2012-1-23 19:50

韩寒这次的反应当然不成熟,但是也符合他的年龄和性情。如果为了那些别人赋予的所谓领袖和公知形象而压抑自己,那还是他么?如果说倒下了一个领袖,一个公知,其实只不过是倒下了一个稻草人,真的韩寒还在那里。如果说还倒下了一个神,那就更是我喜闻乐见的了,因为我喜欢的是一个率真可爱的性情中人。一个社会若充斥着假模假式的神,该是多么的无趣。
作者: qfwfq    时间: 2012-1-23 19:56

做自己?还是做他人和社会眼中的稻草人?这在一些人那里是个问题,在另一些人那里就不是问题。
作者: qfwfq    时间: 2012-1-23 20:00

本帖最后由 qfwfq 于 2012-1-23 20:02 编辑

另外,我个人认为韩寒如此反应无法推及论坛或其它场合中人的反应,因为每个人的性情千差万别,无法一概而论。甚至同一个人心情不同的时候反应也会大不同。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12-1-23 20:25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2-1-23 20:33 编辑

李大苗说: 社会意义的思想自由,如同我们的人身自由一样,也来自自由的市场和自主的私人资本.

现在韩寒还缺乏的就是这方面的认识, 至少在他的文章里还没有这样的表述. 我借这个贴子作一个预言: 韩寒会在不太久的将来谈到这个话题, 会表达对这个判断的认同.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3 20:39

没看到韩寒有禁止方舟子寻找证据的内容么!老童何出此言?
韩寒不应该意气用事,旁观者应该爱护他,维护其形象,老童这个用意固然不错,可韩寒恐怕没以意见领袖自居的想法吧,因此也不用顾忌自己的所谓形象。他只 ...
阿吕 发表于 2012-1-23 18:29
韩寒自然没有禁止,老童该言也没有指责韩寒禁止啊。但很多网友确实企图禁止,比如不加辨析简单认为方的寻找就是无聊加扯淡。

社会上的事情是这样的,某人可能本意从来就没有想做意见领袖,但由于意见发表得多了而且还颇有共鸣,于是自然滴就成为了意见领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是历史滴形成的”。我们知道经常有“公知”评选,其实有不少被选上公布出来的人自己都不“自居”“公知”的,但他无法反对别人认为他就是“公知”。

说实话,这次韩寒的反应过于“率性”,如果能更理性一点,方舟子哪有机会出来扯淡?假设方就是那个咬定“三七二十八”的家伙,而韩寒跟他对飚,那县官到底会把谁啦下去打一顿呢?
作者: 阿吕    时间: 2012-1-23 21:13

韩寒自然没有禁止,老童该言也没有指责韩寒禁止啊。但很多网友确实企图禁止,比如不加辨析简单认为方的寻找就是无聊加扯淡。

社会上的事情是这样的,某人可能本意从来就没有想做意见领袖,但由于意见发表得多了 ...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1-23 20:39
老童比韩寒当然要更自律的多,这个是不用多说的,呵呵。
作者: 阿吕    时间: 2012-1-23 21:17

对有些要找抽的人而言,你不去抽他,但看韩寒或老罗之类口才好的人抽他一下,我觉得还是很过瘾的。估计有人也是这样的心态。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2-1-23 21:42

俺觉得只要韩寒能写出一篇他博文中的高水平文章就可以了,其他是不是别人代写的有啥关系呢?有人愿意为他代写,别人管得着吗?
不过韩寒好像并没有回答为啥比赛的当天也能写文章?照说一心不能二用,一个搞写作的人同时又是个赛车手,这两者很难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如果没有人代笔,那么韩寒确实是天才。
作者: qfwfq    时间: 2012-1-23 22:40

网友认为方舟子无聊+扯淡=企图制止方舟子?
藕麦糕的,哪个网友这么大能耐赶快出来让俺拜一拜~~~
作者: qfwfq    时间: 2012-1-23 22:45

方舟子说给韩寒放两天假,全人类全外星生物类都无法阻止钢铁战士方舟子,更何况小小燕谈里的几个小网友…………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3 23:41

呵呵,没阻止最好了,是我理解错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维护方舟子对公众人物提出质疑的自由吧。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4 07:00

任何人都有权质疑韩寒的观点,甚至可以视他的文章一钱不值。但如果没有确凿证据,公开发文影射他的文章有人代笔,那是涉嫌严重损害他名誉的诽谤行为,这就好比怀疑某个有钱人的财富都是偷来的一样。这样的言论,在任何国家,都不受言论自由的保护。

麦田会这么快道歉,是韩寒以下那段文字敲醒了他(很可能他也咨询过法律意见),“至于麦田先生,你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过了所谓的质疑,我相信不光没有人可以拿走2000万加2000万,恐怕你会破财。到时候你所被罚的钱我会购买各类数码产品,给我的读者发放福利。”

方舟子的恶劣之处在于,他吸收了麦田的教训,不以他自己的名义,而是以路人甲,路人乙之类见不得阳光的言论,继续影射韩寒有人代笔。韩寒对他的愤怒也因为方某借刀杀人,一旦有问题,就摆出不是我说的的无赖姿态。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4 10:23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支持韩寒以“诽谤罪”起诉麦田和方舟子吧。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4 10:48

涉嫌诽谤的恶劣者不仅仅只有麦方,还有其他人。

(转帖)韩寒到底有多神? 一一韩寒的“三重神”
作者:红水西三

这个年底最有嚼头的新闻莫过于“人造韩寒”事件了。以前人家都说韩寒很神, 我反应迟钝,一直没这样觉得。但看了麦田的《人造韩寒》后,觉得有些事情真的 挺神的,后还花了几十大洋,买了《儿子韩寒》和《三重门》,一口气将其看完, 哇塞,真的挺神的-我无意质疑韩寒,更无意要左右韩粉的立场。我希望韩粉们能 尊重自己的崇拜.因为只有经得起考验的崇拜才是值得崇拜的。如果别人一质疑你 的崇拜对象,你就急了,你怕偶像倒掉,证明你对偶像还不是很有底气。如果我崇 拜一个人,我欣喜于看到有人质疑甚至攻击我的偶像,如果被扳倒了,那证明我的 崇拜是盲目的。如果扳不倒,那证明我的崇拜还是有点价值.

麦田质疑韩寒有团队,有人代笔。说真的,这个年头,你说有个炒作团队,有 个人代笔有什么啊?你还以为生在阳春白雪的年代啊?就说‘代’吧,有代孕的代 罪的代驾的代哭的代言的代表的,为什么就不能代笔啊?再说这年头,无知可以代替有 趣,谎言可以代替真相,助理教授可以代替副教授的职称,三聚氰胺可以代替牛奶,画 中老虎可以代替真老虎,小三可以代替老婆。‘

代的产业,在我华夏人的心中茂盛开 花.而韩寒再多也就是代个笔,况且现在还没有定论。换了我,我就大声地对麦田玩命 地喊:我就是代了,怎么了?有本事你也找人代去,或者别人代你。没有价值的人,代 不了人,也没人代你呢!这样反倒不用辩解,我该玩车我就玩车,该和范冰冰打情骂俏 我就打情骂俏,该在电视上读稿子我就读稿子。管你们吹的东南西北風,我在十里洋场 岿然不动。

好了,不说废话了。以下是我看了《三重门》后,按照其书里的顺序摘抄下来的书 名和人名,全部都是出现在《三重0》里的。。书名如下:―《三字经》《走出魔镜的钱钟书》 《李敖快意恩仇录》 《舌华录》 《尚书》 《论语》《左传》《红楼梦》《水浒传》《四世同堂》《史记》《战国策》《江 南的水》《贺拉斯》 《流浪的人生》 《铁轨边的风》《教学园地》《镜花缘》 《佳人》《美女赋》《西厢记》《中国文学史》《万历野获编》《永州八记》《至 小丘西小石潭记》《孙子兵法》《说文解字》《变形记》《中国作家传》《广 阳杂记》《康河里的诗灵》《数字化生存》《闲情偶寄》《孟子I滕文公上》《会 通派如是说》《本.琼森与德拉蒙德的谈话录》《心理结构及其心灵状态》《论 大卫.休谟的死》 《包法利夫人》 《西游记》 《聊斋志异》 《西学与晚清思想 的裂变》《管锥编》《出师表》《从混浊到有序》《形式逻辑学》《搜神记》 《长恨歌》 《肉蒲团》 《淮南子》 《羊脂球》―人名如下:

鲁迅列子曹植杜甫老子钱钟书吴盡、叶公超李敖胡适韩非子荀子庄 子朱光潜狄德罗徐志摩竺道生柳永毛泽东来玉韩愈柳宗元刘墉海德格尔 叔本华孔德墨子林徽因雅典娜唐寅曹聚仁陈寅格魏尔伦李煜尼采郭沫若 卡夫卡格里高尔.萨姆沙墨索里尼马里内蒂拿破仑希特勒居里夫人瓦特爱迪 生张海迪奥特加范德萨苏格拉底孔子彭祖伯玉柏原崇江口洋介董桥梁实 秋戴望舒柳亚子孟德斯鸠曾国藩李百川孔祥熙慈禧肖复兴赫鲁晓夫栗良 平左拉莫泊桑福楼拜李渔杜牧张俊欧.亨利托尔勒为普里戈金莎士比亚江 青罗曼.罗兰王尔德奥登曾亚波拉德爱绿绮思苏东坡杨万里邵稼轩―一:

看了以上的书名和人名后,我们再来看看韩父在《儿子韩寒》书里的一些 的描述:

1:从韩寒初识汉字后,就开始像模像样地看起《故事大主》等刊物.

2:我们不限制他看电视,。韩寒小时候非常喜欢看《唐老鸭和米老鼠》和《成长的烦恼》。

3:小学的时候,韩寒经常“创作” 一些笑话,并在《故事会》和《故事大主》上 发表几则小幽默和笑话。。关于韩寒的小学时光,韩父只用了 4页不到的文字来描述,后面接下来都只是 描述韩寒的性格,发生的车祸,还要养狗的故事,一直到30页,讲到了韩寒的初 中时光。。看了《儿子韩寒》前30页对韩寒的描述,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从韩寒小时候发 表的小幽默,以及看的书和看的电视,韩寒小时候还算正常,不是特别神,因为他 看的书也是他那个年龄应该看的,基本上都是少儿读物。《儿于韩寒》前30页描写 韩寒初中以前的文字里,基本没有涉及到我以上从《三重门》里列出的书名和人名。

我个人理解,如果韩寒小时候喜欢看那些书,韩父应该会说到的。既然没说,传递 给读者的信息就是韩寒小时候基本不看那些书,就是看,也可能看得不多,不值一 说.“二:我们再来看看韩父的描述

1: 1995年韩寒升中学时,我就在朋友的帮助下,让韩寒到了罗星中学读书。

2:读初中以后,韩寒对课外书籍的涉猎越来越广,我们的这点工资远远满足不了 他买书的要求。

3:1907年的整个三月份,放学以后,晚上做好作业,韩寒都着了魔似的开始写作, 写的文稿基本上都是一次定型的。

4:当然,韩寒不接着再写东西,一方面可能是进入初三后要迎接中考,课业繁忙;另一 方面,也可能是在酝酿写长篇小说《三重门》。我们从他初二以后真正看到他的文章,是 参加’’首届新概念作文比赛’’的文章《求医》、《书店》、《杯中窥人》。写这些文章时,其实 他的《三重门》巳将完稿了。后来有人以为韩寒是借”新概念"获奖的名气然后再写长篇 小说《三重门》的,这是一种不了解情况的误会。

5: 一部《三重门》,20多万字,也真是难为了一个高一学生。试想,就是认真地抄一遍 也得多少时间?更何况要构思,要“偷偷摸摸"地写。‘我后来间他:"你是用什么时间写的?是不是熄灯后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写的?"他 说:"不是。你试试,在被窝里连稿纸都摊不开,能写东西吗?我是在上课时写的。”我 问:”你上什么课写的?“ ‘他说:"上什么课都写,只要灵感一来。

三:韩寒“一重神“:韩寒在95年下半年是初中一年级,96年上半年是初一第二学 期,96下半年是初二第一学期,97年三月份,韩寒应该是初二的第二学期,那时候就 是着了魔似的写文章’进入初三后因为学业忙,韩寒基本上不写作。年上半年是韩寒 刚刚进入高二时光,而这时候《三重门》已经完稿。也就是说韩寒在初一和初二的第一 学期(因为第二学期着魔写作了〉的一年半时间阅读了至少我以上列出的书名,还知道 了那么多古今中外的名人,如果我们将以上的书籍总字数〔韩寒还远远不止不止读那些 书)全部加起来,除以一年半时间,韩寒每天得看多少字?而且很多还是古文。当然,我不是说做不到,可能性还是有的。但我认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做到,挺神的。

韩寒“二重神“:韩寒用高一 4个月时间,在家长不知道,老师不知道,同学不知道 的情况下,利用上课时间完成了一部22万字的著作,还熟练地运用了那么多的典故。 可能是我的主观臆测,我觉得这样的事情一般人做不到,在韩父的笔下,而韩寒做到了, 所以韩寒很神。当然,韩粉可能会说,在《三重门》里出现的书名,韩寒未必就一定读 了才能运用。是的,韩寒是在上课时秘密写就《三重门》的,那些典故和人名,若是不 熟练,是很难灵活运用的。

如果没有读,就能那么熟练地运用’那岂不是更神啊? ”韩寒“三重神、我查了网上资料,《萌芽》新概念全国作文大赛特别复赛是很严格 的,复赛题是在临考前一刻时通知考生题目的。此也侧面证明了《萌芽》作文赛是很严 肃的,是很有纪律的。而韩寒没收到复赛通知,过了复赛时间居然还可以参加复赛;第 二是临时出题’此题居然还不是经过全体评委会通过的;第三是韩寒在考试时’居然全 场只剩一个人,等其考好了,评委们全回来了。

很多事情太巧,所以感觉很神。      2012.1.21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12-1-24 11:15

本帖最后由 周泽雄 于 2012-1-24 11:19 编辑

在这起麦田、韩寒、方舟子掐架事件中,我们都只是些旁观者。作为旁观者,在此之前大概对麦田都谈不上了解(我就是一无所知),而对韩寒和方舟子,相信绝大多数网友都有了自己的先入之见。在参与讨论之时,这些先入之见难免会影响自己的判断。
这当儿,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是,先行确认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你是打算以粉丝捍卫偶像的态度加入战团,还是打算尽可能把自己当成一个合格的陪审员,强行排除一应成见,最大程度地运用客观、理性的态度进行审视。
在燕谈,似乎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站在粉丝立场上的,但你的立场和态度是否充满粉丝特色,不以你的表白为依据,只以你谈论问题的方法、态度为依据。一个有用的假定是:如果你对法院挑选陪审员的方式有所了解,那么,假定自己不会被法院淘汰掉,就是一个有用的方法。
以施国英为例,法官估计只看了她对韩寒必称“韩少”,对方舟子则以“方某人”(间或以“无赖”)称之的表现,就把她淘汰掉了。别的参与讨论的网友最好也能自问一下,你过得了陪审员遴选这一关吗?自信过得了,那么,你就是一位打算用理性态度进行讨论的人,你最终的判断结果,也是值得倾听的。反之,你只是一个主场啦啦队成员,无论你给它另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
很清楚,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太多对韩寒竭尽理解、关怀之能事的表达,而这些理解与关怀,一次也没有被韩寒的对手麦田、方舟子所分享到。韩寒对别人的谩骂,被体贴入微地理解成青年人的血性,而对方即使没有还施谩骂,仍然被理解成形形色色的阴险和黑暗动机。再试着假定一个人,他对韩寒、方舟子与麦田全无了解,他看到这一幕后,他恐怕会认为,这是一场距公正最远的审判。
两人掐架,好比两人下棋。这两个下棋者在日常生活中肯定存在巨大的不同,其中一个长得帅些,另一个则属于令人望而生厌的类型,但旁观者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就判定那个长得帅的人会赢得胜利,有用吗?
如果把韩寒、方舟子、麦田三人的名字分别代之以H、F、M,同时你能确保自己排除先入之见,只是全力评判眼下这盘棋,那么,你才能确认自己是位够格的评审员。否则,就是一位粉丝,就像施国英一样,虽然她嘴上永远不会承认这一点,正如我明确质疑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根本不是逻辑时,一如往常,我既看不到她的有效反驳,也不会看到她自认幼稚(那等于说,她连什么是逻辑都不知道,同时偏还最热衷于说别人不懂逻辑)。好比在此之前,我曾请她把那句韩寒认定别人“一口咬定”的话给找出来,我接着等到了什么?她把一摞链接扔给了我。假如这一招也管用,那么,别人尽可以说施国英任何东西,一旦她质疑,就把全套四库全书扔给她。而本来,如果她的逻辑力稍稍管用些,她只要找出那句“一口咬定”的话就行了,我没有二话,立马认输。就此而言,她目前的帖子,很遗憾,只是证实了我之前的一个断语:她捍卫韩寒的方式,始终是“中国逻辑”的。一旦别人试着用逻辑的方式与她讨论,她一个回合都抵挡不住。
再次重申一下,我也很喜欢韩寒,早在十多年前,可能不少燕友都还没有说过韩寒之时,我就对韩寒的未来作了热烈的展望。在平素作文里,也经常提到他,每次都是正面的。我也提到过一次方舟子,那是在他遭到邪恶的锤击时。但是,在这里,我只是力图排除自己的先入之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两位知识界的公共人物,其中一位现在还被某些媒体称誉为中国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而他还刚刚亮出屠戮民众的华丽姿态。对这样的人物,我不认为自己够格去体贴他,更不认为自己够格去原谅他,相反,公众知识分子的荣誉,只有在质疑场中经受炼狱般的磨炼,才能确认。只有娱乐界的明星,才需要你如此体贴。
作者: 兮兮    时间: 2012-1-24 11:37

天才”韩寒的写作能力 (2012-01-24 08:57:34)
方舟子


韩寒认为自己是“有特别天赋的人”(《南方都市报》2002年11月13日),这当然指的是写作的天赋。韩寒的父亲韩仁均也这么认为,在《儿子韩寒》一书中,他写道:“二三年级的时候,韩寒写作文就开始‘虚构’情节,他似乎从未为许多小朋友都感到头痛的写作文头痛过。”韩寒在2006年在博客上晒过一篇他认为的“写得挺好的”的小学二年级作文《冬天》的手稿照片:

  “冬天到了,天气很冷,很可能下雪。下雪的时候,我们的衣服穿得很多,都跑出去玩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有时候,我和他们一起玩,我们玩起来可有劲了。玩打雪仗的时候,我一直输掉。以后,我一定要把他们打输,让他们尝尝我的厉害。1990年11月14日。”

  不论是内容、叙述和用语都非常平庸,二年级学生写这样的作文看不出有任何天才之处,那个年龄的小孩都写得出来,说是某个普通小孩在一年级或幼儿园大班写的作文都会有人信。有文学天赋的人小时候写的作文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不妨来看看早逝的文学神童子尤在一年级写的一篇作文《我与卓别林》:

  “卓别林(1899-1977)8岁上唱歌的学校,1906年自编、自导、自演。他在电视里演的我喜欢。我想在2018年也演。我在2025年演‘木偶’,2031年演‘快乐’,2036年演‘我家’,2038年演‘大盗贼上集’,2042年演‘下集’。在2064年演‘国王’,2074年演‘女人真快乐’。1997年4月29日”

  非常独特和富有想象力,这才是别人写不出来的。把两篇作文一对比,就不难看出,子尤从小就有文学天赋,而韩寒没有。

  按韩仁均的说法,韩寒是在他上初二时才突然开发出了文学潜能,没有任何的征兆,仅仅是因为看了少儿报刊后觉得别人写得不怎么样,于是自己写起来。但是这次的创作激情只持续了一个月(1997年3月),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韩寒一口气写了十多篇小说、散文,投稿即中,发表在江苏《少年文艺》、广东《少男少女》、上海《少年文艺》等刊物上,还被评为优秀少儿习作、好作品奖。这些作品被评为“思想开阔,想象丰富,随手拈来,左右逢源,辛辣老到,冷峻犀利”,完全像是成人作家的作品。然后韩寒就突然罢手不写了,据说是为了准备中考。这事真够神奇的,一个此前没有表现出文学才能,也没有经过练笔阶段的初中生,在一个月内突然创作出十多篇高质量的文学作品,然后又停了下来。难道在那一个月他得了神助?

  一个有文学才能的学生,如果偏科,一般也是理科不好,文科一般不会太差,语文尤其是作文更不应该差。小说、散文都写得了,还会怕命题作文?所以韩寒以前接受采访时,只说自己偏科理科不好,但是作文好。然而实际情况是,韩寒恰恰是语文比理科差,作文尤其差。请看韩仁均的回忆:“中考前是初中生最‘黑暗’的一段日子。尽管韩寒‘恶补’了几个月,而且数学还考到了114分(满分120分),但终因语文作文扣分太多而只得90多分等原因,总分只考了460分……”最后韩寒是作为体育特长生(曾得过金山区中学生男子3000米长跑第一名)上了金山二中的。

  上了高中后,韩寒的语文仍然经常不及格。最后因为七门功课不及格、语文只得40多分而退学。为什么一个文学天才的语文成绩、作文成绩如此糟糕?写作才能在考试时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来?韩仁均的解释是,韩寒因为对语文考试形式不满,故意不答题,或故意不按要求写作文。也许韩寒不在乎他的高中学习成绩,但是他不可能不在乎中考成绩,否则也不会“恶补”,那么为什么拖了他的中考成绩的,偏偏是作文?

  作文不好,却不妨碍他在课外绽露文学才能:写作了一部以“以成熟、老练,甚至以老到见长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关于此书的写作之谜,以后另文分析),“若没有知情人告诉你这部作品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之手,你就可能以为它出自于成年人之手。”(曹文轩),以及参加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韩寒投给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初赛作品也被认为非常老练,像是成人写的。为避免初赛中有可能出现的请人捉刀或抄袭等弄虚作假的现象,新概念作文大赛还举行复赛。据称韩寒因为没有接到复赛通知,没有和其他入围者一起复赛,而是在复赛之后单独对他一个人进行考试,然后给他一等奖,他因此一举成名。对这次复赛的公正性和可信性存在很多疑点,以后另文分析。

  《儿子韩寒》一书没有提及的是,韩寒第二年又参加了新概念作文大赛,投去《穿着棉袄洗澡》入围,这一次,他和其他入围者一起复赛,写了一篇《人生的定义》。但是复赛的结果却不妙,《人生的定义》没有获奖,而是给了他的初赛作品《穿着棉袄洗澡》二等奖。能够真实反映其写作水平的《人生的定义》没有收入大赛作品集,也没有收入韩寒的文集,真实情况无法得知。

  我们可以看出规律:在没有外人监督、有可能代笔或作弊的情况下(例如投稿),韩寒的作品就能表现出高于一般人的文学水平,会被认为出自成年人之手;而在课堂上,在和别人一起参加考试时,他的写作才能神秘地消失了,作文甚至拖了他的分数。

  这种巨大的反差同样表现在他近期的博客文章中。在有人质疑他有代笔者之前,他的博客文章至少表现出了一定的写作水平,例如《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所谓“韩三篇”,内容如何且不论,文笔起码还过得去。但是在有人质疑其有代笔者之后,他的文章就大失水准,《小破文章一篇》、《正常文章一篇》、《人造方舟子》、《孤方请自赏》这四篇,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草率写成,而是每篇都经过反复修改,一篇2000字的短文就花了10小时,可谓全力以赴,其文笔却连一般网络写手都不如,连他中学时发表的那些作品都不如,反而更像是一个作文向来不好的中学生勉为其难被迫挤出来的。所以我相信,至少韩寒最新的这四篇文章是他本人写的或起草的,如果找枪手来写,完全可以写得更好。

  2012.1.24.
作者: 兮兮    时间: 2012-1-24 11:47

呵呵,这变成公案了。很好,任何人都得经历被人剥皮这一关。
即便方舟子前期有过失误,但不影响他继续去打假,虽然我宁可相信他这次打错了。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4 13:15

说韩寒最近几篇因愤怒而写就的文章有失水准,似可成为共识。
作者: ironland    时间: 2012-1-24 15:28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24 18:17 编辑

我觉得是方舟子大失水准。

也许是过于自负了,这样受过科学训练的人也会丧失理性冷静。一个习惯于靠证据说话的人,会跨界卷入这建立在揣测基础上的无谓争执。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4 18:28

在我看,就文笔而言,“韩三篇”很一般,倒是他近期修理方舟子的几篇文章才恢复他原有的文字本色,好玩,过瘾。我注意韩寒是他同评论家白烨打笔仗开始的(大概是06年吧),他那时就是现在的风格。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4 19:25

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正常。不过呢,原来韩寒的“文字本色”竟然就是10个小时琢磨出一篇然后再不加说明滴修改3回,唉,只能唉一声罢了。
作者: qfwfq    时间: 2012-1-24 21:38

俺是韩寒的啦啦队员哈,天然的感情倾向使我做不了陪审团成员,不过我乐意看到有资格有见地的评审员拿出公正有力的说法,但是很遗憾目前还没有看到。

有人总是把网络时代语境下的偶像和古典宗教语境下的偶像混为一谈,做粉丝就意味着崇神拜佛,以此来把粉丝和偶像们讽刺一番再打倒,稻草人战术真是轻松又好用。

网络时代的粉丝偶像早就不是古典时代的原意,在我这里,喜欢和被喜欢就是粉丝和偶像了,而这个喜欢的对象并无统一的标准,与他是否是公知,领袖等毫无关系。即便他的行为被证明为有损那些形象,也丝毫不影响我这个粉丝,因为,我从来就不认为他是公知,他离知识分子还有一定的距离。我甚至不认为他的小说有多少文学价值,只是一个畅销书作者,更不存在什么文学天才和神了。所以,即便最后人们证明他没有那么优秀,推倒了一个所谓的神,我也不会失望,因为,我从来就没有那样去认识过,也就无所谓失望了。我仅是因为他可爱而喜欢,而粉他。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4 21:49

粉丝眼里出韩寒。正常正常。
作者: qfwfq    时间: 2012-1-24 22:25

韩寒的世界出粉丝,正常正常。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2-1-24 22:38

八十一楼的提醒是有益的,即使不想做陪审员,也应该以此为标准检验一下是否忘掉了理性。接受理性有时会使自己感到一时不适,可失去理性会酿就长时间的悲剧。自忖了一下是不是带有感情色彩去看待这个事件,觉得还是有的。喜欢韩寒是肯定的,可我并不讨厌麦田、方舟子,甚至我还有点喜欢麦田,敢于质疑永远都是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麦田独立思考独立搜集了一些材料数据,怀疑是很自然的。后来的道歉也很真诚,这都值得尊重。无须讳言,我讨厌方舟子这件事上的做法,他是跟在人家后面捡话题起哄的,我觉得这已经落了下乘。固然,对于打假、质疑、找茬(这三个词似乎不应并列),方先生是内行,韩寒显得很稚嫩,几个回合下来,反而是韩寒落了下乘。我横看竖看,怎么都觉得方舟子有点以大欺小。当然韩寒是不需要同情的,他的兵器用起来,一招一式也是颇为犀利的,可是招数上的确不如方舟子老道。没办法,这个事情上,韩寒相比方舟子就是个业余对专业的水平。不过,我依然以为方舟子是在胡搅蛮缠,它真正应该做的是找团队或枪手。光说人家不是个天才有什么用,天才是是不需要证明的,能够证明就不是天才了。
作者: ironland    时间: 2012-1-24 22:40

88# qfwfq
吼吼,还有编韩少和四娘的段子,绝对不是老派偶像崇拜者会做的事情。
作者: 兮兮    时间: 2012-1-25 13:42     标题: 韩寒博文

《光明和磊落》——我的手稿集           (2012-01-25 05:29:59)转载▼
标签: 杂谈        
      今天又有媒体的朋友给我电话,向我求证,说他们突然集中收到了一批“劲爆”匿名稿件要求刊发,邮件内容是举报我的第一本小说《三重门》不是我自己写的,证据当然没有,依然是主观臆测,因为“爆料人”觉得一个十七岁的孩子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所以推测一定是背后有人在代写和操纵。主要嫌疑人还是两个。第一个就是永远的路金波,“爆料人”指出这是路金波包装我的第一步,包括新概念作文比赛,都是路金波在背后操纵。爆料人可能不知道,我是2003年认识路金波的,而1998年,路金波尚未出道,还在河南的一个罐头厂工作,主攻销售芦笋罐头。第二个嫌疑人就是我的父亲,爆料人觉得我父亲在大学因为肝炎劝退,所以必然满怀对教育的仇恨,于是写了一本书,借儿子之名发表。“爆料人”为了防止我拉出同学来作证,帮我把路都堵了,说是我的父亲每天晚上写几页稿纸,要求我背诵出来,于第二天上课再故意当堂写给同学们看,所以其实我的同学们看见的都是假象。“爆料人”可能不知道我当时是寄宿的,两三个星期才回一次家。也就是说我必须一次背诵两万字并在课堂上默写。

      我知道从我出道至今,很多人看我不顺眼,在等待看我笑话之余,一直想把我踩倒,又苦于没有把柄,这次麦田给他们指明了一条可以攻击任意作家的道路,原来只要看一个作家不顺眼,就可以说,这个作家的书不是他自己写的,并列举出大量的“证据”——比如饭桌上听业内的朋友,比如他突然之间风格有了变化,那么这个作家就完蛋了。麦田无意间启发了这些人,于是他们群起而攻之了,并非他们真心觉得我的文章是别人写的,只是他们觉得这是个突破口,泻一下自己的私仇之余,只要阅读到他们帖子的人相信就行了。这招太好用了,因为这招作家是无法自证的,只要他们反复传播,就很容易让人觉得这个作家的确有问题。而这种污蔑对一个作家又是最大的打击,甚至无法说我将用更好的作品来证明自己,因为你从事这个职业的正当性已经被剥夺了。大众又往往不认为谁主张就应该谁举证,反而会要求作家本人来证明自己。像我这样文字风格明显的人,也不得不用重金来鼓励他人来举证我,可想而知作家这个行业已经跨入高危,十几年的心血只要一个造谣的帖子和几个互相捧臭脚的人表演一番就能毁于一旦。

       至于我,我也觉得很奇怪,走在路上好好的,被人泼了一脸粪,我抹了几下,还有人说我擦粪的动作不够优雅,不够从容,不如泼粪的那人镇定自若。于是泼粪有理,辩解有罪,污蔑是一种质疑精神,不辟谣是心虚,辟谣是不淡定,愤怒是失态,凶手不继续泼粪就是风度,受害者一辈子成了嫌疑人,理由是无风不起浪。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分不清楚什么是质疑,什么是诽谤,认为造谣是一种言论自由需要保护,辟谣并要求对方停止造谣则是打压言论自由需要批判。        

       不过,对于我的读者和所有爱我的人,甚至不讨厌我的人,我还是有礼物送给大家的。这个礼物之前,我先说一个小故事:

       好几年前,有人写了一个帖子,说作家海岩是有一个写作团队的,理由是海岩平时还是一个生意人,很忙,所以应该没有时间来写东西。当然,还夹杂着一些非常阴损的诸如“在饭桌上听一些圈内的朋友聊起”的话来给自己的谣言增加真实性。的确,海岩工作很忙,所以很多人在吃喝玩乐的时候,海岩正在埋头苦写,结果这反而成为了他的罪过。最后海岩被迫拿出了所有的手稿来证明清白——海岩不太会用电脑,一直是用笔写作的。但这事情至今对海岩还有着负面的影响——我在和某些文化界的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海岩,到现在还有一些人说“哦,就是那个被爆出来书和剧本都是有人代写的那个海岩啊”。
      
         所以我深知这种污蔑对一个作家的声誉损失的一辈子的。既然很多质疑我的人主要焦点集中在我17岁时候我第一本小说《三重门》上,而理由恰恰是在他们的17岁写不出来,所以我的17岁也必须不行。好在我留下了当年《三重门》所有的手稿,定稿整整四百多,加上初稿和修改稿一共超过八百页,接近四十万字。17岁的我为了这本书,花费了整整一年多,也荒废了学业,白天到深夜,课内到课外,周一到周日,甚至连体育课都逃了,和一帮来例假的女生一起窝在教室里不停的写。我至今所有的荣誉都是因为这本书而开始。虽然这本书在现在看来多有幼稚和卖弄。今天,我真的是被逼无奈了——我决定把《三重门》的手稿出版成书——400多页的手稿为一本,再赠送一本200多页的笔记本。笔记本里有缀了一些我全新的文字给大家助兴。共700页左右,该书的套装售价为人民币十元。是的,你没有看错,仅需要十元,你就可以得到接近700页的两本套装哦,厚度超过6厘米哦。我知道电脑前很多的朋友都在用手大拇指和食值比划哦,在中国出版史上就这一次机会哦。这个套装的名字叫《光明和磊落》,笔记本的部分叫《光明》,因为明显是光秃秃的一本。《三重门》手稿部分叫《磊落》,因为稿纸累了一摞。我用这个只卖十块钱的礼物来答谢所有我的读者。此书正式上市的时间为2012年的4月1日,以纪念我的偶像张国荣先生。这绝对不是愚人节玩笑,预售通道将在近日开启,希望大家支持我的《光明和磊落》。我还特地和手稿一起拍了几张照片,在文章的最后。
   
      不光这本,我初中发表的文章,参加比赛的文章,我的第二本书,我的笔记本的手稿,我基本上也都有哦。手稿和笔迹和时间可以鉴定哦。但是无奈从第三本书开始,我就用电脑写作了。所以我就不能证明自己了哦。如果污蔑者还要一口咬定并不断臆测从那以后我有了团队或者代笔,那么我就有哦,我为我的代笔感到骄傲哦,我为我的团队感到自豪哦。

      当然,我知道,无论我做什么,说什么,恨我的人不会停止恨。爱有的时候是一种惯性,而恨则需要不停的鞭策自己,所以恨特别伤身体。这件事让我明白,停在原地爱惜自己的羽毛也许并没有用,因为当你的羽毛太亮,反而更能引发一些人泼粪的欲望。而枪总是打出头鸟的。身为一只出头了十三年的鸟,我只怨我自己飞的还太低。既然有这么多人看着我,趁我三十岁,我要开始我人生新的事业。全新的哦。暂时保密哦。我为此踌躇犹豫和准备了三年多。今年终于可以下定决心开始了。感谢所有恨我的人,你们让我充满了动力,我会飞出你们的射程。你们朝天泼粪,只会掉到你们自己脸上。在你们的视线里,只能看到我羽翼的光芒。
作者: 宇航    时间: 2012-1-25 16:14

  
  方舟子:“天才”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之谜(2012-01-25 11:09:07)转载▼
  韩寒是因为在1999年上高一时参加上海《萌芽》杂志社举办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而一举成名。这个结果是双赢。韩寒作为获奖者在高考后可以被协办大赛的大学直接录取(第三届开始取消了),而一个“语文考60分”的学生获得作文大赛的一等奖,一时成为新闻热点,新概念作文大赛以及《萌芽》杂志因此广为人知。据其主编赵长天回忆说:“新概念作文大赛之后,《萌芽》发行量直线上升,2000年达到了10万份。其后,每年以10万份增加,2005年每期平均发行50多万份。”(《〈萌芽〉:韩寒在这里一举成名》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6-10/26/content_7280479.htm)可谓一拍即合。
  按韩寒父亲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一书中的说法,是韩寒自己告诉他要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事,“并且也给我看过两三篇文章。我看后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好的地方。”后来韩仁均无意中看到韩寒新写的《求医》一文,“我便说,这篇《求医》倒可以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试试。”“后来在电话中,我问他文章寄给《萌芽》杂志了没有,他说连同其他两篇一起寄了出去。”
  韩仁均没有提到和《求医》一起寄去参赛的其他两篇文章的题目。据赵长天回忆,韩寒的参赛作品是两篇,为《求医》和《书店》。韩仁均对《求医》赞不绝口,却不觉得《书店》“有什么特别好的地方”,这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两篇文章的水准没什么区别,文风都很成熟老辣,并刻意模仿钱钟书的刻薄、幽默和掉书袋,不必要地加注英文以显得博学。如果是成年人作家的作品,自然不足为奇,但是是高一学生的作品,那就有点匪夷所思了。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韩寒上初二时,也写过一篇同样叫《书店》的文章(发表在《少年文艺》1997年第9期上),文风同样成熟老辣,同样刻意模仿钱钟书的刻薄、幽默和掉书袋,同样不必要地加注英文以显得博学。而且那种刻薄,完全是中年人才有的。也就是说,韩寒在初二时,不仅熟读钱钟书(而他自称在小学时还只读少儿科普和童话寓言,17岁时才迷上了钱钟书),而且文风也固定,甚至思想也成熟了。前后两篇《书店》,写作时间相隔两年,但是写作风格和水平是一样的,对成年人来说,这很正常,对少年作家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难道他这两年没有任何长进?
  这两篇《书店》还都涉及到性:
  写于初二的《书店(一)》:“还有《男人如何博得女人欢心》,其实就等于把‘怎么调情’说得更加含蓄,就仿佛植物有它的学名一样。买此种书的人往往作贼心虚,付了钱之后就落荒而逃。”
  写于高一的《书店(二)》:“渐近黄昏,民工们纷纷来食精神大餐。进了店门后直奔主题,拿起《人体艺术》纵览不已,看得直咽口水。略有文化者看文字上此类内容,现在大多小说书里男女主人公一路从第一章做爱做到最后一章,乐此不疲。更有书里大肆描写母子恋什么的,还注明是纪实文学。赫西俄德的《神谱》里,天神乌拉诺斯肥水不流外人田,娶自己老母该亚为妻,物尽其用,竟生得六男六女,但未料神话在今天竟成现实。民工们看完后出门作文学批评,互相交流心得。”
  这完全是属于中年人的恶趣味。高一学生对性有种种联想并写下来公诸于众,也许还可以理解,初二学生也这么做,就太早熟了。
  难怪评委们见到如此老练的作品都非常兴奋,但是自然的也怀疑是否有成年人捉刀。为了避免作弊,新概念作文大赛要对入围者进行复赛,当场命题作文。但是,复赛的时候,韩寒没有来。于是在第二天由发现韩寒作文的编辑胡玮莳(后来与韩寒成为好友)给韩寒打电话,获悉韩寒没有收到复赛通知后,评委会决定给他一次补考的机会。对补考的情形,《萌芽》的编辑李其纲不久前在《对一种诽谤的严重声明》中回忆说:
  “评委们高度认可了韩寒的初赛作品《求医》和《书店》中所显示的才华,委托我给韩寒出复赛题。在‘新概念’的老巢青松城的某间房间里,我们特设一间特殊的考场,就近取材,我给了韩寒一个行为艺术般的题目。我把我喝剩的半杯水推给了韩寒,说:‘这就是题目。’但瞬间,我又觉得这题目有点简单了,我说:‘前面的题目作废,请注意,以下是完整的题目。’我拿了一张白纸,把它揉成一团塞进杯子,说:‘这就是题目。”“一个钟点以后,韩寒写成此篇《杯中窥人》。一张白纸(被韩寒处理成布)在半杯水的浸泡、沉降的物理过程,被韩寒机智地处理成一个人(广义的人)从出生到被社会浸染的过程的象征性同构过程。……令人感到韩寒的写作才华的,却是他在极短的一个钟头内所显示出来的解题与结构文章能力的技巧。”
  规则复赛的题目是由评委们集体讨论决定,现场告知复赛者的,这显然是为了防止有评委事先把题目透露给复赛者。但是奇怪的是对韩寒的补赛题目却改由李其纲一个人全权处理。李其纲所述的细节,与当时在场的韩仁均和胡玮莳的说法不尽相同。李其纲说是把一张白纸揉成一团塞进杯子,韩仁均在《儿子韩寒》(2006年版)中说得更详细,说是“他随手将一团很厚的道林纸捏成一团”,但是在2009年再版时,改成了“随手将一张纸捏成一团”,不说是什么样的纸了。而胡玮莳在2000年央视“对话”节目上说的却是,韩寒前面有一杯茶和一杯水,边上有一个袋茶的包装外壳,李其纲把袋茶外壳扔进了那杯水中。那么究竟是白纸、道林纸还是袋茶外包装?三个人,盯着这么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场面,竟然连是什么样的纸都说不清,一个人一个说法,以致韩仁均后来要含含糊糊地说是“纸”。这不是很奇怪吗?
  李其纲说韩寒文章处理的是“一张白纸(被韩寒处理成布)在半杯水的浸泡、沉降的物理过程”,而韩寒在文章《杯中窥人》(根据手稿,应是《杯里窥人》)的最后也说“写到这里,猛发现布已经沉到杯底了”。但网友的实验发现,不要说是防湿性强的道林纸、袋茶外包装纸,即使是吸水性强的报纸,揉成一团扔进水杯中,过一个多小时也丝毫没有下沉的迹象,更不要说沉到杯底了。所谓“沉降”“沉到杯底”,都是想当然,都是没有事实依据的“文学想像”。考官在出题的时候,韩寒在写作文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忘了先做实验了。
  更离奇的是,尽管李其纲、韩仁均和胡玮莳对扔的是什么样的纸有异议,但是都说是纸,而韩寒的文章却写的是“布”。李其纲说是“一张白纸(被韩寒处理成布)”,问题是,韩寒为什么要把纸处理成布?有何必要做这样的处理?即使把文章中的“布”都换成“纸”,意思并没有任何的变化。明明扔的是纸,韩寒却说是布,就不怕因为离题而被判不及格?难道是因为事先没有沟通好,韩寒先入为主地认为考官会把一块布扔进水杯中?从手稿看,在第一个“布”字之前涂掉了一个字,似乎对要不要按“布”来写有点犹豫。
  《杯中窥人》行文半文半白,文笔中规中矩,可以推测是和写《求医》《书店》同一个人写的,但是和写博客文章的那个韩寒的文风很不一样,后面这个韩寒行文口语化,经常出现病句,分不清“的地得”的用法,以致自称要找人来替他改错别字。但是《杯中窥人》的“的地得”的用法正确,这并非是出书时编辑帮他改的,因为可见到的手稿部分已可见到正确地用到“地”字。很难想像,一个已学会正确使用“的地得”的人,几年后突然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会用了,尤其是一个一直不间断地在写作的作家。
  《杯中窥人》一千余字,用较为工整的行书写成,即使照抄一遍,也要用到30分钟左右的时间,那么实际的写作时间不是极短的一个小时,而是更短的剩下的30分钟左右。李其纲以后应该改说“令人感到韩寒的写作才华的,却是他在极短的半个钟头内所显示出来的解题与结构文章能力的技巧”才对。韩寒近来写作并不以手快著称,一篇回应别人的2000字文章都要花上10小时,何以对比如此强烈?
  种种迹象表明,韩寒写《杯中窥人》时是有备而来,例如旁征博引,甚至连文献出处都列上,又例如连拉丁文都用上。都不像是现场发挥、临时能想到的。如果有那种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功课也不至于那么差。《杯中窥人》的句子中规中矩,但是句与句之间有时跳跃太大,让人觉得有脱节或拼凑。例如“接触社会这水,哪怕是清水,也会不由自主如害羞草叶,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渐渐被浸润透。思想便向列子靠近。”为什么思想便向列子靠近?列子思想是什么?让人读得一头雾水,似乎是默写时有所遗忘。如果默写的话,底稿很可能是手写的,这从文中用到的拉丁文Corpus delieti的错误可以看出,正确的写法应是Corpus delicti,如果是书上看来的,不至于看漏了空格,也不至于把e看成c,从而背错。如果看的是手写底稿,就可以理解了。
  赵长天不久前在微博上回答提问时说:“补考全过程我都在场。而且还有很多著名作家教授都在场。”但是在2006年他接受采访时说的却是:“组委会留下一个《萌芽》的编辑监考,其他人就出去吃饭了。一小时后,赵长天和评委回来了,韩寒的《杯中窥人》也写完了。”也即在韩寒写作过程中,只有一个编辑监考,其他人都不在。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中也有类似说法:“评委和《萌芽》的工作人员吃中饭去了,留下一位叫林青的编辑监考。我则出去给韩寒买点心。”所以赵长天现在的说法明显与以前自己和别人的说法矛盾。
  韩仁均在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一年考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后来因肝炎病退,在1982年自考获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文凭。出题考官李其纲是同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因此麦田认为两人是同学。对此李其纲在《对一种诽谤的严重声明》中说:“事实上,如果不是拜读了这篇‘奇文’,我根本不知道韩寒的父亲曾经也在华东师大求学。”韩寒也回应说:“毕业于同一个学校就必然会是挚友吗,我的父亲和李其纲先生直到现在都不认识。”如果认识指的是有私交,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如果指的是见过面,那么韩仁均和李其纲在韩寒补考那天是见过面的,也知道李其纲的身份。在《儿子韩寒》2006年版,说的是“《萌芽》的一位编辑即兴出了一道补考韩寒的试题”,而在2009年版,则明确说出“作家、《萌芽》编辑李其纲受委托即兴出了一道补考韩寒的试题”。
  一些人认为,《杯中窥人》已证明了韩寒现场作文的能力。的确,这是唯一能够证明他具有超出同龄人的现场作文能力的机会,其他的作品因为都是投稿或在网上发布,无法排除别人捉刀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知道了这次现场作文存在着这么多的谜,你是否还会那么认为?
  附一:本文写完后,发现韩寒更新博客,宣布他将在今年4月1日出版《三重门》手稿。我不知道这能够证明什么。即使是有人代笔,当时也肯定是由他抄写了投稿的,当然有手稿存在。不过,作家公布手稿供研究,总是好事,何不现在就先扫描一部分手稿上网?须知韩寒的手稿在网上极难找到,目前我只看到他的二年级作文、《杯中窥人》的开头的手稿,以及他在高一时向胡玮莳编辑承认自己一时冲动犯错误的信件手稿。
  附二:文中提到的三篇参赛作文可以在下面的网址找到。对文字敏感的人可以去看看,看一个初二、高一学生是否有可能写出那么成年化的文章,这样的写作能力为何后来消失了。
  http://book.sina.com.cn/nzt/ele/ ... an5nian/index.shtml
  2012.1.25
作者: kemingqian    时间: 2012-1-25 16:57

既然韩寒要出手稿,就等他出了手稿再说。

方舟子也该提捉刀人人名了。没有人名以前,韩寒不用太多反驳,自顾自继续写文章就行。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5 17:13

至于我,我也觉得很奇怪,走在路上好好的,被人泼了一脸粪,我抹了几下,还有人说我擦粪的动作不够优雅,不够从容,不如泼粪的那人镇定自若。于是泼粪有理,辩解有罪,污蔑是一种质疑精神,不辟谣是心虚,辟谣是不淡定,愤怒是失态,凶手不继续泼粪就是风度,受害者一辈子成了嫌疑人,理由是无风不起浪。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分不清楚什么是质疑,什么是诽谤,认为造谣是一种言论自由需要保护,辟谣并要求对方停止造谣则是打压言论自由需要批判。   
---------------
可怜的韩寒~~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1-25 17:24

身为一只出头了十三年的鸟,我只怨我自己飞的还太低。既然有这么多人看着我,趁我三十岁,我要开始我人生新的事业。全新的哦。暂时保密哦。我为此踌躇犹豫和准备了三年多。今年终于可以下定决心开始了。感谢所有恨我的人,你们让我充满了动力,我会飞出你们的射程。你们朝天泼粪,只会掉到你们自己脸上。在你们的视线里,只能看到我羽翼的光芒。
-------------------
自己已经泄密了,一看就能猜出来,他接下来要玩航空飞行啦~~
作者: qfwfq    时间: 2012-1-25 19:41

我猜他的新事业是要拍电影了~

韩寒雄起哦,韩寒加油哦,韩寒你最棒哦~(当然是除了老歪之外(*ˉ︶ˉ*)
作者: 梅茗    时间: 2012-1-25 20:01

我不是韩寒的粉丝。韩寒的小说只看过一部,去年出的那个,有些连书名都想不起来了。看过他一些博客。我自觉是个旁观者的态度。我同情理解支持韩寒。
以前并不讨厌方舟子,对他的打假甚至是好感。但这次他乱咬韩寒,让人觉得讨厌之极。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5 20:40

一直没拜读过《杯中窥人》。刚去细读一遍,感觉这个17岁的孩子确实够成熟,写杂文骂官的人其实就是想当官的人,这思想,推想应该是来自受过一些挫折的人的偏激感受。另外,方舟子仔细分析到的水杯中的纸张到底会不会在一个小时之内沉入杯底而让韩寒顺利结尾,这事儿,就算是乱咬,也还是让人觉得并非咬到了石头上。

过去没怎么关心韩寒的出道过程,现在看来,至少,单独给他一次复试机会,也许不够程序正义,即便说是为了不让一个人才漏网,那第二年他不是还有机会参赛嘛?大赛又不是仅此一回。再是,从扣题来说,杯子里如果放进去的确实是纸,而且被特别强调了“这是完整的题目”,那么作文者一布再布不涉纸张,从命题作文的角度考察,就真的不能给出高分——哪怕这文章足够发表水平——否则“命题作文”就没有意义了。
作者: 阿吕    时间: 2012-1-25 21:31

哦,因为纸不是布,所以《杯中窥人》是不能得高分的命题作文。老童又有一条新见解。
“方舟子仔细分析到的水杯中的纸张到底会不会在一个小时之内沉入杯底”也让老童心有戚戚焉,实在让阿吕哭笑不得了。
作者: 阿吕    时间: 2012-1-25 21:52

在这起麦田、韩寒、方舟子掐架事件中,我们都只是些旁观者。作为旁观者,在此之前大概对麦田都谈不上了解(我就是一无所知),而对韩寒和方舟子,相信绝大多数网友都有了自己的先入之见。在参与讨论之时,这些先入之 ...
周泽雄 发表于 2012-1-24 11:15
老周81楼的意见似乎是,作为一个公众知识分子,应该经受得起他人的诽谤。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2-1-25 23:24

哦,因为纸不是布,所以《杯中窥人》是不能得高分的命题作文。老童又有一条新见解。
“方舟子仔细分析到的水杯中的纸张到底会不会在一个小时之内沉入杯底”也让老童心有戚戚焉,实在让阿吕哭笑不得了。
阿吕 发表于 2012-1-25 21:31
没有明白阿吕兄何以哭笑不得。我没有作过试验,不知道一张(团)纸被丢进水杯中是否会在一个小时内沉底,如果能沉,而且评委愿意相信“布”只是“纸”的笔误——我不大明白韩寒为什么一定要把实际的“纸”换成想象的“布”来写,因为如果能由于浸泡而沉底,那这一换毫无意义——也不一定不可以给高分,其实我也还没研究过“新概念”的评分标准——若有命题作文也无需扣题只要……的预言,老童下面一句自然无效。若是不能沉底,那作文者就不仅仅是由纸到布的跑题,还显示了观察粗陋、漠视实际的跑题。我觉得这是个实际的问题,不是编造的,也不是臆想推理出来的,为什么就把阿吕弄得那么难受了呢?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