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秋感言:在重建家园之际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大兴    时间: 2007-9-25 13:44     标题: 中秋感言:在重建家园之际

十一天前的突然事变,最终结果是我们在这里重建家园。我想,谁也不曾期待如此,然而人生总是向着意料不到的方向展开。

过去的事情,没有人想再提起。参与建立这个尚未正式命名的论坛的二十多位网友,散居各地,本来或素昧平生、或性格迥异、或观点对立,这一次却各自独立地做出了相同的选择。而另一件谁也不曾期待的事是,这个新论坛竟然在不到一周之内草具规模,匆忙开张。不用说,这是具体做事的几位网友,尤其是会技术的网友們日以继夜的成果,我这种超级菜鸟只有致敬的份儿。

在我的理解里,这个新论坛,是一个同仁共治、多数决策的公众平台;这个新论坛,将以尽量完备的规则来保障它的运作,从根本上杜绝任何荒诞剧的重演。重建的家园,尊重每位网友的个人选择,聚散本常事,来去原自由;重建的家园,属于在这里安居写字的每位网友,但不给扰乱秩序者或独断专行者留下空间。

我们的新家,虽然由一群来自同一网站的同仁发起,却将在新的名字下开始新的旅途。我们期待在这里汇合旧雨、结识新知;以文会友,分享思想与快乐。我们的宗旨是理性与宽容,我们的开放与多元源自平常心与自信。在这里没有强求的一致,更不存在排他的封闭。我希望,网友在这里不管是交流还是掐架的,都玩得痛快,正如我愿意他们在别处也玩得开心。

今夜,无论我们相距多么遥远,都在同一轮明月下,谨致我衷心的祝福。
作者: 奥列克    时间: 2007-9-25 14:01

看完无他言,唯顶!顶!!顶!!!
作者: 人约黄昏后    时间: 2007-9-25 14:03

抢到沙发!新家好,我喜欢。所有不愉快的都已经gone with wind,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作者: 人约黄昏后    时间: 2007-9-25 14:04

我还以为自己抢到沙发呢。板凳也可以。总之,喜欢新家。顶!
作者: 奥列克    时间: 2007-9-25 14:09

黄昏,不知道你需要沙发,无意中我得到,不好意思啦!中秋快乐!
作者: 卓立    时间: 2007-9-25 14:17


顶大兴先生
搬新家后,感觉更好,这次真正是家了,希望它能就此风雨不侵。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7-9-25 14:45     标题: 临屏涂鸦一首,呼应大兴兄

无常风雨类转篷,
有缘知音扎定根。
中秋朗月同观照,
新巷已传博弈声。
作者: 黄剑峰    时间: 2007-9-25 15:02

是啊,二十多位志愿者,各尽所能,终于建立了一个新家园,这里要特别对于辛苦的IT同仁表示深深的谢意。

新家园建立后,让我们把那场不愉快的天灾级的人祸忘掉。作为我,又可以从事美妙的创作活动了,我还想和黄昏MM请教英语。

Only a sweet and virtuous soul,
Like seasons's timber, never gives.
But though the whole world turns to coal,
Then chiefly lives.
作者: 人约黄昏后    时间: 2007-9-25 15:39

菜农考倒我了,一时半会真是答不上来。容我恶补一下我的英文再说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7-9-25 16:28

上海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7-9-25 16:29

调一哈位置,居然不破平仄,呵呵。
作者: 安然    时间: 2007-9-25 16:31

今天是个好日子,刚才俺博到状元了。

   

注释一哈:

    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厦门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中秋博饼,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所以,厦门人总是对中秋节格外重视,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

  传统的会饼是由大小不一的月饼汇聚而成的,一套会饼计有:状元饼1个,对堂饼2个,三红饼4个,四进(士)饼8个,二举(人)饼16个,一秀(才)饼32个。

  现在,博饼依然是厦门人最钟爱的中秋活动,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民俗节日形式,但“会饼”的形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出现了更多新的“会饼”,不再是月饼,而是由实用物品组合而成,比如:沐浴露、洗发水等等,也可以是食品,比如:果冻、薯片、可乐什么的,反正是你自己想要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做“会饼”,只要按照会饼规定的数量组合就成。这或许是因为大家就是想在节日中找个乐,而这个乐子变得更实际些吧。

    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中秋;一样的中秋月,不一样的月饼文化。欢迎大家到厦门来体验博饼文化!

[ 本帖最后由 安然 于 2007-9-25 16:50 编辑 ]
作者: 花间对影    时间: 2007-9-25 18:03

“我的理解里,这个新论坛,是一个同仁共治、多数决策的公众平台;这个新论坛,将以尽量完备的规则来保障它的运作,从根本上杜绝任何荒诞剧的重演。重建的家园,尊重每位网友的个人选择,聚散本常事,来去原自由;重建的家园,属于在这里安居写字的每位网友,但不给扰乱秩序者或独断专行者留下空间。”
——大兴兄写得真挚,严重同意。
怀着这份理念,加以极具思辨力的技术人员,走到哪里,哪里都是花好月圆。我等可以高枕无忧啦~~~
作者: 鲁阿丁    时间: 2007-9-25 18:05

这里,是最温馨的网络家园。
作者: ally    时间: 2007-9-25 18:45

三五之夕,快事有三:赏花赏月上真名。
作者: 平头百姓大非    时间: 2007-9-25 18:55

何以解心忧,唯有新真名!
作者: 周熙    时间: 2007-9-25 19:22

新真名的团圆日!
作者: 橙橙    时间: 2007-9-25 19:24

没想到新真名网这么快就建立起来了,可喜可祝贺, 这里就是新的家了.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7-9-25 19:33

虽然俺们这里外面乌七嘛黑的,还有烧秋的炝人烟味。但团圆喜悦之情,俺与大家一般无二。
作者: 平头百姓大非    时间: 2007-9-25 19:46

好累呀!偶跟太阳打了一天的架,想夺个月亮送给你,没想到那家伙不给我面子,我一气之下给踩成了月饼,不介意的话就收下吧。中秋快乐!

[ 本帖最后由 平头百姓大非 于 2007-9-25 19:48 编辑 ]
作者: 网事情缘    时间: 2007-9-25 20:27

挖卡卡,吃过小酒来顶帖。大兴兄的帖子,不顶不行啊!!!
作者: 花间对影    时间: 2007-9-25 21:10

大非兄比后羿还结棍,这月饼可是天上掉下来滴,照歪哥的说法,吃不得滴,拿起来供着差不多~~~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7-9-25 21:15

原帖由 安然 于 2007-9-25 16:31 发表
今天是个好日子,刚才俺博到状元了。

    注释一哈:    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厦门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 ...
安然能谈具体点么?怎么个搏法?我感觉过程应该很有趣。
作者: 九船城    时间: 2007-9-25 21:35


作者: 花间对影    时间: 2007-9-25 21:59

原帖由 九船城 于 2007-9-25 21:35 发表
少发言,勤砸砖,旁观。
少发言,又如何能做到勤砸砖涅?这里的砖,全是发的“炎”。

[ 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07-9-25 22:01 编辑 ]
作者: 金秋    时间: 2007-9-25 22:22

斗争使大伙团结得更紧密了。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7-9-25 23:03

今夜,无论我们相距多么遥远,都在同一轮明月下,谨致我衷心的祝福。
=================
很俗气的想起了那首难忘今宵。禁不住哼了两句,还觉得不怎么难听嘛!顶大兴!
作者: 迅弟儿    时间: 2007-9-25 23:15

新大陆会议!
通往宪政的希望之路!
那一天如果能在现实中发生该多好啊。

祝大家金秋佳节快乐!
作者: 绿骄阳    时间: 2007-9-25 23:42

老朋友们都聚在这里,装修过的新家还是充满旧家的亲切
作者: 小船悠悠    时间: 2007-9-26 09:01

好文章。顶一个!
作者: 安然    时间: 2007-9-26 09:33

原帖由 梅茗 于 2007-9-25 21:15 发表


安然能谈具体点么?怎么个搏法?我感觉过程应该很有趣。
回梅茗:
        博饼就是一桌人一圈一圈地掷骰子碰运气,过程很热闹。运气好的人,每圈都会有收获。最小是一秀,最大的就是状元,一桌只能产生一个状元。

    博饼的工具:

  会饼一套,骰子一副(6个),大碗一个(有点深度,而且要瓷碗才好,才能让骰子在碗里跳起来)


博饼的方法


 大致是这样的:每个人每次要把6个骰子一起投进大碗里,众人依次投骰子,看骰子的点数得饼。

  有1个“四点红”的得一秀饼。

  有2个“四点红”的得二举饼。

  有4个相同点数的(红四除外的都可以)得四进饼。

  有3个“四点红”的得三红饼 。

  若骰子点数分别为1至6顺序排列着的得对堂饼。

    再来,就是得状元饼的情形,状元有很多等级,具体为:

  若是有4个“四点红”,则可取状元饼,若2个人都出现4个“四点红”,则比较另外两个骰子点数的大小,点数大者为胜。

  有5个相同点数的,俗成“五子登科”,比起4个“四点红”的状元要大 。

  若是4个“四点红”加上2个“一点红”,则称为“状元插金花”,仅次于6个骰子点数全部相同者(图 6.4)。

  特殊情形:

  六个“四点红”,称“六抔红”,所有的饼全归投者所有。

  六个“六点黑”,称“六抔黑”,要关灯抢饼。

  说明:

  1、状元饼只有一个,反正谁大就归谁。

  2、在会饼没有全部得出归属前,游戏继续,若某种会饼已经分完,则可采用“追”的方式,这是最刺激的,即后来获得者向自己前一个获得者追饼。比如三红饼已经分完,若还有人博到,则此人按游戏进行的反方向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三红饼获得者拿回奖品。

  3、六抔红、六抔黑是否采用,一般依照大家意愿,很多时候,为了照顾玩家都能获得奖品,这两种情形就忽略了,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人能投出“六抔红”或是“六抔黑”。


作者: 猪头猪智慧    时间: 2007-9-26 09:58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祝贺新真名开张!
作者: 李酒苗    时间: 2007-9-26 10:25

猪头回来了?老家的月亮圆不圆?别忘了空时再写《回乡记》啊~~~
作者: 猪头猪智慧    时间: 2007-9-26 10:53

回酒苗,我28日晚到京,再发文祝贺网站开张。
作者: 李酒苗    时间: 2007-9-26 14:08

原来猪头在宾馆里耗着呢,或者,是去了网吧,感动ing~~~
作者: 雨    时间: 2007-9-28 00:45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作者: 李劼    时间: 2007-9-29 11:32     标题: 恭贺乔迁之喜

新居好。在下当常来会友。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7-9-29 11:47

隔一片大洋,向李劼学兄问声好!
作者: 周熙    时间: 2007-9-29 17:36

李劼兄常来,燕谈生辉!
偶读书时旁听过李劼一节课,犹记得他朗诵北岛舒婷顾城梁小斌等人作品的情形。

[ 本帖最后由 周熙 于 2007-9-29 17:38 编辑 ]
作者: 采采    时间: 2007-9-30 00:09     标题: 霍霍

向李老师问好!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07-10-1 10:41

祝贺开张!
玩得开心是硬道理!
作者: 李大兴    时间: 2007-10-1 12:30

李劼兄待新作告一段落后会多来并发表文章。

欢迎施女士来玩。玩得开心、友好相处、相互尊重本是网事应有之义。
作者: bredsand    时间: 2007-10-2 04:41

来燕谈网一游,先贴一段赫兹里特的《燕谈录》中的语录:

——而那些资质平凡的人,必须经常广泛地吸收他人的见解,逐渐养成了愿意欣赏他人优点的习惯。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自大和自负,而影响到对作品的评价。他们不断地积累从别处学来的能力和美德,以丰富自己的思想。
作者: bredsand    时间: 2007-10-2 04:43

《燕谈录》中的语录之二:

——作为一个作者,我尽力使用那些平常的词和通常的方式组织语言,就好像我是一个小贩和商人,只使用普通的秤和尺码。
作者: bredsand    时间: 2007-10-2 04:47

给此坛取名“燕谈”的人,不知是否希望本坛也具《燕谈录》的风格,质朴而谦虚。
作者: 李大兴    时间: 2007-10-2 08:13

欢迎bredsand的到来。

是的,我希望燕谈会保持谦虚、开放、多元、尊重的姿态。

我更希望燕谈的同仁通过透明运作,遵循规则,注重沟通、协调与妥协而长期合作。
作者: 李劼    时间: 2007-10-3 11:24     标题: 向大家问好

很高兴与诸位在此相会。泽雄,周熙,霍霍,你们好。施国英女士也不是陌生人。我至今还记得,有一次见到施女士时,当时她还是个学生吧。只见她腰里别着一个最早的...叫什么来着都给忘了。当时觉得挺新奇的。那是在八十年代的上海。如今已经发展到IPOD了。真正是恍若隔世。不知大兴兄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
作者: 李酒苗    时间: 2007-10-3 11:27

向李劼问好。没有霍霍,只有采采~~~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7-10-3 11:37

BREDSAND援引的两段话,我正好很眼熟,分别出自赫氏《谈文学批评》和《谈平易的文体》。我们的“燕谈”是否与此相关,我不清楚,尽管作为个人,我倒是很愿意追随赫氏见解的。我个人还尤其欣赏他这段话:“用平易的文体写作并不容易。许多人误以为平易的文体即通俗的文体,并认为不带激情的写作等同于胡乱涂鸦。情况正好相反,如果我可以这样说,没有什么比我眼下提到的文体更需要精当和清晰的表达了。”
作者: 周熙    时间: 2007-10-7 12:46

恩,引用的几段话给我启发很深。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