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公告] 今晚九点半第一财经频道的“头脑风暴”节目某燕友出场 [打印本页]

作者: 何萍    时间: 2010-7-25 10:28     标题: 今晚九点半第一财经频道的“头脑风暴”节目某燕友出场

如题。猜中无奖。
作者: 兮兮    时间: 2010-7-25 10:46

呵呵,我早已知道谜底了。到时候观看。
作者: ys1937    时间: 2010-7-25 11:01

如题。猜中无奖。12d" />
何萍 发表于 2010-7-25 10:28
**
    帖主可得破财了,因为:
    猜不中有奖~
作者: 何萍    时间: 2010-7-25 11:08

不会破财的,因为有奖的内容没有设定。可以奖小红花、五角星;还可以是口头表彰、鼓励等等。
作者: 兮兮    时间: 2010-7-25 11:08

本帖最后由 兮兮 于 2010-7-25 11:13 编辑

3楼的解释有问题。
楼道写着此处不准停放非机动车,难道就可以推理出楼道内可以停机动车,甚至飞机?
作者: 花间对影    时间: 2010-7-25 11:10

俺不猜就中啦~~~
作者: 何萍    时间: 2010-7-25 11:11

楼上的解释有问题。
楼道写着此处不准停放非机动车,难道就可以推理出楼道内可以停机动车,甚至飞机?
兮兮 发表于 2010-7-25 11:08
呵,应该是楼上的楼上的解释有问题。

兮兮说的是“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
作者: 兮兮    时间: 2010-7-25 11:31

**
    帖主可得破财了,因为:
    猜不中有奖~
ys1937 发表于 2010-7-25 11:01
为何你不认为和平可以发财呢?因为还可以:猜不中有罚。
作者: ys1937    时间: 2010-7-25 12:28

**
    楼上各位,太一本正经了。
    难道还不懂“强词夺理”这四个字?
    失望也!
作者: ys1937    时间: 2010-7-25 12:32

**
    普及一下初中数学知识。
    命题与它的逆反命题等价。
    命题与它的逆命题或反命题不等价。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25 12:36

**
    普及一下初中数学知识。
    命题与它的逆反命题等价。
    命题与它的逆命题或反命题不等价。
ys1937 发表于 2010-7-25 12:32
老兄普及知识前应该先翻翻书啦。初中数学里不教那些东西的,那也不是什么数学知识,应该算形式逻辑。
作者: 水笺    时间: 2010-7-25 13:01

到底是谁要上该节目?第一财经频道是上海的本地节目吗?
作者: 兮兮    时间: 2010-7-25 13:32

**
    楼上各位,太一本正经了。
    难道还不懂“强词夺理”这四个字?
    失望也!
ys1937 发表于 2010-7-25 12:28
你也是楼上的各位之一,对自己失望,不好。
强词有理,乃游戏耳,逗着玩,别当真。
作者: ys1937    时间: 2010-7-25 16:25

你也是楼上的各位之一,对自己失望,不好。
强词有理,乃游戏耳,逗着玩,别当真。
兮兮 发表于 2010-7-25 13:32
**

    哈哈。
    兮兮没看明白,强词夺理的是阿拉啊!
    阿位是自家批自家啊!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5 16:37

俺们收不到这个台,遗憾啊。
作者: 一天世家    时间: 2010-7-25 17:43

俺们收不到这个台,遗憾啊。
金秋 发表于 2010-7-25 16:37
呵,不要紧,能收到卫星电视就行了,九点钟宁夏卫视播放同一档节目,比上海的第一财经还早半小时播。
作者: sarah    时间: 2010-7-25 21:38

第一财经开始播啦,已经看到了帅哥燕友,就是广告太多了,一会儿一个广告。
作者: 何萍    时间: 2010-7-25 23:05

有刀比上次腐败时瘦了很多啊,减肥效果很明显哈。
作者: 雅琼    时间: 2010-7-26 00:13

有刀比上次腐败时瘦了很多啊,减肥效果很明显哈。
何萍 发表于 2010-7-25 23:05
有刀减什么肥啊?本来很标准的,这样一减,得,成竹竿了。
  偶今年长两斤肉全在有碍观瞻的地方,偶还没减呢。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10-7-26 00:28

哪个台有有刀啊?我只看到老木匠在批李少红版红楼。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10-7-26 01:06

**
    普及一下初中数学知识。
    命题与它的逆反命题等价。
    命题与它的逆命题或反命题不等价。
ys1937 发表于 2010-7-25 12:32
玩笑而已!太一本正经啦!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6 10:44

昨晚上有刀和老木匠都上镜了?俺一个都没搜到。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26 11:19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yNjQyNDk2.html
作者: ys1937    时间: 2010-7-26 11:42

玩笑而已!太一本正经啦!12d" />
tian295 发表于 2010-7-26 01:06
**

    哈哈。
    违反逻辑规则的是俺自已啊。
    这普及逻辑知识也是俺自对自普及。
    本来只是玩的。
    T 版多虑了。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6 11:43

本帖最后由 金秋 于 2010-7-26 11:46 编辑

看看有刀在电视上的风采,俺刚才截下来滴——

[attach]33993[/attach]

[attach]33994[/attach]

[attach]33995[/attach]


[attach]33996[/attach]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10-7-26 12:58


这张截图的风采回答了“国人需要怎样的‘国标’”这个问题。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10-7-26 15:57

哪个台有有刀啊?我只看到老木匠在批李少红版红楼。
邱晓云 发表于 2010-7-26 00:28
老木匠我也看到的,里面居然还有个叫什么小木匠的。
作者: sarah    时间: 2010-7-26 17:02

哪个台有有刀啊?我只看到老木匠在批李少红版红楼。
邱晓云 发表于 2010-7-26 00:28
木匠师傅这个也放了吗?没看到啊,有没有重播?
作者: 李酒苗    时间: 2010-7-26 20:21

有刀很有锋芒啊,只可惜节目组请的嘉宾太多了,是担心冷场还是咋滴?
木匠师傅的节目我也没看到~~
作者: 何萍    时间: 2010-7-26 20:32

有刀是所有嘉宾中表现最好的,手势很丰富哈,很有表演才能。

木匠师傅没有事先告知,俺也没有看到,不够地道哎。
作者: 人约黄昏后    时间: 2010-7-26 21:00

作为刀粉,我忍不住要说,有刀是所有嘉宾中最帅的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26 21:20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10-7-26 21:24 编辑

电视里播放的是约半个小时的录播节目,实际在现场录了约一小时。有两位嘉宾当时就说得云遮雾罩,那些中心思想不明的话,全让编辑给剪了。我的话当中有一段分析三聚氰胺事件的,也给剪辑了。可能是有点敏感吧,说的时候我就预感会被剪掉。

那段话的大意是,三聚氰胺事件中谁是祸首元凶,其实以前的新闻交待得并不清楚。从这次卫生部颁发的乳业新国标来看,我赞同一位现场朋友的观点,是为了给奶农松绑,降低原奶收购的蛋白质含量标准,放宽菌落总数标准,都是为了减少奶农在原奶里做手脚的动因。其实这是瞎开药方。因为我认为,问题原本就不出在奶农身上。

从新国标来看,检测蛋白质的法定方法没有变化,仍是所谓凯氏定氮法,要让被检测的乳液与硼酸发生化学反应,再用试剂测出氮和氨的含量,根据一定的理论系数推算,确定蛋白质的含量——添加三聚氰胺以后,反应生成物里氮和氨的含量也会大大增高,得出的检测结果就会使劣质奶也显得蛋白质含量达标。很明显,这种测原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是必须借助实验室手段的,当奶农把自家养的奶牛身上挤出的原奶用大桶小桶装到原奶收购站去的时候,收购站绝不可能现场挨个做检测实验。我推断,零散的奶农缺乏在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动力,因为他们是不需要面对检测的,只有原奶收购站把集中收购的原奶用罐车装运到乳制品厂的时候,才会面临原料入厂前的检测。

也就是说,真正有可能在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应该只有原奶收购站。现实中,原奶收购站大体分两种,一种是由乳制品生产企业直接投资开设,另一种则是其他投资主体设立的。前者等于是乳制品企业的分支,其行为就代表乳制品生产商,后者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为攫取超额的利润,这两种形式的收购站都可能在原奶中掺假。过去原奶收购标准定在2.9%,他们会添加三聚氰胺,现在标准降低了,他们为了牟利,依然可能在原奶中兑水,然后继续添入三聚氰胺,通过这种方式图利。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三鹿事件余波未息,又有大批量的三聚氰胺奶粉冒出来了。实际上,掺不掺假,主要是企业的商业道德和守法意识问题,通过降低原奶收购质量标准,是不可能让坏人变善的,只会让原本不合格的原奶合法化,同时诱导乳制品生产商在原本优质的原奶中掺水掺假。中国乳制品的整体质量,在新国标之下只会进一步滑坡,而不会提高。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分析。这段话给掐了,不无遗憾。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26 21:50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yNjQyNDk2.html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10-7-26 11:19
唉,有刀兄,居然有20年的律师经验,还显得那么“肤浅”。。。真是可叹啊。

说实话,电视里的表现实在是“令人不堪”。

这类话题,最为关键的是牵涉到——标准与质量,需要有大量的企业经验为背景,有刀兄光顾从字面上找漏洞,显然是书呆子哲学啊。(因为这个文件的字面含义本来就会带出“歧义”的,何况还是一个农业部与卫生部扯皮的产物。)

以后,有机会你另外开个帖子,让俺来为你上课吧!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10-7-26 22:09

我推断,零散的奶农缺乏在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动力,因为他们是不需要面对检测的,
======================
有刀锋利!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26 22:15

嘿嘿,你永远在天边外,那的确是很高的地方。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0-7-26 22:19

关键是在哪个环节检测三聚氰胺,检测这种物质及含量需要色谱仪,这可不是一般收购点所能配备和掌握的。
有刀很奶油嘛。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26 22:40

...有刀很奶油嘛。
老程 发表于 2010-7-26 22:19
让老程见笑了。
作者: 水笺    时间: 2010-7-26 22:41


有刀很奶油嘛。
老程 发表于 2010-7-26 22:19
为什么说有刀奶油,刀粉严重不适的说。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27 00:25

嘿嘿,你永远在天边外,那的确是很高的地方。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10-7-26 22:15
空说无凭,现有比特海中的视频镜头一一再现有刀兄的致命“偏差”。。。多么不堪的杯具!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7 09:10

唉,有刀兄,居然有20年的律师经验,还显得那么“肤浅”。。。真是可叹啊。

说实话,电视里的表现实在是“令人不堪”。

……

以后,有机会你另外开个帖子,让俺来为你上课吧

天边外 发表于 2010-7-26 21:50
你给刀兄上课是不是有点屈才了啊?你应该上电视给所有嘉宾上课,捎带着也给电视台导演和主持人上上课。要不下次有刀上电视时也推荐推荐你天边外?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10-7-27 09:21

有刀很棒,可惜说的不痛快,常被打断!
主持人也很不错!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7 09:49

俺再截一组,看个够:(俺把有刀和小沈阳保存在一起,方便随时翻看


[attach]34053[/attach]

[attach]34054[/attach]
[attach]34054[/attach]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7 09:52

有刀说“具有乳制品应有的香味”,逗得全场哈哈大笑。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10-7-27 10:22

:(俺把有刀和小沈阳保存在一起,方便随时翻看
=========================
飙升!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27 11:23

有刀说“具有乳制品应有的香味”,逗得全场哈哈大笑。
金秋 发表于 2010-7-27 09:52
这个例子恰恰正是有刀最可笑的洋相——“在法庭上拉小提琴”,让你该笑还是该哭?

PS 先给你免费上一课。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0-7-27 11:40

为什么说有刀奶油,刀粉严重不适的说。
水笺 发表于 2010-7-26 22:41
四十年前的唐国强、刚出道的陆毅,乃“奶油”的典型是也。
作者: 水笺    时间: 2010-7-27 13:06

四十年前的唐国强、刚出道的陆毅,乃“奶油”的典型是也。
老程 发表于 2010-7-27 11:40
俺们当年就是唐国强的粉丝,现在想起来眼光好差啊。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8 08:14

这个例子恰恰正是有刀最可笑的洋相——“在法庭上拉小提琴”,让你该笑还是该哭?12d" />

PS 先给你免费上一课。
天边外 发表于 2010-7-27 11:23
有刀那是在说现在的国标让人无所适从,比如国标里对乳制品的要求是“具有乳制品应有的香味”,什么才是“应有的香味”?这相当于没有标准。所以当有刀念到那条标准,全场都觉得好笑,只有你天边外一个人想哭,还说这是在法庭上拉小提琴,你正常吗?你怎么这么好为人师呢?到处嚷嚷着给人上课,你有瘾啊?
作者: 一张肚皮    时间: 2010-7-28 10:11

俺米有有线电视。。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28 10:30

本帖最后由 天边外 于 2010-7-28 10:32 编辑
有刀那是在说现在的国标让人无所适从,比如国标里对乳制品的要求是“具有乳制品应有的香味”,什么才是“应有的香味”?这相当于没有标准。所以当有刀念到那条标准,全场都觉得好笑,只有你天边外一个人想哭, ...
金秋 发表于 2010-7-28 08:14
同样是律师职业,同样的智商。至少,有刀还知道点沉默,你金秋却出来显傻!

让俺来说说这里的道理吧。

第一个错误,是“律师”的屁股占据了“证人”的位置!

律师要分清,即便是某种“错误”也该由谁指出才有公信力?律师可以解释法律条文,但一本行业技术标准,应该由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来评价,而不是律师充当南郭先生来表演。

第二个错误,是对于“国标”的理解力问题。

律师想要指出文本的逻辑错误,或字面上的歧义,必须要分辨清楚,究竟是法律文本,还是行业标准?

所谓的“国标”,不是普法教材,也不是普通大众(消费者)的行为准则,而是具有技术含金量的行业标准。因此,这部国标(与奶制品相关)不是让所有地球人都“无所适从”的,国标的“读者”范围起码不是有刀或金秋,或者电视现场中代表消费者的多数人!

换句话说,国标的执行者如果是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他们对国标的技术理解力与操作实践是十分自如的。

比如就对产品的质量评价来说,有主观性的感官检验,和客观性的指标测试,这两种方式都是科学的理性的操作手段。

就文字上的解释来说,色泽与气味的表述含意,就是指要求自然,无异常,无异味的感官判断,是与检验人员的经验值直接相关的。因为国标对于操作者的要求本身就是以操作者作为行业技术人员的参考来衡量的,而不是指缺乏检测经验的普通消费者立场。

现在,我们再来评价一番,有刀在“法庭上拉小提琴”的洋相有什么意义呢?表面上看,这种表演让现场观众起哄发笑(因为无知而受骗),但是笑过之后,就轮到有刀或金秋该内心苦笑了吧(因为弱智而曝光)!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28 10:40

天兄:

你除了自以为聪明,能给别人当老师,爱给人讲课,还喜欢瞎琢磨。有刀不是给你震住了,沉默了,只是懒得理你罢了。要把你的智力调教到能读乳业新国标的程度,需要耐心加耐心,再加无穷无尽的宝贵的时间,还要冒很大的失败风险。咱耗不起这个。

明白了吗?
作者: WIND    时间: 2010-7-28 10:46

:(俺把有刀和小沈阳保存在一起,方便随时翻看
=========================
飙升!
tian295 发表于 2010-7-27 10:22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28 10:46

天兄:

你除了自以为聪明,能给别人当老师,爱给人讲课,还喜欢瞎琢磨。有刀不是给你震住了,沉默了,只是懒得理你罢了。要把你的智力调教到能读乳业新国标的程度,需要耐心加耐心,再加无穷无尽的宝贵的时间,还 ...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10-7-28 10:40
说你“沉默”,但没有夸你"沉默是金"。

至少,“讲课”的对象,可以是许多读者或网友,而非你一人之尊,所以,“对话”可能一时难以沟通,但真金白银的“知识”还是值得让人分享的。
作者: WIND    时间: 2010-7-28 10:51

有刀兄:
此时我想听听你对你的粉丝金秋mm想说什么?哈哈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28 10:56

WIND兄,我想听听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哈哈。
作者: WIND    时间: 2010-7-28 10:59

金秋mm心中的偶像终于从一个变成了两个.这很不容易.Congratulations!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28 11:00

说你“沉默”,但没有夸你"沉默是金"。

至少,“讲课”的对象,可以是许多读者或网友,而非你一人之尊,所以,“对话”可能一时难以沟通,但真金白银的“知识”还是值得让人分享的。
天边外 发表于 2010-7-28 10:46
谁说你天边外夸有刀啊?

你到处乱抛垃圾,还说“值得让人分享”,晕。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28 11:13

本帖最后由 天边外 于 2010-7-28 11:18 编辑
谁说你天边外夸有刀啊?

你到处乱抛垃圾,还说“值得让人分享”,晕。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10-7-28 11:00
你现在晕场,没关系。可是,若要在法庭上晕场,那就失去了白花花的银子啊!!!!

PS 有刀兄谨记,按您的行业规矩,若您对俺的上课无异议,请速速补交银子~~~~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28 11:23

你现在晕场,没关系。可是,若要在法庭上晕场,那就失去了白花花的银子啊!!!!

PS 有刀兄谨记,按您的行业规矩,若您对俺的上课无异议,请速速补交银子~~~~
天边外 发表于 2010-7-28 11:13
我的行规是先得有人聘请你,答应付钱,然后你才有机会通过努力工作挣到那笔钱。你觉得我聘你或认为你值得聘了么?

另外,冒充教师、擅自以讲课为名从事营利活动,是要受罚的。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8 11:24

同样是律师职业,同样的智商。至少,有刀还知道点沉默,你金秋却出来显傻!

让俺来说说这里的道理吧。

第一个错误,是“律师”的屁股占据了“证人”的位置!

律师要分清,即便是某种“错误”也该由谁指 ...
天边外 发表于 2010-7-28 10:30
看来你脑子不是一般的进水,正常人和你没法对话。你不是在隔壁发了个主贴《专业之外的差错——刀匠与木匠?》么?我看无人跟帖,因为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你适合一个人在那里自说自话,自言自语。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28 11:29

金秋不必气恼。天边外在练他的独门自顶功。大家可以看看他一个人能把一个帖子顶到多高。
作者: 老残油记    时间: 2010-7-28 11:56

俺觉得吧,刨去诸如"傻冒"\"弱智"之类的不雅用语,天边外兄对有刀兄"香味"说的质疑,也不是很在理.
那是个讨论会性质的脱口秀节目,讨论的议题是国标合情理否,根本不是庭审,有刀兄是以律师的职业背景,而不是身分参加讨论的.所以天兄说的"律师"屁股占了"证人"位置的问题,不存在.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28 12:01

俺觉得吧,刨去诸如"傻冒"\"弱智"之类的不雅用语,天边外兄对有刀兄"香味"说的质疑,也不是很在理.
那是个讨论会性质的脱口秀节目,讨论的议题是国标合情理否,根本不是庭审,有刀兄是以律师的职业背景,而 ...
老残油记 发表于 2010-7-28 11:56
老兄没看明白啊。我用法庭的比喻来说明同样性质的错误。

虽然是电视现场讨论会,但有刀兄的身份介绍点明是律师,而有刀兄却一味的指责国标的操作上的“错误”,这显然是摆错了立场。有刀兄可以质疑的是国标的效用问题,而不是操作执行的问题。或者说,有刀兄需要一个专业资质的立场才能去质疑。 否则,以有刀兄当时的“理解力”是要出洋相的。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8 12:12

老兄没看明白啊。我用法庭的比喻来说明同样性质的错误。

虽然是电视现场讨论会,但有刀兄的身份介绍点明是律师,而有刀兄却一味的指责国标的操作上的“错误”,这显然是摆错了立场。有刀兄可以质疑的是国标的 ...
天边外 发表于 2010-7-28 12:01
谁告诉你律师不能质疑国标的操作执行问题?你还越来越起劲了,装什么大尾巴狼啊你?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28 12:21

谁告诉你律师不能质疑国标的操作执行问题?你还越来越起劲了,装什么大尾巴狼啊你?
金秋 发表于 2010-7-28 12:12
因为该国标(指对企业产品的标准)的执行条件是对操作岗位的技术人员需要技术资质,而不是律师的资质。这点看懂了吗?师太还是好好回庙里念经拜佛吧!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8 12:29

本帖最后由 金秋 于 2010-7-28 12:32 编辑
因为该国标(指对企业产品的标准)的执行条件是对操作岗位的技术人员需要技术资质,而不是律师的资质。这点看懂了吗?师太还是好好回庙里念经拜佛吧!
天边外 发表于 2010-7-28 12:21
假如一个有技术资质的人只用鼻子闻就说这个乳制品有“应有的香味”了,可以通过检测了,谁敢相信他?凭什么相信他?做律师的肯定会这么质疑:你说的“应有的香味”是仅凭自己的嗅觉还是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律师这么问是出洋相?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28 12:45

本帖最后由 天边外 于 2010-7-28 12:47 编辑
假如一个有技术资质的人只用鼻子闻就说这个乳制品有“应有的香味”了,可以通过检测了,谁敢相信他?凭什么相信他?做律师的肯定会这么质疑:你说的“应有的香味”是仅凭自己的嗅觉还是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律师 ...
金秋 发表于 2010-7-28 12:29
国标和企业都会“相信”一个岗位技术人员的资质和操作经验,这种信任度是以资质的标准化考评为依据的,而不需要消费者的心理判断来相信。难道你作为病人会无端怀疑医生的配方或手术?

在某些指标的主观评价的检验方式中,嗅觉是感官评价的方法之一,是定性的评价,而非量化的指标测试。因为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技术检测方式本身就有可能是两类手段并存的,一种是主观评价方式,另一种是指标测试方式。两者都具有科学上的合理性。

作为律师的你,不了解企业的产品检验知识到如此地步,也属于可笑了。

要明白,“主观”这个词汇,在口语中可能是“贬义”性质的使用,但在测量术语中是指凭借人的感官进行产品质量评价的含义。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8 12:52

国标和企业都会“相信”一个岗位技术人员的资质和操作经验,这种信任度是以资质的标准化考评为依据的,而不需要消费者的心理判断来相信。难道你作为病人会无端怀疑医生的配方或手术?

在某些指标的主观评价的 ...
天边外 发表于 2010-7-28 12:45
法律还规定法官有自由裁量权,这个也是“主观”上的,“主观”上的东西就不能质疑了?质疑它就是出洋相?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28 13:04

法律还规定法官有自由裁量权,这个也是“主观”上的,“主观”上的东西就不能质疑了?质疑它就是出洋相?
金秋 发表于 2010-7-28 12:52
你现在貌似文不对题。拜托你还是再去好好读读帖子吧。

洋相,是指有刀兄在解释国标中的文字含意犯了理解上的错误,他误以为这份国标的操作可行性是有疑问的,但有刀兄并没有具体证据来指出企业中不可执行的案例(这才是律师该收集的“证据”)。甚至,有刀兄相当愚蠢的将自己个人的读解(纯粹外行的知识判断力)来作为笑柄博取现场观众(包括主持人)的“同情”,而忘记了求证现场部分行业人士的“同感”。

以有刀兄的聪明,难以想象会出现如此的洋相,哗众取宠的场面不该是一个律师追求的影响力效果,而是主持人擅长的表演,可惜,有刀兄这回曝光了一场杯具,而且还不幸的落入了网络大海中难以洗清。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8 13:10

你现在貌似文不对题。拜托你还是再去好好读读帖子吧。

洋相,是指有刀兄在解释国标中的文字含意犯了理解上的错误,他误以为这份国标的操作可行性是有疑问的,但有刀兄并没有具体证据来指出企业中不可执行的案 ...
天边外 发表于 2010-7-28 13:04
有刀还需要收集证据?现场一没有法官,二没有原告被告,他拿着证据找谁质证去?你没吃错药吧?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28 13:22

有刀还需要收集证据?现场一没有法官,二没有原告被告,他拿着证据找谁质证去?你没吃错药吧?
金秋 发表于 2010-7-28 13:10
金秋你真是不可救药,骂醒你还真是太难。

这里再多说一回:如果有刀兄为人谨慎些,可以转个律师所该有的调研立场,向现场的光明乳业老总,或者广州乳业协会代表提问:这份国标在涉及产品质量检验中的色泽与气味要求,其业务操作上是否如实执行?而不是想电视里那样的自以为是的判断“文字出错”!

我以为,这样的中立心态,会显得智慧些。

PS 师太请回庙自修吧,俺懒得答复了。
作者: 老残油记    时间: 2010-7-28 13:28

俺又觉得吧,既然不是庭辩,对于国标中"香味是应当具有的香味"这类"循环定义"或"同语反复"之类的毛病,小学语文老师也有资格直陈其谬的.
如果俺没理解错的话,天兄的原意是说,法庭上,律师不能以"相关法律不合理"来为委托人作辩护,而只能以事实为依据,以(既定)法律为准绳,这意思不错.
不过,那只是个脱口秀节目,不是庭辩直播呢.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8 13:33

金秋你真是不可救药,骂醒你还真是太难。

这里再多说一回:如果有刀兄为人谨慎些,可以转个律师所该有的调研立场,向现场的光明乳业老总,或者广州乳业协会代表提问:这份国标在涉及产品质量检验中的 ...
天边外 发表于 2010-7-28 13:22
你可真会支招,让有刀在现场搞调研?想让他成为天边外第二?有刀也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对国标具体操作中的质疑,说得都在理儿。只有你这个心里没数的才敢当面去向人家乳业老总提问,你以为你是谁呀?你在燕谈拽着人家大佬的衣角死缠烂打还行,跑电视上就掉得大了,当然你也上不了电视。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28 13:38

俺又觉得吧,既然不是庭辩,对于国标中"香味是应当具有的香味"这类"循环定义"或"同语反复"之类的毛病,小学语文老师也有资格直陈其谬的.
如果俺没理解错的话,天兄的原意是说,法庭上,律师不能以"相关法律 ...
老残油记 发表于 2010-7-28 13:28
老兄你还是心理糊涂了。“那句话”也没有什么“语病”啊,只不过你用小学语文教师的身份去理解了,和岗位人员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

前面帖子里,我解释了。你如果真有疑问,可以较真些,去问一下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

——“就文字上的解释来说,色泽与气味的表述含意,就是指要求自然,无异常颜色,无异味,有乳香味道的感官判断,是与检验人员的经验值直接相关的。因为国标对于操作者的要求本身就是以操作者作为行业技术人员的参考来衡量的,而不是指缺乏检测经验的普通消费者立场。”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28 13:43

俺又觉得吧,既然不是庭辩,对于国标中"香味是应当具有的香味"这类"循环定义"或"同语反复"之类的毛病,小学语文老师也有资格直陈其谬的.
如果俺没理解错的话,天兄的原意是说,法庭上,律师不能以"相关法律不合理"来为委托人作辩护,而只能以事实为依据,以(既定)法律为准绳,这意思不错.

老残油记 发表于 2010-7-28 13:28
法庭上当相关法律有冲突时,律师也会提出律法适用上的质疑,比如下位法服从上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等等,所以说律师就法律本身提出质疑,也是常见的。在诚信普遍缺失的中国,“香味是应当具有的香味”这一条,几乎相当于白说。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29 01:30

谢谢金秋。不过我想劝你忽略一下天边外,跟他争实在有点浪费脑细胞。我早说过,要长期留神关注的,不是他说你不对,而是他对你的称赞——我坚定地认为,只要被他表扬了,一定意味着被表扬的人做错了或说错了。

不论白天黑夜,不论你是否接受、认可,天边外永远觉得他可以当你的老师。这不是我们可悲,是他可怜。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29 13:25

76# 心中有刀

即便身为律师,同一的职业形象,绅士与无赖的气质差异是分明的。

律师是雄辩家,无赖是纠缠不清者,但两者都知道——在“错误”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或许,更聪明些,绅士知道适度的“沉默”有助于——躲避错误被放大的尴尬镜头。

绅士有时会感谢无赖甘当替身的举止,但若沿袭无赖的言语方式而攻击对手,那么,这位绅士自然也掉价于无赖的行径,原先的“沉默”成了一种宿命的“沉没”!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29 16:00

还好,天边外没说“有刀讲得对”,而是相反。

那表明我的话在理。
作者: 绿骄阳    时间: 2010-7-29 21:44

刚看了视频,所有嘉宾里面,有刀最出彩了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29 22:23

刚看了视频,所有嘉宾里面,有刀最出彩了
绿骄阳 发表于 2010-7-29 21:44
小绿,好久不见。
作者: 南瓜    时间: 2010-7-29 22:32

视频里的有刀木匠很有风采啊,喜欢。
不过有时候看看马戏里的小丑表演,也可放松娱乐一把。
不理会小丑,是蔑视。理会的,是逗乐。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30 09:51

还好,天边外没说“有刀讲得对”,而是相反。

那表明我的话在理。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10-7-29 16:00
“有刀讲得对”——感谢师太,成了与小沈阳比翼双飞的呕像!这才是“在理”!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30 09:56

不理会小丑,是蔑视。理会的,是逗乐。
南瓜 发表于 2010-7-29 22:32
哈哈!“小丑”这个词用得精当、准确。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30 10:24

哈哈!“小丑”这个词用得精当、准确。
金秋 发表于 2010-7-30 09:56
笨啊,能上舞台或屏幕表演的才有“丑角”的身份,骂人骂得这样爽,还真是粉丝与呕像之间的双赢!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30 10:40

天边外,不要说别人笨。

你跟谁比显得聪明啊?报几个名字出来,然后开个投票帖吧,我一定去投的。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30 11:05

天边外,不要说别人笨。

你跟谁比显得聪明啊?报几个名字出来,然后开个投票帖吧,我一定去投的。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10-7-30 10:40
笨啊,想出这种投票帖的PK,还真是聪明过头!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7-30 11:30

笨啊,想出这种投票帖的PK,还真是聪明过头!
天边外 发表于 2010-7-30 11:05
我拿你和你看不起的小沈阳去比,比谁聪明,看看大家投票结果如何,好不好?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30 11:48

我拿你和你看不起的小沈阳去比,比谁聪明,看看大家投票结果如何,好不好?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10-7-30 11:30
他能和人家小沈阳比?如果硬要比的话,那就只有一种结果:小沈阳的不男不女是装扮出来的,而他不需要装扮,他就是一变态的不男不女。
作者: 鲁阿丁    时间: 2010-7-30 14:02

有刀大哥真帅!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10-7-30 15:14

我拿你和你看不起的小沈阳去比,比谁聪明,看看大家投票结果如何,好不好?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10-7-30 11:30
俺有说过——“看不起小沈阳”的词句麽?

您这招真聪明——分明是让师太闻之失态,狂至变态嘛~~~~这种刀法不厚道,但果然见效!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30 16:02

俺有说过——“看不起小沈阳”的词句麽?

您这招真聪明——分明是让师太闻之失态,狂至变态嘛~~~~这种刀法不厚道,但果然见效!
天边外 发表于 2010-7-30 15:14
俺失态了吗?没有啊!俺跟一个小丑在这里逗乐子,人家81楼都看出来了,只你一个人还蒙在鼓里。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8-1 20:18

[转贴]中国牛奶安全标准不如猪饲料(用真数据说话)
文章提交者:雪月风花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卫生部长说,奶粉中15mg/kg的三聚氰胺对婴儿是安全的;
农业部长说,猪饲料中2mg/kg的三聚氰胺对猪是不合格的。

三聚氰胺事件越越大,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混淆视听,在保这些企业,原因很简单,不能让那么族企业倒闭,不能一下出现那么多失业人员,所以用了学术里很低级的移花接木,至于液体奶能不能喝各位看完自行决定吧。

一.我们是啮齿类小白鼠:

目前新闻发布会上相关员给出的婴儿奶粉中含三聚氰胺15mg/kg是根据美国FDA在啮齿类小白鼠身上试验得出,按《毒物学》惯例体重放大100倍得出的结论。按照小白鼠的试验,估算出对人体产生伤害的量应该是0.63mg/公斤体重,换句话说美国压根就没有对人体伤害的实验数据,人家想都不会想让人去吃这东西!

下面我来列出婴儿奶粉中三聚氰胺15mg/kg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的:

这个数字是按照(0.63mg/kg x3.5kg)/0.15kg=15 mg/kg
这是国家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院士列的公式,里面0.63mg/kg是通过小白鼠估算出的三聚氰胺对人体伤害值,3.5kg是婴儿体重,0.15kg是婴儿每天喝的奶粉量,很显然陈院士在公式里套用的都是最谨慎的数据,喝奶粉的婴儿体重不可能都只有3.5kg,显然要更大;0.15kg的每天奶粉摄入量又偏大,最能吃的孩子也未必吃得了这么多,所以从表面看这个公式是非常合适的。

但是这其中存在两条致的问题
1.这一切都只是在啮齿类动物上得出的数据,从未有过人体试验,所以根本不能保证小白是63mg/kg放大100倍,用于人体的伤害值是0.63mg/kg是合适的!
2.何况这个0.63mg/kg是大人小孩通用的数据,婴儿发育不完全的肾脏能和成年人的相比吗?!
3.三聚氰胺在小白鼠体内代谢很快的,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小白鼠并不是只喝掺有三聚氰胺的奶!而婴儿是基本以这些毒奶为主,4个月以下的根本不能吃别的!这就大大的加大了结石的可能!

综上,人体摄取量0.63mg/kg对于成人可能合适,但对于婴儿根本就是彻底错误的,奶粉里15mg/kg根本就不能成立!何况仅仅是从啮齿类得出的结论,从没有过人体实验数据!更是错上加错!完全就是混淆视听!

二.我们的奶粉指标不如猪饲料:

在我国《2008年度辽宁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中,明确规定饲料中搀加的三聚氰胺要低于2mg/kg!比婴儿奶粉的标准低了7倍多!婴儿吃的都不如猪食的标准!!!

这么看伊利无知的12mg/kg的公示多么无耻,比猪食标准高了6倍还在喊“我们是安全的”!

三.再说公布的液态奶检测里非常低级的移花接木:

首先来普及一下基本常识,牛奶中蛋白质含量大概在2.95-3.3%之间,换句话说100g奶里面的蛋白质含量是2.95-3.3g,高于这个数据的就不是原奶,也许是浓缩(浓缩要增加成本,企业是傻的啊?),也许是添加了三聚氰胺..........
在100g的奶粉里面我们套用的是三聚氰胺添加量要低于15mg/kg,这每千克指的是奶粉,是蛋白质!而我们的标准司移花接木的也套用在了牛奶里,我们的检测标准依旧是15mg/kg,这里的每千克指的是每千克牛奶!这样一下子就把数据提高了30倍!自然基本都合格了!这个移花接木实在是太低级了!

四.教一教标准额定司该怎么检测:

三聚氰胺的检测比较麻烦需要用HPLC-UV或者HPLC-MS仪器联用才可以,费时费力又费钱,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不懂的人就别叫着把三聚氰胺划入检测指标了)!但完全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
国内在用的蛋白质检测是凯式定氮法,是用强酸来让蛋白质中的氮释放,在检测里面的氮,这让很容易让人钻了空子,完全可以多加一步手续,用生化中常用的三氯乙酸让牛奶中的蛋白质沉淀,再用凯式定氮法来检测,这本身就是国际牛奶定氮的标准方式!


就说这么多,婴儿奶粉的15mg/kg的标准能不能喝,以及液体奶可笑的的15mg/kg的所谓的“美国FDA”标准,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看客自行决定喝还是不喝吧!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10-8-1 21:17

三聚氰胺跟氧气不同,它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而非自然界的天然存在物,而且现在也没有任何科学文献记载这东西对人体有任何益处。事实上,三聚氰胺之所以会在中国的乳制品中出现,仅仅是因为根据目前国家规定的检测乳制品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凯氏定氮法,只要添加了三聚氰胺,就能提高检测所得的数值,让检测结果看上去蛋白质含量达标甚至很高。

国际上根本没有允许添加三聚氰胺的限量数值标准,因为这东西对未成年人的肾脏会造成很大损害。只有中国的无良商家,才敢为了赚钱而不顾民众的健康利益,在乳制品的生产过程中掺加三聚氰胺。
作者: 水笺    时间: 2010-8-1 21:29

三聚氰胺到底是喂牛的农民掺的,还是生产单位掺的?要不都在掺?记得去年有一个还是二个奶农判了死刑的。
作者: 雨冷香魂吊书客    时间: 2010-8-2 00:39

有刀兄果然帅。
作者: 听月小筑    时间: 2010-8-8 09:56

记得很久以前第一次在真名见到“心中有刀”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网名很让人觉得“怕”,常在想,一个心中藏刀的人会是怎样一个凶险的人呢?
后来在论坛看了不少他的发言,又觉得他的文字充满热情,直觉又觉得他的发言与他的网名是多么的不相符。于是,之前的第一感觉和之后的直觉形象了现在的一个矛盾。
作者: 夏加坤    时间: 2010-8-8 11:19

记得很久以前第一次在真名见到“心中有刀”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网名很让人觉得“怕”,常在想,一个心中藏刀的人会是怎样一个凶险的人呢?
后来在论坛看了不少他的发言,又觉得他的文字充满热情,直觉又觉得 ...
听月小筑 发表于 2010-8-8 09:56
心中有刀是说人心里都藏刀的,不是说自己心里藏刀的。
小筑怎么才看出来。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