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错,周先生还肯赏光发帖!
平安夜加班回家,地上一纸箱子书,一半红一半黄(异议与望文)。拎本《异议》做了睡前阅读宵夜。隔两天翻检箱子,才发现数目不足,纳闷:“怎么现在做事这么毛糙?明明下单各10本的。” 再隔两天又收到一个小号纸箱,补齐了,竟是两处发货。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认识一位直谅多闻的趣人,召之即来(只可惜呼之不应),随时可获益。天下还有比这更划算的好事么?可惜每天也就勉强读个半篇两页,享受享受。看着书价就心疼——一本营养超值的好书,只有半杯咖啡的钱。对外行人来说,无精力看那么多闲书(我自己平均一年五六十本书,一半是专业期刊,无暇细看,大部分过眼即上架)。常常想,你们这样的读书种子在某种程度上担负着替普通人读书的任务,帮助我们更省力地打开视野。当然,思考还要靠自己。

这篇还没看,先支持一把。略扫之下,又是一堆人名。记得有次周先生说对自己思维有影响的人物大约三、四十名,胡鲁之类国产家伙根本不在名单之内。隔了半年一年的,又见周先生说,自己敬重的人物约四、五十。当时想,呀,这个周泽雄阅读量真大,这么短时间里就亲近了十几位世界级头脑。后来又开始怀疑,周先生小学算术是不是不太灵光,分不清三、四十和四五十的差别?存疑好几年了,借新年的喜气说出来,调侃一下周先生。顺祝各位燕友新年快乐!
哈哈,没想到我的调侃引发周先生的认真自证。实际上是我愚,看了周先生的说法,曾巴巴地在帖子和书中寻找,想知道到底是谁有那么大影响力。印象中寻到的名字不足30。按图索骥买过约翰逊博士传、正义论什么的,几年前的事了。对我来说终究是闲书,整理书架时,才有摩挲摩挲的机会。伯林、韦伯之类的倒曾认真通读过,喜《俄国思想家》,不过也就普及型阅读。在周先生笔下出现的大量思想强者的名字,打个不雅的比方,对我来说,基本上是没尝过龙肉、没见过龙跑,仅仅听说有龙这么个东东。多年前看一篇钢琴家手记,说奏完拉三后,一位热心听众趋前与之讨论,说的不在行,钢琴家懒得敷衍。事实就是如此,专业高端领域,懂的终是少数。但另一方面,又觉得这钢琴家有点傲慢,毕竟人家听众心怀刻鹄嘛。哦,写到这里发现自己好像在为“外行凑热闹”进行辩护。

《文心雕龙》我有范文澜的注和黄侃的札记。看《文心不雕龙》书名有叫板刘勰之嫌,或许那路数干脆就是“文心戏龙”?

回邹先生,我24点不灵,肯定玩不过你和周先生。

回金秋姐,你们律师们才会说话呢,你的尤其读来可喜——天下何事可堪愁,拿得起放得下,读你帖子就是这么个感觉。
近日缺觉,饱睡一上午,也是神清气爽,见帖开心。
刘刚先生好厉害,书名和副标题皆精准到位——书名《文心不雕龙》是出奇,“自由写作的分寸”是守正,“守正出奇”恰是周先生的文章特色。副标题不要拿掉才好。当然版面设计对一本书也很重要,好书尤其该配好的装帧,不然就太怠慢那些好文字了。
特别致意数帆先生!刚刚又搜索了一下您的旧帖。在这样一个急吼吼的时代,还有那样的记忆文字可堪珍视。
泽雄兄发帖,盘活了燕谈,引来新老网友,功莫大焉。
猪头猪智慧 发表于 2013-1-1 00:12
猪头的头像超级可爱,实在太好看了,是那种惊艳的好看,有方成的味道。是是是哪个美眉画的吧?
想起来了,前年曾买过一套两位合著的《文化的江山》,后送给上大学的外甥了,他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