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的所谓文本分析和考据推理既荒谬又可笑。他一开始就把原本正确的方法错误使用了,那得出的结论自然搞笑。

考据原本是依据器物,人物,事件等证据去推断年代的上限,但不能推断年代的下限,用的是排除法,而不是确定法。

举例,如果在汉代的某部文献中出现纸张的说法,那就可以证明这部文献不可能是汉代人所写,因为纸张是在宋代才发明的。至于那部文献到底是那个年代的,宋以后的年代都有可能 。

可方的所谓考证是反向的,比如医院里的标语,80年代出现过,为何90年代再出现他就觉得不可能?现在有些偏僻的农村,墙上还留着60年代的毛主席万岁的标语,如果现在80后人写文章写到这个场景,他是不是也要说这篇文章不可能是80后写的,因为80后出生时毛已经死了。

如此搞笑,还有那么多方粉背书,真的可怜他们的知识和逻辑能力。
如果他的同学全都对他的写作能力刮目相看,为何过年时还有韩寒的同学打电话向韩寒借用他的团队?看韩寒自己的文章,里面提到的,却是老师对他作文的恶评。当韩寒的《三重门》畅销时,当他被众多的粉丝包围时,崇拜他的学生问他:你看古文吗?他的回复竟然是:古文啊,那太难了。——他不读名著,却妄评《红楼梦》成为名著的原因是因为那个时候人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能一遍两遍地看《红楼梦》,人们看得多了,《红楼梦》也就成了名著。我相信韩寒有逗笑的能力,也有幽默感,也可能写出让全班笑倒的检讨书,甚至写几篇搞笑的文章,但凭着他对名著的那番“高论”,让我怎么相信他能写出《三重门》?
韩寒固然叛逆,父子关系固然紧张,但挂科七门的韩寒一旦想到好几家少儿杂志发表了以“韩寒”为笔名的小说散文,而这些作品都归于他的名下,他如何会不虚荣?如何会不高兴?他终于可以在同学老师面前扬眉吐气了。据韩寒自己的文章介绍:初二时,只有他的同桌在《少年文艺》发表过一篇文章。——这不是一个14岁少年的正常心智吗?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3 17:17
韩寒举同学给他打电话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当谣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事实”,连他的同学都开始将信将疑。

韩寒在少儿杂志发表文章的时候是在罗星中学(初中),那时他的成绩是年级中等。挂科7门是高中时在松江二中,就是他写《三重门》的时间。
我在另一个帖子里这么分析:人们指出的是,韩寒《三重门》中裹挟着大量七八十年代的惯用语,这类表述被用于反映九十年代末期的校园青春小说中,无论是韩寒的阅历所及、还是出于反映作品内容的需要,都不应该。也就是说,作家完全可以超越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创作(比如描写杀人犯的心理,作家自己不可能是杀人犯),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恍如隔世的用语移植到反映当前现状的小说中去。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3 18:21
这个思维方式和方舟子对《求医》中的标语质疑相似。生活在七八十年代的人无法预知九十年代的用语习惯,可生活在九十年代的人完全可以了解七八十年代的用语习惯,周围比自己年长的人可能还在说,反映七八十年代生活的电影,小说或文章等都在使用。
“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恍如隔世的用语移植到反映当前现状的小说中去。”
-----------------------------

连这句话的涵义,都理解不了的人,还能写出什么“小说”呢?牛头不对马嘴,真是累死人不偿命。
test 发表于 2012-3-3 19:27
现在还有人在说毛时代的语言呢。你这种脑残活着都多余。
小说反映九十年代后期校园生活的现状,少年作家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用看似练达实则脱节的惯用语来描绘当下,那一类惯用语的出现,完全出于一种很难抹去的思维定式,是某些年代所特有的。韩寒一旦想玩穿越,就会闹出姚文元在延安文艺整风的笑话。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3 19:48
少年要学文字老成很容易做到。我自己18,9岁写的文字,经常被人误认为40多岁的人写。那些比我大得多的编辑在信里称我老师,以为我是经过上山下乡,又考上大学,毕业后再留校的老师,其实我那时才大一。《三重门》中还有大量的中学生的习惯用语,韩仁均要模仿的难度绝对高于韩寒装少念老成。最关键是少年的心态是模仿不了的。
这么滥用粗言恶语的人居然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孽啊。
irving 发表于 2012-3-3 20:21
你要知道那个人是谁,你就不会这么说话了。
从我上这个论坛的第一天起,他就骚扰我。我是一直躲他来着。这还是我第一次骂他。
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被他骚扰过,大家总结出来那人就是一个贱骨头,讨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