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还在讨论,提供一篇韩寒的短文请大家欣赏,别以为我只摘出一小段文字,这是他在集子《毒》里的一篇完整文章。我在想,是什么原因,致使一位青年变得如此妄自尊大,是谁为他提供了出版渠道,连如此苍白贫乏的文字 ...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6 17:23
这个就是商业社会的副产品。有粉丝就有市场,好比明星用过的小物件,都可以拍出一个高价。连明星的丑闻,都有媒体花高价买断。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2-3-6 17:43 编辑
你说得没错。
但一个声称对作家这一职业持有严肃态度的人,会这么做吗?他的文字水平何以会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而不自知?连最起码的作家尊严都可不顾吗?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6 17:36
我觉得吧,韩后来没把写作太当回事,他喜欢赛车远多于写作,他是利用写作赚钱来养他那些喜欢做的事。
没当回事?这是你说的,他可没这么说。他已经对自己的每一个字敝帚自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6 17:46
他也说过方可以说他的文章写得很烂,但不能说有人代笔。
正因为曾经有过轰动一时的小说,才会产生你所说的明星效应,相比这些烂文章,以前的《三重门》显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6 17:57
呵呵,这个就没法争论了。我还读了他的《1988》,我发现他整体的组织结构能力很弱,《三重门》也是。他擅长的是灵光一现的精彩,还有片断的细节描写。
那么请问,《三重门》里通篇展示出来的文字功力又是如何丢失的?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6 18:28
<三重门〉的写作,基本是模仿《围城》的产物,他那时写得也用心。他后来被宠坏了,什么垃圾文字都能出版,写作就带有应付的性质。
不瞒你说,我现在也会写一些很烂的文章,应付约稿,所以我很少在这里贴近作的。
一年之内,在课上课下嘈杂的环境下写了20万字的小说,加上以前的几十篇随笔小说,14岁起练就的文字功夫,是他唯一堪足称道的,所以,他心目中最好的作品,首先就是文字好,不管这一观点多么浅陋,且以他自设的标准 ...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6 19:09
他所谓的文字好,就是会说俏皮话,抖机灵,这个功力他现在还有啊,他近期的博文里还在继续。

我泡论坛,是我自己喜欢,写的帖子还真比我近期写的发表的文字好看。我和他不是同时代的人,童子功保留得比较好,而且我好歹还是中文系毕业的人,这么多年都和文字打交道,他会的赛车我就不行,我连开车都不会,学都懒得学,我周围的人也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我这样的人怎么不去学开车。
说俏皮话、抖机灵,那不是文字好,那是脑子机敏有幽默感,所谓文字好,是繁简得宜、凝练精准,写出来的文字恰如“风行水上”,这在《三重门》里多有体现。即以他着力模仿的钱钟书为例,先生的文字水平前后如一,别说诗书作品文字上乘,就连随手一封短信,都写得足令人玩味半晌。而自称把文字放在首位的韩寒,少年时水平高,人人赞其老练老辣,青年时却烂糟糟如破屦,这只能证明,他少年时其实不具备那样的文字功力。你能相信一位书法家,参展作品写得漂亮,平时信手留个便条则立成墨猪?
你就别拿自己作标准了,好或烂,谁都不知道。
另外,也不能以韩寒“可以说我文章烂,但不能说我有代笔”作为批评的标准,别人如何批评,他控制不了,你施国英讥人弱智时,是否递交过“关于允许批评弱智的申请书”?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6 20:05
你也说了韩寒对文字好的理解是“浅陋,且以他自设的标准来衡量”,所以我从来没觉得他的文字有多好,包括《三重门》,是有很多人夸该小说老练老辣,但肯定不是人人,光这里就有好几位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少年装老成而已。韩少年时学了钱先生的一点皮毛,但离真髓十万八千里,所以他现在退化也不奇怪。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书法家如果平时不练字,写个难看的便条也是有可能的。

说某人文章烂或弱智,那是价值判断,属于批评范畴,无所谓对错。说人有代笔,属于事实判断,没有证据不能乱说话的。

扯句题外话,这里某些人认定韩寒有代笔我不惊讶。但以花间一惯的高智商也这么认为,这才是我最惋惜的事。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2-3-7 10:20 编辑

[quote]

看了韩寒的那段视频集锦,用句糙话:丫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混蛋。
老程 发表于 2012-3-6 23:36 [/quote

那个视频本身很下流地做了手脚,故意剪辑过。我看时就觉得怪怪的。后来有网友指出,那句“女孩活好就可以了”根本是断章取义,把韩寒原话前后语境全都掐断了,原话中的“活好”是根据前面说的女孩最重要是活得好,生活好的简说。做视频的人为了让观众得出韩寒下流色情的印象,不惜造假骗人。

网上的垃圾谣言太多,这也证明是有一些心理阴暗的人在有目的倒韩。如果自己没有一点分析和判断能力,那就会被带到阴沟里。

二、你把“文字好”和“抖机灵”混为一谈,说明你对某些基本概念的把握很模糊,而易于混淆概念的人,对作品的评价,其精准度和权威性的参数都比较低。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7 13:10
他所谓的文字好,就是会说俏皮话,抖机灵,这个功力他现在还有啊,他近期的博文里还在继续。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6 19:39

我说的是韩寒对文字好的理解,而不是我认为文字好就是抖机灵,是你理解错了。
韩寒在给父亲家书里的购书单,那些书是普通中学生会读的书吗?

还有,他自己在接受杨澜的访谈里说过,有人说《三重门》很造作,他觉得这也是他自己心里想说的。
请问出处在哪儿?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7 17:08
这个是我推理出来的,因为他心目中最好的作品首先就是文字好,而他年少时又认为最会写文章的排名是钱钟书,李敖,自己。而韩寒的文字很多时候就是在说俏皮话,抖机灵。所以我觉得他对文字好的理解大概就是说俏皮话,抖机灵。
我打字慢,37楼是回答花间前面的帖子,因原贴太长,我就不引用了。

有无代笔,各执己见吧。我本来已经说了不再参与,因为有新人加入,又破戒了。
我不负责评论你的别致文字观,何况我看不出你的推理过程,如果把钱钟书的文字归档于“抖机灵”,其肤浅可见一斑,就如同把钱钟书比作周立波,徒增笑料尔。眼界如此低,哪来那么点模仿钱钟书的能力?
我只看到你在 ...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7 17:36
韩寒如何评论钱钟书的文字我没看到。但我看到韩寒自己的文字在说俏皮话,抖机灵,而他又觉得自己很会写文章,好文章首先又是文字好。那他对文字好的理解是否就是会说俏皮话,抖机灵?
你还算不参与?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7 17:47
看贴不仔细,我说的是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