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成是否汉奸以及他在男女关系上的私德,不构成我评价他的参照系。
受不了的是他在文字上的矫情。还有他作为一个对西方文化一窍不通的人,居然得出中国文明高于西方文明的结论,实在不靠谱。你只知一头不知另一头的时候,哪里有比较的资格。
去年,在北京荣宝斋一场拍卖中,胡兰成一幅书法“游龙戏凤”,高出估价20多倍,最终以20160元成交。
--------------
胡好歹是个名人,又不在世了,2万多不算贵。
现如今随便一个名人的破字烂画,卖个几万是家常便饭。
胡兰成的字有一股子狎猥之气。而狎猥,正是许多旧式文人的通质。
高手们不说话,我出来说,反正挨砖,干脆再来一句:
张爱玲那几本书,也就骗骗不读书的小女孩
pfpf 发表于 2010-10-11 18:13
很同意你在书法上的意见。

你不喜欢张爱玲,没问题。但不作兴这样贬低别人,再说也不符合事实。头号张迷夏志青是不读书的小女孩?
74# 施国英

那就再加一句,没想到夏志清也来凑热闹 12d" />
pfpf 发表于 2010-10-11 19:08
你恐怕加N次的平方,立方都不够。
施姐姐,或者妹妹,你阅读能力要提高吧。
说“夏志清也来凑热闹”,至少表示了我承认夏志清水平很高吧,但是在对张的看法上和夏不一致。
而且,夏志清=pfpf的无穷大次方,如果pfpf是0,夏不也变成0?
如果夏志清= ...
pfpf 发表于 2010-10-11 20:47
我阅读能力要不要提高这个就不劳你操心了。

“没想到夏志青也来凑热闹”,至少表示的是你的阅读量比较有限。当然,你可能只读你认为的精品来着。

我不喜欢胡的字,但我不会攻击喜欢他字的人。趣味没什么好争的,如同人各有志。
能够痴上那样的男人,说明这个女人趣味很低级。
日语中有句谚语叫带补丁锅盖配漏洞锅,大概也就那么个意思。
当然,如果带补丁的锅盖遭遇很不幸的话,我只能表达一点同情,决不说“活该”之类的话。
迅弟儿 发表于 2010-10-12 01:47
感情上的弱智和趣味无关。
再说胡哄女人很有一套的。
而且最后是张决绝而去,不成全那个男人的齐人之福。
既然张决绝而去,就表明两个人的事情已经了断,那为什么后世还有那么多女性前仆后继的出来怨胡为张鸣不平?一直不理解。我猜想一定是张在自己的文章里无情的展示了自己的“被哄”,率先博得了女性们的同情。
我觉得没什么可同情的;也没什么可怨的。
如果觉得被胡“哄”了,而且明知道“胡哄女人很有一套”还甘愿被“哄”,还是女人自己的问题。
如果不知道“胡哄女人很有一套”而被“哄”,或者事后产生了被“哄”的感觉,一是说明其被“哄”的过程该女人享受过幸福的感觉,二是说明该女人没有能力识别短期幸福与长期幸福的区别。
还是这个女人的问题。
(PS:我没有读过张的小说,看内容简介就产生不了兴趣;以上感想主要是针对男女怨情的感想)

迅弟儿 发表于 2010-10-12 11:43
平平给的两本书名,估计迅弟儿都没看过。
后世的女性要出来为张怨胡,这又不是她能控制的。
张生前是连这个人的名字都懒得提的。  
我觉得张生命中有过一场这样的恋爱,也没啥不好。遇人不淑的经历也是经历嘛,再说她也做到了拿得起,放得下,又没有吊在胡一棵树上。
确实没看过。
这么说张活得很潇洒嘛,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女性执著的追着胡不放。
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监急。
迅弟儿 发表于 2010-10-12 15:17
可能是大多数女性都不喜欢花心,负心汉的缘故吧。
其实胡从来就没心没肺的,最爱自己,无所谓负不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