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还在讨论,提供一篇韩寒的短文请大家欣赏,别以为我只摘出一小段文字,这是他在集子《毒》里的一篇完整文章。我在想,是什么原因,致使一位青年变得如此妄自尊大,是谁为他提供了出版渠道,连如此苍白贫乏的文字都能发表:
                                                                                        好吃的水果们

  昨天我在和平里买了一些梨和长得很奇怪的小芒果,那梨贵到我买的时候都要考虑考虑,但我还是毅然买了不少。回家一吃,果然好吃,明天还要去买。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这个就是商业社会的副产品。有粉丝就有市场,好比明星用过的小物件,都可以拍出一个高价。连明星的丑闻,都有媒体花高价买断。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6 17:32
你说得没错。
但一个声称对作家这一职业持有严肃态度的人,会这么做吗?他的文字水平何以会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而不自知?连最起码的作家尊严都可不顾吗?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我觉得吧,韩后来没把写作太当回事,他喜欢赛场远多于写作,他是利用写作赚钱来养他那些喜欢做的事。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6 17:42
没当回事?这是你说的,他可没这么说。他已经对自己的每一个字敝帚自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韩寒愿意这样写,有人愿意出版,有人愿意买,这个是愿打愿挨的事情,不涉及什么尊严的问题啊。

再说,这些文字我觉得没有到不堪的地步啊,要说不堪,梨花体的诗岂不是更不堪?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3-6 17:41
你吗?我不跟你争,在你看来,韩寒家的垃圾都是有尊严的,他的唾沫也是香的。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他也说过方可以说他的文章写得很烂,但不能说有人代笔。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6 17:51
正因为曾经有过轰动一时的小说,才会产生你所说的明星效应,相比这些烂文章,以前的《三重门》显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呵呵,这个就没法争论了。我还读了他的《1988》,我发现他整体的组织结构能力很弱,《三重门》也是。他擅长的是灵光一现的精彩,还有片断的细节描写。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6 18:10
那么请问,《三重门》里通篇展示出来的文字功力又是如何丢失的?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三重门〉的写作,基本是模仿《围城》的产物,他那时写得也用心。他后来被宠坏了,什么垃圾文字都能出版,写作就带有应付的性质。
不瞒你说,我现在也会写一些很烂的文章,应付约稿,所以我很少在这里贴近作的。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6 18:46
一年之内,在课上课下嘈杂的环境下写了20万字的小说,加上以前的几十篇随笔小说,14岁起练就的文字功夫,是他唯一堪足称道的,所以,他心目中最好的作品,首先就是文字好,不管这一观点多么浅陋,且以他自设的标准来衡量,他可以不再掉书袋,也可以少些机敏,但他的文字都不应该滑坡到谷底。文字能力,是一种天赋,拥有了,就不会丢失。
你那些文章再烂,文字不会低于你在这里的回帖水平。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12-3-6 20:07 编辑
他所谓的文字好,就是会说俏皮话,抖机灵,这个功力他现在还有啊,他近期的博文里还在继续。

我泡论坛,是我自己喜欢,写的帖子还真比我近期写的发表的文字好看。我和他不是同时代的人,童子功保留得比较好,而 ...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6 19:39
说俏皮话、抖机灵,那不是文字好,那是脑子机敏有幽默感,所谓文字好,是繁简得宜、凝练精准,写出来的文字恰如“风行水上”,这在《三重门》里多有体现。即以他着力模仿的钱钟书为例,先生的文字水平前后如一,别说诗书作品文字上乘,就连随手一封短信,都写得足令人玩味半晌。而自称把文字放在首位的韩寒,少年时水平高,人人赞其老练老辣,青年时却烂糟糟如破屦,这只能证明,他少年时其实不具备那样的文字功力。你能相信一位书法家,参展作品写得漂亮,平时信手留个便条则立成墨猪?
你就别拿自己作标准了,好或烂,谁都不知道。
另外,也不能以韩寒“可以说我文章烂,但不能说我有代笔”作为批评的标准,别人如何批评,他控制不了,你施国英讥人弱智时,是否递交过“关于允许批评弱智的申请书”?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你也说了韩寒对文字好的理解是“浅陋,且以他自设的标准来衡量”,所以我从来没觉得他的文字有多好,包括《三重门》,是有很多人夸该小说老练老辣,但肯定不是人人,光这里就有好几位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少年装老成而已。韩少年时学了钱先生的一点皮毛,但离真髓十万八千里,所以他现在退化也不奇怪。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书法家如果平时不练字,写个难看的便条也是有可能的。

说某人文章烂或弱智,那是价值判断,属于批评范畴,无所谓对错。说人有代笔,属于事实判断,没有证据不能乱说话的。

扯句题外话,这里某些人认定韩寒有代笔我不惊讶。但以花间一惯的高智商也这么认为,这才是我最惋惜的事。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7 08:57
一、我从未说过韩寒对文字好的理解是浅陋的,我说的是,他对好作品的理解是浅陋的,因为他把文字好放在首位。韩寒对所谓“好文字”的理解几乎就是空白。问他看什么小说,他说五四时期的,问他好在哪儿,他吱唔道:“文字好,有文采”。——这就是他的可笑见解。
二、你把“文字好”和“抖机灵”混为一谈,说明你对某些基本概念的把握很模糊,而易于混淆概念的人,对作品的评价,其精准度和权威性的参数都比较低。
三、至于《三重门》文字的老辣,这老辣之中,透着一种人生历练,绝不是一个少年人模仿一下《围城》就能施展得开的,最起码,在模仿之前,他已经具备了极高的文字功力。不知道你何以鄙薄这样的文字,你施国英任何一篇作品都未能体现出署名韩寒的《三重门》所具备的文字才能。过后我另写一帖,试举《三重门》文字老辣的几个例子分析一下,看他是否只是“少年装老成而已。”
四、我从来不屑于说对方弱智,我只会通过分析来指出错谬所在。而是否弱智,一定是个事实判断,经由智商测试,完全可以体现。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12-3-7 15:34 编辑

举例一、
林雨翔的岁数比王勃成天才时少了一倍,自然写不出儿歌。八岁那年上学,他所学的字已经识到了六年级水平,被教师夸为神童。神童之父听得也飘飘然了,不再逼林雨翔背古文。小雨翔的思想得到超脱,写诗一首:
  小鸭子 嘎嘎叫
  不吃饭 不睡觉
  到底这是为什么
  原来作业没有交
  林父看了大喜过望,说是象征主义,把诗寄给了那编辑,不日发表。林父在古文里拣青菜有余暇,开讲西方文学,其实是和儿子一起在学。由于林雨翔的处女作走的是象征主义的路,林父照书大段解释象征主义,但没有实人,只好委身布莱克,由唯美主义摇身变成象征主义……
————————————————————————————————————
首先,他要记得王勃写《滕王阁序》的确切年龄,这是韩寒的弱项,还要做做算术,把这个年龄除以2,才对上8岁的眼,这对他来说真有困难。如果联想到一位8龄神童,那才是少年韩寒的菜,因为他现在连一年有几天,建国至今有几年,都记不确切,十几年前,却把他最不擅长记忆的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记得如此门清,顺手拈来,用得活泛。——(写这一段,只是开个玩笑。“少了一倍”是个病句,呵呵~~)
其次,他要懂得什么是象征主义,估计这方面的知识也是韩寒匮乏的,他连儒家啊什么家(看视频,除儒家外,他说不出第二家),都不知道,却知道西方象征主义,有点奇怪。
再次,把林父在古文里寻章摘句,比作“拣青菜”,瞧瞧,由大雅而大俗,那种落差产生的幽默感,真是有狠。
第四,这只是在顺序上排在第四位,在一串联想中,这个布莱克出现得最神奇。如果说,联想到象征主义,不过是是轻量级的联想,那么具体落实到这位象征主义的先驱、最富天才的诗人,则是重量级的,何况,还有一个从唯美主义到象征主义的跳跃。提到布莱克时,居然还用了“委身”一词,少年韩寒,真是了得。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12-3-7 16:02 编辑

举例二、
林雨翔被她对佘山的评价折服,傻笑着。罗天诚大失所望,原来搞这么久Susan还没发现自己,恨自己方才深沉得太厉害,心斋做过了头,回到人世间就丢面子了。
…… ……

罗天诚受宠若惊,说:“我叫罗天诚,罗——罗密欧的罗,天——”直恨手头没有笔墨让他展示罗体字。Susan说:“我知道了,罗天诚,听说过。”罗天诚吃惊自己名扬四海,问:“你是哪个学校的?”
“和你一个啊。”Susan略有惊异。
罗天诚虽像佛门中人,但做不到东晋竺道生主张的“顿悟”,问Susan:“什么一个?”
……  ……
沈溪儿不料刚才自掘的坟墓竟这么深,叹气摇头。Susan则是秉着大清王朝的处事精神,放俄国和日本在自己的领土上打仗,她则坐山观虎斗。
——————————————————————————————————————————
一、中学生罗天诚有修养,中学生作家韩寒更厉害,他居然顺手就搭一个“心斋”上去,看得我也在精神上斋戒了一回。韩寒怎么可以欺骗视频前的观众,说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儒家?他不仅知道,而且深入研究过,否则,他哪里会用“心斋”这个哲学术语?而且用得恰到好处、风调雨顺,没一点疙瘩。
二、罗天诚儒释道皆通,不对不对,我让韩寒给蒙住了,应该是,署名韩寒的这个人,儒释道皆通。那壁厢才别过庄子、孔子,这里又冒出竺道生“顿悟”,哇塞,心斋顿悟,与道大通,俺读着读着,打了个大喷嚏,开窍啊~~~
三、各位,小作家如此老练,喜欢玩玩文字游戏的老人们都快hold不住了吧,不急,小作家这就拓宽知识面,让大家转换视角,把“坐山观虎斗”,化演一出大清国放手俄日在自己国土上打架的好戏,小小沈溪儿、佛界罗天诚,分别变成俄国和日本,有趣有趣。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我说的是韩寒对文字好的理解,而不是我认为文字好就是抖机灵,是你理解错了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7 17:04
请问出处在哪儿?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韩寒在给父亲家书里的购书单,那些书是普通中学生会读的书吗?

还有,他自己在接受杨澜的访谈里说过,有人说《三重门》很造作,他觉得这也是他自己心里想说的。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7 17:14
你在答非所问。我问你韩寒认为文字好,就是会说俏皮话、会抖机灵的出处在哪儿?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韩寒:我喜欢林语堂,他们那时候写作要求非常严格,对文字也相当讲究,目前来说,我觉得我是中国作家中对文字最讲究的。
  华夏时报:你是中国作家中文字最讲究的?
  韩寒:对,最讲究的,有智慧在里面。
————————————————————————————
难道所谓最讲究的文字只是因为会说俏皮话、抖机灵?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这个是我推理出来的,因为他心目中最好的作品首先就是文字好,而他年少时又认为最会写文章的排名是钱钟书,李敖,自己。而韩寒的文字很多时候就是在说俏皮话,抖机灵。所以我觉得他对文字好的理解大概就是说俏皮话,抖机灵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7 17:28
我不负责评论你的别致文字观,何况我看不出你的推理过程,如果把钱钟书的文字归档于“抖机灵”,其肤浅可见一斑,就如同把钱钟书比作周立波,徒增笑料尔。眼界如此低,哪来那么点模仿钱钟书的能力?
我只看到你在“推”,至于“理”在哪儿,我看不到。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连什么是儒家也不知道的人,能那么活灵活现化用典故吗?看他的视频,他的阅读量几等于零。
我原本只替韩寒转一下《好吃的水果们》,让大家欣赏天底下最讲究的文字。
你还算不参与?哈哈哈哈,俺出去觅食也~~~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12-3-7 21:16 编辑
韩寒如何评论钱钟书的文字我没看到。但我看到韩寒自己的文字在说俏皮话,抖机灵,而他又觉得自己很会写文章,好文章首先又是文字好。那他对文字好的理解是否就是会说俏皮话,抖机灵?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7 17:51
我在19楼已经表达过类似意思:文字好,跟说俏皮话、抖机灵,分属两个不同的品鉴系统,前者强调的是文字驾驭能力,后者属于脑筋急转弯的范畴。如果韩寒认为文字好就是擅长说俏皮话,那还真符合他肤浅的文学观,反正他辨别不出文学作品的优劣,也写不出《三重门》那样的文字,想想看,“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而他只会取法其下,故而仅得韩寒牌鸭蛋一枚。
但是施MM你就不一样了,你怎么能得出“他对文字好的理解就是会说俏皮话,抖机灵”的结论呢?那是你自己将两个不同的概念搅拌在一起,并混用于文学评论,这样,会引发赏鉴脑梗阻滴。
如果凤姐声称自己的文字世界第一,你会推理说:凤姐所谓的文字好就是她擅长自吹自擂?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12-3-7 21:04 编辑
看贴不仔细,我说的是不再参与。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7 17:55
你一直在参与啊,没看见你“不再参与”。你刚说完“不再参与”后,紧接着又在隔壁继续参与了,莫非你的“不再”,就是接二连三?当然,我不要求你说一不二,继续参与又咋滴啦~~~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