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重门》明显具有文革和八十年代的话语、场景和思维方式。话语和场景,特别是思维方式是很难从书本中学来的。况且,一本写九十年代末高中生的小说也完全没有必要大量运用文革时代的话语和思维方式。(这一论点的逻辑可用如下例子说明:即使是在七岁就写下“咏鹅”佳句的天才骆宾王,也绝不可能以他的生活经历在七岁时去写“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样的词句。这一论点的逻辑非常强大,韩阵营人士至今都采取了回避态度。 )
其实对于一个有过写作经验的人来说,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一点质疑十分有力,故对方不能避而不谈。视域以及话语方式,会带有时代烙印,这不是一句“天才”可以糊弄过去的。
不想再说这事儿了,自陷污泥浊水,殊为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