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楼是村长的画,76楼是老简的画,77楼,是大老鹰的画, 各有特色亚
跃入我的海洋~~~
改革前自愿入狱的犯人多
文章提交者:黎明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他娘该进劳改营!

    评论作者一般将媒体报道的事件为展开论述的依据,其实作者选择什么话题、达到何种高度和深度,也被作者的亲历、听闻及研究阅历所规定。写《恶意入狱的价值》一文时,一桩前几年的事总在脑子里折腾,而这一回忆与联想,虽然对写作有影响,但它不能进入比较“正式”的时评当中。

    我岳父的老家,是一个不发达地区的不发达村庄。村里没有大富翁,村民几乎人人都是“待富者”。在岳父家常看到村里来的人,他们常为村里的公事来麻烦早已退休的岳父大人。一般是请他老人家当裁判,或者对难以决策的事情拿个决断。岳父大人就像是那里的大当家的,长期以来村子里几代领导人都养成了依靠城里老干部的习惯。

    这里得说明白,岳父是个沉默的思想者,成功的“一把手”。无论在本部门还是家乡本土,都没有人能说出一件挂在他名下的坏事。“刚正、明白”这四个字就可以总结他的名声。说起来很简单,但做到却不容易,留下这名声的代价也很沉重。

    那年,那天,那阵子,我听了几位村官的诉求很不爽。

    村里有个汉子,因故意伤害的案子被判了无期徒刑。此人的父亲早死了,他入狱后家里只有母亲一人,有病,地里的活干不了,没有收入来源,勉强自理生活,连吃水也有困难(提不动水).....总之,日子没法过,以泪洗面,很可怜。

    想探监也没法去,看来也等不到儿子出狱那一天,但对儿子的惦念支撑着她熬下去。前些日子,儿子来了一封信,要求母亲给他送一台电脑,这是他唯一的要求,就这一个心愿了,恳请母亲千方百计成全。她妈妈问了别人一台电脑最少要多少钱,当时就放声大哭。全部家当也不值几百块钱,她觉得就像塌了天。

    但是实现儿子的唯一心愿就是她生命中唯一的任务。为换一台电脑,她就是当时就死,她觉得也值、也该。她给村里众乡亲下跪磕头,苦苦央求几位村官帮她过这个过不去的坎。

    村里人没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于是按惯例想到来城里找我岳父。老人家听了说:这事除了拿出钱或者电脑没别的办法啊,这样吧,我这里有台电脑,你们送去吧,能帮着她和儿子见一面更好。

    村干很高兴,我一听不愿意。心想这囚徒也不为老娘着想,混账不轻。这台电脑,老人不用它,但几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孙辈回家时就用这部电脑。孩子他舅舅花6000多买来,安上还不到一年,就这样送给别人,孩子回家没得用,要说老人一点都不心疼也未必客观。我当时就抛出一句话:他娘该进劳改营!

    大家一时都没吭声,沉默一会,岳父一声叹息,“的确,他娘的生活不如他儿,要是进了那里,吃穿不愁,看病比在外面强。”其他人也说“是是”。岳父说“但是那不可行”。我接着说,这样吧,我本想更新电脑的,我那台比这台旧,但也好用,你们把我那台搬走吧。

    回家让专业人员检查了电脑,清空,安装游戏软件,又让儿子买个键盘和几个小件。劳改营里的伙计,不像体制外的人那么方便,缺点东西就拉不开栓,你得给他伺候周全了才行。待了几天,接到电话说来车了,我扛了电脑送出去。接货的伙计说好话表扬我心好,我说“少鸡巴废话,我用不着了”。

    迫于生计而“恶意入狱”,我听说的最早的事例,是在上世纪60年代发生的,始于1960年。那不是几个个案,而是一种当时人所共知的现象。60、70年代,只有一小撮农村青壮汉子公开宣称自己是自愿入狱,大部分自愿入狱的人并不公然抹黑社会主义。他们犯些小罪,如小偷小摸、抢劫食物、破坏点不很值钱的公物,然后,抓了就抓了,采取顺其自然、配合抓捕的态度。在看守所里,他们都盼望早一天进劳改营,因为看守所里把人饿得嗷嗷叫,而劳改营生活水平比看守所以及众多农村家庭就高多了。看守所和劳改队折磨人都很专业,但还总有将被释放的人一再要求留在体制内吃国家饭,愿意接受“政府”(囚犯对管教人员的称呼)的管教。

    现在许多年轻网友对恶意入狱案例大为震惊,以为过去不曾有过,这大错特错了,原因是不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实际情况是,改革开放之前,恶意入狱的现象最多,比恶意入狱更悲惨的现象还多着呢。

    前有李大伟为享受免费治疗恶意入狱,接着就有付达信为了“不愁吃穿”恶意入狱,盛世中接连发生此类事件,很不给盛世面子,对30年成就似有蓄意污蔑之嫌。但是,确确实实,上世纪80年代后,这事发生的就是少就是少,可以看做是一种社会保障的特殊补充措施了。网友fzsf007说得何等好啊:前几年,家乡的老人因为付不起看病费用,又不想增加农民儿子或者女儿的负担,选择轻生的时有所闻----现在想想,他们还不如选择这两位的方式,起码,人还活着。

    一向精明老辣的“wunanshan”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既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为什么还要忧心这牵挂那,何不直接去监狱颐养天年”?事态乐观到让他有点多虑:老夫还是有一点担心:万一监狱方面发现自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监督犯人“劳动改造”转移到“伺候人养老”,从而坚决拒绝接收“老年劫犯”入狱,岂不让付老汉及其粉丝们的“如意算盘”最终会落空?

    谁是最幽默最有才的人?

    十九世纪的美国作家欧•亨利,写出了《警察与赞美诗》,人们以为那篇短篇小说很经典,于是成为传世之作。大家觉得作者于此表现出极高智慧和卓越才华,因为他脑子特别好使,他竟然发现:塑造一个计划进监狱过冬的流浪汉形象,可以对社会进行力度最强的的讽刺和批判。

    社会飞速发展,国人与时俱进,事实证明欧•亨利毫无才华。网友泡桐在我“恶意入狱”一文后跟帖说:“价值在于:今天盛世中国在哲学上实证了——任何看似荒涎历史记述、艺术的夸张都源于现实——这一杰出命题”。我看,这理论功底和幽默精神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生命如华”说:“天朝的很多事都已经超出了艺术的合理想象,这片土地不再需要文学了”。这话表现出了我们的自信和自豪----我们什么都有什么都能创造出来,文学算个屁呀!
跃入我的海洋~~~
广东韶关原公安局长被查明涉嫌受贿千万,业余爱好杀猪。


叶树养昨被省纪委移交检察机关处理。

广州日报12月27日报道 记者昨天获悉,据群众举报,广东省纪委近期成立专案组,对原韶关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叶树养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因其已涉嫌构成犯罪,省纪委昨天将其移交检察机关处理,并将在近期开除叶树养党籍。

经有关部门查明,叶树养在任韶关市公安局局长及新丰县委书记期间,利用职权为他人经营酒店和电子游戏机赌博提供保护。叶树养还插手了韶关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等工程项目;帮助他人逃避刑事责任追究等,从中牟取私利并收受贿赂,涉案金额达1000多万元。

与此同时,叶树养还利用节日大肆收受红包礼金,数额巨大。

令人吃惊的是,这位群众印象中的威严的公安局长,却有一个特别爱好——杀猪。更有个别基层领导为投其所好,在其下来检查工作时备好肥猪供其“小试身手”。

业余爱好:杀猪、组织演唱会、写剧本


主政韶关警方期间,叶树养对文化工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2006年12月,韶关公安与央视合作举办了以“平安韶关”为主题的《激情广场》演唱会。殷秀梅、阎维文等著名歌唱家与普通民警同台演出。韶关近几年来招收的几名有文艺特长的民警,也在会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了解,叶树养还一直在筹划着邀请当地知名文化人写作一部反映公安生活的剧本,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无疾而终。

据知情人士透露,群众印象中的威严的公安局长,在业余却有一个令人诧异的特别爱好——杀猪。人们估计这和他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有关。

据说,个别基层领导为了投其所好,便在其下来检查工作时备好肥猪供其“小试身手”。

一位基层民警向记者回忆了一次杀猪经过:“猪在楼后被捆好后,连刺几刀,未中要害。猪挣扎,久不断气。旁人上来,补上一刀,猪死。”

让该民警不解的是,杀完猪后,叶树养竟未品尝亲手屠宰的猪肉就离去。

发迹:从大队书记到县委书记


叶树养案发后,本报记者走访了叶树养曾经任职的多个部门,试图探寻有关这位公安局长从发迹到堕落的人生轨迹。

叶树养发迹于粤北贫困山区——新丰县。1976年4月,年仅21岁的叶树养洗脚上田,成为新丰县回龙公社鸡岭大队党支部书记。此后8年间,叶树养完成了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干部到县委领导层的角色转变,于1984年5月任新丰县委常委兼农委主任。此后,叶树养脱产前往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政治系进修近两年时间。1987年结束学习后,旋即就任新丰县委常委兼县委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党委书记。为了适应政法领导工作需要,叶树养还参加了“广州电大大专专业证书班”法律专业的在职学习。

经过6年时间积累后,叶树养一跃成为新丰县最高领导——1998年12月,被任命为新丰县委书记。

据知情人士介绍,叶树养甫一上任,便面临着连续两起重大事件的考验。1998年,新丰县级换届选举时出现了贿选事件,叶树养上任后立即处理了几名当事人,使这件事情的负面影响控制在了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知情人告诉记者,在上任之初,叶树养在全县干部大会和许多重大节假日到来之前当众要求干部们抵制“送红包”,他甚至多次宣称“谁要敢送,我就给谁上公榜”。新丰县一些干部回忆说,一次有外商老板给叶树养送红包,被叶树养通过办公室退回。叶树养则严令机关干部上班时间和星期一至星期四的晚上不准玩麻将,更不得以麻将赌博。

轰动:市委副秘书长被害一日破案


2002年12月,叶树养上调韶关,正式就任韶关市公安局党委书记。2003年2月,就任韶关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此后,叶树养提出了“建为民公安,保韶关平安”的口号,要求“命案必破”,全力打击严重暴力性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去年7月,韶关市副秘书长黄德谋被害一案,在案发后次日即破案,两名抢劫杀人的凶手投案自首。这一案件当时轰动全广东。

奢华:耗资超1亿元建公安局大楼


韶关市公安局还在西联建设了占地面积宽广的新办公大楼。可以供直升机起降的新公安局宽阔气派,由大小一共15栋楼房组成了办公区,几座主要楼房之间由园林式亭台走廊相接。办公区外,建设了功能齐全的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还有依山而建的公园式休闲区。而两栋内部犹如星级酒店的小别墅甚为醒目。

据知情人介绍,叶树养起初曾经雄心勃勃地欲将新公安局的范围将新址后的整座山都囊括其中,后来可能担心太过张扬而终止了这项计划,仅在小半面山上开辟了一个公园般的休闲区。

在新公安局落成搬迁后的启动仪式上,曾经有人建议邀请新闻媒体前来报道,也被否决。

气派的公安新大楼令许多人惊叹不已。据公开的数字显示,建设新公安局办公大楼耗资约1亿多元,其资金主要由公安局自筹、节约、返还的各种经费和出让位于韶关闹市的原公安局旧址、原交警大楼来解决。

今年8月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今年8月7日,叶树养出席韶关市检察长工作会议并作讲话。8月12日,他主持并部署了韶关警方奥运期间的安保工作的会议,会后他还前往韶关市区一在建楼盘检查工作。这是叶树养最后出现在公众面前。

此后不久,当地开始流传着“韶关市有一位主要领导被双规”的消息,但人们对具体涉案者是谁仍不确定。当月底,包括其下属在内的许多人突然发现通过正常途径无法联系上叶树养,他也不在公安局的工作岗位多时。此时有极少部分人开始在私下称叶树养已被“双规”。

9月1日至3日,广东省公安厅主要领导来到韶关,分别前往乳源、乐昌、仁化等地调研工作。敏感人士发现,在韶关市委书记徐建华、市长郑振涛均陪同的情况下,身为公安局长的叶树养竟然一直没有出现。此时,韶关坊间关于叶树养因涉嫌受贿而被“双规”的各种传闻愈演愈烈。权威知情人士证实,此时上级有关部门已经在韶关市委常委一级的小范围内通报了叶树养被“双规”调查一事。

10月13日,韶关市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进行人事任免,决定免去叶树养的韶关市公安局局长职务。与之一同被免的,还有韶关市民营企业第一纳税大户、时任韶关市宜达燃料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朱思宜,他的韶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韶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职务都被终止。

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朱思宜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终止全国人大代表资格。但各有关部门均未透露其是否与叶树养一案有关。

叶树养其人


汉族,1956年8月生,广东新丰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76年4月参加工作,1975年4月加入GCD,原任zhonggong韶关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1976年4月至1976年12月,新丰县回龙公社鸡岭大队党支部书记;1976年12月至1983年10月,新丰县回龙公社革委会(管委会)副主任;1983年11月至1984年4月,新丰县回龙区公所区长、党委副书记;1984年5月至1987年4月,zhonggong新丰县委常委兼农委主任(其间: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政治系脱产读书);1987年4月至1993年3月,zhonggong新丰县委常委兼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其间:1989年4月至1991年1月参加广州电大大专专业证书班法律专业在职学习)。

1993年3月至1996年7月,任zhonggong新丰县委副书记;1996年8月至1997年3月,任zhonggong新丰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代县长;1997年3月至1998年12月,任zhonggong新丰县委副书记、县长;1998年12月至2000年2月,任zhonggong新丰县委书记;2000年2月至2002年12月,任zhonggong新丰县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2002年12月至2003年1月,任韶关市公安局党委书记、新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2003年2月至2003年8月,任韶关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其间:2003年3月至2005年1月,参加中央党校国际政治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zhonggong韶关市委常委兼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市委政法委副书记(2003年9月兼任);2004年5月起任zhonggong韶关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往日政绩:交通、财政、城建、师资


据在新丰县任职多年的一些老干部归纳,叶树养主政新丰期间也一度有过较好的政绩,表现主要在地方公路建设、鼓励建设小水电、进行新丰县城的一系列城市改造、充实边远山区教师力量等方面。许多人还同时认为,叶树养工作方法比较“粗线条”,很多时候批评下属时不注意场合和艺术,令被批评的干部时常觉得难堪。

在就任新丰县委书记的4年间,叶树养提出要在新丰建立广东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县、新丰江之源生态县,并配合有关部门到省市争取资金,多年来投入公路建设资金约7亿多元,改造了105国道新丰县至从化段和省道347线新丰段,修通了县城至西坑等地方公路。

叶树养还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新丰县城新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为解决贫困山区教师资源短缺的现状,叶树养调整了该县教育局和县城中小学富余人员及教师近200人,充实到镇、村边远学校教学。
跃入我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