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妹纸太累了要应付各色人等,还要保持和气,不容易啊不容易

宗教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对无神论或者没有明确信仰的人来说,它可能并不重要,宗教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一种认知性的见解;但对信徒或者有明 ...
山民 发表于 2014-6-4 10:31
汗,山民的话让俺直想钻地洞。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不过我不介意质疑,不会有不尊重的感觉。从某种角度说,我发帖就是为了引发质疑的,质疑是探索的第一步,至于这一步以后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各人会走向何方,那我就管不了了,那是上帝的事,不是我的事。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我如果真的说那些吹牛水色是质疑的甚至是反对的,你会高兴吗?你多半会更不满。你自己看看那些红字,说实在的,就是吹毛求疵。如果把你撇清,将会是另一些吹毛求疵。反正都是些和主题无关的小毛病,随你去说了。
---------------------------------------------------------------

     我的质疑不是反对,也不是赞同,是悬而不论。我的确比较敏感这个,就是不愿意被人夸大观念。这个不是针对你,我对教会里的基督徒有时也保有距离,就是怕他们把我的观点极端化。譬如我质疑一下同性恋或许是天生的,有人立马说我支持同性恋。我提一下同性恋和艾滋病的关联,马上有人说我也反同。质疑只是第一步,我说过了。就是不准备俸祀现有的观念,打算靠自己去探索琢磨一番,一旦强化结论,这个过程就毫无理由地结束了。
    你说的没错,这个阶段我说话还真的都是我我我,我我我的。我把自己的观点摆放在一只轴线的某个刻度,需要很缓慢的感受过程和很多的确据,一旦被人挪动了一点点,就会不舒服。所以说我是怀疑主义者吗。

    另外你这么解释,我感觉似乎误会你了。不过你为什么要把别人说过的话重复诉说,比如百分七十和百分十七,还有维基百科的一例。另外百分十七我后来查了一下,应该是这样:百分十七的患病率和百分十几的病毒携带者,加起来百分三十多。所以常说的是一半患病一半病毒携带,我估计是有人把百分三十当成患病率,乘以倍数就成了百分七十了。

    我现在被人表扬涵养好,有种头晕脚软不好意思用力的感觉。他们应该猛夸你涵养好才对,让你这个铁幕也头晕脚软不好意思用力一下。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补充:悬而不论的论是结论的论,不是讨论的论。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4-6-5 21:23 编辑
888# 水色

谢谢。相互理解吧。

引用对方的话会使对方觉得针对性太强而感觉不适,这点我以前没想到。对不起。

至于语气,我会尽量平。但也许还是无法达到你的期望值。比如这句话:“牛顿对低速世界的描述从 ...
晓梦 发表于 2014-6-5 12:17
没料到看到这样的回帖,一个尖利的人偶尔平和一下,很容易感动到人的约。

我要是再吹毛求疵一下,晓梦兄不会介意吧。就是能否尽量不要使用“动机推断”的手法,动机无法查验,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属于辩论里的非主流手段。譬如我说一个人“故意做出一副直立行走的样子,好让自己看着不像爬行动物吧”。这话没啥意义,就是图个嘴爽,可以毫无缘由地获得优越感。这种手法比暗器,虽然用着爽利,却不可习以为常。犹如软猬甲,偶尔防身可无可厚非,华山论剑的时候戴着它就不合宜了。

我查到的大多数资料显示乌干达当时的艾滋病占据了三分之一人口。所以百分十七的说法,我猜大概是和感染阶段有关。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这个影片看了,实际上它与那个案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都提出了神父腐败的问题。世俗的法庭也一样,虽然大多数或者说绝大多数不错的美国法庭片都视法庭为正义之所,然而教父的主演也演过一部...and justice for a ...
george.h 发表于 2014-6-5 20:32
不知道教廷是怎么把事情变成这样的。我的理解是这样:神和人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耶稣对我们所做的和父母对小孩所做的一样,就是永远在爱之国里伸手“挽留”,从不推开,从不定罪。我估计教廷对待这些神父的态度便是如此,类似悲悯心的东西,不知他们在背后是否有调查,规劝,警醒,监督。果真什么都没做,那便是混入神国里的邪魔无疑了。对虐童癖的不作为,和对同性恋的残酷压迫,对比之下太让人困惑了。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视频看了一部分。赞同那句话:“宗教要为科学让路”。当然,现在说这个话是理直气壮了,换了俺活在那个年代,保不准也和教会一个态度。
    圣战,宗教裁判所,反智主义……这些都不是神的手笔。要说教廷两千年来犯下的错误,简直罄竹难书了,都打算计入神的名下么。可那都是些什么呀,十字军还要去巴勒斯坦夺回圣地重建圣殿呢,耶稣以后,神明明要的就不是那个,圣殿就是一个个的人,就是你和我,而不是一栋大房子。我在美国还真看到有人守住棚节的,大家也就目瞪口呆而已。
    地心说又是怎么从圣经里推演出来的? 众神的黄昏,神说不定和火柱上的科学家站在一起呢? 信实和勇气不是从神来的么。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神不因为他是神就不让人说出真话,因为神自己就是真。 神永远站在真那边,却不一定站在宣称自己是真的人那里。当然这也包括俺自己。
     我们敬仰有过大德行的人,社会给他颁发重大荣誉,然而荣誉是死的人却是活的,难保得了尊荣以后不会做点什么脏的污的,有时我们会因其荣耀而美化那缺陷,连那脏的污的也当做德行,甚至以此欺压那不曾得过荣誉的。
     这是人,不是神。神不是那得了荣誉就会弄虚作假,以假灭真的。这是撒旦的工作,不是神,撒旦最可怕的工作是逆转,是自以为高。尤其是宗教裁判所,耶稣裁判过哪一个罪人?甚至不曾定罪,何来的烧死。荒谬透顶简直。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4-6-6 14:20 编辑
无非是上帝能不能治艾滋之争,和有没有上帝是同一个问题。如果有上帝那他当然能治艾滋,不但能治一个一万个,全治好了也应该的,上帝本来就无所不能(应该讨论的倒是,上帝为嘛不赶快把艾滋全治好了?或者阴暗一下,艾滋是不是上帝造出来恶心人的?)。但有没有上帝之争早已证明是毫无意义的不会有结果的。 而BBC的那个片子是基于世俗的常识的东西。晓梦 发表于 2014-6-6 10:35
艾滋不是上帝造出来,但上帝不能随便阻拦它或者改变它。上帝永远不能阻止人的自由意志选择撒旦,撒旦可不是上帝,他那里没有平安和喜乐,有的恰恰是相反的东西。当然,在诱惑的阶段,是看不出来这些的。

       美国有个宣教士叫Heidi Baker,你若连乌干达都觉得恶心,她怕是更让你呕吐。她的团队曾让100人死里复活。她在医治大会上一次性治好的瘸子丢下的拐杖都是用卡车来拉的。海蒂名声非常大,很受人尊敬和爱戴,我在美国和国内暂时都不曾搜到关于她的负面报道,没人说她撒谎,没人说她灵恩派(目前为止没看到这种材料),她似乎被认可的程度很高。基督教医治大会是全开放式的,人人可去,先医治后讲道然后决志(受洗前的仪式),非信徒大多数是冲着医治去的,假冒伪劣在现场很难蒙混过关。


         类似的这种医治能力极强的宣教士为数不算少。只不过,的确不是所有宣教士都可以做到,也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解决。我有发现海蒂的几个特点,第一她的医治对象一般是聋子,瘸子和瞎子。第二,她的布道演讲能力比较一般。也就是说,神给了她一种能力,但没有给全部的能力(几乎所有宣教士都一样)。这还是在神呼召她去非洲两年以后才得到的,头两年,她为无数病人祈祷,没有一个得医治。此外,她和她丈夫后来也得了严重的疾病,神也没有医治他们,一样去了医院,只不过在医院里,她被护士和医生包围得水泄不通,希望得到她的祝福和祈祷。

        据说有哈佛的两位博士带着仪器去找她,要求当场测试。她同意了,但把他们带去了莫桑比克,那里的人心地比较单纯,美国人的信心已经败坏了。他们找了十来个聋子到小木屋里,海蒂没有亲自祈祷,而是找了两个当地小孩来祷告(孩童心思没有杂想,信心比较纯粹)。博士先后做了严格的听觉测试,果然是被医治了……最后这个是我听来的故事,很不可思议。晓梦若有兴趣打假,我正好了解一下真相。


       补充:海蒂在香港的红灯区居住过,专门拯救堕落的人。也去过台湾开医治大会,却没有来中国大陆,绕过了去了。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另外神迹不可以想当然地否定,所谓神迹就是不可能的变成可能的了,否则就不叫神迹了。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临终悔改作用很大,新约的精神是“因信得生”,任何人,只要真正的忏悔和相信,就与天国有份。因信得生包含一个意思就是谦卑,得救不是凭借自己的好行为,而是凭借恩典。一辈子没信过,临终的信,力量就在这里,它无所凭依,容易谦卑。
   不过在天国里是有大小之分的。只是这个没法用信主的年份来衡量,魔鬼和神都有逆转的工作。天主教教廷犯了多少罪呢,有多少神职人员做了明知有罪的事。有个词汇我记得不大清楚,类似“神圣之罪”,就是很多神职人员,因为自己平时行善太多,功劳太大,所以对自己的丑恶行为完全感不到愧疚,并且对神的审判毫无惧怕。这就是骄傲,以为自己行了很多好事,就比他人高了一等,更有资格犯罪了。
    一个临终忏悔的人若是一个渺小的正数“1”,而神圣罪人的数值应该是被翻转了的一万,也就是负一万。你说哪个值更大呢?
    而圣保罗,你看到了,是个正面的逆转。一个很大的负数,转而变成了正数。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每当想起总有一天我将像一根燃烧的稻草成为灰烬,一阵风吹来,消失得无踪无影……我这小心肝就拔凉拔凉的——进化了几十亿年的结果还是终成一场空。

我多么希望真的有一个叫天堂的地方,以后还能在那里和水 ...
李老苗 发表于 2014-6-6 16:43
啊,老苗妹妹,神向你呈现自己,你不怕负担太大么。圣保罗曾经见过神,眼睛瞎了几日,后来便成了神的大仆人。前面说的海蒂·贝克也见过耶稣,然后她就放下芭蕾舞鞋,去了世界最脏最乱最丑恶的地方。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4-6-6 21:57 编辑

话题好像讨论得差不多了。

今天我认真想了一个问题,我这算是在“传道”么?

真不好说。在宗教领域之外,我们不会对不同观点排斥的那样剧烈,甚至会克制自己的敌对态度。一个浪漫主义者已经可以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让一个拜金主义者彻底闭嘴,因为这么做不民主。但是宗教不然,一个基督徒只要说出自己脑子里所思所想,便会被看成“传道”。你不喜欢拜金主义,顶多当它是苍蝇。但你不喜欢宗教,却把它当成了病毒,苍蝇是可以躲掉的,病毒却会潜入体内,缓慢发作……所以要以更残酷的方式给予灭绝和打击。

所以“传道”这个词,感觉像是有人把一种观念直接“传入”自己的大脑中!可怖!必须趁其发声之前,当即扑灭,毫无余地的。

可是我所知道的“传道”并不是这么一回事,通常宣教士所做的只是把圣经的知识,关于神的知识说给你听,至于信与不信完全是你自己的事,就像一个经济学家告诉你他所知道的市场规律,信不信完全是你的自由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概我也有这个意思。我不想人对待宗教的态度太愚昧,谩骂和抵触不能空对空。最好有所根据,好歹的确有了个实在的靶子,而不是对着空气发箭。如果这就是传道,那我就是。以前我一直以为我是绝无可能做传道的事情的,没想到不知不觉就已经是了啊。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4-6-6 23:07 编辑
水色妹纸,这里的抚摸、看见、笑一个等……都是比喻哈,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难怪你上次说让神笑一个是把他老人家当猴耍了。都怪我表达不清楚哈。我苦恼的是,怎样才能认识他老人家,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他老人家。我越来 ...
李老苗 发表于 2014-6-6 22:00
祈祷,老苗妹妹,祈祷。神啊,如果有你,如果你是纯真纯善的神,如果你是造我的父,请给我确据,好叫我不迷失在虚假和妄象中。

在基督徒里呆久了,会听到许多见证,就是当初是如何信主的,方式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说几个好玩的给你听听。

比如有个金牛座老太太,八十四岁了,脾气非常倔强,她女儿是个虔诚基督徒,常常威胁她不信神就要下地狱。这让她更抵触上帝了,直到有一日她家里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她就坐在杀人犯和死者的中间,当杀人者走过来犯案的时候,她并不知道对方要干嘛,可是瞬间她的眼睛完全瞎了,耳朵也聋了。等恢复听觉和视觉,杀人犯已经离开了,没有加害于她,突然的混沌和无明救了她。第二天她便去了教堂。

还有个常常被我挖苦讽刺的牧师,是清华毕业的工科生,一个和晓梦一样坚定的科学立场无神论。他刚到美国的一天,和朋友聚会到凌晨两点多,大家都在上帝,他对此呲之以鼻。他说如果一小时内有人给我打电话,我便信有神。那候全美他仅认识三人,都在屋子里。十分钟后电话真的响了,有人打错了,找的人和他的英文名一样。于是他就信了。不过我感觉这种信法也有后遗症,他总是鼓励别人讲神迹奇事,学生丢了钥匙,手机,他就让祈祷,找到了就要人家相信神。最后有个小孩丢了笔记本,祈祷以后还没找到,就退教了,哈哈。

我自己的牧师,才进教堂一个月以后就被圣灵洗礼了,他甚至还没有水洗呢。没有什么实在的依据,但是我对此坚信不疑,因为他的传道太有能力了,里面散发出来的东西在非基督徒或者不成熟的基督徒里是不可能有的。他辞去博士后去做全职传道人,那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他父亲至今不能原谅他。因为他从小聪明过人,成绩优异,父母希望他赚大钱,成大业,而百分九十的牧师是很穷的,他没有例外。(那父亲也是个基督徒)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好了。论坛的规矩是不允许传道。我想明白自己的确在传道,就该闭嘴了。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4-6-8 05:12 编辑

晓梦。你在这里得学会同时把我看成两种人格,一个主观人格和一个客观人格。主观上我是个基督徒,在一定程度上相信神迹。客观上我愿意这些神迹受到质疑,并且愿意能看到确凿有说服力的证据。神迹是基督教世界里最容易被攻击的一个环节,而且数量非常庞大,若你以往很少接触这类信息的话,它存在的普遍程度应该远远超过你的估计。攻击这个最有效力,它好歹是一种事实存在,可以验证。

   分清这两个人格很重要。通常人们会把一个宗教信徒看成丧失理智,完全无法讨论问题,也就是彻底主观化,尤其是在拿出神迹的时候。这个不一定对,不排斥有这种基督徒,但我不是那一类。这就像打乒乓球,我们即是对峙双方的一方,同时又希望这场游戏是在比赛规则和公平性的前提下进行,维护公平性甚至比赢得球赛更重要,因为对公平的要求本身就出于神。规则偏待就没意思了,那是比打败了球更羞耻的失败。这不需要多么高的涵养,一个普通人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主观性太强的人希望打破游戏规则,让局势有利于自己。这个和作为一方球员的发球用力程度,完全不是一回事呢。你不能混淆了两者。尽管神迹未必被大家看成多么高端的东西,但它在基督教世界存在的数量之多连我都觉得非常惊诧(暂且不说真实存在,至少是宣称自己是真实存在)。
  
  神迹要批你尽管批,你面对的不是我,而是来这里看帖的所有人,有效论证人人都会看到,他们大多数都是无神论,除了倚晴天是个正式基督徒,乔治是摇摆不定的,其余没有任何人会偏心于我。这个你但可以放心。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说批驳神迹有效,还有一个原因是它和圣经的义理有直接的关联,这些神迹从耶稣那里就已经有了,他还承诺将来的信徒和传教士也可以有。这个比你那个众神的黄昏要有效多了,那个太浅了,几乎没什么好说,明明批的是天主教教廷,又不是神。要和神对立得拿出圣经里实实在在的话语来。譬如圣经里说神创造了天地万物,而科学界今年初刚刚发现了宇宙的起点,也就是说我们所在的时空是有边缘的,它并不是本来就有的。在那以先呢?在那以外呢?貌似只能是和我们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时空和存在。这才是内核对内核的关系。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4-6-8 05:18 编辑

另外你不必为了我退出而感到不快。我是不乐意被人当成传道而在这里说个不停,你却没有这种顾虑。当然在那以前我会谈得会比较开心,因为没有人给我盖帽子嘛。现在就未必乐意了。前面说要停止讨论是害怕自己说话太快太多,会亵渎神的本意。现在退出讨论完全是另外一码事。原来是特别想说又试图克制着不说,现在是不想说。

     感谢前面所有的网友给予的回应,如果是为了可怜我,那真是大异其趣了,回帖都是为了畅所欲言,而不是为了可怜谁。今天刚看到一段有趣的话,出自一位基督徒之口。大意是:爱是双腿,责任是辅助,类似拐杖。能走路的时候偏要使用拐杖,未必是值得称赞的事。我感觉可以把爱换成欢乐也是一样,本来尽可以在这里玩得开心,干嘛非要来可怜别人和负担别人呢。我在这里说话,可不是为了负担什么传道的责任,而是就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开心谈论,现在被戴了个帽子,再谈下去,会觉得不开心,还累,所以就退出。建议你也应当如此。

      未尽的话请继续,恕我不上来回复了。我会一直来看回帖,直到它彻底沉下去。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你说过几回闭嘴 了?
qwer123 发表于 2014-6-8 09:10
恩,应该修改成暂时闭嘴,不高兴就不说,将来高兴说了再说。宣告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网友误会,毫无缘由地不回贴多不礼貌。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基督教关于上帝的教义的核心内容,就是爱。
snow1028 发表于 2014-6-17 23:53
这么说也对也不对。

    上帝本身就是爱,他希望他的造物也具有爱的品质,从这个角度上说这句子是对的。
    但圣经所要传达的远远不止这个,圣经真正的使命是传达历史,就是把真实存在过的事告诉后人。有很多人对待基督教采取了折中的态度,就是把圣经看成是一本传扬道德的书籍,里面阐述的是真理,却不是事实。如果真是这样,圣经的存在就约等于是个零,因为关于道德的理论和学说我们有很多,根本不需要圣经,也许孔子的学说就已经足够了。

    基督徒和无神论者看待世界的眼光,最根本的区别不是爱,而是圣经的真实性。已经有科学家宣称发现了宇宙的起源,宇宙有一个定律就是不能无中生有,任何事物都不会从无当中自己生发出来,得有一个永恒的和自有的存在,宇宙才能被造出来。圣经告诉我们这个造了宇宙的永恒是个有人格的存在,他是充满的爱。

    只要试着想象一下就够了,如果圣经说的是真的,一个人看待生活的全部眼光就都变了。几乎不需要任何关于爱的说教。

    但是在无神论看来,最难的也就是这个真实性。如果说天下没有纯粹的无神论,那一般意义上的无神论者大多数比较倾向于自然神的理论。这种理论区别于纯粹的无神是因为它能解释宇宙的起源,但它不相信神迹,因为自然一经创造,就按照既定的规律运行,自然神就不再改变也无法改变它。基督教的神显然不同,他有能力和权柄改变自然属性,这就是神迹。中国是个无神论大国,以前的传道士们为了传道,只能降低神的属性,如果广开神迹大会,反而会让福音遭到歧视和扼杀,所以他们的方案最后是改成输送药物医疗设备,这样人们的接受度一下就打开了,福音便顺利地流传开来。神只能按照人的信心的大小给予恩赐,这是圣经里一再说到的。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当然,其他关于爱的理论是否果真行得通,还得另当别论。

    一个无神论接受了基督教,心理结构必须要发生一些改变才能适应。因为无神论的心理是扁平的,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就是人和人的关系。包括人和动物的关系,大致也被囊括在了同一个维度。所以我们的存在就是一场竞争,先和动物争,再和同类争,这是必然的,否则就得死。孔子的仁爱说,归根结缔是戴了面具的竞争,是为了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学说的重心和要点是集体和族群的强盛,长治久安,或者竞争力。

    但是神的存在把这个结构打破了,人有三重关系,对上和上帝有关系,水平和同类有关系,向下为动物负责。神不是按照弱肉强食的法则来管理人的,他是按照圣洁的律来审判的。并且审判的对象不是民族和国家而是个人。无限的尊荣与沉重责任最终都落实在一个一个的单独的个体身上,不要也不行,逃也逃不掉。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嗯。
那朋友做的不好。今天看利未记,六百一十三条法律,说的其实是同一件事,就是学会尊重,尊重神,也尊重人。按照圣经的意思,人与人的第一关系还就是配偶,其它关系都是其次的,包括亲子。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基督徒是个很不好说的概念,百分百的基督徒比例很少,有貌似基督徒其实根本不是的,也有自己觉得不是基督徒,可神已经在暗中引导他的。还有很多游离附表,听而不闻的…… 一个简单的判断办法是看看,我们所谈论的这个人的行为,是信神的结果,还是不信的结果。这很容易分辨。

   大声斥责也算家暴,这样的律法以前没有听说过,希望能看到更加确据的条文和出处。语言虐待可以算暴力,大声斥责很难说就是一种虐待。
   尤其在相爱的两个人中间,爱许可了一个宽容度给对方,这样我们善待对方才叫做爱。如果除了软言软语,冷漠或者斥责都是违法的,这就约等于取消了夫妻爱的能力。得有自由选择的空间,才谈得上爱。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从圣经描述的家族历史来看,也可以看到家庭暴力与信仰家庭不无关系。亚当可被视为首位家庭暴力的施虐者,他把一切责任推卸给夏娃(创3:12-13),他不愿承担己过,却怪罪夏娃,在精神上向对方虐待。到亚当的后代,家庭暴力进一步演绎,该隐杀了自己的兄弟亚伯(创四1-8),家庭暴力从精神虐待发展到肉体虐待,并最终上演了夺人性命的惨剧;从夫妻之间发展到兄弟姐妹之间。

到亚伯拉罕年代,撒拉恶待夏甲,夏甲又取笑以撒,最后导致夏甲与以实玛利被逐出家门。以撒的儿子以扫与雅各相争,以扫也是想要杀雅各。到了雅各的下一代,约瑟则被他的哥哥们剥掉外衣、丢在坑里、卖给别人。

圣经作者并没有回避家庭问题,罪往往以不同程度的暴力在家庭关系中出现,如身体虐待、有意或无意疏忽、精神虐待等。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思考,暴力乃是人的罪性表现,罪会带来苦果,罪会蔓延,会遗传。虽然是基督徒,但仍然有罪性,很多时候仍然会纵容罪、与罪妥协,并没有选择过与罪完全断开的生活。所以基督徒家庭不会出现家庭暴力,这是常有的误解。
-------------------------------------------------------------------

       亚当并不是最早信仰上帝的人,恰恰相反,他是最早不信上帝的人(或者是夏娃)。他们俩在神和蛇的话里,选择相信了蛇的话。并不是出现在圣经里的人物都是信仰者。圣经里不信的人居多,和摩西一起过红海的250万众,只有两人进入迦南美地。其余的都是不信者。

       该隐杀亚伯之前,就违背了神至少两次,一次是献祭里没有血(代表生命),一次是神要他制伏嫉妒,他听完神的话,转头就去杀亚伯。怎么看也不至于把该隐看做信仰上帝的人,至少从事杀人这件事的时候,他完全就是个不信者。

       耶和华非常宠爱犹太人最早三代的祖先,就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但是神的信实在于,并没有因此偏袒他们三人,圣经历史诚实地记录他们三人各自的软弱和失败,他们和我们一样普普通通。他们之所以会有软弱,就是信心不完全。害怕神做不到,照顾不周。

     约瑟是旧约里唯一的一个完全人,几乎看不到缺点的。新约里也有这么一个人。约瑟被自己的兄弟谋害,跌到谷底,整个过程没有一句怨言,后来他高升,把粮食供给谋害他的兄弟。新约的那个完全人,也做了非常相似的事。我们都知道新约的那个人是谁。你看,你把谋害耶稣的人也当成了信仰者。

      基督徒家庭不会出现暴力,这句话不准确的原因在于“基督徒”这个词很难界定,“信”是很难的一件事,百分百信非常难以达到。但是基督徒在使用暴力的那一瞬间,他的信心一定是不完全的。所以讨论这样的话题,意义不是很大。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乔治的真正意思是,相信和不相信上帝的结果是不一样,而不是基督徒非基督徒的区别有多大,你抓到的每个点都是基督徒不信的那一部分,这个顶多证明神的包容性,然而这个包容性绝不是包庇,而是神用血的代价赎回来的,不是所有罪都可以赎,藐视神子的血,就是不可赦免的最可怕的罪。一旦犯了这个罪,就被删除名字了,他自己称自己是基督徒,神也不认了。
   只要还是个基督徒,上帝的话就是一面讨厌的镜子。比不带镜子的人要多一份意识吧。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4-6-22 23:12 编辑

主观的说,我个人不相信精神病科的介入。至少根治起来比较难,精神疾病的起源和爱的缺乏有很大的关系,即便真的治好了,你要把这个康复的病人送去哪儿?如果这是一个没有上帝的人间。医生,可以有很好的医治办法和技术,但那毕竟是一个并不真的在乎你的人。如果没有上帝这个第三维度,我们没有办法真的在乎别人,在某种情境下或许可以,就是利益趋向一致的时候,换一种情境就破灭了。

   除非可以说服我们接受一个无爱的世界。如果我们身上没有上帝的形象,就应该可以接受这一点。果真如此,我也是很开心的。就指望这个了。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